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5968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坚林讲座-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ppt

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陈坚林上海外国语大学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1.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计算机与外语课程的整合计算机与外语课程的整合3.关于第五代教材关于第五代教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n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n改革的社会背景(大学扩招、教育资源匮乏)n改革的教育背景(高分低能、哑巴英语、费时低效)n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n三个要求n一般要求、较高要求、更高要求n两个观念n从教师中心转变到学生中心n从完全课堂教学转变到计算机自主学习n一个模式n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学生听说读写译计算机课堂教学(单机或网络)自学+辅导面授教师计算机与外语教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nCAI(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n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n以演示讲解为主(图形、动画、仿真)nCAL(Computer-assisted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n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n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工具、资料、答疑、计划等)续前n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n辅助教师的演示工具(辅助教授难点或重点)n教学内容基于课本n学生是被灌输知识的对象n不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n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续前Stern(1983)通过对世界各国英语学习者的广泛研究,认为把英语作为外语和作为第二语言在语言使用功能、语言掌握的方式和目的以及语言环境上有很大的区别。

续前人机对比关系人机对比关系在外语学习领域中,学习者与计算机可被看作为一个人机社会。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当学习者和计算机处于人机社会时,计算机不应当以物的方式排除在这个生态系统,而是这个生态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生物链。

(陈坚林,2005:

11计算机技术发展计算机使用者大型机一机多人微型机一机一人网络多机多人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1.打破课本是知识唯一获取渠道的局限打破课本是知识唯一获取渠道的局限2.创建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创建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3.教学结构的根本变化教学结构的根本变化打破课本是知识唯一获取渠道的局限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课本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师课本学生课本计算机教师学生续前整合框架整合框架教师计算机教学内容学生续前n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n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变化n知识来源的范围扩大知识来源的范围扩大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教育网站数据库电子书籍报刊杂志音像制品电视广播学习课件教科书软件库网络平台虚拟图书馆其他材料知识来源知识来源创建理想的教与学的环境和方式理想的教学环境理想的教学环境1.人工智能技术(拟人、拟物、功能全面)2.数字化技术(快速储存、海量储存、不失真)3.网络技术(传递快速、信息共享、覆盖广泛)4.虚拟技术(场景创设、更换便捷、感受真实)续前1.认知探究的工具学生把计算机作为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评价信息的工具2情感激励的工具学生把计算机作为激励动机与陶冶情操的工具3协作交流的工具学生把计算机作为协作交流、促进意义建构的工具教学结构的根本变化教师中心教学结构教师中心教学结构主导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主体教学结构教学结构对比项目教师中心教学结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学习目的重知识/职业/生存准备重能力/潜能激发/自我完善学习内容变化缓慢/单学科呈现变化迅速/跨学科交叉学习过程重视结果重视过程学习方法重输出/接受重启发/探究协作信息呈现单一化多样化/多媒体化资源范围局域的/有限的全方位的/无限的学习方式模具化/一统化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环境封闭式/局限化开放化/国际化师生关系主宰/听从主导/主体/平等学习动机外在强制自主自发教师角色知识的传授者帮促者/指导者/组织者学生角色被动的接受者主动的探究者关于第五代教材关于第五代教材1.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2.第五代教材的设想第五代教材的设想续前n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n第一代教材(第一代教材(1961年至文革前)年至文革前)n教材名称:

高等工业学校英语、文科英语、理科英语、医学英语n教材特点:

语法翻译法;注重课文分析与阅读能力n第二代教材(第二代教材(1979年至年至1985)n教材名称:

英语(理工科通用)、英语教程(理工科用)、英语(非英语专业用)n教材特点:

课文为中心、语法为纲要、注意兼容听、说、写的内容续前n第三代教材(第三代教材(1986年至年至9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n教材名称:

大学英语、大学核心英语、新英语教程、现代英语n教材特点:

成系列(精读、泛读、快读、听力、语法与练习)、选材广泛、注重语言基础和交际能力、突出阅读技能培养n第四代教材(第四代教材(90年代中后期至今)年代中后期至今)n教材名称:

新编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英语、大学英语(全新版)、新视野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新时代交互英语、必胜英语n教材特点:

立体式教材、综合教学、从纸质教材向多媒体网络版教材发展(董亚芬:

(董亚芬:

2002李荫华:

李荫华:

2002)续前总体特征总体特征传统教学模式,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从纸质平面教材到多媒体立体式教材,有进步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未被打破网络版教材一般都基于某一套教材,实际是教材搬家计算机得到了利用,但只是一种辅助的工具,其功能没有全面充分地被利用第五代教材的设想建构主义(任务型学习)结构理论方法第第五五代代教教材材认知主义(语言信息处理)交际法(学生中心交际活动)行为主义(语言模仿和操练)纸质平面课本多媒体光盘自主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情景化学习协作化学习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语言要点/文化背景/方法呈现意义输入/示范模仿/指导操练立体演示/难题讲解/情感激励学习延伸/立体互动/虚拟场景基于课程/及时更新/过程评估有声模仿、形式记忆、内容认知、文化习得、社会交际运用、输出语言建构和实践、反复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避免语言本体化、知识化和结构化Thankyouforyour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