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绝句选粹17.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1046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人绝句选粹17.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人绝句选粹17.docx

唐人绝句选粹17

唐人绝句选粹(17)

今天继续整理唐人绝句。

诸家品评唐诗皆言“唐诗以气象为胜”,何为气象,何以胜之?

今日和尚试一析之。

气者,文气也,气脉也,气度也,气色也。

孟子曰: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此气郁结胸中勃然不可平者,必歌以声诗,此所谓文气也。

物不平则鸣,士有不遇之叹,或登临怀古,或托物言志,或描景抒情,皆言在此而意在彼,托于文而写其心。

故其诗或粗豪,或旷达,或凄迷,或幽微,或哀叹,或伤情,均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发必有中,所谓文气勃勃焉,浩浩然,不可遏止。

气脉者,一气贯注不假修饰是也。

唐人写诗,语多朴质,似拙而意深,表粗而意沉。

宋人写诗多工致流丽,胸中酝酿许久才下笔。

唐人则不然,脱口而出,信手拈来,挥洒自然,故唐诗用字直率,而宋清诗用字锤炼。

非是唐诗不锤炼,奈何不着痕迹耳。

气脉者,抱而不脱,圆转如意,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自然流淌。

和尚喜唐诗之不做作,不斧凿,不凝滞于文字,不吝写其真情。

唐诗上承汉魏六朝,弃其秾艳而得其清丽,去其繁芜而取其俊骨,加以唐人之开阔、自信、不拘一格之神熔于一炉。

故唐诗气度雍容,大气苍茫。

边塞诗大声镗鞳,慷慨豪壮;田园诗清新幽微,入禅入哲;怀古诗钩沉凛冽,神交古人;而送别诸什,则各成其妙,动人心魄,更有乐府诗、歌行体、歌谣白话诗,掺杂其间,更见唐诗之气度宏阔,包容万千。

唐诗意厚,文字表面不过是冰山一角,所以耐品耐嚼,此气色驳杂是也。

唐诗虽朴质而诗意沉厚,语虽拙而意实曲,故不像宋诗之单纯精美。

和尚以为唐诗远比宋诗要深、要厚、要更难寻其痕迹。

唐诗用典比宋诗更多,读唐诗更要注意其背景,此是气色丰富,而只逗露一角也。

象者,物象也。

唐诗虽朴拙,但意在言外,而多偏好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宋明清诗非不写景,奈何不如唐诗之自然随意。

唐人多喜游历,科举制度尚未为文人取仕唯一通道,故而唐人写景多实写,并且唐人直率朴质,开阔包容,故其写景多顺意而为,以景写情天人合一。

何以以气象独胜?

和尚以为,唐人诗不重雕琢重气脉,不重文辞重风神,不耽于写景抒情,而以诗写实、写事、议论和感叹,故而气象万千,精彩纷呈。

加以盛唐之包容、开阔;文人之思想开放,人格独立,故而千载以降,仍令人神往,庶几为此乎?

(六不和尚:

midouwei)

暮春归故山草堂(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古人评注

《注解选唐诗》:

春光欲尽,莺老花残,独山窗幽竹不改清阴,好待主人之归。

此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同意。

《唐诗正声》:

吴逸一评:

意深讽刺,却又不说出。

《唐诗绝句类选》:

风韵含蓄,不落色相,较之“试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深浅自是不同。

《唐诗解》:

此诗本以愧市道之客,而隐然不露,有风人遗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

贞心难识,“始”字见解更深。

《网师园唐诗笺》:

雅人自饶深致,正不必作讽刺观。

《诗法易简录》:

以鸟稀、花尽,陪出幽竹之不改清阴,借花竹以寓意耳。

若以朱子注《诗》之例,当曰赋而比也。

《诗式》:

四句一气相生,题中无一字漏却,而又极洒脱之致,无刻画之痕。

[品]清奇。

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古人评注

《画禅室随笔》:

古人诗语之妙,有不可与册子参者,惟当境方知之。

长沙两岸皆山,余以牙樯游行其中,望之,地皆作金色,因忆“水碧沙明”之语。

《批点唐诗正声》:

极佳,后人更无此作者,用意精深,乃知良工心独苦。

《唐诗解》:

瑟中有《归雁操》,仲文所赋《湘灵鼓瑟》为当时所称,盖托意归雁,而自矜其作,谓可泣鬼神、感飞鸟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

馀音婉转、词气悠扬,竟似瑟中弹出。

《唐诗摘钞》:

三句接法浑时健。

《三体唐诗评》:

托意于迁客也。

禽鸟犹畏卑湿而却归,况于人乎?

《唐诗笺注》:

意似有寄托,作问答法妙。

《诗法易简录》:

此上呼下应体,用“何事”二字呼起,而以三四申明之。

琴瑟中有《归雁操》,第三句即从此落想,生出“不胜清怨”四字,与“何事”紧相呼应,寄慨自在言外。

《唐诗选胜直解》:

情与境会,触绪牵怀,为比为兴,无不妙合。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清辞丽句必为邻”为此诗写照。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为雁想出归思,奇绝妙绝。

此作清新俊逸,珠圆玉润。

《诗境浅说续编》:

作闻雁诗者,每言旅思乡愁。

此诗独擅空灵之笔,殊耐循讽。

春思二首其一(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古人评注

《诚斋诗话》:

山谷集中有绝句云: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零乱杏花香。

春风不解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此唐人贾至诗也,特改五字耳。

(贾云:

“桃花历乱李花香”,又“不为吹愁”“惹梦长”。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李云:

“不”、“去”、“故”、“惹”,句法字法皆妙。

郭云:

寻常花柳风日,写得种种关情。

《唐诗笺注》:

“惹”字绝妙,“不为吹愁”,反能“惹恨”,埋怨东风,思柔语脆。

《唐诗合选详解》:

田子艺曰:

诗中用“惹”字,有有情之惹,有无情之惹。

隋炀帝“被惹香黛残古词”、“至今衣袖惹天香”,贾至“衣冠身惹御炉香”、“春日偏能惹恨长”,温庭筠“暖香惹梦鸳鸯锦”,孙光宪“眉黛惹春愁”,皆有情之惹。

王维“扬花惹暮春”,李贺“古竹老梢惹碧云”,皆惹,而春独为无情之惹,此又大奇。

至巴陵与李白裴九泛洞庭湖(唐·贾至)

枫岸纷纷落叶多,洞庭秋水晚来波。

乘兴轻舟无近远,白云明月吊湘娥。

古人评注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

郭云:

无聊之甚。

此景此地同此人,那得不如此!

《唐诗广选》:

蒋仲舒曰:

末句翻李白案。

《唐诗解》:

上用《楚辞》语布景,下遂有湘娥之吊,逐臣托兴之微意也。

《唐诗笺注》:

李白诗“不知何处吊湘君”,此云“白云明月吊湘娥”,各极其趣。

上半设色,亦各有兴会。

《唐诗别裁》:

前人谓末句翻太白案,试思“白云明月”,仍是“不知何处”矣,何尝翻案耶?

《诗法易简录》:

太白云“不知何处吊湘君”,此翻其语而以“白云明月”想象之。

然云“无近远”,则虽处处可吊,仍无定处可指也,与太白诗若相反而实不相悖。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神采气魄,不似太白,而景与情含,悠然不尽,亦是伟作。

巴陵夜别王八员外(唐·贾至)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柏林寺南望(唐·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西南四五峰。

古人评注

《唐诗善鸣集》:

云画峰耶,峰画云耶?

天然笔意。

《网师园唐诗笺》:

须其自来,不以为构(末二句下)。

《诗境浅说》:

诗仅平写寺中所见,而吐属蕴藉,写景能得其全神。

首二句言闻钟声而寻精舍,泊舟山下,循小径前行,松林度尽,方到寺中。

在寺中登眺,霁色初开,湿云未敛,西南数峰,已从云隙参差而出,苍润欲滴。

读此诗如展秋山晚霁图,所谓“欲霁山如新染画”也。

听邻家吹笙(唐·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綵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古人评注

《注解选唐诗》:

只是听邻家吹笙,闻其声不见其人,求其人不得其所,一段风景极难形容。

此诗情思句律极其工巧。

唐钱起《湘灵鼓瑟》诗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人以为神助,此诗“重门深锁无人到,疑有碧桃千树花”,高怀逸兴,不减钱起。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周敬曰:

风华清丽,思切高云。

《唐诗摘钞》:

诗人每以碧桃为仙家事,此盖以王子(乔)吹笙拟之。

许浑(《缑山庙》)“王子求仙月满台,玉笙清转鹤徘徊。

曲终飞去不知处,山下碧桃无数开”。

又有(《登洛阳故城》)“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古人评注

《本事诗》:

韩已迟暮,……邑邑殊不得意,多辞疾在家。

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

一日,夜将半,韦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曰:

“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

”韩大愕然,曰:

“必无此事,定误矣。

”韦就座,曰:

“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

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

德宗批曰:

‘与韩翃’。

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

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又批曰:

‘与此韩栩’”韦又贺曰:

“此非员外诗耶?

”韩曰:

“是也”。

是知不误也。

《批点唐音》:

大家语。

《批点唐诗正声》:

禁体不事雕琢语,富贵闲雅自见。

《载酒园诗话又编》:

君平以《寒食》诗得名,宋亡而天下不复禁烟,今人不知钻燧,又不深习唐事,因不解此诗立言之妙。

如“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二语,犹只淡写。

至“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上句言新火,下句言赐火也。

此诗作于天宝中,其时扬氏擅宠,国忠、铦与秦、虢、韩三姨号为五家,豪贵荣盛,莫之能比,故借汉王氏五侯喻之。

即赐火一事,而恩泽先沾于戚畹,非他人可望,其馀锡予之滥,又不待言矣。

寓意远,托兴微,真得风人之遗。

《围炉诗话》:

唐之亡国,由于宦官握兵,实代宗授之以柄。

此诗在德宗建中初,只“五侯”二字见意,唐诗之通于《春秋》者也。

《唐诗别裁》:

“五侯”或指王氏五侯,或指宦官灭梁冀之五侯,总之先及贵近家也。

《唐诗笺注》:

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线,下“汉宫传蜡烛”便不突。

“散入五侯家”,谓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讽意。

《而庵说唐诗》:

“不飞花”,“飞”字窥作者之意,初欲用“开”字,“开”字不妙,故用“飞”字;“开”字呆,“飞”字灵,与下句“风”字有情。

“东”字与“春”字有情,“柳”字与“花”字有情,“御”字与“宫”字有情,“斜”字与“飞”字有情,“蜡烛”字与“日暮”字有情,“烟”字与“风”字有情,“青”字与“柳”字有情,“五侯”字与“汉”字有情,“散”字与“传”字有情,“寒食”二字又装叠得妙。

其用心细密,如一匹蜀锦,无一丝跳梭,真正能手。

《网师园唐诗笺》:

不用禁火而用赐火,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气骨高妙不待言,用“五侯”寓讽更微。

《大历诗略》:

气象词调,居然江宁、嘉州。

《读雪山房杂著》:

韩君平“春城何处不飞花”,只说侯家富贵,而对面之寥落可知,与少伯“昨夜风开露井桃”一例,所谓怨而不怒也。

《诗境浅说续编》:

二十八字中,想见五剧春浓,八荒无事,宫廷之闲暇,贵族之沾恩,皆在诗境之内。

以轻丽之笔,写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时传诵也。

宿石邑山中(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古人评注

《唐诗训解》:

作句多奇。

《唐诗解》:

首言山之高,次言山之广。

下联即首句意,“暂飞”、“隔在”四字奇绝。

“云”、“霭”、“月”、“河”并用觉重。

《三体唐诗评》:

月为高树所蔽,河为远峰所隔,两句借明处讨出暗处,非身在万山之中不见其妙。

《笺注唐贤三体诗法》:

改一“千”字,便成死句(“晓月暂飞”句下。

按:

“高”一作“千”)。

《唐诗选》:

“暂飞”二字巧而倩。

《唐诗选胜直解》:

“晓月”、“秋河”二句,词最飞动,然亦五更景象也,而山之高、树之深,不言而喻矣。

《唐诗笺注》:

写景如上二句,画不能到,人只赏下二句,不知上二句有虚情在内。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极力写出,无雕琢痕,此君平高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