《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x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课程标准.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预防医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的独立学科。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观的改变,以及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提高的形势下,本学科已成为与临床各个专业密切相关的医学主干课程。
本门课程的学习状况与学生能否在今后的医疗卫生工作中认真贯彻大卫生观念、能否认真实施医疗、预防相结合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有密切的联系。
预防医学教学的通过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习、录像、社会实践等。
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自觉进行三级预防的医学实践。
实验实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一定时间的预防医学社会实践,使理论进一步结合实际,提高解决社区卫生保健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健康的概念、三级预防的概念、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关系。
(2)掌握生活环境、营养与食品、生产环境和社会行为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基本知识。
(3)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及常见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
(4)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5)熟悉流行病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偏倚控制。
(6)熟悉传染病、慢性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7)了解我国预防保健工作原则和基本组织施。
2.能力目标
(1)能应用现代预防医学观念和思维方法分析与环境、职业及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并掌握其防治措施。
(2)会水、空气、食物样品的采集方法和检测。
(3)能利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开展疾病和健康调查。
(4)能利用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卫生政策、卫生管理、卫生规划和疾病防治的策略和措施的制定。
(5)会分析、解释流行病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数据资料。
3.素质目标
(1)思想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
(2)人文素质:
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学会爱人,学会做人;努力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具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具有科学的认知理念、认知方法和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的工作作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兴趣爱好。
(3)职业素质:
发扬工匠精神,以极致的态度对待工作,精益求精、追求更美的精神理念;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质量、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具有改革求新追优精神;具有获取、评估、整合及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和职业责任感。
(强化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并使学生初步树立群体医学观。
培养和树立流行病学的研究思维方式。
(4)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具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能正确地看待现实,意志坚强,主动适应现实环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团队精神。
(三)参考学时
参考学时:
64(理论54+实验10)
(四)课程学分
课程学分:
4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预防医学》课程内容和要求一览表
序号
教学项目
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活动设计建议
参考课时
1
预防医学的现状、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
1.预防医学定义、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2.疾病的三级预防
3.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4.循证医学
教学要求:
1.掌握健康、疾病三级预防
2.了解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展望
3.熟悉循证医学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3.个别发言、小组讨论、自学等。
4.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2
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
教学内容:
1.临床预防服务与健康管理的定义、内容、实施原则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定义、实施场所
教学要求:
1.掌握健康危险因素的定义、特点
2.熟悉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
3.了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3
健康相关行为
教学内容:
1.危害健康的行为
2.促进健康的行为
3.健康咨询
教学要求:
1.掌握5A的干预措施
2.熟悉行为危险因素
3.了解危害健康的行为尤其是成瘾行为的危害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自学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4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
教学内容:
1.人群健康与社区卫生
2.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3.社区居民健康管理档案
教学要求: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居民健康档案的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自学等。
2
5
社区环境卫生
教学内容:
1.环境污染物的分类
2.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3.常见环境污染物的健康效应。
4.饮用水的卫生、土壤污染、住宅卫生
5.环境污染的防治
教学要求:
1.掌握环境污染的危害
2.熟悉饮用水、住宅的卫生要求
3.了解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案例导入或复习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自学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4
6
实验:
大气污染物的采样、测定
教学内容:
1.实验原理
2.样品采集
3.测定与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采样和测定方法
1.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2.教学活动在实验室进行。
3.教师示教,实验中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4.通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7
实验:
水质污染物的采样、测定
教学内容:
1.实验原理
2.样品采集
3.测定与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采样和测定方法
1.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2.教学活动在实验室进行。
3.教师示教,实验中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4.通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8
食品安全与食物中毒
教学内容:
1.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
2.各类食品中污染物及其防治
3.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4.食物中毒
教学要求:
1.掌握食物中毒的种类、临床表现、预防措施
2.了解各类食品中的污染物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案例导入或复习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自学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4
9
实验: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教学内容:
1.实验原理
2.样品处理
3.测定与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测定方法
1.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2.教学活动在实验室进行。
3.教师示教,实验中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4.通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10
实验: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教学内容:
1.实验原理
2.样品处理
3.测定与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测定方法
1.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2.教学活动在实验室进行。
3.教师示教,实验中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4.通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11
油脂酸败的测定
1.实验原理
2.样品处理
3.测定与计算
教学要求:
掌握测定方法
1.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全面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2.教学活动在实验室进行。
3.教师示教,实验中学生独立操作完成,尽量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
4.通过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12
职业卫生服务
教学内容:
1.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
2.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人群健康监护
3.职业病管理
教学要求:
1.掌握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危害
2.了解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
3.熟悉职业病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4
13
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教学内容:
1.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影响因素
2.传染病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3.计划免疫
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的三级预防
5.慢性病的管理
教学要求:
1.掌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与措施
2.掌握慢性病的三级预防
3.了解计划免疫的概念
4.熟悉计划免疫及其评价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6
14
医疗场所健康安全管理
教学内容:
1.医院常见有害因素及其来源
2.患者安全及其防范措施
3.医务人员安全及其防范措施
教学要求:
1.掌握医疗场所的有害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2.了解有害因素的来源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1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应急策略
教学内容: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分级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危害、应急处理措施
3.群体性不明原因时间的爆发调查。
4.急性化学中毒的概念、分类、特点、产生原因及应急处理措施。
5.电离辐射的特点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
教学要求:
1.掌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原则与程序
2.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分级
3.熟悉群体性不明原因基本的处理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4
16
实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调查处理
教学要求:
掌握调查处理方法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
17
人群健康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
1.流行病的的定义、原理、方法、内容
2.疾病的分布
3.描述性研究
4.分析性研究
5.实验性研究
6.筛检实验
7.公共卫生监测
8.疾病爆发调查与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描述、分析、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2.熟悉筛检实验及其评价
3.了解公共卫生监测的内容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22
18
分析性研究案例分析
实验性研究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
1.研究对象选择
2.样本含量的确定
3.抽样方法
4.资料收集
5.资料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1.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2.项目导入或案例导入等。
3.理论讲授、多媒体展示有关教学资料等。
4.个别发言、小组讨论等。
5.通过提问、讨论发言、完成作业情况、教学软件统计等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4
(六)教学建议
1.教学方法
要求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根本,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采用有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入、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如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问题启发、仿真模拟训练、角色扮演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实践和相互协作,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2.评价方法
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等,进行全过程、多元化、多形式考核。
重视应用和实践能力考查,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职业岗位培养的需要。
3.教学条件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利于创建符合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教学资源,让网络、视频、微课、慕课等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走进课堂,建立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技能的联系,让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多元。
4.教材编选
教材编写应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合理安排编写相应教材。
教材内容应体现以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教材应适应“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趋势和教学改革创新发展方向,编写融合教材。
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教学资源无缝对接,更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1)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重视实用性、综合性,既要考虑职业岗位的必需知识,还要考虑后续课程学习及学生继续学习的必需知识。
(2)知识的重构整合要具备逻辑性、连续性和互补性,要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结构的有序化。
(3)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给学生拓展思维空间。
(4)在实验内容设计上要依实验操作和技术为主线,分基本操作练习、物质含量测定和综合性研究三个阶段安排实验。
(5)纸质教材内容与数字教材内容有机融合的立体教材。
建议选用近年出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教材,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高质量的校编特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