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2897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docx

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轻松学教材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8讲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一、钠

二、钠的重要化合物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2.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框图中带标号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①2Na+O2点燃Na2O2;

(27)②2Na+2H2O===2NaOH+H2↑;

(28)③2Na2O2+2H2O===4NaOH+O2↑;

(29)④2Na2O2+2CO2===2Na2CO3+O2;

(30)⑤2NaOH+CO2===Na2CO3+H2O;

(31)⑥2NaCl+2H2O电解_2NaOH+Cl2↑+H2↑;

(32)⑦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体验热身

1.下列关于金属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

B.钠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割,保存在煤油中

C.钠失火后可用大量水或泡沫灭火器扑灭

D.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用在雾天做指示灯

答案:

C

解析:

钠失火后生成Na2O2,它与水或CO2反应会生成O2使得火势增大,应用沙子扑灭。

2.已知A是一种金属单质,B显淡黄色,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C的以下性质错误的是()

A.溶液呈碱性

B.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D.受热易分解

答案:

D

解析:

由图示知A、B、C、D分别为Na、Na2O2、Na2CO3、NaOH,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比)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的种类改变的是()

A.Na和O2

B.NaOH和CO2

C.Na2O2和CO2

D.NaHCO3和Ca(OH)2

答案:

C

解析:

A项温度变化产物不同,B、D项与反应物的用量有关系,只有C项产物种类不随反应条件改变而改变。

4.将106g的Na2CO3和84gNaHCO3先经充分强热后,再分别跟足量的盐酸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消耗盐酸一样多

B.放出CO2的总量一样多

C.后者生成的NaCl是前者的一半

D.后者消耗盐酸是前者的一半

答案:

A

解析:

二者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最终均转化为NaCl,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消耗的盐酸前者是后者的2倍,放出的气体总量相等,生成的NaCl前者是后者的2倍。

5.看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讲到的碱一般用的是_Na2CO3__(填化学式)。

(2)如图D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患胃溃疡的病人不适合服用NaHCO3来中和胃酸,而是服用胃舒平[其中含Al(OH)3],其原因是________,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碱是指纯碱,它能与胃酸反应生成CO2。

6.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如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为供氧剂。

(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CaCO3+2HCl===CaCl2+CO2↑+H2O__。

(2)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C

D

答案:

仪器

加入试剂

加入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

C

过氧化钠

与CO2和水反应,产生O2

D

NaOH溶液

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2Na2O2+2CO2===2Na2CO3+O2__。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答案:

(4)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Na2O2可作为供氧剂,实际是证明Na2O2可以与人呼出的气体反应生成O2,那么就需要完成以下几个实验操作:

①制取CO2,②让CO2、H2O(模拟人呼出的气体)与Na2O2反应,③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O2。制取CO2的反应原理为CaCO3+2HCl===CaCl+CO2↑+H2O;

进行第②步操作时要注意除去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保证与Na2O2反应的只有CO2和H2O,一般用饱和NaHCO3溶液;验证生成的气体为O2的方法,一般考虑用带火星的木条,这就要求收集到的尽量是较纯净的O2,不能混有较多的CO2,否则木条不易复燃,所以收集前要吸收未反应的CO2,一般选用NaOH溶液。

重点探究

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及相关计算

1.Na2O2的强氧化性

(1)Na2O2与SO2反应:

Na2O2+SO2===Na2SO4。

(2)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生成Fe(OH)3沉淀。

(3)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单质硫,溶液变浑浊。

(4)Na2O2投入Na2SO3溶液中,可将氧化成。

(5)Na2O2具有漂白性,投入品红溶液中,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2.有关Na2O2与CO2、H2O的反应的几个重要关系

2CO2+2Na2O2===2Na2CO3+O2

2H2O+2Na2O2===4NaOH+O2↑

(1)物质的量的关系

无论是CO2或H2O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

(2)气体体积关系

若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或单一气体)通过足量Na2O2,气体体积的减少量等于原混合气体体积的

且等于生成氧气的体积。

(3)电子转移关系

当Na2O2与CO2、H2O反应时,物质的量关系为2Na2O2~O2~2e-。

(4)固体质量关系

相当于固体(Na2O2)只吸收了CO2中的“CO”,H2O中的“H2”;可以看做发生相应的反应:

Na2O2+CO===Na2CO3、Na2O2+H2===2NaOH(实际上两反应不能发生)。

(5)先后顺序关系

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成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特别提醒:

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W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后,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必为Wg。

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

①无机物:

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②有机物:

CH4O(甲醇)、CH2O(甲醛)、CH3COOH(乙酸)、HCOOCH3(甲酸甲酯)、C6H12O6(葡萄糖)等。

【例1】取a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a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B.CO

C.C6H12O6D.C12H22O11

解析:

C6H12O6可以写成(CO)6·(H2)6,C12H22O11只能写成(CO)11·(H2)11C。

答案:

D

类比迁移

1.2.1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2的CO与H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充分燃烧后,立即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中,固体的质量增加()

A.2.1gB.3.6g

C.7.2g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无论是CO、H2,还是CO与H2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再通过足量Na2O2固体时,固体质量增加量即为原气体的质量。

难点探究

1.Na2CO3、NaHCO3的鉴别

(1)若为固体

可利用加热法。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NaHCO3。

(2)若为溶液

可利用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2CO3;也可利用气体法,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开始无气泡产生的是Na2CO3。

2.Na2CO3、NaHCO3和盐酸反应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可理解为分步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CO2↑+H2O

(1)放出CO2的速率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出CO2的速率快。

(2)Na2CO3溶液与盐酸的互滴鉴别

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开始无气泡产生,而向盐酸中滴加Na2CO3溶液,开始就有气泡产生。

(3)CO2生成量比较

①等物质的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CO2相等。

②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③等量的盐酸与足量的Na2CO3、NaHCO3分别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④一定量的Na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CO2量与受热分解后的残留物与酸反应产生的CO2量相等。

特别提醒:

解答有关Na2CO3、NaHCO3的计算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差量法、守恒法和极值法。运用差量法时要注意题给数据与方程式相应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确定CO2与NaOH反应生成产物的成分时,往往依据钠元素守恒采用极值法进行判断后再计算。

【例2】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gNa2CO3和0.84gNaHCO3,A、B中分别有10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装置的气球膨胀速率大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mol/L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mol/L

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解析:

当两者恰好与HCl反应时都将生成0.01molCO2,两者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当两气球体积相同时,Na2HCO3与盐酸反应快,膨胀速率大,消耗盐酸中HCl0.01mol,而Na2CO3与HCl反应速率小,消耗盐酸中HCl0.02mol,故盐酸浓度应大于或等于

答案:

B

【方法归纳】Na2CO3与盐酸反应可以分两步进行:

Na2CO3+HCl===NaHCO3+NaCl

NaHCO3+HCl===NaCl+H2O+CO2↑

故NaHCO3与盐酸反应要比Na2CO3与盐酸反应快。

类比迁移

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炒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用两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D.分别取等质量的两种样品于两个小玻璃杯中,加入足量的明矾溶液,产生气泡快且多的是小苏打

答案:

CD

解析:

在炒锅中加热看不出NaHCO3的分解,生成的Na2CO3也不会挥发,A错;两种盐的火焰颜色无多大区别,B错;NaHCO3与醋酸或明矾溶液的反应均比Na2CO3要快,且等质量时NaHCO3产生的气体多,故C、D正确。

3.(2009·浙江)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Ⅱ_____;

(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D___;

A.Ⅳ比Ⅲ复杂

B.Ⅳ比Ⅲ安全

C.Ⅳ比Ⅲ操作简便

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行

(3)若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NaHCO3____;

(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

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Na2CO3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2009模拟)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CO2+H2O===NH4HCO3

(1)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_____C_____(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法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饱和NaHCO3溶液_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吸收挥发出来的NH3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过滤__(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____a_____管通入_NH3__气体,再从__b_____管中通入__CO2__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原因是______可增大接触面积______;

(3)请你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

_NaOH+CO2===NaHCO3,

Na2CO3+CO2+H2O===2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在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物质最先析出。

(2)①除去CO2中的HCl,用饱和NaHCO3溶液;H2SO4吸收挥发出来的NH3;NaHCO3以固体形式析出,应采用过滤操作。

②侯氏制碱法应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NH3后,再通CO2,因为NH3的溶解度大,可吸收更多CO2,生成较多NaHCO3固体;NH3极易溶于水,易发生倒吸,所以从a管进入;己为多孔球泡,可增大接触面积。

(3)可利用以下反应原理制备NaHCO3:

NaOH+CO2===NaHCO3,Na2CO3+CO2+H2O===2NaHCO3。

走出误区

因材施教

一、Na2O2的结构分析

【例1】1molNa2O2晶体和1molNa2O的晶体中阴离子的个数比较,前者和后者的关系是()

A.前者大B.前者小

C.相等D.不能肯定

解析:

由Na2O2和Na2O的电子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晶体中阴离子的个数相等。

答案:

C

二、Na2O2与H2O反应的实质

【例2】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入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B)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

【方法归纳】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将Na2O2粉末加入水中,反应后溶液增加质量等于同¡°分子¡±数的Na2O的质量,即等物质的量的氧化钠和过氧化钠分别投入水中,产生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同,溶液质量增加相同。

三、Na2O2与H2O、CO2共同反应型

解题精要

(1)由它们之间的反应方程式可知:

CO2、H2O(g)与过量的Na2O2反应,所得O2为相同状况下CO2、H2O(g)体积的一半。

(2)CO2和H2O(g)通入Na2O2中,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与CO2、H2O(g)相同物质的量的CO和H2的质量。

(3)CO2和H2O(g)同时与过氧化钠共存时,总的反应效果是:

二氧化碳先与Na2O2反应,完全反应后,水再与Na2O2反应。

【例3】在100℃时,3.88g的气体A与足量的Na2O2反应,可放出氧气,且固体的质量增加了2.28g,由此可知,A的组成为(C)

A.只有水蒸气

B.只有二氧化碳

C.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D.无法确定

解析:

设CO2、H2O的分子式为RO,则RO和Na2O2反应生成O2的关系式为

2RO~O2

2R+3232

3.88g(3.88-2.28)g

则通过计算得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RO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8.8,再结合CO2和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可知A为CO2和H2O(g)的混合气体。

四、Na2O2+CO+CO2反应型

2CO2+2Na2O2===2Na2CO3+O2,2CO+O2===2CO2,经电火花不断打火点燃,从总的反应效果看,最终相当于Na2O2先与CO反应并无气体生成,再与CO2反应时产生氧气体积等于原二氧化碳体积的一半。

【例4】在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氦气密度的8倍,这时测得容器内压强为p1,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并不断用电火花点燃至完全反应,恢复到开始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的压强为p2,则p1和p2的关系是(A)

A.p1=8p2B.p1=4p2

C.p1=2p2D.p1=p2

五、Na2O2+NaHCO3反应型

NaHCO3受热先分解产生CO2和H2O(g),且二氧化碳先与Na2O2反应,完全反应后,水再与Na2O2反应。

【例5】取6.60gNaHCO3和Na2O2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250℃,经充分反应后排出气体,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5.30g。计算原混合物中Na2O2的质量分数。

解析:

因二者总质量是一定值,n(NaHCO3)/n(Na2O2)越大,则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越大。

此题可能发生的反应为:

2NaHCO3Na2CO3+CO2↑+H2O↑①

2Na2O2+2CO2===2Na2CO3+O2②

2Na2O2+2H2O===4NaOH+O2③

备用选题

1.科学的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在下列假设(或猜想)引导下的探究肯定没有意义的是()

A.探究SO2和Na2O2反应可能有Na2SO4生成

B.探究Na与水的反应可能有H2生成

C.探究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是Cu(OH)2

D.探究向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通入Cl2,溶液红色褪去的现象是溶液的酸碱性改变所致,还是HClO的漂白性所致

答案:

C

解析:

C中,浓硫酸与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依据酸碱转化关系及氧化还原反应规律,黑色物质有可能是氧化铜,但绝不可能是氢氧化铜,因为在该酸性条件下不可能得到碱性物质。D中,需要进一步验证溶液红色褪去原因的方法:

向待检验的试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如果溶液不变色则是第二种情况,反之是第一种情况。

2.由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一部分。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CO3、NaCl

B.混合物中一定有Na2O2、NaHCO3

C.无法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NaHCO3

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O2、NaCl

答案:

B

解析:

混合粉末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其中可能有Na2O2、Na2CO3、NaHCO3。又由于气体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减小,说明气体中同时含有O2和CO2。则原混合粉末中肯定存在Na2O2,还可能有Na2CO3或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NaHCO3肯定存在。但Na2CO3和NaCl不能确定是否存在。

3.某温度下,w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立即与过量的Na2O2反应,固体质量增加wg。在①H2、②CO、③CO和H2的混合气、④HCHO、⑤CH3COOH、⑥HOCH2·CH2OH中,符合题意的是()

A.均不符合B.①②③

C.④⑤D.全部符合

答案:

D

解析:

wgCO或H2或CO和H2的混合气在O2中完全燃烧,燃烧后的混合气体再被足量的Na2O2吸收,则固体增加质量都是wg。通式为(CO)nH2m的有机物可看做是CO和H2的混合物,也与前述相同。在④中HCHO可以写成(CO)H2,在⑤中CH3COOH可以写成(CO)2H4,在⑥中HOCH2¡ªCH2OH可以写成(CO)2H6。

4.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

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

答案:

A

解析:

加入适量Ba(OH)2溶液后,碳酸根离子也会因生成碳酸钡沉淀而随硫酸钡沉淀过滤出去。

5.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表所示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D)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准状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B.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含量

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未反应完

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解析:

从VCO2(标准状况)数据中不难看出,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由2.24L变为3.36L,至少说明第一组数据中盐酸是过量的,第三组数据中混合物是过量的。于是由第三组数据,根据

+H+===H2O+CO2↑,可以求出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3.36L/2.24L/mol)/0.05L=3.0mol/L,即选项A、C正确。假设第二组数据中的15.7g混合物恰好反应完,结合第一组数据,由产生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以求出实际消耗混合物的质量=9.2g×3.36L/2.24L=13.8g<15.7g,所以选项D错误。用一、二两组实际参加反应的混合物的质量和生成CO2的体积列方程组即可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6.把一瓶不饱和的烧碱溶液分成4等份。保持温度不变,向4份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OH固体、Na2O2、Na2O和Na,使溶液均恰好饱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加入的NaOH质量一定最小

B.加入的Na2O2和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