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7977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docx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柏拉图申辩篇读书心得

  篇一:

读《柏拉图全集》有感

  读后感

  最近读了《柏拉图全集》之第一篇“申辩篇”,感触颇多,在此谈谈在看了本篇之后我的一些见解。

  在正式看“申辩篇”之前,也去翻看了本书的译者所写的序言,也是对柏拉图有了更深的了解,说点题外话,再看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英文中的academy(学院)源自柏拉图创建的Academus学园。

  回到《柏拉图全集》之“申辩篇”,该篇属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主要是对苏格拉底的对话加以重现。

在刚看到本篇题目是,就想到该篇应该与苏格拉底有关,果不其然,本篇是苏格拉底在接受审判的时候的言语,通篇并未出现柏拉图的见解。

  “申辩篇”是苏格拉底在接受审判时,为自己辩护的对话集。

在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之前,他说“还是让神的意愿来决定吧,依照法律我现在必须为自己辩护。

”由此可见,法律在当时希腊的社会中已然具备相当的权威,不见得那时法律已经深入人心,但连大哲学家都在说按照法律,那么法律在当

  时希腊的地位可见一斑。

  苏格拉底以七十岁的高龄接受审判,丝毫让人感觉不到老年人因年迈而思维混乱,相反,他在法庭上思维缜密,言辞犀利,通过柏拉图以对话的形式再现出来,让我们不得不被苏格拉底的底蕴深深折服。

那种理性的思考,精彩绝伦的言语,大无畏的精神,苏格拉底不愧是一代哲学大家。

  回到正题,苏格拉底在接受审判是说自己四面树敌,马上就有一个问题浮现在我的脑海,为什么苏格拉底四面树敌?

是品行不端?

肯定不是这种原因。

看着看着我似乎有点明白了。

苏格拉底喜欢盘问被人,不过这里的盘问应该是褒义的,我认为苏格拉底的盘问其实是他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苏格拉底找到诗人,政治家,甚至木匠,这些人都认为自己在本行业领域内是聪明的,但是在苏格拉底和他们探讨的过程中,苏格拉底接露出他们的不聪明之处,试想当一个人引以为傲的本领、技能,突然有一天有人对他说你只是个门外汉,并且提供出足够的证明,他肯定会恼羞成怒,认为自己受到了冒犯,从

  而怀恨在心。

这就是我从人性的角度揣摩苏格拉底之所以四面树敌的原因。

  当然说苏格拉底蛊惑青年,我认为这很好解释了,因为苏格拉底教会了青年们去盘问,去探究自己搞不懂的东西,这无疑更让那些自满的人坐立不安,一个苏格拉底让他们丢掉了面子,那么一千个、一万个“苏格拉底”会让他们。

他们不敢想象。

  但愿以上论述还能够解释清楚苏格拉底之所以四面树敌的原因。

我认为苏格拉底去盘问别人,有两个目的,一是追求真理,探究知识,完善自我;一是为了帮助民众能够及时醒悟,不要自满,去思考。

然而,就像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如果我能在可以说话的短暂时间内消除你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错误印象,那简直是个奇迹。

”,鉴于当时时代的局限性,苏格拉底所谓的传播神的旨意并不能实现。

  以诗人梅勒托,职业家、政治家阿尼图斯,演说家吕孔为首的原告指控苏格拉底腐蚀青年,不信诸神。

现在我们来看苏格拉底对此的辩护。

  首先针对腐蚀青年这一指控,苏格拉底范文梅勒托谁能给青年们好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

法官,法庭听众,公民大众成员都能给青年们带来好的影响,唯有苏格拉底给青年们带来的是坏的影响。

苏格拉底举了一个马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论断的荒谬性。

整个人类都在对马进行改善,只有一个人对马施加坏的影响,当然很显然,只有真正的驯马师才能给马带来好的影响,大众只能伤害马。

  此外,针对第二项指控“不信诸神”,苏格拉底也是层层深入,推断出自己也是相信诸神的。

有人的活动但没有人,有马的活动却没有马,有音乐却没有乐师,这些很明显的不合逻辑的,最后苏格拉底反问“有人相信有超自然的活动但不相信超自然的人吗?

”,接着他又说他自己相信有超自然的活动存在,那么就是说他也相信有超自然的人,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谓的神。

对苏格拉底不信诸神的指控此时不攻自破。

  最后,苏格拉底阐明了自己的立场,我认为有一句话很能体现“你们知道我不会改

  变自己的行为,哪怕是要我死一百次。

”。

苏格拉底认为人就应该思考真理,注重灵魂的完善,只要他认为是正确的事,不管前方是悬崖峭壁,还是荆棘沼泽,他都会一往无前,不会退缩,他认为因畏惧死亡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去妥协是可耻的。

苏格拉底为了自己心中的“神”而不懈的坚持,至死不悔。

  但第一次也是很粗略的看完本篇的时候,说实话自己一点感悟都没有,直到仔细地读了第二遍,才有了些许启发。

在这儿我试图站在时代的角度,回复当时的场景,以解释我的疑惑。

通过阅读本篇,我认为苏格拉底是个喜欢探究,善于思考的人,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完善自我,开导他人,虽然因为时代的局限,当时的民众并不能理解他的言行,但是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证明苏格拉底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

  用本篇中的一句话来作结束语,这句话也是法学和哲学的至理名言,“我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么去活,但是无人知道谁的前程更幸福,只有神知道”。

  篇二:

读《申辩》有感

  读《苏格拉底的申辩》有感

  近日选修课《西方哲学史专题》的课后读书任务要求我们读《苏格拉底的申辩》,闲暇之余我也就浅略的读了一遍,读完之后让我对苏格拉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不禁有了一番感慨,不吐不快。

我本对古希腊的文化、哲学、政治,甚至对苏格拉底本人谈不上有很深的了解,在此发表感言,纯属管中窥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理解。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

无知之知。

  公元前399年,由于一个叫阿内图斯的人控告苏格拉底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神,并且败坏青年,最终导致他被判处死刑。

而在被送上法庭,面临审判团的宣判时,苏格拉底仍然坚持自己的哲学,运用自己的逻辑及辩术和原告进行了最后的申辩,表明了他对于真知的坚持。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词,是其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他的学生柏拉图整理出来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中,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格拉底的申辩》,既是文学著作,也是古希腊哲学的精髓,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仅其言谈,就留给后人无尽的哲思,拜读此作后,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一、无知之知,最坦诚的谦虚;二、对真理的执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申辩》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苏格拉底在正式的申辩之前的一点声明。

在第一部分里,苏格拉底在申辩之前强调了他在将要进行的申辩之中所运用的言辞是不同于那些控告或者诬陷于他的人的言辞的,他所说的将都是真话。

我们知道苏格拉底不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在当时的雅典城邦不知道将多少人辩驳的哑口无言,正如他在后面申辩中所说的,他寻求当时雅典所有自认为聪明的人与他们辩论,最终却都只能证明他们的无知和自以为是。

这样的苏格拉底会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吗?

他之所以这样强调他的说话方式是为了表明他对哲学的热爱和真理的追求之执着。

哲学带给了他哲学的尊严与坚持,他坚持说真话,因为他想要让雅典的人们信服他的申辩。

由于他的真话触及了听者们的自尊,所以得到了陪审团多数人的报复,最终被判死刑,但是他却仍然坚持了自己姿态,正如原文所说“任何一个有一点价值的人不应该总是计较生死,他做一件事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是他自己做得对还是错,是作为一个正直的人还是邪恶的人。

”这正是哲学的苏格拉底面对政治的申辩时始终不予放弃的立场,也是他对真理的追求与坚持的表现。

  第二部分是苏格拉底为自己展开的申辩的正文。

首先针对那些最初的虚假控告和那些最初的控告者做申辩;其次,针对后面的控告和后面的控告者申辩;最后,苏格拉底对他为哲学而死的理由进行了说明。

在这一部分苏格拉底提到了神谕,苏格拉底对于神谕也很困惑,他也一直在寻思神谕的真意。

因此,他尝试通过寻找一个有智慧的人,拜访他,审视他,与他对话,然后证明“这个人比我更智慧”,并以

  此来回应神谕。

于是他去拜访政治家、诗人、匠人等等众多人们,但是无一例外的,他全都失败了,那些据说具有智慧的人们无不是自以为是的无知者。

最后,苏格拉底得出结论:

“无数的人他们自以为知道一些,其实知道的很少,甚至什么也不知道”。

他说这些是为了向人们表明自己的哲学使命,对无知之知的证明和追求以及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与知。

德尔斐神庙进门处铭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或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认识自己的人就是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的人。

苏格拉底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因此而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他的“无知”因此是一种“无知之知”。

知道自己无知的人不少,但是像苏格拉底这样不仅知道自己的无知,也知道自己的有知,更将这种无知之知作为一种智慧的态度,以此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由此而知道什么才不是真正的智慧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正因如此,苏格拉底才是伟大的,值得尊重的。

  对于被判死刑苏格拉底认为这是神的旨意,他说“我更要听神的话,而不是你们的。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能够做,我就根本不能停止爱知。

”苏格拉底最终选择了爱知,而不是放弃智慧的追求。

他还指责法官:

“现在我将走向自己的路途,承受你们判给我的死刑,而他们也会被真理判决,承受他们犯下的罪恶和不义。

我必须接受他们对我的惩罚,也让他们接受他们的惩罚吧。

我认为这一切好像是命中注定的,而且安排得很不错!

”并且他还得出一个结论:

“没有什么坏事会危及一个正直的人,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他和他所有的一切

  都不会被神所抛弃。

”他就是这样坚持着对真理的执着,正如孔子所说: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申辩中最后的一句话:

“分别的时刻来到了,我们会各走各的路,我去死,而你们继续活着,哪一条路更好,只有神才知道。

”这就是苏格拉底,一个哲学的生活了一生,并为哲学献出了生命的苏格拉底。

  篇三:

柏拉图《理想国》标准读书笔记

  一、柏拉图生平简介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同时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和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柏拉图出身于名门望族,其父是雅典最后一名君主克德鲁斯的后裔,母亲则是雅典著名改革家梭伦的后裔。

柏拉图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于其叔父并育有一子——安提丰。

柏拉图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常见与其对话篇之中。

长兄阿德曼托斯是柏拉图幼年时期的监护人,二哥格劳孔是一位早熟青年,色诺芬在《回忆录》中说他不满20岁就试图发表参政演说,在《理想国》中则被描述为“见义勇为”、“好胜心强”、赋有“荣誉政体”性格的青年。

其姐姐之子斯彪西波继承了其所创建的柏拉图学园。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的衰落时期,刚刚结束伯利克里统治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雅典是全希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转而进入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旷日持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因此柏拉图的青少年时期就是在这场长期、酷烈的战争中度过的,并亲眼目睹了雅典和希腊各城邦的危机与衰落。

20岁之前的柏拉图是一个热爱诗歌的文艺青年,20岁以后的八年与苏格拉底的相识真正奠定了他的哲学取向和政治志向。

在此期间雅典的政体经历了民主政体和僭主政体的反复更迭,最终随着老师苏格拉底被民主政体处死而彻底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体的看法。

“三十僭主”政体的暴政统治和民主政体的蜕化变质,使柏拉图的内心深受震撼并深深体察到希腊城邦制度的危机。

随后28岁的柏拉图开始了长达12年的游历生涯。

他离开雅典,周游地中海地区,包括小亚细亚燕燕的伊奥尼亚一带,及意大利南部的若干希腊殖民地城邦,到过北非洲、埃及、西西里岛等地。

曾因在西西里大肆批判当时的僭主戴奥尼修的统治而被卖为奴隶,后在好友的帮助下返回雅典。

  返回雅典后,在好友的帮助下,创办了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阿卡德米学园。

同时也开启了柏拉图的创作生涯。

《理想国》的创作就完成于这一时期。

  柏拉图受到导师苏格拉底的启蒙,并目睹了雅典政权的不断更迭和民主政治的弊端,加之他在游历各国后对各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所有这些经历都成为他创作《理想国》的智识之源。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力图构建出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及实现哲学王的统治以完善他所见过或者经历过的存在种种缺陷的政治制度。

  在创办学园期间柏拉图又曾进行了两次西西里之行。

在西西里的政权更迭之交,柏拉图在好友迪翁的邀请下,曾试图将自己在《理想国》中所构建的政治理论应用于西西里的统治中,将狄奥尼修二世培养成为其理想中的哲学王,但却以失败告终。

在西西里的政治试验的失败,破灭了柏拉图的“哲学王”的政治梦想。

  此后,柏拉图重返学园专心致力于著述与教学,由于政治实践的教训使他的政治思想也有所修正,因此在他学术生涯的后期他不再坚持哲学王的统治,在他的《政治家篇》和《法律篇》中他转而求其次,期望建立一个实行法治和混合政体的次好国家方案。

  二、第一卷,对三种“正义观”的否定

  第一卷的场景是以苏格拉底回忆的方式开始的,“昨天,我跟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同下到比雷埃夫斯港1,(张竹明先生实际上没有把这个文字译出来,是一同下到,不是来到),参加向朋迪斯女神的献祭,同时观看赛会。

  柏拉图试图建立一种完美的理想城邦体制,因此对于构成理想城邦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即正义的定义则是其理论建构的基石。

因此在本书的第一卷,柏拉图即借苏格拉底之口展开1它是整个希腊世界的工商业中心,希腊世界的商人、工人还有其他的人都汇聚在这个地方,它是整个希腊世界所有民族的大融和,所有的民族在这个地方汇集在一起,在这个地方民族与民族、雅典人与外邦人互相融和。

  2朋迪斯女神——色雷斯的一个女神,雅典人把她搬到了雅典城邦来进行祭祀,用雅典人控诉苏格拉底的说法就是雅典人在引进新神。

我们要想看懂这个文本,因为它是对正义的辩护,所以它是和苏格拉底申辩、辩护最为相关的文本,如果没有看过苏格拉底的《申辩篇》,你就会有很多地方看不懂。

这里不是说2

  了对正义的讨论。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正义是什么,而是通过否定当时普遍存在的三种正义观,来引发大家对正义究竟是什么的深度思考。

  正义是荷马时代以来希腊人生活中的传  

统美德,它不仅指人的优秀品德,也指任何事物的优点、长处和美好的本性。

因此基于个人而言,正义是指一种良好的品行。

在构建良好的社会制度中正义又是指什么呢?

这不禁引发人们对正义更具普遍意义的思考,博登海默曾经试图去认识正义,但他最终发现“正义长着一张普罗修斯的脸,随时变换着他的面貌。

”因此,我们要真正的认识“正义”必须从多个视角去观察它。

在《理想国》第一卷中苏格拉底运用“对话辩证法”的方式来探讨什么是正义。

在问答中不断通过分析事实、进行推理,来揭露对方矛盾,使其不断修正错误,从而启发对方逐步认识真理。

苏格拉底反语法,从不正面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用讥讽或者藏拙的办法回避问题。

  在对话中,苏格拉底与大商人克法洛斯、克法洛斯之子玻勒马霍斯讨论了正义的定义。

玻勒马霍斯援引著名诗人西蒙尼得的观点认为“欠债坏债就是正义”。

苏格拉底反驳到,“如果把钱归还原主,对收方或还方式有害的,这就不算是还债了。

”因此这种说法是模糊的,不能全面真实的表达对正义的看法。

  玻勒马霍斯又说道“以善待友、以恶待敌”就是正义。

苏格拉底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反驳。

第一,这种说法只能用在战争之中与友联盟功敌之时。

第二,在契约中,正义只有在金钱不派用处时才有用。

不仅要替友保存金钱,还可替友剥取他人钱财,这样反而变成了不正义的小偷;第三,不同的人对善恶的判断不同,如果判断错误,则会颠倒善恶;第四,如果“以恶对敌”伤害敌人,使他丧失人的美德,则正义反而使人变成“不正义的了”。

  苏格拉底与色拉叙马霍斯讨论正义,苏格拉底认为“现在我们要寻找的正义比金子的价值更高。

”3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以此类推。

他们制定了法律明白告诉大家:

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他就有违法之罪。

又有不正义之名。

”4因此,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就是强者的利益。

苏格拉底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第一,统治者在立法时并非总是正确的,他们也可能做出对自己不利的立法。

“当统治者向老百姓发号施令的时候,有时候也会犯错误,结果反倒违背了自己的利益。

”5第二,各种技艺,在完善自身中,都在寻求其对象的利益,而不是寻求技艺自身或掌握技艺者自身的利益。

“实际上技艺本身是完美无缺的。

技艺除了寻求对象的利益以外不应该去寻求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利益。

严格意义上的技艺,是完全符合自己本质的,完全正确的。

”6如医生致力于医术的完善,为的是有利于人体的健康,船长关心航海术的完善,为的是保证航行与船员的安全。

由此类比得出统治一个城邦的统治者如果要实现正义也需要顾及老百姓的利益。

苏格拉底得出通过对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定义的反驳得出“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苏格拉底对“正义”的一番思辨的定义中得出政府的目的应当旨在寻求老百姓的利益,可以与我国的封建时期以民为本的统治理念是相通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要求统治者欲维护其统治必须把考虑老百姓的疾苦放在首要的位置。

名和利是统治者的报酬,而好人不肯为名和利去当官,最大的惩罚就是“你不去管人,却让比你坏的人来管你了。

”因此优秀的统治者们往往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迫不得已,才担任这个责任。

第三,色拉叙马霍斯又与苏格拉底讨论正义与不正义对个人而言何者更有利。

色拉叙马霍斯认为不正义者有“精明的判断”,正义者“天性忠厚,天真单纯”。

“最不正义的人就是最快乐的人”,“极端的不正义就是大窃国者的暴政”,“那些不仅掠夺人们的财产,3

  4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16页。

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19页。

  5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21页。

  7而且剥夺人民的身体和自由的人,不但没有恶名,反而被认为是有福。

”因此他得出结论“正

  义是为强者的利益服务的,而不正义对个人自己有好处、有利益。

”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评价类似于荀子对“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的论断。

而荀子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抨击,其实也体现了他对这样一种社会现象的痛恶。

苏格拉底则坚信正义比不正义更有利,因此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观点加以反驳。

第一,“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不正义者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

”8第二,不正义对于团体而言“不论在国家、家庭、军队或者任何团体里面,不正义首先使他们不能一致行动,其次使他们自己彼此为敌,跟对立面为敌,并且也跟正义的人们为敌。

”不正义对于个人而言,“使本人自我矛盾,自相冲突,拿不出主见,不能行动;使他和自己为敌,并和正义者为敌。

”9第三,诸神是正义的,不正义者以诸神为敌,正义者以诸神为友。

第四,任何事物的功能,就是非它不能做,非它做不好的一种特有的能力,而每一事物,凡有一种功能,必有一种特定的德性。

人的心灵有着一种管理、指挥、计划、正义等等的功能。

因此正义是心灵的德性,不正义是心灵的邪恶,正义的心灵帮助人获得快乐、幸福;不正义的人生活则相反。

  第一卷的辩论至此结束名单是苏格拉底最后却仍未得出对于正义的正面的定义。

  三、第二卷——城邦的构建和护卫者教育

  柏拉图在第二卷中为了回答第一卷中对正义的定义,他并没有直接从个人的角度正面回答对正义的认识,而是将对正义的理解引申到了国家和城邦的层面。

意图通过对城邦正义的描述来探究正义的本质与起源。

因此在第二卷的开篇不烦主要探讨了对符合正义的城邦的构建。

  格劳孔把人们追求的善归为三类,追求善本身而不图后果;既追求善自身又追求其后果;不追求其自身而只追求善的后果。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属于最后一种“一个人想要快乐,就得爱它——既因为它本身,又因为它的后果。

”10第一格劳孔认为“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

  11与最坏的折中——所谓最好就是干了坏事不受罚;所谓最坏,就是受了罪而没法报复。

”第

  二,格劳孔认为“没有一个人真正心甘情愿实践正义的。

除非那种生性刚正、嫉恶如仇,或者困学而知的人,才懂得为什么要存善去恶。

不然就是因为怯懦、老迈或者其他缺点使他反对作恶——因为他是在没有力量作恶。

”12人都是在法律的强迫下,才走到正义这条路上来的。

第三,不正义的人的日子过得比正义的人要好的多。

他将正义和不正义引向极端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

“不正义的最高境界就是嘴上仁义道德,肚子里男盗女娼。

”最不正义者,行不正义之事却可以巧舌如簧为自己谋取名和利;最正义之人虽不做坏事却有大逆不道之名。

节制和正义固然美,但是艰苦。

纵欲和不正义则愉快,容易。

最终“苏格拉底说正义有大、小两种,大正义是整个城邦的正义,小正义是个人的正义。

?

?

大正义其实就是城邦国家体制赖以建立的伦理根据或原则,小正义是个人的心灵美德与道德行为。

”13

  城邦国家起源于互助的需要与自然的分工,这也是西方国家学说中最早的“互助论”思想的发端。

“城邦并不只是为抵御野兽侵袭集结群居而产生,而是由于人的生存需要,靠‘互助’而发生的。

”14“在我看来,之所以要建立一个城邦,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单靠自己达到自足,我们需要许多东西”,“我们每个人为了各种需要,招来各种各样的人。

由于需要许多东西,我们邀集许多人住在一起,作为伙伴和助手,这个公共住宅区,我们叫它作城7

  8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27页。

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34页。

  9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39页。

  10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45页。

  11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46页。

  12柏拉图著:

《理想国》,郭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第55页。

  13姚介厚著:

《导读》,四川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第42页。

  邦。

”15由经济生活中的互助,又必然引致柏拉图所提出的“社会分工”理论。

“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性格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得又多又好”16“每一个成员要把各自的工作贡献给公众。

”17由于社会分工,不可避免导致商品交换与流通的产生与发展,从城邦内部逐渐扩大的城邦之间。

“在城邦内部,我们是如何彼此交换各人所制造的东西呢?

须知这种交换产品正是我们合作建立城邦的本来目的呀”即通过买卖,于是“就会有市场,有货币作为货物交换的媒介。

”18“他们就必须不仅为本邦生产足够的东西,还得生产在质量、数量方面,能满足为他们提供东西的外邦人需要的东西。

”19在城邦与城邦之间最终由于资源的争夺而引致战争。

由柏拉图以上的推论可见“互助”和“分工”可谓其理想国家构建的两大立国原则,是真正意义的国家产生的基础。

  以上所描述的国家还只是一个初创的城邦雏形,“生活水平虽高于野蛮的原始自然状态,但还是一种较低下的淳朴的田园生活,还没有文化事业与政治机构,实际上还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国家,因为它尚未具备立法、司法、行政与军事等专政机构。

所以格劳孔称之为还只是建立了‘一个猪的城邦’。

”20而“繁华的”城邦的真正出现则是在城邦内部物质产品已较为丰富;城邦文化与文化人的产生和城邦自给自足供不应求而造成争夺战争。

21在繁华的城邦中由于战争的需要出现了“护卫者”以“抵抗和驱逐入侵之敌,保卫我们所列举的那些人民的生命和我们所有的一切财产。

”22护卫者的出现,是城邦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真正具有完备意义的国家开始出现。

  统治阶级的遴选与教育是柏拉图设计理想国家和培养“哲学王”的关键一环,是关系到城邦国家存亡的头等大事。

因此对“护国者”的教育和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