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8863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docx

上海师范大学904中国哲学史历年真题

上海师范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

90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简释

1.《齐物论》

2.无行相克

3.一阴一阳之谓道

4.形质神用

5.得意忘象

6.血气心知

7.八识

8.般若

9.《仁学》

10.《新理学》

二.问答

1.孟子"尽心,知性,知天"思想评述.

2.试述郭象"独化论"

3.张载"太虚即气"思想评析

三、论述

1.僧肇在《般若无知论》中认为:

“智有穷幽之鉴,而无知焉;神有应会之用,而无虑焉,神无虑,故能独王于世表,智无知,故能玄照于事外。

智虽事外,未始无事,神虽世表,终日域中”。

这里得出了般若之“智”与常识之“知”的关系,试用佛教真俗二谛论的方法,阐述此篇论文的主旨。

2.试述华严宗的法界缘起的思想。

3.论述范缜《神灭论》的基本观点及其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

90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2.【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

“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3.【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4、【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

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

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

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

5、【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

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

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生机。

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

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6、【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

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

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7、【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

《老子》二十五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8、【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9、【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

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

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

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

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0、【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

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

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二、简答题

1.   孔子的忠恕之道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忠恕之道”是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孔子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时,阐发了他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忠恕之道”。

孔子的“忠恕之道”是以仁为内容的,为行仁所不可或缺,只有“忠”与“恕”的完美结合,才能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和谐统一。

在孔子的观念中,以行仁为宗旨的“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他所说的“仁之方”,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忠恕之道”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的另一个方面是由立己而立人,由达己而达人。

2.     王弼的圣人体无观

(一)圣人体无观点的提出:

圣人和普通人不同点在于圣人有天生的智慧“智慧自备”;圣人有了这种天生的智慧,就可以完全体会本体“无”。

(二)“圣人体无”的分析

(1)从认识论上说,圣人能靠他天生的神明体认本体。

(2)从本体论上说,“圣人体无”就是说圣人和本体无是一回事,即与“无”同体。

王弼把圣人抬高到和“道”一样的地位,把他神化了。

本来“道”或“无”是王弼所谓的圣人虚构出来的,自然这个虚构的本质也就只能存在于圣人心中了,就就是说圣人就是真理的化身

(3)王弼具有先验论倾向的得意忘象说又导出了天才论,甚至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了。

3.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四法界说:

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法界的意思:

(1)指事物而言,界为分义,即差别义――指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

(2)指理而言,界为性义――指法性真如。

四法界的关系:

事法界――指形形色色的现象世界“杂”。

理法界――清净的本体世界“纯”。

理事无碍法界――两种世界互相包容而无妨碍“纯而无杂”。

事事无碍法界――各种事物之间也都互相包容而无妨碍。

(一) 事法界和理法界:

(1)华严宗把世界区分为理和事,本体和现象两个世界,这是他们佛教世界观的出发点。

(2)把物质世界说成是事法界,宣布为现象世界,同时又在物质世界之外构建一个精神性的本体世界,以回答多样性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这是华严宗佛教哲学的思想实质所在。

(3)本体世界(理法界)――“如来藏”。

①这个本体,法藏又称它“真心”或“存心”。

可见他们的“理法界”是一种精神实体,也被他们称作成佛的根据的“佛性”。

②如来藏不仅存在于众生的心中,是众生成佛的依据,而且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如来藏也是宇宙万物万事的实体。

它一方面存在于个人的心中,另一方面又独立于个人意识而存在。

这种本体即是华严宗所追求的绝对精神,为佛教的彼岸世界制造理论根据。

(二)“理事无碍”――讨论本体与现象两者的关系:

(1)本体与现象不是绝对割裂的,现象世界依赖于本体世界而存在,本体世界即存在于现象世界中。

(2)以喻论证:

华严宗认为这种说法,既论证了物质世界的虚幻又论证了本体世界的真实,是最圆满的说法。

(3)“理事无碍”的目的――论证佛教的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关系。

①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不能截然分开,佛性本来就存在于人性之中,一旦觉悟,“自性清净圆明体”便显露出来,不脱离世俗生活,也可成佛。

②打掉了彼岸世界与此岸世界的界线,扩大了彼岸世界的影响。

(三)为了论证物质世界的虚妄,又进一步提出“事事无碍”的学说:

(1)既然万事万物都是本体所显现的虚幻现象,每一现象又包含本体,所以各种现象彼此都互相包含,“圆融无碍”,没有差别和对立。

(2)为了宣扬“事事无碍”的境界,又对一和多的关系,作了论证。

①没有“一”,也就没有“多”;没有“多”,“一”也不成其为“一”,“多”是“一”中的“多”,“一”是“多”中的“一”。

②“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又包括多,多亦包括一。

③一和多虽然有所不同却相互包容,无障无碍。

④从时间方面作了论证――“一念”即“三世”;一刹那间,包容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事物。

三、论述题

1.试述郭象“独化”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

(约252~312)(104页)中国西晋时玄学家。

字子玄。

河南洛阳人。

曾任司徒掾、黄门侍郎、太傅主簿。

郭象反对有生于无的观点,认为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独自生成变化的,万物没有一个统一的根据,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上,他调和二者,认为名教合于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应符合名教。

他以此论证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合理性,认为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事,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哪样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种事业,这样的安排既是出乎自然,也合乎人的本性。

著有《庄子注》。

万物自生,向郭谓之“独化”。

这个理论认为,万物不是任何造物主所造的,可是物与物之间并不是没有关系。

关系是存在的。

这些关系都是必要的。

每一物需要其他的每一物,但是每一物的存在都是为它自己,而不是为其他的任何一物。

存在于宇宙的每一事物,需要整个宇宙为其存在的必要条件。

可是它的存在并不是直接由任何另外某物造成的。

只要一定的条件或环境出现了,一定的物就必然产生。

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们是任何唯一的造物主或个体造成的。

换句话说,物是一般的条件造成的。

不是任何另外特殊的物造成的。

所以物不能不是它已经是的样子。

社会现象也是如此。

向郭是指它们都是一定条件或环境的必然结果。

【其他:

】  制度和道德

向郭(向秀和郭象)认为宇宙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社会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人类的需要都是经常变化的。

在某一时代好的制度和道德,在另一时代可能不好。

社会随形势而变化。

形势变了,制度和道德应当随之而变。

如果不变,成为人为的桎高梏。

新的制度和新的道德应当是自生的,这才自然。

新与旧彼此不同是由于它们的时代不同。

它们各自适合各自时代的需要,所以彼此并无优劣可言。

向郭不像老庄那样,反对制度和道德本身。

他们只反对过时的制度和道德,因为它们对于现实社会已经不自然了。

 

 “有为”和“无为”

因此向郭对于先秦道家天、人的观念,有为、无为的观念,都作了新的解释。

社会形势变化了,新的制度和道德就自生了。

任它们自己发展,就是顺着天和自然,就是无为,反对它们,固执过时的旧制度和旧道德,就是人和人为,就是有为。

  一个人在他的活动中,让他的自然才能充分而自由地发挥,就是无为。

反之是有为。

知识和模仿

老、庄都反对社会上通常公认的那种圣人。

在先秦道家文献中,“圣人”一词有两个意义。

一个意义是完全的人(按道家的标准),一个意义是有一切种类知识的人。

老庄攻击知识,因之也攻击这后一种圣人。

但是由上述可知,向郭没有反对那些是圣人的人。

他所反对的是那些企图模仿圣人的人。

向郭似乎以为,模仿是错误的,他们有三个理由。

第一,模仿是无用的。

第二,模仿是没有结果的。

第三,模仿是有害的。

模仿别人,不仅不能成功;而且正由于模仿别人,就有极大可能丧失自己的自然本性。

这是模仿的害处。

所以模仿是无用的,没有结果的,有害的。

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任我”,这也就是实践“无为”。

“齐物”即万物同等的道理一个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别,他就能享受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在向郭的体系里,“道”是真正的“无”。

在这个体系中,“天”或“天地”(这里译为universe)才是最重要的观念。

天是万物的总名,所以是一切存在的全体。

从天的观点看万物,使自己与天同一,也就是超越万物及其差别,用新道家的话说,就是“超乎形象”。

2.试述谭嗣同的“以太”说及其历史价值

“以太”是被谭氏规定为一种不依赖人类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本身,它是一切物质最后的不可分割的分子。

“以太”的存在就是物质有“性”的原因。

“以太”或“质点”是无始无终和不生不灭的。

谭嗣同提出以“以太”为世界本体的哲学观点,他以“以太”为基础,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个统一的宇宙观。

首先,“以太”基本上是被谭氏规定为一种物质的微粒子似的东西。

历史意义:

他们热诚接受自然科学的洗礼,选择和采取了当时自然科学对世界的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来作为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本体论概念的依据。

其次,谭氏强调“以太”与万物的不可分割,但不能为人类感官所感知。

使“以太”客观上存在带上了极抽象的性质,它的物质性缺乏足够的内容。

错在将“以太”与“仁”等同。

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

90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一、名词解释

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5、【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

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

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6、【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

语出《周易•系辞上》: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

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

“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

”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

7、【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8、【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

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二、简答题

1、孔子的仁学思想要点有哪些?

“仁”、“义”、“礼”为孔子学说的基本义。

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2、韩非子思想的理论来源主要有哪些?

来源有三:

墨子、道家和儒家。

如道家的“无为”,在法家学说中转为御下之术;道家之智慧,在韩非子思想中转为阴谋;墨家之“尚同”和“天志”即权威主义也为韩非子采用。

3、如何看待黑格尔和海德格尔对老庄“道”的理解?

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把Sein等同于老庄之“道”,即把后者也理解为规律、规则乃至那个最大的概念,而忘却了“道”之“原初性”这层含义。

海德格尔则紧扣“原初性”不放,其具体含义为“道”是原生性的,如“道路”

2.法家与道家有何关系?

“道生法”。

从总体讲,法家是接过了《老子》政治层的“无为”含义上的人君南面术,把它改造为进行赤裸裸统治压迫的政治理论的。

无为是道家的观念,也是法家的观念。

韩非和法家认为,君主必需具备一种大德,就是顺随无为的过程。

他自己应当无为,让别人替他无不为。

道家与法家代表中国思想的两个极端。

道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天真的;法家认为,人本来完全是邪恶的。

道家主张绝对的个人自由;法家主张绝对的社会控制。

可是在无为的观念上,两个极端却遇合了。

这就是说,它们在这里有某些共同之处。

法家对《老子》思维特点的发展,三点:

第一,是由冷眼旁观的非情感态度发展到极端冷酷无情的利己主义。

第二,是这种冷静计算空前地细密化。

韩非提供了“理”的哲学范畴,用“理”来说明“道”,“理”是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特别是对立项双方即矛盾的对立和冲突。

要求极端冷静,只有冷静,才能心“虚”,才能客观地去认识对象;主观的喜怒情感便容易使人产生成见和偏见。

同时韩非强调要用实践行动来检验。

第三,这一切冷静态度和周密思虑具有异常明确的功利目的。

法家思想服务于新兴奴隶主的大一统专制政权的君主统治,韩非不同于《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一反“贵柔”、“守雌”、“不争”,强调对立项的冲突斗争,不并容,不两立,重强、重兵、重力,绝对地排除仁义而峻法严刑,专制君主必须用难见不测的权术来进行统治,所以不但不排斥而且正是要运用各种阴谋诡计残忍狠毒的手段,才能保持自己的势力权利。

3.如何看待朱熹的理气关系?

朱熹理气先后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朱熹早年从理本论出发,主张理气无先后;由南康之后经朱、陈之辩到朱、陆太极之辩逐步形成了理在气先的思想;晚年则从逻辑上定论理在气先。

朱熹在论本原时讲理在气先,但在论构成时强调理气无先后。

朱熹关于理气先后的思想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

一般说来,朱子是主张理气不分的,但作为二物,则必定有所分,这时,理在气先是基本义;但是,气本身也自由的,它有不受理的约束的一面,这就是朱子的理气观。

三、论述题

1、周公的天命思想及其影响。

周公的天命观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把天的权威重点放在“命哲,命吉凶,命历年”三个方面,突出了至上神在社会人事方面的特殊作用。

周人特别把这三方面突出出来,说明他们对至上神的把握和认识是紧紧围绕社会政治这个中心进行的。

这就不同程度的摆脱了殷人帝观念中表先出来的神话崇拜的特征,为进一步为至上神以理性的内涵打下基础;

第二,赋予天以道德的意义,作为“命哲,命吉凶,命历年”的客观依据。

《尚书·周书》中有“天德”一词,《吕刑》说:

“惟克天德。

”“天德”是指上天立下的道德准则。

上天监察世间统治的好坏,就拿这个标准去衡量。

周人赋予天以至善和赏罚明辨的特性,使天成为人世间王权的监督者。

一个明德的君王,上天会把大命交给他。

周康王时代的《大孟鼎》,《麦尊》等铭文中,已经出现“天子”一词,表明西周初期或稍晚天子观念开始形成。

《尚书·周书·蔡仲之命》: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为怀。

”天,在这里不是作为纯粹自然的法则,而是体现为道德意义的法则和秩序;

第三,抛弃殷人帝信仰中的盲从性,以理智的态度指出天不可信,提出“惟人”的观点。

在《尚书·君奭》中,周公认为周的基业能否长久,在人不在天。

商王朝的覆灭在于失德,违背了上天的旨意。

天虽然降大命给我们,诚心的帮助我们,但我们千万不可以忽视它的威罚,让民众产生不满的情绪,一切都在人为。

此时,天在周公的眼中开始失去其神圣的位格性了,这是天至上观念转变的第一步,但依然有至上神的影子,在新的理解中,天已经有了确定的道德内涵。

周人在对天的构建过程中,产生了“以德为本”、“以天为宗”,使人与天靠着德行统一起来了。

“‘天’的神性的渐趋淡化和‘人’与‘民’的相对于‘神’的地位的上升,是周代思想的发展方向。

”不仅使至上神的天威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且人的力量也在德教的自我约束中参与了天命的运作。

从帝到天,由殷人猜度(卜)的对象,变成了可以认识可以理解的对象。

人作为上天旨意的执行者,也从对天的盲目信从中解脱出来,靠着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努力主宰着自我(“惟人”),以企与天命永远合一。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的“亲”作何解更妥?

程子曰:

“亲,当作新。

”新者,革其旧之谓也。

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

所谓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

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

(1)亲民之亲,朱熹认为是“新”字之误。

如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2)王阳明则认为改字不妥。

他引《大学》“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以及“此之谓民之父母”(《传习录》上,爱问在亲民)。

然而,第一,阳明上面引的话,不能认为是紧承“在亲民”而言的;第二,“亲其亲”指的是“老吾老”、“幼吾幼”的意思,即《中庸》之所谓“尊贤”与“亲亲”,所亲的是自己的家族,并非亲民之意。

第三,如作新民解释,就《大学》来说,并不排斥亲民的观念,所以阳明的从文献上去反驳朱元晦,是没有力量的。

(3)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通过朱王的不同注释可见,文本是可以不断地诠释的,问题只在于如何解释才更合乎时代需要。

以这种眼光审视,朱王无疑都是对的,因为其时代及各自社会环境不同。

当然,朱熹的解释更妥当一些了,而王的解释则也有他的生命关怀。

 

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

90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名词解释

1.自生而必体有    

2.阿赖耶     

3.齐物论

4.即万物之自虚

5.至良知

6.俱分进化

7.《礼记》

8.谶纬

9.崇本举末

10习与性成

简答题

1.华严宗的“四法界”说

2.什么是法界缘起论?

华严宗是如何论证法界缘起的?

3.简述荀子的性恶论

4.简论孟子“四端”说

5.评述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6.简述孟子的仁政学说

论述题

1.试述阴阳五行思想及其相互关系

2.战国“百家争鸣”述论

3.庄子道论述评

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中国哲学史科目代码:

904考试时间:

月日

(注:

特别提醒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直接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无效!

———————————————————————————————

名词解释

1、【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

“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