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软件应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46556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软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审计软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审计软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审计软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审计软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审计软件应用.docx

《审计软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软件应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审计软件应用.docx

审计软件应用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会计学院

课程名称:

审计软件应用

适用专业:

审计实务

任课教师:

张小云

 

2014年1月

教学课题

第一讲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思想及审易软件介绍

教学目的

要求

了解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思想

教学

重点

审计的概念、种类、程序和方法

难点

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2课时

课程导入

审计基础知识

一、审计的概念

二、审计的种类

1、基本分类

2、其他分类

三、审计的程序

1、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终结阶段

四、审计的方法

审阅法、核对法、复核法、详查法、抽查法、顺查法、逆查法、实物盘点法、技术鉴定法、实地测试法等

五、审计信息化

六、计算机辅助审计

1、概念

2、优势

7、审计作业软件

1、概念

2、正确学习审计软件

3、常见审计作业软件

课后任务

复习审计的概念、种类、程序和方法

课后反思

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意义

教学课题

第二讲审易软件应用的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

审易软件应用的基本原理

教学

重点

审易软件的基本功能

难点

审易软件的工作流程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2课时

课程导入

审计软件的应用必要性

一、审易软件的基本功能

1、系统管理

2、模板管理

3、项目管理

4、工作底稿

5、审计准备

6、审计预警

7、审计测试

8、财务账表

9、审计分析

10、审计检查

11、报表指标

12、审计终结

13、审计法规

14、其他功能

二、审易软件的工作流程

1、安装配置阶段

2、审计准备阶段

3、审计实施阶段

4、审计终结阶段

 

课后任务

安装审易A460软件。

课后反思

安装数据库的必要性

 

教学课题

第三讲审易软件的安装过程

教学目的

要求

了解审易软件的安装过程

教学

重点

软件安装方法、组织机构管理、软件操作界面

难点

软件安装方法、组织机构管理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一、软件安装方法

1、软件运行环境

2、软件安装过程

3、数据库初始化

4、加装驱动

5、加密服务

二、组织机构管理

1、部门设置

2、用户管理

3、项目授权

三、软件操作界面

1、登录与退出

2、功能菜单

3、快捷按钮

4、鼠标右键菜单

5、流程导航

6、在线帮助

7、窗口切换

 

课后任务

熟悉界面

课后反思

界面的便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课题

第四讲系统设置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系统设置方法

教学

重点

系统设置、综合设置

难点

综合设置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软件系统设置的必要性

一、系统设置

1、修改登录口令

2、查看操作日志

3、关闭文档窗口

4、设置日记底色

二、综合设置

1、综合设置参数

2、新建项目设置

3、底稿复核设置

三、审计法规

1、查看法规

2、更新法规

 

课后任务

完成审易软件系统设置

课后反思

系统设置的主要作用

 

教学课题

第五讲建立审计项目

教学目的

要求

1、了解审易软件在审计准备阶段的应用方法

2、熟悉项目管理界面

教学

重点

审易软件在审计准备阶段的应用方法

难点

熟悉项目管理界面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准备阶段的重要性

审计准备:

1、被审计单位信息管理

步骤一:

审计准备

步骤二:

被审计单位信息

步骤三:

被审计单位信息管理

步骤四:

添加

步骤五:

输入审计单位基本信息

步骤六:

保存、关闭

2、被审计单位内控调查

步骤一:

审计准备

步骤二:

内控调查

步骤三:

内控调查表

步骤四:

保存

3、业务数据导入

步骤一:

审计准备

步骤二:

业务数据导入

步骤三:

导入数据

 

课后任务

完成审计准备阶段操作

课后反思

准备阶段操作中有哪些困难

教学课题

第六讲建立审计项目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

建立项目和人员分工、备份恢复

教学

重点

项目的新建、打开、管理、人员分配、工作分工、备份恢复

难点

建立项目和人员分工、备份恢复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项目建立的意义

项目管理:

1、新建项目

2、打开项目

3、管理项目

4、人员分配

5、工作分工

6、备份与恢复

7、导出与导入

8、多项目数据合并

 

课后任务

完成建立项目和人员分工、备份恢复操作

课后反思

备份恢复的重要性

教学课题

第七讲数据转换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会计流处理的原理和方法、财务数据上传

教学

重点

会计流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

财务数据上传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数据转换的概念

一、会计流处理

会计流处理是指根据所选用的会计流模板和数据接口,把已经从被审计单位采集到的各种各样的电子财务数据转换成为审计软件所需要的统一格式,以便利用审计作业工具进行审查、测试和分析。

处理过程一般包括格式转换、科目库处理、分类账处理、报表生成等几个环节。

二、财务数据上传

步骤一:

审计准备

步骤二:

财务数据上传

步骤三:

数据上传服务器

步骤四:

确定

 

课后任务

完成会计流处理和财务数据上传操作

课后反思

会计流处理的主要困难

教学课题

第八讲余额表的检查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

贷款利息计算和坏账准备的检查的方法

教学

重点

贷款利息计算和坏账准备的检查

难点

贷款利息计算和坏账准备的检查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余额表的检查必要性

一、贷款利息计算

贷款利息计算是一个纯粹的利息计算工具,与被审计的账务数据没有直接关系。

当被审计单位发生借贷业务时,利用该工具可以计算利息并与实际支付的利息对比,从中寻找审计线索。

步骤一:

审计检查

步骤二:

贷款利息

步骤三:

测算

步骤四:

确定

二、坏账准备检查

坏账准备检查工具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发生额计算应提数,并与转入库里的结果进行比较。

步骤一:

审计检查

步骤二:

坏账准备

步骤三:

查询

 

课后任务

完成贷款利息计算和坏账准备的检查

课后反思

贷款利息计算和坏账准备检查的困难

教学课题

第九讲科目检查

教学目的

要求

理解:

科目余额方向、变动、对冲的审计方法

教学

重点

科目余额方向、变动

难点

科目对冲方法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科目检查的必要性

一、科目余额方向检查

步骤一:

审计检查

步骤二:

科目余额方向检查

步骤三:

年初余额

步骤四:

年末余额

二、科目变动检查

步骤一:

审计检查

步骤二:

科目变动检查

步骤三:

基准科目

步骤四:

科目查询

步骤五:

确定

三、科目对冲的检查

步骤一:

审计检查

步骤二:

对冲科目检查

课后任务

完成科目余额方向、变动、对冲操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困难

教学课题

第十讲日记账收入支出表的查询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

日记账收入支出表的查询方法

教学

重点

日记账收入支出表的查询

难点

日记账收入支出表的查询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日记账查询界面简介

收入支出表是审易软件提供的一个向导型查账工具,可以有选择的查看一个或多个损益类科目的明细账,并计算出汇总数。

与其他财务账表工具不同的是,通过去除本年利润科目,可以不显示损益类科目的期末结转数据。

步骤如下:

1、财务账表

2、收入支出表

3、收入支出表向导

4、全删

5、下一步

 

课后任务

完成科目查询、查账、综合查询工具操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困难

教学课题

第十一讲科目查询

教学目的

要求

了解:

审计方法库的应用

教学

重点

科目查询

难点

科目查询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课前导入

科目查询界面介绍

科目查询让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随时能浏览科目的编号、名称、类别、余额方向,以及每个科目的年初借方余额,本年解放累计、本年贷方累计、期末借方余额、期末贷方余额等总账信息。

科目查询步骤:

1、科目

2、高级选项卡

3、导出

4、确定

5、另存为

6、保存

7、

 

 

课后任务

完成科目查询操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困难

教学课题

第十二讲查账工具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查账工具

教学

重点

电子账簿格式

难点

翻看电子账簿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学时,实践2学时)

课前导入

电子账簿的作用

一、了解查账工具

二、电子账簿格式

1、分类账

2、明细账

3、产成品汇总库

4、收入支出明细库

5、收入支出汇总库

6、总账科目的分类账

7、明细科目的明细账

三、翻看电子账簿

步骤如下:

1、查账、

2、关闭库表

3、分类账

4、明细账

5、记账凭证

 

课后任务

完成电子账簿查看操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课题

第十三讲综合查询工具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综合查询工具

教学

重点

综合查询工具

难点

综合查询工具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学时,上机2学时)

课前导入

综合查询工具的作用

综合查询:

1、了解查询界面

2、构造查询条件

3、保存审计方法

4、执行批量查询

5、处理查询结果

 

课后任务

完成综合查询操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课题

第十四讲调制分录的编制和审定表

教学目的

要求

了解:

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和审定表的应用方法

教学

重点

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

难点

审定表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分录的编制基础

一、编制调制分录

步骤一:

工作底稿

步骤二:

调整分录制作

步骤三:

制作调制分录

二、审定表

步骤一:

工作底稿

步骤二:

审定表

步骤三:

观看调制分录

步骤四:

输出成底稿

步骤五:

从报表模板导入公式

课后任务

完成调整分录的编制方和审定表的应用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课题

第十五讲工作底稿编制平台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

工作底稿编制平台

教学

重点

底稿模板及其初始化、底稿编制、设置底稿权限

难点

选取或引用底稿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6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4课时)

课程导入

工作底稿的概念

工作底稿管理:

1、底稿模板及其初始化

2、底稿编制平台

3、设置底稿权限

4、选取或引用底稿

5、导入与导出底稿

6、常用工作底稿

课后任务

完成数据采集原理和会计流模板制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课题

第十六讲数据采集工具应用

教学目的

要求

了解:

数据采集原理和采集工具操作

教学

重点

数据采集原理

难点

数据采集工具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6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4课时)

课前导入

数据采集工具的作用

数据采集工具:

1、SQLServer备份文件取数

2、SQLServer附加文件取数

3、SQLServer在线取数

4、SQLServer大数据直导

5、Oracle数据库

6、Sybase数据库取数

7、ODBC数据源通用取数

课后任务

完成数据采集工具应用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教学课题

第十七讲会计流模板管理

教学目的

要求

掌握会计流模板管理及制作

教学

重点

会计流模板管理

难点

会计流模板制作

教学方法

手段

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技能实践法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每个教学小模块都按照“了解、认识、实施、反思”的完整工作步骤来进行教学,并通过过程的层层推进实现整体过程体系的构建。

课时

4课时(其中理论2课时,实践2课时)

课前导入

模板的意义

会计流模板制作:

1、模板制作方法

2、数据转换模型

3、审计数据库结构

4、数据对应关系

5、数据整理语句

6、科目库处理模型

7、分类账处理模型

课后任务

完成会计流模板制作

课后反思

操作中的主要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