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队管理制度.docx
《开拓队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拓队管理制度.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拓队管理制度
陕西集华柴家沟矿业有限公司
开拓队管理制度
二0一五年元月
目录
第一部分管理制度2
一、会议制度2
二、队委会制度2
三、安全生产例会制度3
四、班前会制度3
五、班后会制度4
六、临时会议制度4
七、开拓队请销假制度5
八、作业制度(班次按排)6
九、交接班制度6
十、文明生产制度7
十一、设备管理制度8
十二、机械电气设备维修保养制度8
十三、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9
十四、机械设备巡回检查制度10
十五、井下工具管理制度10
十六、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11
十七、运输管理制度12
十八、小绞车管理制度15
十九、上、下山管理制度16
二十、防灭火制度17
二十一、火工品管理制度17
二十二、火工品领用办法18
二十三、火工品丢失处理办法18
二十四、“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19
二十五、安全检查制度19
二十六、安全管理制度17
二十七、安全奖惩制度18
二十八、安全目标管理制度19
二十九、安全隐患排查制度20
三十、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21
三十一、事故报告制度21
三十二、班组管理制度22
三十三、材料管理制度23
三十四、工种计分办法23
三十五、办公室安全卫生制度27
三十六、学习室安全卫生制度28
三十七、材料房、电工房安全卫生制度28
三十八、职工活动室管理制度27
三十九、井下作业现场安全卫生制度28
四十、劳动纪律28
第二部分岗位责任制30
一、队长岗位责任制30
二、副队长(技术员)岗位责任制30
三、机电副队长岗位责任制31
四、掘进副队长岗位责任制32
五、安全副队长岗位责任制32
六、机电技术员岗位责任制33
七、值班队干岗位责任制33
八、掘进班长岗位责任制34
九、检修班长岗位责任制34
十、机电班长岗位责任制37
十一、质量验收员岗位责任制37
十二、支护工岗位责任制38
十三、打眼放炮工岗位责任制38
十六、生产班电工岗位责任制38
十七、掘进机司机岗位责任制37
十八、运输机、转载机司机岗位责任制38
十九、水泵工岗位责任制38
二十、皮带司机岗位责任制39
二十一、电气检修工岗位责任制39
二十二、皮带检修工岗位责任制40
二十三、溜子检修工岗位责任制40
二十四、掘进机检修工岗位责任制43
二十五、材料员岗位责任制43
二十六、办事员岗位责任制43
第三部分操作规程45
一、掘进机司机操作规程45
二、刮板司机操作规程47
三、爆破员操作规程47
四、运料工操作规程49
五、电气维修工操作规程50
六、转载机司机操作规程57
七、小绞车司机操作规程58
八、皮带司机操作规程63
九、信号工操作规程66
十、起重吊运工操作规程67
十一、运输操作规程69
第一部分管理制度
一、会议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会议。
每月一日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上月安全生产情况,安排布置当月安全生产任务。
由队委会成员参加。
2、每天上午8:
00—8:
20召开碰头会议,参加:
队长、副队长、技术员、安全质量验收员、材料员、办事员,将有关事宜互相通气告知。
3、班前会,每班前半小时召开班前会,由值班队长参加,跟班队长主持。
当班全体人员参加。
4、班后会,每班下班后,在队值班室,待全班人员到齐后,由本班班长汇同安全质量验收员主持,将本班在当班存在的安全质量作以总结,做的好的方面表扬,不足的地方批评教育。
如遇其它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
二、队委会制度
1、队委会成员组成:
队长、副队长、技术员、办事员、材料员、记录员、班长、安全质量验收员。
2、队委会成员必须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准时上下班,无故不得离开工作岗位,遵守队劳动纪律。
3、队委会每月1日召开一次安全生产例会,由队长主持,传达、布署、安排当月生产任务,同时对当月安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组织讨论,提前做好积极准备,在安全方面做到防患于未然。
4、各成员在安全生产中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如遇到特殊情况,立即召开队委会,进行商讨解决。
三、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和顺利完成本月的生产任务,定于每月1日召开安全生产例会。
会议由主管队长王雷石主持。
参加人员:
主管队长、副队长、副队长、材料员、办事员、技术员、安全质量验收员、各班组长
主要内容
1、对本月的生产任务在计划安排上做到管理人员祥知。
2、在材料计划上作到详细计划。
3、在安全上应注意的有关事宜。
4、作业规程的编写。
四、班前会制度
为了每天三班生产接续正常,制订本制度。
1、当天值班领导必须掌握井下安全、生产、材料、质量等工作情况。
2、做到每班前点名,开好班前会,布置好当班任务及安全质量等情况。
3、处理好生产中当班一切事务。
4、必须参加每天早上碰头会,汇报值班日生产情况,并与下一班值班领导交接清楚。
五、班后会制度
1、各班组下班后必须开班后会,并在班后会记录上签名。
2、本班班后会由班长会同安全质量验收员主持。
3、班后会,每班下班后,在队值班室,待全班人员到齐后,将本班在当班存在的安全质量作以总结,做的好的方面表扬,不足的地方批评教育。
4、分析清在安全生产上,以后该注意的问题。
六、临时会议制度
1、在生产中,如果遇到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时,必须组织召开区队会议,通过会议商讨出使用地点和方案。
2、在生产中,如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如岩层结构变化,瓦斯突出,巷道涌水、地压变化等)必须组织召开区队会议,通过会议进行商讨,解决实际问题。
七、开拓队请销假制度
1、职工不能上班必须请假,八点、四点班必须当班班前会请假,夜班除外。
2、请假一天,由班长批准,并写请假条送值班室备案,跟班队长核对。
3、请假两天以上,由队长批准,并写请假条,送值班室备案,跟班队长核对。
4、无故不上班按旷工论处。
旷工达15天以上者,将其人事关系退交劳资科处理。
5、旷工一次罚款100元,旷工3次以上停工学习一周,并写出书面检查。
6、迟到一次罚款20元,屡教不改者,停工学习一周,并写出书面检查。
7、无故提前下班(升井)者,一次罚款50元,且当日无工。
8、每旬倒紧班、节假日旷工罚款加倍。
9、请假期间,若需补假,应按规定重新办理请假手续,否则按旷工论处。
10、假期结束后及时销假上班,否则按旷工论处。
八、作业制度(班次按排)
1、全队实行“三八”制作业组织方式。
正常工作“八小时”。
三班分别为零点班、八点班、四点班。
2、八点班为检修班。
3、四点班、零点班为生产班。
4、上班前召开班前会,班前会提前1小时召开,时间为半小时左右。
班前会结束后入井。
5、每旬倒班一次。
0点班倒次日4点班,8点班倒次日0点班,4点班倒次日8点班。
九、交接班制度
1、全队三班实行正点交接班,各工种在班组长的安排下将各自范围内的安全、工作数量及质量、机械设备等情况进行现场交接,并填写在交接单上,最后由下一班班验收员检查后签字生效,由值班人员记录在工作台帐上。
2、两班发生矛盾,由两班安全质量验收员现场处理,若仍达不到一致,将争议写在交接单上,由跟班队长查看现场后,进行处理。
3、如没有进行作业现场交接班,施工数量视为无效数量。
并对失职人员进行100元罚款。
十、文明生产制度
1、区队及各班组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细则汇编(第四板)》中掘进文明生产标准。
2、作业规程编制内容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施工及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是应有补充措施,内容齐全,外观整洁,图文清析,保存完好,审批、贯彻手续完备,有贯彻考核和签名纪录。
3、皮带、转载机、溜子在交班前必须把煤拉空。
4、机头、机尾文明卫生好,无煤堆积,达到一切正常。
5、拉皮带牵引装置和拉转载机装置完好无损,链条、油缸等符合要求。
6、机头电缆、水管等悬挂整齐、无掉落。
7、机组文明卫生好,冷却、喷雾正常、截齿无缺失、电缆架、履带完好,运行正常。
8、工作面做到畅通、安全、完好、浮煤净”。
9、掘进高度误差控制在0-200㎜,宽度(中线至任意一帮)误差控制在0-100㎜。
10、临时、永久支护符合规程要求。
十一、设备管理制度
1、成立以主管队长为组长的设备管理小组,机电副队长为副组长,各队干为成员。
2、严格执行设备保养、检修制度,和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3、各台设备实行包机到人制度,负责设备维护、保养。
4、设备损坏,追查到底,追究责任人,对责任人视其情节进行罚款50~2000元。
十二、机械电气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严禁带电、明火试验。
2、妥善检查保护设备的防爆性能及其它工作性能,设备的各种仪表、操作手柄、按钮,必须指示正确,灵活可靠。
3、按井下供电“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的规定内容进行检修维护设备。
4、设备发生漏电、过载及其它故障跳闸,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复位送电运行。
原因不明,故障未排除的情况下不准任意反复复供电运行。
5、对各种不同机型设备应严格按设备出厂技术说明进行检修试验,严禁拆卸,不准在井下拆检元件。
6、检漏器接地跳闸试验,交接班进行;
7、防爆性能检查,每月一次;
8、主电器绝缘性能检测,每月一次;
9、移动式橡套电缆绝缘性能检测,每月一次;
10、固定式电缆绝缘性能检测,每季一次;
11、接地网电阻值测定,每季一次;
12、高压电缆泄漏及耐压测定,每年一次;
13、新安装设备绝缘及接地电阻测定,安装投产运行前。
各工种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完好率达100%。
十三、设备运行、维修保养制度
1、机电设备必须固定专人使用和操作。
由司机和电钳工组成包机组,实行“三包”(包运转、包维护、包检修)。
2、矿井主要机电设备、采、掘、运输设备等,除司机外,必须有专职的机电维修工,主要负责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并施行“分片包干”巡回检查制度。
3、各种设备的司机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和《操作规程》,按设备的巡回检查路线和检查地点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并保持设备和工作地点的清洁、整齐
4、各种设备的维修工,应按负责的设备,规定的路线、内容和时间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要积极进行检修。
如遇到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要立即向领导汇报。
5、司机对设备要每班进行维护和保养,机电维修工每班必须检查一次。
维护和保养的内容按本职规程和规定严格执行。
6、机电设备管理采取使用+维护保养的原则。
十四、机械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1、值班人员正常巡回检查,按照巡回检查路线图进行。
2、交接班巡视:
在交接班时,由交班、接班人共同进行,当面、当场检查设备各部的工作情况,在交、接班中出现的问题由交班人负责处理,接班人员予以积极配合。
3、班中巡视:
每班巡视不少于两遍,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巡视遍数,并将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值班负责人。
4、特殊巡视:
对新换零部件或修复的零部件的运转,24小时内必须经常、随时检查、巡视次数根据情况具体确定。
十五、井下工具管理制度
1、负责保管生产中所使用的工具及配件,领交必须详细登记。
2、根据工作面各台设备,配备齐全所需用的常用配件及专用工具。
3、所有配件,根据长、短、轻、重分别上货架,吊挂、装箱管理,油脂统一摆放整齐。
4、所有配件必须挂牌,注明型号、名称、用途、说明。
5、严格执行本区队工具管理制度,做到不丢失。
6、负责损坏件的维修、更换和领发,并作好记录。
7、负责清理工具房前后浮煤、杂物及前后巷道10m内的杂物和材料保持堆放整齐,确保文明生产。
8、现场交接班,交清品种与数量,并经常向区队汇报工具使用及配件备用情况。
9、工具管理员必须熟悉专用工具用途,用在哪台设备、型号、尺寸,配件的型号,用在什么设备上,做到有问必知。
十六、安全培训与教育制度
1、坚持每星期五安全、业务学习。
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2、时间安排:
八点班、零点班下午6:
30—8:
00;
四点班上午9:
00—10:
30;
地点:
队学习室。
3、学习内容包括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安全知识、《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上级文件、通知以及专业技术知识等。
4、除每周安全学习外,队每月组织职工进行安全活动一次,内容包括:
(1)岗位技术练兵。
(2)技术比武。
(3)学习竞赛。
(4)安全考试。
(5)科教宣传。
普及范围不低于全队技术工种的90%。
5、周五的安全学习与教育全队职工都必须参加,不能参加的职工必须向学习主持人请假,凡无故不参加学习的职工给予50元罚款。
十七、运输管理制度
1、开拓队成立运输管理小组:
由队长担任组长,由副队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班组长、安全员及运输组人员组成。
2、运输管理小组分管范围:
工作面巷道轨道及运输设备、安全设施的安装、维护、拆除工作以及运输系统各种技术资料、记录的收集填写、整理和保存;对于运输安全事故必须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彻底追查,严格教育,严肃处理。
3、运输小组成员必须严格按运输系统完好标准之规定落实实施,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的相关规定。
4、奋斗目标:
以矿发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准则,确保特级标准。
十八、小绞车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设备包机制度,每天由检修班严格按小绞车完好标准逐条检查,保证各台设备及附属设备、设施完好。
2、队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小组每旬组织检查验收一次,对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检修班负责现场处理。
3、每天由检修班至少进行一次检查,严格按小绞车完好标准项目逐条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不得延误。
4、小绞车必须使用声光兼备的信号装置且保证清晰可靠,信号不明司机不许开车。
5、绞车必须由专职司机进行操作,视觉、听力要求良好;不得疲劳作业。
十九、上、下山管理制度
1、必须严格执行上、下山坡道“一坡三挡”的规定并且保证动作灵敏、可靠。
2、轨道的铺设质量符合规程规定并采取轨道防滑措施。
3、运输设备、设施保持完好。
4、坚持执行“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措施并有声光报警。
5、绞车工、运料工严禁违章操作,违反者给予严厉处罚。
6、信号系统畅通、完好、清晰可靠,五小件上板、四小线挂好,杜绝失爆等电气事故。
7、下行车必须送电运行,严禁不送电就松闸放车。
8、除在上、下车场停车外,中途停车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松闸。
9、杜绝飞车、跑车等运输事故的发生;事故发生后,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及责任人进行调查、教育、处理与处罚。
二十、防灭火制度
1、必须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防火规定和当地消防机关的规定。
2、工作面内消防管路及其它设施应保持完好备用状态。
3、井下禁止使用电炉或灯泡防潮、烘烤和采暖。
4、井下如进行电、气焊等作业时,应编制专门措施,报总工、矿长批准后方可进行。
5、井下使用过的润滑油、棉纱、布头、废纸等易燃材料,必须存放在有盖的铁桶内,由专人定期送至地面处理,不得乱扔、乱倒。
二十一、火工品管理制度
1、当班队长根据需要填写领料单,写清品种、数量、用途。
2、当班放炮员凭领料单到炸药库领取雷管,领雷管时必须使用雷管箱携带,不得徒手携带,由放炮员亲自运送至工作地点,妥善保存。
3、炸药由选运队凭料单领取,运至开拓队使用地点。
并由开拓队工作面材料员保存到炸药箱内。
使用时由放炮员在材料员处领取。
工作面存储的炸药量不得超出72kg。
4、当班剩余的火工品必须在现场交给下一班爆破员,并分别装箱保存。
5、若有失效的火工品,应及时交回炸药库。
6、若发生丢失,应及时向开拓队队委汇报,队委向矿汇报,并按火工品丢失处理办法处理。
二十二、火工品领用办法
1、火工品使用必须经矿主管领导同意。
2、坚持使用领料单。
3、领料单由当班跟班队长填写,写清领取时间、品名、数量,并签名。
4、由放炮员领取雷管和炸药,并在火药库填写好记录。
5、剩余雷管由当班放炮员交回火药库,并登记无误。
二十三、火工品丢失处理办法
1、若发生火工品丢失事故,首先及时向队领导报告;
2、队值班员及时向调度室及值班矿领导报告;
3、队委会成员和事故责任人必须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人员的调查工作。
4、事故责任人及事故相关责任人,接受上级管理部门的处理;
5、同时,队委会对事故责任人及当班安全员进行必要的经济处罚;
6、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总结经验教训,警钟长鸣,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二十四、“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1、必须坚持“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2、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必须对工作面进行瓦斯、煤尘、安全等情况进行检查。
3、班长、瓦检员、放炮员必须都进行检查工作面安全、有害气体、连线等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否则不准放炮。
二十五、安全检查制度
1、区队安全管理人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认真抓好安全检查工作。
2、区队长全天候随时入井检查安全工作,每月入井不小于20天。
3、检查人员若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场拿出处理意见,不能视而不见或不认真查处,影响安全生产。
4、对事故隐患处理实行跟班负责制,杜绝互相推诿责任。
5、对重大事故隐患由安监科下发事故隐患整改通知,整改后向安监科以书面形式汇报。
6、井下安全员必须有五年以上井下工作经验,并取得“安全员资格证”。
7、及时处理和解决矿领导、业务职能部门查出的安全隐患。
真正做到安全生产。
二十六、安全管理制度
1、成立由主管队长牵头,副队长为组长的安全管理小组,每班设3名安网员。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不动摇,一切给安全让路。
3、严格执行各工种操作规程,按作业规程办事,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
4、区队干部经常深入一线检查井下存在的各种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5、班长必须在井下现场按章指挥安全生产,杜绝各种事故发生。
6、全队职工必须认真学习《三大规程》和各项规定及法律、法规。
二十七、安全奖惩制度
1、区队职工必须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
2、区队职工必须遵守矿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
坚持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作业。
3、对安全生产中做出贡献的职工给予100—1000元表彰奖励。
奖励对象:
(1)发现事故征兆,立即采取措施或及时上报,及时制止“三违”现象而避免事故发生的区队职工。
(2)抢救事故有特殊贡献的区队职工。
(3)在安全生产中有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的区队职工。
(4)有其它特殊成绩的区队职工。
5、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追究当事人或事故肇事者的责任。
视其情节给予100—1000元罚款,特别严重的给予解除劳动合同。
(1)有“三违”现象的、忽视安全工作,玩忽职守的、发现事故征兆和险情,既不采取措施,又不上报的区队职工。
(2)事故发生后,隐瞒事故真相,对肇事者进行姑息包庇或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区队职工。
(3)对安全监察人员进行谩骂、殴打及借故报复的区队职工。
二十八、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1、区队职工必须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
2、区队职工必须遵守矿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
坚持按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作业。
3、全面落实矿2009年安全生产目标,区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
4、遵照作业计划合理、细致的进行安排,确保每月顺利完成安全生产任务。
5、定期开安全生产例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6、加强班组安全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7做到全年无重伤事故,无安全责任事故,无严重“三违”现象,无隐瞒工伤事故。
二十九、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1、区对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群监员要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入生产一线,加强隐患排查,抓好安全管理。
2、区队长、跟班队长、技术员每周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不留死角,确保安全生产。
3、安全员必需跟班组现场排查隐患,对查出的隐患及时处理,对不能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报队委会,由队委会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处理隐患。
4、重大安全隐患由区队及时报矿有关业务部门和矿领导解决处理。
5、对事故隐患做到全面、细致、不图形式、不走过程。
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停止作业,坚持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6、对安全责任不落实人员,发现后,视其情节给予50—300元罚款。
三十、掘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1、掘进作业时,严格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细则汇编(第四板)》中的质量标准进行作业。
2、每班由跟班队长进行全面管理。
3、每班质量验收员必须按标准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当场返工处理。
并视其情节对当事人给予10~100元罚款。
4、质量验收员必须履行职责,对徇私舞弊,熟视无睹,由跟班队长或其他领导发现给予100~500元罚款。
5、每月对各班组进行综合性考评,年底总评,对优胜班组进行奖励1000元。
6、每月26日,由矿生产科和劳资科级有关矿领导验收。
三十一、事故报告制度
1、必须将各类事故如实报矿有关领导部门。
不得隐瞒事故。
2、凡发生轻伤事故,立即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地带、伤害部位及初步原因报矿主管部门。
3、凡发生重伤、死亡事故,立即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经过、伤害程度、初步原因报给矿调度室,由调度室报矿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
对死亡事故由企业报企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4、对重大伤亡事故或特别重大事故在报有关部门时,要报告如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类别、伤亡情况;
(2)事故简要经过,直接原因的初步判定;
(3)事后的组织抢救、采取的安全措施,事故灾区的控制情况。
(4)事故报告的单位。
5、对轻、重伤事故,要在次日将事故报告和处理初步意见保安监科。
6、半年进行一次事故座谈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三十二、班组管理制度
1、建立岗位责任制,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岗位责任制,事事有考核标准,按经济责任制综合评定奖励。
2、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确定班组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规定各个的质量指标,确保产品质量。
3、开展劳动竞赛,维护劳动纪律,搞好生产现场管理,保证安全文明生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4、开展技术业务学习,提高班组成员的文化水平,加强练兵,使之成为技术和业务过得硬,文化素养较高的新型工人。
5、搞好班组各项基础管理工作,及时填写原始记录和凭证,做到准确、及时、整齐、清晰、按时公布,妥善保管。
6、加强班组的思想政治工作,关心职工生活,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管理、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中去,使之形成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心情舒畅,工作积极向上生动局面。
7、抓好班组民主管理,依靠群众,对班组生产技术和生活大事由班组全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充分调动班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每个人的主人翁责任感,并选好班组“工管员”。
三十三、材料管理制度
1、所有材料、配件按种类,规格,型号分别上架摆放整齐。
2、建立领取、库存帐目,要求清晰明了,并实行计算机管理。
3、发放材料必须有队领导批准的领料单。
4、每季度进行一次消耗材料及配件数量和费用盘点。
5、材料不得发生缺少丢失现象,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6、搞好材料房文明卫生。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