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9736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docx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姓名:

葛洁洁

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旅游管理

班级:

旅游管理51班

学号:

2225128

指导教师:

陆志东职称:

副教授

2008年12月28日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words………………………………………………………………………………………1

引言……………………………………………………………………………………………1

一、佛教文化旅游及发展趋势………………………………………………………………1

(一)佛教文化旅游的概念…………………………………………………………………1

(二)国内佛教文化旅游发展趋势…………………………………………………………2

二、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意义……………………………………………2

(一)普陀山地理环境及范围………………………………………………………………2

(二)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2

1.资源类型丰富,组合协调…………………………………………………………………3

2.自然和人文资源互补性强…………………………………………………………………3

3.资源旅游价值较高…………………………………………………………………………3

(三)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意义………………………………………………………3

1.迎合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3

2.促进普陀山佛教文化的保护与弘扬………………………………………………………3

3.拉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地方经济………………………………………………………4

4.佛教文化理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4

三、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4

(一)商业化、人工化和城市化倾向较严重………………………………………………4

(二)岛内旅游设施未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4

1.建筑修建未继承佛教建筑风格……………………………………………………………4

2.公共设施未突显佛教文化…………………………………………………………………5

3.现有服务接待设施的布局规模不合理,影响佛国景观…………………………………5

4.岛内道路交通比较混乱,与佛国氛围极不相称…………………………………………5

(三)污染问题突显,影响佛国生态环境…………………………………………………5

(四)导游人员素质普遍较低………………………………………………………………5

四、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对策及建议…………………………………………………6

(一)深入挖掘普陀山佛教文化,打造文化名山、文化盛山……………………………6

1.与佛教协会合作,充分挖掘普陀山佛教文化内涵………………………………………6

2.重视佛教文化知识普及和正确引导,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用…………………………6

3.将佛教文化具体化,营造浓郁的佛教文化氛围…………………………………………6

(二)立足国内,大力发展国际旅游,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全球品牌……………………7

(三)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丰富并创新普陀山旅游纪念品…………………………7

(四)完善岛内旅游设施,突出佛教文化气息……………………………………………7

1.进一步完善旅游接待设施…………………………………………………………………7

2.进一步加强娱乐及购物设施的管理………………………………………………………8

3.进一步加强普陀山岛内外交通建设………………………………………………………8

(五)完善环保卫生建设,保护佛国生态环境……………………………………………8

(六)注重培养佛教文化旅游人才…………………………………………………………8

致谢……………………………………………………………………………………………9

参考文献………………………………………………………………………………………9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葛洁洁

指导老师陆志东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复和国内旅游的兴起,佛教文化旅游得到迅速发展,并在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浙江普陀山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唯一兼山海之胜的佛山,其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发展佛教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由于某些行业发展失控和错位,导致景区内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此,本文在分析国内佛教文化旅游的基础上,通过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指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问题;开发;建议

StudyonthedevelopmentofBuddhismCulturalTourismofPutuoMountain

StudentmajoringinTourismManagementGeJiejie

TutorLuZhidong

Abstract:

Nowadays,Withthepractiseofreligionpolicyandthedevelopmentoftourism,Buddhismculturaltourismhasafastdevelopment.Itplaysaveryimportantpartintourismdevelopmentofourcountry.AsChinesefourfamousBuddhist,PutuoMountaininZhejiangProvinceistheonlyonehavingthemountainandthesea.IthasrichcultureandtheuniqueadvantagetodeveloptheBuddhistculturaltourism.However,duetosomedislocationandthedevelopmentoftheindustryoutofcontrol,thescenicareasappearsartificial,commerc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issuesandsoon.BasedontheanalysisofdomesticBuddhistculturaltourismandtheevaluationofPutuoMountainculturaltourismresources,thepaperpointsouttheexistingproblemsofthedevelopmentandputs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fPutuoMountainBuddhistculturaltourism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

Keywords:

PutuoMountain;Buddhismculturaltourism;problems;development;suggestions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需求的转变,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业的新趋势,而佛教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文化旅游,其发展速度也是相当惊人。

以供奉观世音菩萨而闻名于世的普陀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来享有“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净地”的美誉。

近年来,无论是在佛教界,还是在旅游界,无论是对佛教文化的弘扬,还是对旅游收入的贡献,普陀山均居四大名山之首。

据统计,目前普陀山的年接待量已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中其他三大名山的总和,在全国170多家国家重点风景区中接待规模名列前茅。

为了不断满足游客对旅游产品的需要,适应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普陀山旅游可持续发展,应十分重视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

一、佛教文化旅游及发展趋势

(一)佛教文化旅游的概念

国内旅游学界对于佛教文化旅游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实证研究,专门涉及概念的较少。

虽然学术界对概念的研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目前还尚未形成明确的概念体系,缺少权威性的结论。

基于此,本文结合众学者的观点,对佛教文化旅游的概念进行如下诠释:

佛教徒和非佛教徒以佛教文化为依托,以领略佛教景区的自然风光、欣赏佛教文化的艺术性、体验佛教氛围的神秘性和参与佛教法事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既包括佛教徒的求法、参学、朝圣以及现代各国佛教团体之间的交流等旅游活动,也包括非佛教徒的以佛教文化为载体的求知、研究、观光游览等旅游活动。

(二)国内佛教文化旅游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大国。

自汉代起,佛教便传入中国,历经2500多年,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同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佛教文化艺术,留下了许多佛教文化遗产,如寺庙、石窟、石塔、雕塑、佛乐等等。

这些文化遗产既是传承教义、展示历史风貌的材料,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绝佳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各地的黄金旅游地区,佛教胜地历来都是中外游人朝拜、观光、考察和疗养的好地方。

佛教以其博大精深的教义、高艺术价值的建筑、充满神秘色彩的宗教仪式吸引着旅游者的到来。

据2006年“五一”旅游黄金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各重点景区游客数量及旅游收入的公报显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1]就普陀山而言,2007年五一黄金周(5月1日——5月7日)共接待游客14.39%,同比增长4.1%;实现旅游收入8204万元,同比增长6.2%(数据来源于舟山市旅游局网)。

而2008年受雪灾、藏独、“5.12”汶川大地震巨大影响的四川乐山大佛景区也在“十一”黄金周共计接待境内外游客13.653万人次,门票收入696.9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02%、6.68%(数据来源于乐山大佛风景区官方网)。

一方面,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迅速恢复和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而中国佛教经过二十余年的恢复和发展,已基本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也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逐渐相适应,这极大促进了佛教文化旅游在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的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多,这也是近年来文化旅游兴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佛教文化旅游作为一类独特新颖的文化旅游,将佛教文化和旅游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佛教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势必会在旅游业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在弘扬佛教文化、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二、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意义

(一)普陀山地理环境及范围

普陀山风景区位于我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东部,由普陀山岛、洛迦山岛和朱家尖岛东部28.8平方公里三部分组成,陆地总面积41.3平方公里。

景区主要以佛教的观音文化和海岛自然风光构成的海天佛国为特色,是全国首批确定的4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相比于其他三大名山,普陀山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一方面,普陀山处在沿海发达地区,也是中国交通最发达地区,在海内外沟通当中,进出比较方便。

另一方面,四大名山中只有普陀山处在海当中,只有普陀山拥有着丰富的海岛风光,这种兼山海之胜的特点也是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之一。

考虑到实际情况及论述方便,本课题涉及到关于普陀山的研究,主要限于本岛及外围环境,不包括风景区的洛迦山和朱家尖部分。

海域范围为千步沙、百步沙、哞唬沙、后岙沙、大水浪、小水浪外围距沙滩1.5公里。

(二)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因佛教观念和佛教活动而形成的对人们具有旅游吸引力并且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各种事物、因素和现象。

其范围相当广泛,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佛教建筑、佛教艺术文物、佛教节庆、佛教名人、佛教饮食等等。

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道场,其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1.资源类型丰富,组合协调

普陀山虽岛小山低,但寺院密集,布局合理,能满足各种旅游者正常活动的需要。

目前,普陀山岛中除普济、法雨、惠济三大禅寺,有大乘、梅福、紫竹林等三十余座禅院可供朝圣,又有普陀十二景可供观光,如古洞潮音、盘陀夕照、千步金沙、朝阳甬日等。

普陀山文物馆收藏了佛教历史、艺术、书画等文物一千多件。

山上文物众多,其中元代的多宝塔,南京明故宫拆迁过来的“九龙殿”以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杨枝观音碑”,被称为普陀山三宝。

岛上奇石遍布,为一般岩峦所罕见,有盘陀石、二鬼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20余处。

全山古树名木繁多,沿海岸除“黄如金屑软如苔”的沙岙外又有许多幽深的洞穴,神秘莫测,有潮音洞、梵音洞等。

此外,普陀山近几年举办的南海观音文化节也大大丰富了普陀山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2.自然和人文资源互补性强

一般说,自然资源是基础,人文资源大部分属于可再生的或可创造的。

因此,必须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补充、发挥和创造,便于锦上添花。

普陀山四面环海,寺庙建筑错落在山间海滨,与海天景色浑然一体。

岛上山石林木、寺塔崖刻、钟声涛音,皆充满佛国的神秘色彩。

而普陀山的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更显佛国的安详。

岛上的一切人文景观不仅与自然景观相交融,而且紧紧地围绕着观音信仰而设置,这在全国旅游风景区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3.资源旅游价值较高

普陀山佛教始于唐末,盛于宋、元、明、清。

自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以来,历代多有过赐封,香火旺盛,成为近代中国佛教最大的国际性道场——观音菩萨道场。

全盛时期,曾有3大寺,88庵院,128茅蓬,僧尼达4000余人,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再加上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观光都会留下大量珍贵诗文书画和摩崖石刻以及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得普陀山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内涵。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如多宝塔是我国除洛阳龙门西山石塔之外唯一一座巧妙结合汉藏佛教文化的佛塔;法雨寺的大圆通殿是目前国内寺院简述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殿;而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重点文物的杨枝观音碑更是当代不可多得的珍品。

(三)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意义

普陀山拥有着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以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因此,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1.迎合现代旅游发展的潮流

从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来看,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品位的提升,旅游者外出的旅游动机将逐步从纯自然的观光旅游向更富有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性的文化旅游转变,将对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旅游活动抱有更浓厚的兴趣。

开发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既可以满足游客对佛教文化的猎奇心理,又可以实现游客休闲、游览、访古探幽的精神需要,更可以使游客从佛教文化中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佛教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因此,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将迎合这一潮流和趋势,使佛教文化旅游成为受欢迎的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活动。

2.促进普陀山佛教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一方面,旅游资源的保护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

通过开发利用,可以使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增加旅游地收入,为保护和开发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提供了强硬的资金保障。

另一方面,旅游活动是一种具有不同文化传统的人群之间相互接触的活动。

通过开发利用,可以为普陀山与外界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有利于普陀山佛教文化的弘扬。

3.拉动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地方经济

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开发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可铸造旅游产品特色,完善旅游产品的结构、增添旅游产品的类型,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对于舟山市来说,一方面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问题,增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4.佛教文化理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佛教文化是一种重要而又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所蕴涵尊重生命和珍爱自然的思想,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人人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依靠佛教文化的道德力量,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价值取向,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佛教文化的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思想可通过寺庙的选址、佛教建筑艺术、佛教活动仪式以及佛教音乐、绘画等多种形象而又具体的形式得到表现,能产生强烈的道德震撼力,从而达到正确教育和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目的。

三、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普陀山自1979年重新整修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保护、建设、管理和开发,已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景区环境更加整洁,海山风光更加秀美,佛教文化更具特色,接待设施更趋先进。

近年来,普陀山在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来普陀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普陀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弘扬、舟山旅游业的带动,乃至舟山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普陀山相比于其他三大名山,其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较为成熟。

然而由于某些行业发展失控和错位开发,使得该景点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严重威胁着这一珍贵的自然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损害其价值和品味。

(一)商业化、人工化和城市化倾向较严重

随着普陀山旅游业的发展,岛内商业气氛越来越浓,严重影响了“海天佛国”的意境。

尤其是前山地段,外观装饰豪华、风格不一的宾馆、饭店林立,零星商亭密布。

公路两侧,更是各类商业建筑及广告招牌目不暇接。

寺庙庵堂更是如此,除购买正山进门门票外,不少寺院庵堂还要另购门票,有的寺庙甚至销售“天价高香”,同时几乎所有的庵堂都有旅馆(客寮)和餐厅,并对外营业,且价格不低。

虽说虔诚前来拜佛的游客定当不会在乎门票价格、香油钱以及伙食费用,只当是寺庙维护以及对菩萨的供奉,但是却也反映出了普陀山浓厚的商业气息。

此外,空间上服务设施的分布也没有贯彻“严格保护,同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商业建筑与风景资源犬牙交错,甚至喧宾夺主,使得景区自然、人文景观被阻挡甚至湮没,如寺庙旁边并立着海鲜餐厅等等。

另外,普陀山千步沙正在被建设成一个“城市公园”,原本自然的沙滩上筑起水泥堤坝、种植草坪、建成水池开展“碰碰船”游戏、放养广场鸽,这与佛教文化是格格不入的。

这种现代化气息严重破坏了景观氛围,严重影响着游客对佛都氛围的感受与体验。

(二)岛内旅游设施未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

1.建筑修建未继承佛教建筑风格

普陀山寺庙修缮、建设存在超报批面积的情况,新修建的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方面没有继承普陀山寺庙建筑因地制宜、巧妙安排的特点。

普陀山山小、谷小,皆以精巧而取胜,历史上的寺、庵、蓬也以追求观音文化为目的,有其一定的建筑风格,如今好多建设项目却以盈利为目的而以高、大的形体强加于自然。

如意济寺东北的客房、福泉庵、法喜斋等建筑被修建之后都破坏了原景观的艺术效果与文化价值。

尤其是普陀山的佛教文化与自然绝景——潮音洞景点的紫竹林庵和不肯去观音院,体积越改越大,本来颇有气势的潮音洞,变成了大观音院旁的小水槽。

2.公共设施未突显佛教文化

20世纪90年代,普陀山的标识设计一度在国内领先,还获得过奖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普陀山的快速发展,很多公共设施已经陈旧,设计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又因为管理不善,造成许多建筑建设不合理,商铺缺少应有的规范和统一,标识系统没有及时更新,整个公共设施的设计与佛教文化还未能得到完美结合。

因此,需要开展全新的设计,以便与普陀山佛教文化及其发展相匹配。

3.现有服务接待设施的布局规模不合理,影响佛国景观

目前普陀山的接待设施,四星以上的宾馆较少,多的是规模小、档次低、环境差的小饭店和宾馆。

总的来说,宾馆、个体旅馆的现有床位除“五一”、“十一”和其他几段旅游进香的黄金时段外,都大大超出实际需求。

相当一部分接待设施在设计上并不经济,不仅不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反而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据调查了解,各类宾馆一般在入住率达到50%以上时可以维持自身的收支平衡,并略有盈余。

然而游客的住宿率基本上是当天游客总量的30%左右。

可见,部分的旅馆床位年平均利用率是极低的,特别是低档次、配套较差的招待所供过于求现象严重。

一方面,这些旅馆大部分床位少、占地大,缺少管理经验,利用率很低,却占据着普陀山极其珍贵的风景用地。

另一方面,这些商业服务设施夺海天佛国自然和人文之美,如普济寺四周充满着商业气息,掩盖了佛国净土的自然文化氛围;中信普陀大酒店、绿缘山庄、普陀山大酒店等位置醒目,体态招摇,严重破坏着“海天佛国”的意境;另外,酒店周围种植的城市绿化风格的大片草坪与普陀山整体植被风格相悖。

4.岛内道路交通比较混乱,与佛国氛围极不相称

普陀山岛上机动车流与传统步行香道相混杂,高速行驶的机动车辆不仅威胁着游客的安全,影响着游客的审美,而且也破坏了普陀山“清净庄严”的氛围以及“海天佛国”的原始风貌。

普陀山岛原来完整的香道系统是经过长期历史形成的海天佛国观音文化景观体系,它联结了全山大大小小的寺庙庵堂。

大部分香道是由石板铺砌,蜿蜒于山林丘壑,清静幽雅,石板上雕刻着莲花以及其它反映佛国文化内涵的图案,香道本身其实已经成为了“海天佛国”的“一道风景”。

但是,现在一方面交通组织上没有做到人车分流,既影响了行车效率,又妨碍了行人欣赏风景的兴致;另一方面,全山机动车辆大幅度增长和营运单位对游人的误导,使得普陀山交通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游人失去了体验、欣赏传统香道的机会。

(三)污染问题突显,影响佛国生态环境

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当代,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而佛教的缘起论、生命观及其理想境界决定了佛教的生态伦理观,历史上的佛教寺庙等建筑也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无不体现着这种生态伦理观。

然而随着普陀山接待量的不断增加,岛内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如垃圾收集、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造成了所在地段的环境污染。

原来垃圾仍然为简单堆放,道路旁垃圾收集点气味难闻,风景区内污水几乎未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

加上频繁的车流造成沿途的噪声、汽车尾气污染,并使游人的步行环境失去安全感,这些大大有损于海天佛国清洁、宁静、安全的生态环境。

同时,景区内游客和外来打工人数不断增加,以及部分游客和外来人口的不文明行为,也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

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降低了整个景区的景观质量,影响景区形象,也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对其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四)导游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普陀山当地导游人员多为本地居民,整体文化层次不高,甚至少数导游欠缺基本的职业道德,出现欺骗旅游者的行为。

许多导游对宗教知识了解甚少,因而导游讲解多为神话传说及典故,真正的佛教知识涉及较少,这就制约了游客对佛教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普陀山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四、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开发对策及建议

为了不断满足游客的需要,适应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针对普陀山佛教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结合佛教文化旅游发展趋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和建议。

(一)深入挖掘普陀山佛教文化,打造佛教文化名山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旅游特级的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