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4645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docx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

三清山景区考察报告

  篇一:

三清山考察报告

  三清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考察报告

  学院: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

  年级:

10级(4)班

  姓名:

***

  学号:

********

  指导老师:

***

  时间:

2012年07月01日

  一、前言

  2012年5月30日至2012年6月24日,我们10级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地理科学(4)班进行了为期26天的三清山野外实习考察。

在这四周实习里,通过同学们的团结互助,我们学到了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掌握了许多课外的学习技术,见识了自然的鬼斧神工,相信这次实习会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深远的影响。

  1、1自然地理野外考察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现象形成演变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是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

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

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结合起来,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1、2实习考察目的:

  一、结合实际应用,验证课堂教学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加深和巩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方法和技能,包括正确撰写自然地理野外调查报告、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综合分析整理等。

  三、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和重要自然地理现象,并准确、完整的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初步具备观察分析自然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能力。

  四、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实习区域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1

  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五、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进行描述;掌握土壤标本采集、土壤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六、了解实习区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

  七、撰写实习报告或论文,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八、培养学生求是认真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吃苦耐劳、严守纪律、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

  1、3考察出发前准备:

  一、了解考察地区的基本状况和主要实习内容,查阅、收集考察地区的有关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物等有关图献资料。

  二、准备好必须的仪器、用品和装备。

  三、准备好一套比较完整的考察地区地图。

  1、4实习考察地点:

  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德兴市、玉山县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在118°00'E—118°06'E,28°52'N——28°57'N,东距浙江衢州144KM,南距福建武夷山115KM,西距上饶市78KM,北距安徽黄山263KM。

三清山地处亚热带季风区,年平均气温℃。

极端高温℃,极端低温-℃。

年平均降水量,多集中在5月到7月三个月。

无霜期为288天。

  三清山景区面积220KM2,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名。

其中主峰玉京峰海拔米,为三清山最高峰。

三清山历来是道教胜地,前人赞它为“高凌云汉江南第一仙峰,清绝尘嚣天下无双福地”。

1988年8月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8年7月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山体南北长,东西宽,平面呈荷叶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三清山处于构造运动频繁又剧烈的地带,因此断层密布,节理发育,山体不断抬升,又经长期风化侵蚀和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奇峰矗立,幽谷纵深,而且东险、西奇、北秀、南绝的山岳绝境奇观。

  2

  图一

  1、5考察路线选取原则:

  

(1)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2)能穿过考察地区尽可能多的自然地理单元。

  (3)能尽量多地观察到自然地理要素的多种类型。

  (4)能穿过典型的剖面、类型、地点或露头。

  (5)经过阐明考察地区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

  (6)注意地貌走向的路线选择。

  1、6实习考察时间:

  2012年5月30日至2012年6月24日

  此段时间由于气候、季节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适合野外实地考察。

  二、实习考察的具体内容

  

(一)、土壤考察

  1、概况:

  三清山在中国红、黄壤土壤利用改良“土区”区划中,属于赣东北中山高丘地段红黄壤水源涵养区。

其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即为山地的基带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呈有规律的变化,土壤垂直分布组合为红壤、山地红壤、山地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矮林灌丛草甸土)。

在低山高丘地带特别是村落附近,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常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土壤收到侵蚀的强度较大。

  2、实习目的

  土壤实习是土壤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把课堂教学与野外实际结合起来,印证、巩固、充实课堂所学的内容。

另一方面,借此掌握土壤调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讨能力。

  3

  3、时间及线路

  路线一:

5月31日上午室内上课;下午西坑水对面田地

  建设村农家访问)

  路线三:

6月3日西坑——金沙——鹅公岭——石鼓岭水电站——岭头山

  路线四:

6月4日进景区三清山,登顶玉京峰。

  4、指导老师:

凌云

  5、各个路线实习的具体内容

  路线一:

主要是通过对水稻土的挖掘了解水稻土的剖面层次状况以及各层的一些基本特征。

  图二

  土壤剖面观察记录表

  观察人:

时间:

4

  篇二:

景区考察报告

  对5a级景区考察学习报告石膏山/郭巍

  随着景区创4a工作的开始进行,2013年11月26日我跟随温总同晋中市及其相关景区工作人员对皇城相府、云台山、龙门石窟、少林寺、秦始皇兵马

  俑、华山这6处5a级景区进行考察学习,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

  一、客服中心

  客服中心是景区的窗口,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地方,是景区硬件服务设施的第一大元素。

在这里集中了景区全部的服务功能,例如:

咨询、投诉、游客

  休息区、游客大厅开水供应、景区宣传资料、景区活动节目预告、影片播放、婴儿车、轮椅、

  拐杖的使用,小件行李存放、邮政服务处、医疗室、话吧、手机充电机、意见箱等一系列为

  游客服务的设施都在客服中心体现出来。

建议:

景区站在创5a的角度上去完善以上的服务设施,同时对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完善,使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景区讲解员

  首先,国家对于5a景区的讲解有一些要求,禁止大声说话,所以龙门石窟、兵马俑都采用了一对多的音频发射耳麦,这样有效的解决了在讲解的过程

  中互相干扰的问题,同时也给讲解人员节省了体力,其次,从仪容、仪表来看,各景区对讲

  解员都进行了服装的统一(四季装),同时各景区对讲解员进行考评、分级管理制,使每个员

  工都有一种拼搏、奋斗的精神状态。

在淡季各景区都会组织内部讲解员进行培训学习,内容包括各自景区的内容及周边景区的情况和礼仪的培训。

在这些景区中还明确的建立了讲解员信息栏以供游客选择,同时还区分外语导游等。

建议:

加强对讲解员队伍的培养,完善讲解员信息栏,规范队伍,补充或培养外语导游为后期的发展做准备。

  三、景区中心调度室

  在6家5a级景区中有两处与我们相近——云台山、华山,这两家都建有高清信息中心机房,和我们景区相比不相上下,这都靠公司领导的超前理念。

在云台山、华山信息中心有个更大的功能就是指挥调度(今年温总也有相对的调整以客服中心为总调),在这两家景区的中心指挥调度室内,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在游客密集处布的点控和相对风光美丽但却比较“险”的地方布的点控,这样有效的对景区全景和实际情况进行掌握,有助于对景区的情况进行部署安排。

在指挥调度中心里有与我们相一致的功能、售票信息系统,停车场信息系统与监控系统。

  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与考察中的经验对网络部的功能进行调整,把背景音乐系统分散给各景点处理,以便按照各景点的需求播放,将广播系统移交于客服中心,以便于为游客服务,同时还要加快景区数字化的建设,完善监控和广播的覆盖范围。

对于石膏山景区进行wifi覆盖,从山门开始如连接上必须自动弹出石膏山官网,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宣传石膏山,建立并加强石膏山微信二维码的宣传与手机电子导游二维码的建设,使景区实现真正的数字化。

  四、标识牌在考察的6家5a级景区中他们在各自的标示牌上有自己独特的

  风格,其中突出的要数龙门石窟和少林寺的标示牌,这两个景区的标示牌设计上充分展示了各自的文化元素,使之与景区景观融为一体。

在文字说明上,采用四种语言文字——中、英、日、韩,材质大多为铁皮、钢片外加无反光材质粘贴工艺制作而成。

在树木介绍牌的制作上,华山景区采用地插式方法对树木与草本植物进行说明性介绍,明确的说明了拉丁学名(石膏山在制作中用学名展示,发生了人们以为学名是英文等误解)。

  建议:

联系标牌规划公司对景区的标示牌进行统一规划、制作,使景区文化元素融入标示牌系统中。

使标示牌除去其本身具有的功能外还可以让游客充分的感受到景区的文化特色元素。

  五、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活动中的又一个亮相,在这6家5a级景区中,都分别有其独特的旅游产品,皇城相府的地方土特产品麦糖,龙门石窟的唐三彩,少林寺以佛文化为主的佛经、念珠等,秦始皇兵马俑的小型兵马俑及其地方特产,华山的宝剑及其蓝田玉石等等,每个景区都将自己的特色产品与文化元素结合在一起,在这些产品中有许多相同的,但是最大的亮点还是,有这种独特文化元素的,更具有意义。

建议:

在石膏山的旅游产品开发中要更多的去挖掘景区中的文化元素与特色,使之与旅游产品更完美的结合,突出景区产品的特殊纪念意义。

  六、从文化方面分析

  皇城相府在建筑上与王家大院相近但不同的是文化,以帝师陈廷敬为人文景观为皇城相府赋予了不同的特色。

龙门石窟以北魏、唐朝等时代的人物对佛教的推崇而衍生出来的佛教题材的石刻,使其也具备了独特的文化气息。

少林寺以一部《少林寺》而展现在观众眼前,在后期的发展中更多的以武文化元素展现少林寺的特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以其特殊的资源以秦代兵马俑为主线贯穿了秦时文化。

华山以自然景观为主,属于观光型旅游,但是在华山的旅行中我们也可以充分感受到,金庸先生笔下的侠义江湖华山论剑和神话故事中宝莲灯为华山做的广告,这都是华山的文化特色资源。

相比较云台山虽然是成功的多年5a景区,但是在文化方面的挖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我是第二次去云台山,但是已经没有第一次去时的那种激情,这个地方目前仍是观光型景区,在这里游览后没有太多深刻的东西留给我们。

建议:

石膏山景区应该深刻挖掘景区文化特色元素,将单一的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科普教育型转变,让游客在观光之后,可以给他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在石膏山的工作中我们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去完善景区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同时利用现有资源去不断改善工作中的问题,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对于景区的特色与文化还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

文化是旅游之魂,特色是文化之基,只有抓住这两点才可以更好的使景区得到的长久发展和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最后,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提升的机会。

篇二:

三清山景区综合考察报告目录

  一、景区基本概

  况.........................................................................2

  二、考察基本内容概

  述.................................................................2三、景区

  发展现状的概述.............................................................3

  

(一)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现状..........................................3

  1.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3

  2.客源市场调查情况......................................................4

(二)

  旅游产品供给现状......................................................5

  1.景区的核心旅游吸引物的调查.................................52.景区的

  内外部交通线路情况.....................................53.景区内外住宿、餐饮、

  购物设施等情况.................64.景区内部卫生环境状

  况..............................................7(三)旅游解说系统的现

  状..................................................8

  1.游客中

  心......................................................................82.交

  通引导系统............................................................113.景

  区接待设施系统情况............................................124.景区内的解

  说系统情况............................................13

  四、景区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15三清山景区综合考察报告一、景区基本概况此次考察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包括景区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考察、旅游产品供给

  现状考察、旅游解说系统现状考察。

再对景区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的考察,主要通过资料查

  找以及现场调查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并了解气特征,再调查其客源市场,并且探讨邻近资源

  及区域内资源的相互关系;对旅游产品供给现状的考察,主要调查景区内的核心旅游吸引物、

  景区的内外部交通线路情况以及景区内外住宿、餐饮、购物设施情况,旅游商品种类及其特

  色,景区内部卫生环境状况等展开调查;对旅游解说系统的现状主要从景区内的游客中心的

  规模、设施、级别,交通导引系统情况,接待设施情况以及景区解说设施情况四个方面展开

  调查。

通过对三个部分的调查以结果,总结景区出现的不足之处,针对问题提出适当的建议。

1

  摘自XX百科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三、景区发展现状的概述

(一)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现状1.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三清山的旅游资源分为5个主类,16个亚类,39个基本类型。

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

  规范》对三清山的旅游资源类型进行分类分析(见表1)表1三清山风景名胜旅游区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比例构成33

  参考文献三清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作者:

王兴中

  2.客源市场调查情况中国城市居民出游的距离研究表明:

一个城市的的旅游出游市场37%分布在距城市距离

  15km的范围内,24%的市场分布在15~50km范围内,21%分布在50~500km内。

500km以外,仅

  占18%的城市旅游的出游市场。

其中500~1500km占12%,1500km以外占6%。

说明中国城市居

  民旅游和休闲出游市场,随距离增加而衰减;80%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城市500km以内的范围内。

4

  由图1可以看出,: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位置坐落于江西省上饶市境内玉山、德兴两县交界处,客源地大部分都来自江西省与浙江省,但是主体还是来源江

  西省。

图1: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在上饶的市域的位置4参考文献旅游地理学保继刚版

  

(二)旅游产品供给现状1.景区的核心旅游吸引物的调查三清山凭借出色、壮观的自然景观,闻名世界,每年能够吸引成千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

  三清山由十大风景区组成,其中最出名的包括三清宫景区、玉京峰景区、西海岸景区和南清

  园景区。

景区著名的景观包括东方女神、巨蟒出山、玉女开怀、猴王献宝、三龙出海、老道

  拜月等等。

三清山美在自然,奇在绝迹,奥在道观,有泰山之雄伟,华山之俊俏,衡山之烟

  云,庐山之飞瀑,五台之厚实,峨眉之深奥,享有“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的美誉。

  今,三清山以10亿年时光铸造的山岳风光,和1600多年历史沉淀的道教人文景观,被海内

  外誉为“江南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5。

2.景区的内外部交通线路情况5

  江西三清山:

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峰林-资源导刊:

地质旅游版-2011年第1

  期篇三:

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中国风景名胜考察报告报告题目:

靖边统万城风遗址的考查报告学生姓名:

李德永学号:

1005070115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1001完成日期:

2013年06月27日统万城考察报告

  一、考察过程在靖边县众多旅游景点中,统万城是独一无二,因为他是南匈奴遗族赫

  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

我是在高二的时候与同学一起去的,她家就是那块的,当时

  还没有被批准为旅游开发的项目。

完全是好奇去的,原因是历史老师上课讲过它的历史背景

  等。

直到2011年才被开发为旅游项目。

  二、景区资源分析

  1.统万城简介

  统万城位于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间乡白城子村,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

  子。

又因系赫连勃勃所建,故又称为赫连城。

是中国东晋时匈奴族首领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

  国都城,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最早、最著名

  的都城,始建于413年(东晋义熙十四年),已有近1600年历史。

统万城始建于公元413年,竣工于公元418年,由汉奢延城改筑而成。

后来在北魏太武

  皇帝括跋焘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他攻克,从此设置为统万军镇。

整个城池由内城和外城

  组成,内城分东城和西城。

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

  西城为当时的内城,

  四面各开一门,城垣外侧建马面,四隅角楼的台基用加宽作法。

城内中部偏南有一长方形宫殿建筑台基,附近出土有花纹方砖。

郭城南北垣情况不详,东西垣相距5千米,但遗迹遗物很少。

凭借其文化特质,统万城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人文

  旅游价值。

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以及当地的生态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92年统万城

  遗址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统万城被列为国统万城遗址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统万城规模

  统万城城址由外廓城和内城组成,内城又分为东城和西城两部分,由东向西依次为外廊

  城、东城和西城。

外廊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4700米。

东西城中间由一道墙分开,东城周

  长为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东西城的四隅都有突出城外的平面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墩台,

  皆高于城垣,西南隅墩台高达40余米,仍存城垣高出地面约1—10米。

统万城是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唯一早期北方少数民族王国都城遗址。

遗址白色墙体,林

  立的马面,高耸的角楼,独特的“祟台秘室”结构和雄伟的宫殿楼观遗址,清晰地勾引出这

  座以“一统天下,君林万邦”之意而命名的大夏国都城的轮廓和规模。

  3.统万城现状

  统万城遗址全部为夯土建筑遗存,位于无定河台地之上。

城市的基本格局仍旧保留。

  分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遗存清晰可辨,城内主要建筑、道路均已无存,仅遗留下高大的

  夯土台基。

根据航空影像分析,仍可看出城西北角的护城河及城内开渠引水的痕迹。

从已发掘的统万城还可以看出内城和二道城的痕迹。

二道城有506米长的城址,南面及

  西北角都保存比较好。

内城南北长米,东西长米,略成方形。

内外城都是用灰

  青色的白土所筑成,板筑清晰可数,很坚实。

城壁遗址的高度,从米至10米不等,宽度

  从米至米不等。

城址一周和城连接的墩台也很多,共计东面11座,西面8座,北

  面6座,南面11座。

仅西面几座很突出,距城壁稍远,高约8米,板筑每隔十层至十三层

  即有椽孔一排,东南角的墩台高约7米,唯有西北角的墩台又高又大,高约20米,板筑每隔

  十层至十八层不等即有平列椽孔一排,上下共有椽孔十层,椽孔中间有木椽头尚未全朽,似

  乎就是何炳勋所指的“飞檐八层,插椽孔穴,层层可数。

”墩的中部有一窑洞穿透,似为后代

  所开。

仅就城墙构筑的坚实和绕城墩台的众多,可以想见当时的防御设备是很好的。

统万城自北宋初年下诏被毁,逐渐废弃已一千余年,遗存的破坏主要体现在自然的破坏、

  恶劣的自然环境所造成的风雨流沙侵蚀、地震造成的裂隙断裂,以及村民在城墙上挖凿窑洞、

  取土,在城内开垦农田、放养牲畜,还有游人及当地居民随意攀登、踩踏城墙等方面。

  3.统万城历史背景

  ①西汉奢延故城

  据《水经注》记载,统万城是在西汉奢延城基础上或其近旁建造起来的。

可由城内出土的两方汉印——《驸马都尉》和《西部尉印》得到证明。

奢延城的规模布局现已无从考据。

  ②十六国时期大夏国都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的赫连勃勃以鄂尔多斯为

  篇三:

三清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三清山野外实习考察报告

  学院:

历史地理与旅游学院

  专业:

地理科学

  班级:

10史(4)

  姓名:

周林

  学号:

10070448

  指导老师:

臧敏

  2012年10月12日

  目录

  一、绪言·····························································2

  1.野外实习考察的重要意义··········································2

  2.实习考察目的···················································2

  3.考察出发前的准备················································2

  4.实习考察时间····················································3

  5.实习考察地点及概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