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9478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docx

信丰中学高三语文《语法》练习

语法

一、词(词语)

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

从构成方式来看,可以分成:

(一)单纯词:

整个词只能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

  

1、单音节单纯词:

人、鸟、山、高、绿、走、飞  

2、双音节单纯词:

分为联绵词、音译词、象声词、叠音词  

(1)联绵词:

  

a双声型:

仿佛忐忑玲珑恍惚参差蜘蛛忸怩澎湃  

b叠韵型:

从容萧条龌龊腼腆蜻蜓徘徊哆嗦迤俪  

C非双声叠韵型:

芙蓉婀娜囫囵妯娌蝙蝠  

(2)音译词:

葡萄沙发咖啡马达罗汉喇嘛逻辑吉他琵琶  

(3)象声词:

扑通布谷喀嚓咕咚嘎吱  

(4)叠音词:

由单字叠音而成的,单字本身没有意义。

蛐蛐猩猩饽饽彬彬翩翩潺潺  3、多音节单纯词  

主要是音译词和象声词:

法西斯高尔夫迪斯科奥林匹克哗啦啦丁零当啷  

(二)合成词:

是由几个语素组成的,拆开来仍旧有意义。

一般有以下几种结构:

  

1、并列式:

又叫联合式。

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语素并列融合而成的。

A+A  

语言声音领袖质量开关明朗温柔好歹动静长短开放雕塑褒贬忘记降落  

2、偏正式:

前一语素修饰、限制后一语素,以后一语素为主。

修饰词+中心词  

快餐特区电脑软件雪白火热金黄高级大型热爱欢迎前进瓜分朗读只要  

3、支配式:

又称动宾式。

前一语素表示动作或者行为,后一语素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的对象。

动词+名词(代词)  

主席司机理事立冬结晶动员招标投资牵头美容满意努力贴心进步  

4、补充式:

后一语素补充说明前一语素,而以前语素的意义为主。

动词+补语  

A、前一语素表示动作,后一语素表示动作的程度或者结果。

如:

增加提高推广充实

扩大延长改正说明搞活澄清    

B、前一语素表示实体事物,后一语素表示事物的单位。

如:

车辆花朵布匹案件房间  5、陈述式:

又称主谓式。

前一语素是陈述的对象,后一语素对前一语素进行陈述。

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如:

年轻性急胆大面生手快民主自豪鸟瞰

地震日蚀国庆夏至河流  

6、附加式:

由实语素和虚语素构成。

实语素是核心部分,表示词汇意义;虚语素是附加部分,有的在前,有的在后。

  

老师阿姨第一初五可靠(虚语素在前)  

日子石头作者海员(虚语素在后)  

7、重叠式:

爸爸姐姐姑姑刚刚 这类的合成词与单纯词中的叠音词不同,爸爸是语素的重叠,可以拆开来,而单纯词中叠音词是音节的重叠,不可拆开。

二、短语

  短语,也叫词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

从结构上大致可以分为固定短语(固定词组)和自由短语(自由词组)两大类。

1、固定短语(固定词组)的分类

①结构对称的习惯语。

如“你一言我一语”、“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等。

②四字熟语,包括四字构成的成语和习惯用语。

如“一丝一毫”,“年富力强”,“喜笑颜开”。

③专有名词。

如“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等。

2、自由短语(自由词组)的结构类型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两部分的关系是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

通俗点就是谁(东西)+干什么  

例子:

他写你洗我做 科技发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今天星期一明天晴天

鲁迅绍兴人这本书20元  

主谓短语之间往往可以加进“是不是”,其结构性质不变。

例:

今天星期一--今天是不是星期一。

(结构性质不变)  

●动宾短语  

也称“述宾短语”。

动宾短语也是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行为动作,后一部分是受动作支配的,前后两部分是支配关系,前一部分为动语,后一部分为宾语。

动宾短语中间往往可以加进“了、着、过”,加进以后,短语性质不变。

动宾短语的核心在前边。

  

例子:

洗衣服洗着(了、过)衣服(短语性质没变)买衣服买了(过)衣服(短语性质没变) 

例子:

盖房子坐火车抽烟看书。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中,后一部分是主要的、是核心,前一部分是附加的,前偏后正,后一部分为中心语,前一部分为修饰语,分别表示事物、数量。

偏正短语有两种类型:

定中和状中。

(1)定中:

偏正短语都包含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限制说明后一部分的,有时也可以进行描写性的说明,其实也是一种限制。

这类短语相当于名词。

如:

(中国)工人(钢铁)工人(三个)工人(长长的)桌子(高高的)个子 

(2)状中如下:

[慢慢儿]看[认真]看[正在]看[不]看 这种是前一部分限制描写说明后一部分的,即修饰后一部分的,后一部分是中心语,前一部分是修饰语。

这类短语相当于动词词。

  

●补充短语  

一般书上把补充短语说成述补短语,分为动补和形补:

如:

洗〈干净〉、“摆整齐”、“坐端正”、“洗丢了”、“洗破了”、“打破”、“写好了”。

补充短语的两部分之间,往往可以加进“得”,其短语性质不变。

  

●并列短语(联合短语)  

词和词之间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彼此地位平等。

类型:

  

1)名+名,文化教育今天或明天  

2)动+动,调查研究愿意并实行  

3)形+形,光辉灿烂庄严肃穆万紫千红风和日丽  

4)代+代,我和他这样那样  

5)数量+数量,四面八方千秋万代半斤八两(名词短语)  

并列短语一般前后可以互换位置,并列短语一般要求词性相同,但个别也有不同。

  如:

姐姐和我勤劳、勇敢、不怕苦  

●连谓短语

也称连动短语,是由两个谓词性成分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连谓短语里的两个谓词性词语之间也没有语音停顿。

连谓短语是汉语的一种很有特点的句法形式。

如:

起床/穿上衣服点上灯/出去/开门(动词之间有先后关系)  

闭着眼睛/休息低着头/看书(前一谓语是后一谓语的方式)    

留着/慢慢吃(后一谓语是前一谓语的目的)  

他借书/来了(前一谓语是后一谓语的目的)  

有权/参加(“有”字开头的连谓)  

●兼语短语  

又叫“递系”短语,这种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

如:

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此叫“兼语”。

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

这一点是与连谓短语不同的。

从兼语短语的第一个动词来看它的特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动词1有使令意味;二是动词1通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动词;三是动词1是“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的。

例如:

兼语短语里的兼语对于后面动词2来说,也不仅仅是施事,还可以是受事以及相关的事物等。

如:

  

●同位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都共同指一个人或一件事物。

  

例:

工会主席老王首都北京星期五那天  

●方位短语  

由方位词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表示时间、处所、范围。

方位短语是名词性短语,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的作用。

  

方位词可分为单纯方位词和复合方位词。

(1)单纯的:

上下里外前后中间内东南西北左右旁  

(2)复合的:

  

1)单纯方位词+边、面、方、头:

上边东面左方上头;  

2)单纯方位词彼此互相组合而成:

东南、中间、上下、前后;  

3)之、以+单纯方位词:

之上之内以东以下;  

4)全成方位+边、面:

西南面、东西两边  

●量词短语  

由量词和数词或指示代词等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或动词等。

如:

一个两张五把三次七八回  这个那次上次两遍一下  

●“的”字短语  

由结构助词“的”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

如:

他的小李的吃的穿的用的红的白的绿的 捡破烂儿的抱小孩儿的坐第一排的在公交车上的  

●介词短语  

由介词附着在别的词语的前面构成,在句子里常做定、状、补语。

如:

把他(请来)被大家(选为班长) 比小张(跑得快)跟你(没关系)  

(跳)在马背上(写)在黑板上 对语法(的兴趣)关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所”字短语  

由助词“所”附着在别的词语前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名词。

如:

所见所闻所发明所创造所思所想  

●比况短语  

由比况助词“似的”、“般”、“一样”等附着在别的词语后面构成,其句法作用相当于形容词。

如:

蝴蝶似的(花瓣儿)雷鸣般(的掌声)老虎一样(凶猛)苹果似的(脸蛋儿)  

三、句子

(一)句子成分(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什么叫信息?

(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

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

(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谓语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

(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

(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

(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二)单句类型

句子按照结构方式可以分成:

1、主谓句(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如:

今天‖星期五。

她‖身份特殊。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

2、非主谓句(由其他短语或单个词构成的句子)

如:

呀!

好漂亮的彩虹呀!

快一点吧!

禁止吸烟!

去吧。

嘿!

3、特殊单句,句式特点比较特殊的句子。

主要是:

(1)把字句:

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

把字句在结构上有:

“把+宾语”作状语。

语义上,把字句表示主动。

如:

A我们把豹子打死了。

B你简直把我吓死了。

C不要把自己做的坏事赖在别人身上。

(2)被字句:

用介词“被”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并且表达被动语义的句子。

被字句的典型格式是:

主语+被+被的宾语+动词短语。

语义上,被动句表被动。

主语是被动者,接受动作。

如:

A凶手被警察抓住了。

B小鸟被他们吓跑了。

C玻璃杯被小王子打碎了。

(3)连动句:

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点是:

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如:

A他上街买书去了。

B他拿了东西走了。

C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D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4)兼语句:

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

其主要特点有:

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是使令性动词。

如:

“叫、让‘派、使、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选举”等等。

有是还用“有”。

如:

A我请周恩来同志来解释。

B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C蔚蓝的天宇中正有一群大雁飞过。

附:

[兼语句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区别]:

区分第一动词。

兼语句中第一个动词一半是表使令、要求的,它所支配的对象是人;主谓短语做宾语的第一个动词,一般是表感知的(看见、发现、知道等),表心理活动的(想、认为、希望、觉得等),表意见的(主张、证明、表明、说明、标志等),它所支配的对象是一件事(人物连同他的动作行为)。

(5)是字句:

“是”字句是指以“是”字为谓语动词的句式。

“是”字的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

①“是”字表示判断:

如:

A、鲁迅是《阿Q正传》的作者。

B、他最佩服的是你。

C、他是工人。

②“是”字不表示判断:

甲)表示特征或质料。

如:

A、他是健忘,不是懒惰。

B、阳历七月是最热的天气。

乙)表示存在,作用相当于“有”。

如:

E、村西头是楼房,中间是平房。

F、窗子前面是一个小小的花园。

丙)表示比喻。

如:

H、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J、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

丁)表示肯定。

如:

L、这花纹是好看。

M、他是累了。

戊)表示强调,与语气词“的”连用。

如:

P、这件事,他是知道的。

(6)双宾语句:

指的是一个动词带有两个宾语的句子,靠近动词的是近宾语,远离动词的是远宾语。

如:

①我送图书馆一批书。

②小张问老师一个问题。

③大家评小王先进工作者。

(7)存现句:

表示人、事物存在或出现、消失的句子是存现句。

存现句的特点有三:

①主语常是处所词或时间词。

如:

门口站着两个兵。

台上坐着主席团。

  

②存现句的谓语多是表示存在、产生、消失的动词,即不表示动作,只表示动作产生状态的持续。

如:

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表示出现)到处是欢乐的人群。

(表示存在)

③存现句的宾语往往是动作的出发者,因此有的存现句可以转换为一般主谓句。

  如:

门口站着两个兵——两个兵在门口站着。

(三)复杂的单句和分析

由复杂短语充当句子的某一个某几个成分的单句就是复杂的单句。

复杂单句概括起来说有两大类:

(1)单句的主语由短语或复杂短语来充当。

如: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

(主语由偏正短语充当)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宾语由偏正短语充当)

(2)单句的附加成分复杂化。

如:

这是(我的老朋友)的作品。

(定语由编正短语充当)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状语由多个短语充当、宾语由主谓短语充当)

我们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

(补语由介宾短语充当)

(3)还有的句子由复句结构充当了句子成分。

如:

我相信,雷锋的样样不仅给我们指出了正确的生活道路,而且加强了我们同一切旧思想、旧习惯坚决斗争的勇气。

(宾语由复句充当)

(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如:

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

例如:

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

例如:

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7、假设复句:

由两个有似设关系的分句组成,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明由这种假设的情况产生的结果,常用关联词语有“如果(倘若)a就(那么)b”、“即使(纵然)a,也b”、“再A,也b”、“假如”、“假使”、“假若”、“要是”,例如:

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8、条件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有“只要a,就b”、“只有(除非)a才b,“无论(任凭)a,都(也)b”。

例如:

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9、解说复句:

也称总分复句,由总提和分说两部分组成,总提用一个分句,分说与总提相应,用几个分句表达。

例如:

战争分为两类:

一类是正义的,一类是非正义的。

10、目的复句: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为的是”、“以免”、“省得”。

例如:

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11、连锁关系: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连锁关系的分句组成。

常采用“一……就”,“越……越”,“谁……谁”,“哪里……哪里……”的格式,前后分句紧密相连,前一分句怎么样,后一个分句就怎么样。

例如:

他越客气,老杨同志越觉得不舒服。

多重复句及分析

多重复句是指分句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层次以上的复句。

分析多重复句的层次和关系,可采用“划线法”用“|”划出第一层,并注明关系:

有“||”划出第二层,并注明关系:

以此类推。

分析多重复句,要一看分号,二看关联词语,三看逻辑关系。

有分号,就在分号那划一层。

如果一个复句没有关联词语,那就看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

有一些人怀念他们的过去,‖(转折)但是过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再来。

︱(因果)因此他们感到将来的渺茫,‖(因果)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将来。

(陶铸《崇高的理想》)

〖练习〗

1、句子主干找得正确的一项是:

(   )

A、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主干:

日光强烈)

B、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主干:

总理浮现眼前)

C、船长本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谈话。

(主干:

船长耐烦谈话)

D、采集站送来的水和气孔吸进来的二氧化碳,就是合成有机物的两种最基本的原料。

(主干:

水和二氧化碳是原料)

2、对下列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灯塔上的红光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

红光揭开了神秘)

B、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在句中作定语)

C、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纺线也开展竞赛。

(“为了交流经验,共同提高”在句中作状语)

D、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在空中”在句中作状语)

3、选出关于例句中“对”的宾语分析正确的一项()

例句:

某些厂领导对销售人员的意见言听计从,工人对销售人员的意见却很大。

A、两处“对”的宾语都是“意见”。

B、两处“对”的宾语都是“销售人员”。

C、前一个“对”的宾语是“意见”,后一个“对”的宾语是“销售人员”。

D、前一个“对”的宾语是“销售人员”,后一个“对”的宾语是“意见”。

4、下列与例句的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是:

(   )

例句:

他的试验成功,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填补了一项空白。

A、他的言行表现,为全体科技人员树立了榜样。

B、他的献身精神,是大家学习的楷模。

C、他的成绩提高,给集体的进步带来了很大希望。

D、他的踏实刻苦,为取得成绩创造了条件。

E、他的倡导号召,为全体人员所响应。

5、用符号法划分下列句子的成分:

(1)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荔枝蜜》)

(2)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背影》)

(3)孩子成才是每个家长的希望。

(4)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

(《大自然的语言》)

(5)研制摸仿人的动作和智能的自动机器,有几十年的历史。

(6)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7)其实这种缩微技术,早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时候就使用过了。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8)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地质之光》)

(9)我们两人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

(萧乾《枣核》)

(10)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

(11)萧队长说过:

先进的要带落后的。

(《分马》)

(12)列宁主义认为:

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

(《纪念白求恩》)

(13)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故宫博物院》)

(14)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里。

(《挖荠菜》)

(15)从化的荔枝树多得像一片碧绿的大海。

(《荔枝蜜》)

(16)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1189到1192年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