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4126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docx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风的比较

提到中国文学史豪放派的代表,我们都会想到这样两个人:

苏轼和辛弃疾。

他们的词都有着豪迈慷慨的意境,都对宋词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被后人并称为“苏辛”。

但由于两位词人的时代和社会地位不同,个人生活?

历不同,而且由于艺术追求的差别,两人表现出的豪放之气也就风格迥异。

 

    一、苏辛豪放词风的相似之处

 

    

(一)苏辛都开拓了词的内容。

晚唐五代词风婉约柔媚,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

而自苏轼开始,豪放的感情,豁达的胸怀,广阔的社会生活,都在词中有所呈现,写报国、写仕途、写悼亡、伤春等,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得以开阔,开创了豪放的词风。

使传统意义上的恋情之词柔情之词扩展为豪情之词,成为可以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而辛弃疾也突破了传统词调,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

辛弃疾不但扩充了词的内容,还将词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大量吸收各种表现手法,无论是散文,骈文,还是民间口语,他都信手拈来,表达了他的各种情感体验。

    

(二)、辛词中都有着豪迈的风格。

苏辛词中都流露出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X,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

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

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酒酣胸胆尚开X”,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

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

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

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去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而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表达了决不投降、坚决抗金的决心。

(三)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苏轼和辛弃疾豪放词抒发的共同情感。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他们都是才华横溢,并且渴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苏轼出生在一个读书人家庭,他的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家庭的熏陶使苏轼从小就树立大志,他读书很刻苦。

1056 年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一起离开XX到京城应考,一举成名。

其文章得到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称赞苏轼是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自此一举成名,开始了仕途生涯。

然而苏轼在仕途上并不如意,由于卷入党派纷争,受到排挤,他一生当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被贬和流放当中度过的。

从英州到XX到XX,因此在被贬和流放的时间中,怀才不遇和壮志难酬成为苏轼心中挥之不去的一个情感基调。

在他的豪放词中这样的情感随处可见。

辛弃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人,而是具有雄才伟略,可以出将入相的人物。

23 岁时,即“壮岁锦旗拥万夫,锦谵突骑渡江初”,仅带数十骑,突入五万人的金军大营,活捉叛徒X安国,率军南归而被委任为江阴签判。

但此后,天生英才却无处可用,或赋闲散居,或沦为下僚,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只能寄托于诗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

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

结句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

二、苏辛词的不同之处

    

(一)二人对词境的开拓程度不同。

苏轼“以诗为词”。

词在苏轼之前,多写男女之间的离合悲欢。

而苏轼使词诗化,怀古、咏史、说理、谈传,甚至还可以抒发思乡爱国之情。

扩大了词的意境。

而辛弃疾“以文为词”,他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同时,使词涉及的内容更加丰富。

他的词把豪放与多种多样的内容、丰富深沉的感情相结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经传等各种文体的表现手法,使词在苏轼之后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二)作词观不同。

苏轼“以文章余事做事,溢而作词曲”,苏轼作词,散文,诗歌,每种文体都有可称道之处,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

而辛弃疾不同,他全力作词,一生作词六百余首,是唐宋词人中词作数量最多的一个,词作基本包括了他一生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他个人情怀的同时,又客观地反映了历史。

    (三)不同时代、经历、思想和性格的影响。

苏轼生活在北宋中叶,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繁荣。

他也经受了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是个非常达观的文人,几度位重,又几度遭贬,但是洒脱乐观的个性依然一样,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笔力千钧,奔放旷达,雄奇开阔。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破家亡,内忧外患。

辛弃疾既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他最大的愿望是为朝廷收复失地,因而词中包含他恢复中原的壮志。

但他生不逢时,南宋王朝偏安东南,懦弱求和,并未对他委以重任,这就使他的词在豪放之外多了一些沉郁,有壮志难酬之感。

如《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一生矢志不渝反抗侵略,谋求祖国统一。

曾有许多英雄壮举,震惊南宋朝野。

尽管抗敌之心屡遭打击,但他仍壮心不已。

这首词就表现了他的报国之心和欲死疆场的决心。

    (四)豪放风格的表现不同。

苏词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豁达。

苏轼贬为XX团练副使后做的一首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经历了“乌台诗案”,蒙冤入狱,一贬再贬,却能把委屈与遭遇置之度外。

而“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成为苏轼一生的写照。

辛弃疾的词中流露着鲜明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其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辛弃疾率军南归后,向朝廷提出了许多关于抗金收复中原的建议,但都不被采纳。

于是在健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时做了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X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诗人登高北望,感慨万千,表现了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和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感叹。

    (五)表现内心痛苦的方式不同。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在他们的词中都有所流露。

但苏词对内心痛苦的书写是含蓄的,而辛词书写痛苦和愤慨是显而易见的。

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来体验人生,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忧郁和烦恼总会被词人化解和排除,最终表现出积极乐观的情怀。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中可以看出词人的乐观和开朗。

而辛弃疾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悲愤,辛词中流露出的悲愤和哀痛总是那么悲壮、激越、苍凉!

“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魂没,弦解语恨难说”辛弃疾一生以报国为志,时时关注着民族的灾难。

社会的复杂使辛词有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性,内容更深刻现实。

    (六)语言风格不同。

苏词自然流畅清新;而辛词喜欢大量用典故,稍显晦涩。

清人沈德潜说苏轼“其笔之超逸,等于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换”。

辛词大量用典。

辛弃疾是具有高度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气节的英雄词人,越是关系到朝廷威信的问题,越有难言之隐,不能白描直说,只好通过许多典故来曲折的表达。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连用了五个典故,寄托了作者对南归四十三年的沉痛?

理的总结,也是他用词精炼含蓄的表现。

(七)对词的影响有所不同。

苏轼对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简言之,提高了词的社会作用。

自古以来,人们对诗的社会作用十分重视,而苏轼以诗为词,从某些方面打破了这一格局,将词的社会作用提高到与诗同样的位置,将词从男女艳情中解脱出来,有了更广阔的社会内涵。

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词自与诗分道之后,在风格表现方面,越来越单一。

在这时,苏轼能打破诗词界限,在词坛树起豪放一帜,又将词从音律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将散文手法引入词中,极大地增强了词的表现了。

从观念上改变了人们对词体的认识。

在辛弃疾爱国情怀和豪放风格的影响下,出现了一批风格相近的词人,如陈亮、X过、X克庄、X辰翁等,被称为辛派词人。

金末的元好问,以及近代的梁启超,都特别喜爱或推重他的词,这不仅出于个人的爱好,同时是当时的民族危机促使他们要从这些作品里汲取精神上的鼓舞力量。

辛弃疾词作中的民族精神鼓舞着中华民族许多的有志之士。

苏轼打破了词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写作模式,“以诗为词”,写男儿性情,状雄阔之景,开拓了词境,提高了词品和词的抒情功能,创立了词的豪放一派;随后辛弃疾把豪放派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以文为词”,把词作为“陶写工具”,写英雄豪情。

所以在词的发展史上,人们把苏轼、辛弃疾看作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家,以“苏辛”并称。

然而,同是豪放词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词风具体来说,又不尽相同。

苏轼词的豪放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达观情怀;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

故而苏轼的词风给人的感觉是“旷达”,而辛弃疾的词却给人以“沉郁悲壮”之感。

一、苏轼、辛弃疾的相同点

苏轼、辛弃疾的词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和宋初文人惯用的用词委婉,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来遣兴娱乐的旧框子,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

特别在表现豪放风格方面,由于苏、辛词所反映的生活题材的扩展,词的意境的提高,因而词人的思想情怀在词里得到了更充分的表现,词人的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也就更鲜明的呈现了出来。

试看二人的代表作: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X,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这两首词都是二人豪放词的代表作,词中尽显词人的豪放之气。

苏轼的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破竹,何等雄壮。

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

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

下阕承前进一步写“老夫”的“狂”态。

出猎之际,痛痛快快喝了一顿酒,意兴正浓,胆气更壮,尽管“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

以“老”衬“狂”,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

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出猎,而词人却把它写的如此豪气冲天,情景之雄豪,意境之壮阔,男儿情怀之雄壮,这些都改变了以往的词写男女柔情,离愁别绪的旧模式,前无古人,所以说它是第一首豪放词一点都不为过。

而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是写给陈同甫的一首词,从词中看不到沙场征战之苦,只有沙场征战的淋漓痛快。

上片诗词人对过去战斗生活的回忆。

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消愁愁更愁。

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了当年的抗金战斗中。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

此时战鼓擂动,嘹亮的军号响彻塞外,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

在词人的笔下,流露出一种练兵杀敌的火热激情。

下片以两个特写的镜头开始:

骏马飞快,箭如霹雳,让人感到惊心动魄。

这是为了“了却”君王的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同时也是为了自己能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

读到此,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一位沙场点兵的将军的一片赤胆忠心,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现实的深渊。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只是词人众多沙场点兵中的一场,辛弃疾以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雄健气势将这点兵场面描写的淋漓尽致,从词中尽显男儿的英雄本色。

再看二人的另两首代表作: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词,是苏轼被贬XX三年后,一次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矶是而写的。

词的上阙,作者先就地写景,为英雄人物的登场做好铺垫。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端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让人感到豪气冲天。

接着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点出这是传说中的古代赤壁战场。

随后描写了赤壁战场雄奇壮阔的景色: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在惊叹苏轼豪迈的、精彩绝伦的文笔时,感受到这样一个让人热血澎湃、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放,精神为之振奋!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总结上文,引起下阙。

这不禁让人想到笔下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不正是这锦绣河山才造就了无数的英雄吗?

但在这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苏轼尤其向往那谈笑破敌的周瑜,所以下阙一开端就集中刻画了这位杰出人物的英雄形象: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试想一下,在滚滚奔流的大江之上,一位雄姿英发的青年将军,一身儒衣,手持羽扇,谈笑自若地指挥军队,抵抗来势汹汹的强敌,转眼间便使对方的万艘舰船顿时化为灰烬。

这是何等豪迈的气势啊!

然而,词人一旦从“故国神游”跌入现实,就不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了。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词人最后发出的感叹之词,调子虽然低沉,但终究不能盖过上文给人带来的磅礴气势。

苏轼之前,词绝大部分都是缠绵悱恻之调,苏轼的这首《念奴娇》以豪迈气概异军突起,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当然,有人也说它“并非本色”,但如果按照这种传统的偏见,词人就不能越出婉约派的雷池一步而有所创新了。

这首《念奴娇》正是打破以往柔和委婉的词风,以豪气冲天的气概在北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面对滚滚不尽的长江,追怀往事,遥想将来,心潮澎湃。

他借赞扬杰出的历史人物,讽刺苟安求和者,表示了坚决抗金、收复中原的坚强信念,表现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

词中豪迈激越的艺术风格,与苏轼词“大江东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从两个人的代表作中,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豪迈的气势,一改之前绮丽婉约的词风,在宋词坛上独树一帜。

苏轼创立了豪放词,而辛弃疾将其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二、苏轼、辛弃疾的不同点

虽然苏轼、辛弃疾都属于“豪放”一派,但是,如果对他们的词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豪放只是他们词风的一个基本特征,而在感情色彩、审美格调等许多方面,二者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

苏轼词的旋律更为旷达潇洒,而辛弃疾词的基调却颇多深沉悲壮。

这应当说是苏、辛豪放词风最重要的差异之一。

下面我们试看二人的代表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这是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

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能够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年的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后,转眼之间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虽然作者当时因政治上受到排挤,心情苦闷,可是在这首词中,我们却看不到消沉的情绪。

作者泛观浩瀚的天宇,寄意高远的月宫,幻想出一个清凉澄清、玉洁冰清的美妙世界。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一种多么奇异的想象、多么高洁的向往!

它意在冲破现实的黑暗,超越现实的痛苦,表现出人类对于理想境界的永恒的追求。

词的下片,通过对人生痛苦的冷静的、哲理的思考,得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结论,以理遣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旷达的胸怀。

而在辛弃疾的词中,我们就很少看到这种精神上的超越感和旷达态度,而更多的感受到他对现实的苦恨执著,那种特有的郁结悲愤之气。

例如他的《太常阴·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姮蛾:

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此词同样是写于中秋之夜,同样是把酒对月,驰骋神奇的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但辛弃疾却始终不能摆脱现实的痛苦,他因岁月蹉跎,壮志难酬而发出“白发欺人”的深沉悲叹,他渴望着“斫去桂婆娑”——铲除现实生活中的黑暗势力,实现光明的政治理想,使人间“清光更多”。

热烈执着的追求、慷慨激愤的情怀,流溢于字里行间。

苏轼、辛弃疾词的这种超脱与执着、旷达与悲愤的区别,从他们的作品中大量的表现了出来。

苏轼的豪放风格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流露出来的达观情怀。

如苏轼在游赤壁前一年写的一首词《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前有一小序: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从序中的介绍来看,表面上是写词人途中遇雨时所持的态度和所得的感受。

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由于“雨具先去”,同行者皆狼狈不堪。

而苏轼却是另一番气度:

他在风雨之中“竹杖芒鞋”,“吟啸徐行”,另得一番乐趣。

骤雨泼身,可以置之度外;“穿林打叶”之声,可以充耳不闻。

自然界的风风雨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遇上了只需坦然面对。

实际上作者借此反映自己在政治风雨中的坦然与旷达,潇洒超俗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在遭遇挫折时依然情怀不改。

雨过天晴,回首往事,这些挫折坎坷又算的了什么呢?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是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经历政治风雨的一种心理体验,只要能经得住狂风暴雨的吹打,必然会有风和日丽的到来。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的胸襟和气度,他能够在逆境之中保持乐观情绪,解脱自己的苦闷,充分表现出他那种旷达开朗的性格。

而辛弃疾词的豪放风则主要表现为对抗金复国的强烈执着与英雄失路的苦闷悲愤的情怀。

如辛弃疾的那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该词是借登临怀古,抒发爱国感情。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这时,词人已经三十五岁了。

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抒写他的爱国热情不被理解、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苦闷。

同时辛弃疾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

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

起句破空而来,写出了天高水长、浩淼寥廓的无边秋色。

接着用移情之法,明写山势连绵、山形各异,实写词人对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复的“愁”与“恨”。

“落日楼头”以静态的景物写出了词人的悲凉和“愁”,“把吴钩看了”等句则是以动态的人物动作写出了词人的激愤和“恨”。

落日残照是危机重重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词人自身的写照。

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面对南宋苟且偷安、投降卖国的黑暗现实,辛弃疾悲愤填膺。

登高北望,望着沦陷的江北大好河山,感慨万千。

词人通过塑造一个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表现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对朝廷投降派排挤打击自己的不满,发出了壮志未酬、英雄迟暮的哀叹。

从二人的代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的词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现人生哲理,客观的面对现实,顺应自然规律,超越人生苦难,在豪放中注入超脱;而辛弃疾豪放词中则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连结在一起,表现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忧愤,在豪情中蕴含悲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