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5888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1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docx

分布式能源智能化综合利用项目运营方案

 

XX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托管运营方案

 

XXXXXXX

2015年XXX月

运营技术文件概述

为了方便业主和专家了解投标人的基本思路,本部分文件对运营方案进行了整体概述,旨在简明、清晰地描述XXXXXXX针对本项目所响应的主要内容,以便业主和专家理解、评估我们的运营解决方案。

XXXXXXX在系统各装置的五个核心管理维度:

安全、质量、响应、组织发展和成本,能够有序地开展工作并持续改进,实现我们的人员在岗承诺、安全生产承诺、质量综合合格率承诺、设备完好率承诺和积极响应业主工作承诺。

运营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有:

序号

章节

内容概述

1

装置概况及运营工作思路

介绍了装置情况、各阶段划分及运营思路。

2

运营组织架构及人员培训

阐明了人员配置、组织机构设置、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纪律规范等。

3

运营生产及维修养护计划

介绍了运营生产的原则、运行应具备的条件,生产运行过程中的汇报与沟通体系以及维护质量与保障措施

4

大中修方案

主要介绍了系统各装置的设备大中修

5

运营管理体系

介绍了公司的运营管理体系

6

日常质量检测管理

介绍了项目日常质量检测的管理及要求

7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HSE)管理

从安全、环保、职业健康角度对项目管理进行了阐述

8

应急响应管理体系

说明了应急的工作程序和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

9

移交方案

从移交的流程、移交范围、移交前的恢复性检测、移交后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10

运营服务承诺

从运营服务、达标、安全、监督等方面做出了承诺

1

项目概况及运营工作思路

1.1项目概况

“XX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是根据园区能源种类,采用高效环保集中供热技术、冷热电三联供、地源热泵、水源(污水源)热泵、太阳能等技术进行园区能源多元联合供应,在园区内根据区域能源需求(冷、热、电)的差异分布建设一个综合能源中心,相互之间的能源、资源经过模型计算、科学布局,与互联网数据进行比对,系统进行自学习及自调整,形成能源高效利用的能源供给网,在满足供热的同时满足部分冷需求,实现高能高用、低能低用。

本项目根据区域能源物料的供给特点,采用“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园区项目:

1.2托管运营工作思路

1.2.1本装置系统特点

(1)本项目采用以燃气热水锅炉、冰蓄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源热泵以及再生水源热泵等多种能源形式相结合的复合型能源,能源控制系统复杂、变化较大,对运营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设备操作维修水平均提出了较高要求,需要一定的运营管理经验。

(2)污水处理系统采用速分生物处理技术为本项目的处理工艺,水质质量标准严格,与生产装置关联度较高,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出水质量保证性要求高,供水要求安全可靠、稳定保障。

(3)本项目既采用了再生水源热泵、地源热泵等再生资源,又采用三联供等清洁能源,同时采用的冰蓄冷可有效对电力容量进行削峰填谷,以上技术可以向政府部门争取相应的经济补贴,鉴于XXXXX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后期与政府部门沟通比较困难。

(4)本项目为国有资产投资,要求设施设备均长期保持良好状态,以期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确保国有资产投资的良好效益。

由于本园区项目与装置高度关联,园区项目的运行状况和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息息相关,为了提高设备维修响应速度和应急抢修能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主装置的连续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建议园区项目运营采取全权托管的方式进行托管运营。

1.2.2系统运营的基本原则

XXXXXXX作为集团进军分布式能源市场的开拓团队,将不断的提供优质、专业运营服务,提高运营效益,追求如下目标:

1.使委托人与受托人资产最大化

2.委托人运营成本最小化

3.委托人与受托人生产效率最大化

4.委托人设备可靠性和寿命最大化

基于以上目标,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四个指标:

1.效率

2.可用性

3.可靠性

4.生产力和应用性

以上这四个指标的有力保障是健全的各种管理制度、文件体系。

XXXXX经过探索与实践,现已制订了一套关于运营项目的典型的管理系统。

如下图:

为了保证运营期间各装置能够高效、稳定、可靠的运行,我们将坚持遵循以下六个原则来对整个运营期进行运营管理。

(1)制度化原则

项目运营部将建立健全生产运行、设备维护、设备大中修及置换、质控、安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所有涉及到与运营管理有关的活动均在的总体管理中,并遵守全厂相关生产管理制度,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或条例(法律、法规应以最新版本为准),为装置正常运营提供制度保障。

(2)规范化原则

建立合理的管理框架,将整个装置各个生产过程纳入制度化、数据化、流程化的管理,形成统一、规范和相对稳定的规范化体系,以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达到保障正常运营的目的。

(3)目标性原则

通过运营系统各部门对各种目标的分解,对装置的成本目标、质量目标、安全目标以及其他目标进行有效实施、控制和改进。

(4)主动性原则

在运营管理中主动完善各项制度、创新管理体系、优化工艺流程、细化生产管理,力求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效益性原则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各装置能源消耗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率,杜绝浪费,降低能耗,提升经济效益。

(6)安全性原则

建立HSE一体化管理体系,以提高项目运营部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及人员素质,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及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意识,改善作业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和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公司整体绩效,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1.2.3项目运营管理目标、服务质量目标和理念

1.2.3.1运营管理目标

生产管理目标:

外供介质确保完成计划指标的100%,厂控工艺指标合格率98%以上,安全环保排放达标率100%,设备性能达到调试过程中的最佳工况。

设备保养目标:

确保设备、设施的完好率达98%以上。

1.2.3.2HSE管理目标

职业病健康危害为零;

火灾和交通责任事故为零;

死亡事故为零;

工伤事故为零。

办公废弃物处置率100%;

化验废弃物处置率100%;

生产固体废弃物处理率100%;

环境事故为零。

1.2.3.3项目服务质量目标

顾客满意度达98%以上。

1.2.4服务理念和愿景

XXXXXXX将通过3-5年的发展时间,提升业务规模及盈利能力,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按照法人制运行,使其成为XX集团新的产业圆心及盈利点。

部门总体目标:

实现“四个一“,即:

开拓一块运营业务、建立一套运管体系、培养一支专业团队、成就一家能环公司

部门文化:

“协同、专业、高效、放心”的部门文化。

1.3运营管理内容、流程和保障措施

1.3.1运营管理内容

在运营期限内,能源中心将自行承担费用、责任和风险,管理、运营维护XX分布式能源智能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具体内容如下:

(1)负责园区项目的生产运行维护,工艺指标控制及调整,动静设备、仪器仪表、电气设备(变压器除外)设施维护与维修,备品备件和易耗品更换。

(2)负责园区项目界区内所有与生产相关的设备、管道、仪表、阀门及其零配件的日常运行、维护、维修。

(3)负责项目界区内能源、消防、通讯、安全、环保、办公设施的运营管理。

建(构)筑物、厂房外的照明设施等由业主方负责检修和维护工作,运营方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通知生产调度或相关专业人员。

(4)园区项目全部设备设施的操作、维护、保养、检查、校检、检修(大、中)以及技术和日常管理的实施。

(5)配备运营所需管理和操作人员、药剂(生产药剂和化验药剂)、备品备件、材料等,生产资料费用由业主承担。

(6)各质量控制项目指标监测、分析及台帐保存。

(7)运营所需操作规程,设备点检、润滑、维护、检修规程等各类技术文件和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8)制订并执行项目事故状态下的应急预案。

1.3.2运营管理流程

正常经营期间,项目的生产以保证质量达标和设备、设施完好率为目标,执行业主下达的生产指令进行运行调整。

1.3.3运营期内保障措施

1.3.3.1运营能力保障

(1)经验保证

XXXXXXX在分布式能源领域已经有多年的经验积累,并有5个已运营或试运营项目,公司通过内外部招聘了20多名有工作经验的骨干,为本项目的运营提供了经验支持。

近年来我部门成功实施的大型项目如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备注

1

XXXXXX项目

50000t/d

2

XXXXXXXXX污水处理厂

25000t/d

3

XXXXXXXXXXXXX

240t/d

4

XXXXXXXXXXXXXXXXX

1000t/d

5

XXXXXXXXXXXXXXX

3×75t/h+30MW+2×2MW

(2)技术力量保证

目前,XXXXXXX技术研发团队聚集了28位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设计研发技术人才,其中高级工程师3名、工程师11名、硕士14名。

团队中超过60%的人员具有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电站等能源化工领域的项目实践,形成了一支由资深工艺设计专家、产品研发经理、运行调试专家和顾问组成的技术骨干团队。

公司成立运营技术支持中心,将在我部门后期运营中提供技术、研发、技术改进等方面的支持。

(3)人员进场及生产准备

1)项目运营部组建及人员到位

为了更好的组织托管运营服务,我部门已将XXXXXXXX、XXXXXXXXXXXX作为运营培训基地,已经拥有100余名熟练工人,为后续的托管运营项目预备的运营人员做储备。

本项目自开工以来,集团全权委托XXXXXXX代管,XXXXXXX配备专业技术人员4名、工人5名进行现场管理,目前已完成岗前培训,具备项目运营能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能接手项目生产运营。

2)编制生产准备文件

我部门已经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工程公司编制生产准备试车方案等,并组织讨论审核,同时编制生产准备物资准备计划等。

3)强化培训

我部门已经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操作人员进行集中强化培训,将严格按照XXXXXXX建设常见问题汇总的对照,对照项目采用的工艺流程,从工艺原理到现场实操,对操作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强化培训。

4)跟班实习

在强化培训的同时,我部门将开始安排运行人员开始对装置跟班实习,主要是学习并熟悉装置的操作,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熟悉设备操作后,将安排运行人员开始严格按照倒班工作制度工作,对系统运行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操作,详细记录。

定期召开工作总结会,将试运行出现的问题及及时总结,将琢磨到的小经验进行全员分享,力争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1.3.3.2体系保障

完整合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运营管理最大的保障,XXXXXXX采用生产绩效管理系统对装置运营期间的全部运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它对本项目运营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1.3.3.3制度保障

运营管理就是组织运营资源,通过运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运营管理,为实现其运营目标而采取的措施。

为了保障项目安全环保、稳定可靠、运行高效的生产运营管理,项目运营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及业主对项目运营管理的具体管理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运营管理制度,旨在通过制度规范和约束,使项目运营管理实现“十六化”,即“风险辨识动态化,风险管控分级化,措施落实指述化,作业操作票证化,能量隔离上锁化,三违查处指标化,安全技能过关化,当班工作日清化,责任落实属地化,岗位创建完好化,班组建设星级化,员工行为军事化,检修现场文明化,工作场所定置化,生产现场目视化,隐患整改PDCA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将以人为本运营管理的理念和对策渗透到各项运营管理活动中去,使运营一切工作在基本架构框架内进行,使运营的一切工作取得预期绩效,项目运营部将建立运营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环境与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并满足GB/T9001、GB/T24001、GB/T28001的要求,为本项目提供稳定、优质的技术和运营服务。

制度汇总表(部分)

序号

制度名称

备注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

目标分解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

技术经济评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

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

满意度测量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

管理评审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

持续改进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运行管理制度

8

交接班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9

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

试运营调试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

生产指标控制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

生产消耗物资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3

工艺报警、联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4

运营日志汇报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5

生产技术报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6

生产技术文件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7

生产装置缺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8

生产考核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9

中控室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0

污泥生产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1

汇报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2

生产记录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3

文明生产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4

值班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设备管理制度

25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6

建(构)筑物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7

设备的归类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8

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29

设备密封与润滑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0

设备的检修与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1

设备巡检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2

物资库房及工器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3

工作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4

动设备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5

起重设备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6

设备定期切换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7

设备检修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8

设备定期盘车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39

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0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1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2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3

机、电、仪工作划分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4

电气倒闸操作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5

检修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6

电气安全器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7

供用电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8

预防性试验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49

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0

分析仪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1

信息化资产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2

仪表连锁保护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3

DCS系统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HSE管理制度

54

安全生产责任制

运营期内执行

5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6

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安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7

防泄漏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8

安全设施和防护器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59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0

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1

特种设备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2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3

作业许可证安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4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5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6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7

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

运营期内执行

68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69

消防安全检查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0

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1

消防设施、器材定期检查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2

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3

用火、用电安全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4

义务消防队组织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5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6

能源资源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7

化验室人员培训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8

化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79

化验室化学试剂及药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80

化学药品及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81

安全环保会议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82

安全环保台账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83

安全监护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84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85

仓库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86

储罐区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87

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88

动土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89

断路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0

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1

放射工作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2

固体废弃物分类及管理办法

运营期内执行

93

盲板抽堵作业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4

抢救急救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5

事故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96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7

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98

员工安全行为规范

运营期内执行

99

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运营期内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

100

资金申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1

费用报销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2

差旅费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3

备用金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4

报销发票或支付凭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5

核算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106

招聘、试用、转正、离职、辞退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7

劳务用工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8

考勤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09

培训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0

考核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采购及物料保管管理制度

111

采购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2

物料领用及保管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3

工器具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4

劳保及安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行政管理制度

115

工作纪律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6

办公室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7

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8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19

会议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0

公务接待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1

印章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2

公文传递及归档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3

档案借阅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4

微机网络使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5

电话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6

车辆使用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7

倒班宿舍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8

职工食堂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29

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30

绩效考核及激励管理制度

运营期内执行

1.3.3.4技术保障

成熟的技术是运营生产的灵魂,我部门经过5个项目的运营管理,已经掌握并总结了各类先进完整的生产技术,具体如下:

(1)技术化验类标准化作业

准确的分析化验是系统运行的首要条件,临潼水务公司目前有3名分析人员在现场办公,目前已完成化验作业的标准化操作规定,主要有以下内容:

◆化验室基础知识

◆水样的采集

◆悬浮固形物的测定

◆溶解固体的测定

◆总固体的测定

◆水的色度测定--铂钴标准比色法

◆电导率的测定

◆pH值的测定——电极法

◆碱度的测定—酸碱滴定法

◆总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钙离子的测定—EDTA滴定法

◆镁离子的测定—差减法

◆氯化物的测定

◆浊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浊度仪测定法

◆二氧化硅的测定---硅钼黄比色法/硅钼兰分光光度法

◆磷酸盐的测定

◆总磷酸盐的测定

◆总铁离子的测定

◆硫酸盐的测定

◆硫化物的测定

◆化学耗氧量(COD)的测

◆氨氮的测定

◆钠离子的测定—电极法

◆游离性余氯及总余氯的测定

◆水中含油的测定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接种法)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的观察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标准溶液的配制

◆化验室安全常识

(2)运行操作标准化作业

运行操作人员是运营管理的落实者,运行操作直接影响着装置的运行平稳与效率,因此标准化的运行操作作业尤为重要,对与标准化的运行操作,主要从以下内容进行落实:

◆工艺流程及原理

◆工艺操作指标

◆岗位正常操作及控制方法

◆正常开停车程序

◆岗位操作注意事项

◆单体设备的开停车及倒车程序

◆设备维护与保养

◆不正常状态的现象及处理办法

◆安全技术要点及保安措施

(3)运行记录标准化作业

运行情况的记录与运行操作同等重要,所有的运行状况的记录是为后续的工艺改进等提供必要的分析条件,因此,必须要做好标准化的记录,操作记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班长交接班记录

◆岗位交接班记录

◆设备盘车记录

◆设备切换记录

◆运行事故记录

◆装置开停车记录

◆滤料装填记录

◆设备缺陷记录

◆装置操作记录

◆化学药剂投加及库存记录

◆装置化验分析记录

◆药剂配置记录

◆设备维修

1.3.3.5设备、工艺操作保障措施

根据我部门正在运营中的同类装置,我们会依据项目特点编制工艺及设备操作方案,专项的优化操作方案我部门将在合同签订20天内提供。

1.3.3.6运行质量控制保障措施

为满足用户的质量健康安全需求和期望,结合分布式能源运营全过程生产的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依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及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要求,XXXXXXX将结合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标准于一体,建立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

以提高公司质量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及人员素质,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及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意识,改善作业环境和条件,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和职业危害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持续改进公司整体绩效,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

(1)QHSE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安全理念,创造无害的工作环境,切实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