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701091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docx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

变-话-为-画-%2c突破飞行时间难题

教学经验402019年第6期金雅丽1金跃峰2(1.浙江海盐元济高级中学,浙江嘉兴314300;2.浙江海盐高级中学,浙江嘉兴314300)地球运动一直是高中地理学习的难点,而其中一类关于飞机飞行方向及时长计算的试题由于综合性强、难度大而成为诸多学生难以突破的一个问题。

笔者今年任教高二地理选考,对于这类飞机飞行问题,在同一个班级(县级高中,省一级重点,普通班,学生34人),前后设计了3次不同方式的教学,由最初的教师主导式讲授教学转变为分步图解式学习,教学效果显著提升,现将此案例整理如下。

一、典型例题及试题特点1.典型例题例1:

图1所示区域为地球某日的昼半球。

O为圆心,ENF为赤道,曲线段AEB为晨线,曲线段AFB为昏线。

若该日一架飞机从P地飞往N地,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地平线上,则飞机飞行的方向和时间分别是A.西北、5小时B.东北、5小时C.西北、6小时D.东北、6小时AONBFPE图1地球某日昼半球例2:

图2、图3分别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

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A.西北、6小时B.东北、5小时C.东南、5.5小时D.西北、5.5小时10W72.5E155ETF90900P白昼黑夜图2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图3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2.试题特点

(1)综合性强难度大此类试题往往综合了昼夜长短计算、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全球昼夜分布(光照图绘制)、日出日落时间推算、地方时和区时计算、转换、两地相对方位判断等知识点,使得试题整体综合性极强,难度较高。

(2)图形能力要求高由于此类试题往往以简化的、部分经纬线的或者是其它形式(非常见光照图)的示意图呈现,而且题干文字又常常包含很多与图有关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具备较高的图文综合能力和读图能力。

其次,由于这类试题的解答最后往往要通过转绘成常见的光照图进行解答,这就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程度的图图转换能力。

(3)空间感知要求高地球运动作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本身的空间运动特征对学生的空间思维是有比较高的要求的,很多空间想象能力弱的学生在这一类试题的学习和解答过程中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想象,因而接受和掌握的效果也就一般。

二、教学案例简录和分析1.第一次教师主讲式教学

(1)教学背景及试题第一次教师主讲式教学是在地球运动新课结束之摘要:

地球运动中关于飞机飞行方向及时长计算的试题由于综合性强、难度大而成为一个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师主讲式教学往往使得学生落入听而不懂、懂而不会的困境。

笔者尝试采用一题3讲,由教师主讲、学生聆听转为学生主讲、教师辅助,到最后变为全体学生自主画图、分步图解,有效突破了学习难点,增强了学生图文转换能力,提升了学习效果。

关键词:

地球运动;飞行时间;时区变话为画,突破飞行时间难题万方数据教学经验412019年第6期后,为了检测学生本部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在课后练习中布置了此类试题,见前文例1。

第一次练习,全班34位学生仅有3人正确。

在练习讲评时,笔者让这3位学生讲讲解题思路,只有1人思路基本正确,能说清飞行方向,但无法准确表达和解释飞行时间,其他2人属于蒙对答案的。

(2)教师主讲式教学实录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此类试题,因此笔者在讲解过程中也是图文结合,步步推理,引导学生一步步解读图文信息,获知结论。

具体过程如下:

①读图可知飞行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②由题干信息昼半球,O为圆心可知,O即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

又根据O、N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O、N所在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为12:

00。

③采用六格矩阵图示意法进行图解说明:

将起飞地、降落地在图中相应位置打钩,如下图4。

结合题干信息曲线段AFB为昏线可知,P地正处日落,又因途中飞行员始终看到太阳在地平线,可知飞机起飞时P地为日落,而此时N地地方时恰好为正午12:

00。

飞机降落在N地时太阳也在地平线上,因为N地处赤道,可知N地日落时间始终为地方时18:

00,将上述结论标注在图5中,即可得知飞机飞行时间为18:

00-12:

00=6小时。

正确答案为C。

起飞P落地NVV起飞P落地NVV日落正午日落18:

0012:

00图4飞行时间示意图1图5飞行时间示意图22.第二次生师共讲式教学

(1)教学背景及试题第一次教师主讲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讲和笔记都很认真,笔者就此以为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应该能掌握了。

一个多星期之后,参加四校联盟期中考试,类似试题再次出现,结果,全班正答率44%,也就是34个学生只有15人做对了。

鉴于此,期中试卷讲评到这一题时,笔者采用了学生主讲、教师辅助、生师共讲的方式。

期中试题如前文例2。

(2)生师共讲式教学简录①请一位做对该题的男生讲解。

该生主要采用口述讲解,他对图2的昼夜分布、长短计算和太阳直射点位置判断均解读到位,在判断飞行方向时主要借助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判断结果正确。

但对于飞行时间的计算思路不清楚,既没有用经度差换算地方时进行计算,也没有使用六格矩阵图示意法说明,说是主要凭直观感觉。

后来在笔者的引导和要求下,上黑板计算推演了T、F两地之间的经度差和时间差,最终勉强证明飞行时间为6小时。

讲解完毕后,仍然有约一半的学生表示没完全听懂。

②在第一位男生讲解和板演过程中,笔者观察到有一个女生画出了基本光照图,列有时间计算的式子。

因此,在第一位男生讲解结束后,请这位女生上前板画,笔者在她画图过程中提示该生画好辅助线晨线,标注图2、3上的点T、F、P到板图上(见下图6)。

板图结束后,该女生结合板图进行讲解。

P30NF72.5ET太阳光线图6例2光照图第一步:

由题干信息30N纬线圈可知,图2是北半球的,因此该图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应为逆时针,由此推知T地此时为日出。

又由该纬线圈上昼夜分布状况可知,该日30N昼短夜长,因此该日直射点在南半球。

再根据30N纬线圈上昼长所在经线范围是10W155E,可以推知该日昼长11小时,进一步计算可得T地日出地方时为12-11/2=6:

30。

第二步:

图3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结合图2发现72.5E恰是经过30N昼弧中间的经线,当地地方时为12:

00,因此可知图3中的72.5E经线即为当日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即直射点所在经线,也即正午12:

00所对应的经线。

第三步:

结合图2所知直射点在南半球,因此北极点附近应该出现极夜,由此可知图3中右侧90应为90N,而左侧90为90S。

第四步:

结合上述结论,绘制出常见光照图(见图6),并将图2、3中的字母T、F、P和相关信息、结论标注于图6中。

第五步:

飞机飞行是由F地飞往T地,根据飞机飞行原则球面最近距离(取劣弧),再结合图6可清楚得知飞行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

第六步:

飞机飞行时间=落地时间-起飞时间,已知T、F两地经度差为82.5,根据时间换算的方式,该万方数据教学经验422019年第6期生进行了板演计算说明,得出正确答案为A。

③教师提取关键信息,结合图文总结关键步骤。

飞机飞行时间计算的难点在于落地和起飞地点不一致,因此需要将两地的2个时间换算成同一个地点(落地T或起飞地F均可)的2个时间,即将其中一地的地方时换算成另一地对应的地方时。

笔者再次结合学生所画板图介绍说明六格矩阵图示意法。

如下图7所示。

起飞F落地TVV日出正午12:

00日出6:

00图7六格矩阵示意图3.第三次学生分步图解式学习

(1)教学背景及试题为了检测学生该类试题的掌握情况,在期中试题讲评之后马上安排了错题巩固再练习,题目如下。

例3:

下图8为30S纬线圈和115W经线,其中30S纬线上由17.5W向东到147.5E为夜半球,同时115W经线上只有CD段处于夜半球。

若该日一架飞机在A地日出时起飞,飞往B地降落,降落时飞行员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是A.西北方向、6小时B.西北方向、6.5小时C.东北方向、6小时D.东北方向、6.5小时17.5W147.5EA30S自转方向90N900115wBCD70图830S纬线和115N经线该试题较期中试题稍有改编,主要是经纬线上的昼夜分布由图文直观表达式转化为文字表达式,昼半球的中间经线由直接告知式转为隐藏推理式。

但试题本质、涉及到的知识点及解题过程与期中试题毫无差别。

但再次做完发现班级里仍有13个学生做错了,其中正确的学生里有几个飞行时间计算是根据前面2次的经验猜测所得。

与学生交流之后发现,这些不会做的学生也知道要解读图文信息并转绘成常见光照图,但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何绘图并整合信息。

基于这样的学情,笔者把这类试题的读图、画图过程进行了分步指导,让学生从以下几步着手分步画图解题。

(2)分步图解式学习实录①笔者在黑板上写出画图步骤:

第一步:

画基础光照侧视图(含赤道、地轴);第二步:

画太阳直射光线及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根据图8信息,先判断出当地昼夜长短再推知。

)第三步:

在光照图相应位置准确标注图8中的A、B、C、D点。

(成品图见图9)C30SBD70N115WA20S太阳光线图9例3光照图②学生根据要求分步画图,笔者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和纠正部分学生的错误画法;③请2-3名之前做错,现在画图基本正确的学生上去板画;④请其他学生评价板画,并结合板图抽问各个部分画图要点的原因,如问1:

为何太阳直射点和晨线要这么画,可不可以把太阳直射光线画在左侧,晨线变为昏线?

问2:

为何B、C、D三点要标在这三个位置?

⑤画图正确后,请按六格矩阵图示意法(见图10)标注出飞机飞行起飞和落地情况,并结合自己画的图计算飞行时间。

最后选出正确答案为C。

起飞A落地BVV日出正午日落12:

0018:

00图10六格矩阵图三、反思与小结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教学难点的突破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语言讲解式。

我们以为老师讲得清清楚楚了,学生就会听得明明白白,就会掌握学习方法并举一反三。

但此次一题3讲让笔者更加确信,事实并非如此。

对于难点知识,学生往往听而不懂,懂而不会。

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看人游泳,手一划脚一蹬就可以了,但事实上下了水就会发现,手怎么划、脚怎么蹬都是有方法有讲究的,哪个先哪个后、力度如何等等都是需要摸索和练习才能掌握的。

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也是这样的,口说无凭,要教会学生怎么分步学习,分步掌握,自主绘图,在一步一步的练习过程中掌握画图的技巧,在一次一次的画图和自万方数据教学经验432019年第6期赵屹莉(上海市建平中学,上海201935)一、引言2019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1],即: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形成的最重要的地理思维和实践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形成地理思维,具备地理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地理核心素养是中学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现代美国教育家杜威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为依据,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做中学(learningbydoing)的理论。

做中学促使儿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培养社会性习惯,以及应付新的环境。

[2]情境是指在一个具体场合下,与当事人直接有关的全部社会事实及其组织状态[3]。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学习环境和情感氛围,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笔者认为,创设具体情境,恰恰体现了做中学的教育理论。

问题式教学是高中地理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也是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

地理教学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了配合知识的传授而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过程。

地理课堂情境的创设方式多样,一般通过图片、幻灯片、摄影、音乐、多媒体、语言等,再现地理教材提供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亲切感受,从而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式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而问题的设计又需与实际情境相关联。

问题式教学能够将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作为要旨,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的思维方式,建立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结构,并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层层深入、综合全面地分析问题。

基于此,笔者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进行基于情境的问题式地理教学探究。

二、基于不同情境的问题式教学设计教学是在一个个问题的产生和解决中进行的。

如何根据课题选择有问题价值的情境,设计有效的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值得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研究思考。

摘要:

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是新阶段中学地理教学的理念。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地理学习形成地理思维,具备地理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地理核心素养是中学教师需要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本文依据高中地理新课标理念,从创设具体情境出发,以问题式教学为导向,突出做中学教育理念,以上海高中地理教学为设计案例,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关键词:

情境创设;问题式教学;教学设计基于情境创设的问题式地理教学设计主讲解过程中去领悟解题的方法。

尤其是对于地球运动这样的难点知识,没有培养好学生读图、图文结合和自主画图的能力,无论教师讲多少试题,讲多少遍,一旦遇到变式题或者新的试题,就又会出现看似熟悉,却无从下手的困境。

(责任编辑:

刘妍君)万方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