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7304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析学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神分析学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神分析学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精神分析学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精神分析学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神分析学派.docx

《精神分析学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学派.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神分析学派.docx

精神分析学派

Freud的人格理论

Freud的地位

人格理论的先驱,以后的理论都是对他的反应;

♦思想具有挑战性,是对人类自尊三大重大打击之一(哥白尼、达尔文);

♦他的理论触及了人类生存及研究的广阔领域;

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

阿德勒

荣格

社会文化学派

霍妮

弗洛姆

卡丁纳

沙利文

自我心理学

安娜

哈特曼

埃里克森

他的伟大的人格——耐心、细致、顽强、严格、勇敢、富有创造性;

♦优美的文学风格

♦激动人心的主题

Freud的家庭

犹太人

♦其父大其母20岁,商人;

♦他是其母21岁时生的长子。

与母亲有着强有力的关系,是母亲的掌上明珠。

♦与父亲关系平淡,曾在其葬礼上迟到。

♦与自己的小女儿关系密切。

Freud的简历

♦1856年生于现在的捷克,4岁时迁居维也纳。

♦十七岁时上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学神经学,但对生理解剖感兴趣,研究性。

八年才毕业。

♦1880与著名的癔病治疗专家(JasephBreuer)合作并成为密友(谈话疗法)。

♦1981年私人开业。

♦1885年前往巴黎向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Charcot学习催眠术(癔病)。

♦1886年回国,发现催眠治疗适用范围有限;

♦1889-1895,在谈话法基础上独创自由联想法。

♦1895年与布发表《癔病研究》,精神分析开端。

♦1897年创立自我分析法——梦的分析;

♦1900年《梦的分析》出版,是其最伟大的著作。

♦1909年应邀去美国讲学,标志着获得国际地位。

♦1923年患口腔癌,接受了33次手术。

♦后受纳粹迫害,1939年客死英国。

Freud的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动力理论

♦人格发展理论

♦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人格类型论)

♦人格分析理论

♦人性论

Freud的早期人格分域理论

把人格分为意识(正意识到的)、前意识(可再现)、潜意识(无法直接接触)。

人格的主体位于潜意识之中。

(让爱作主)

Freud的晚期人格结构模型

id:

由本能组成,处于无意识之中,受快乐原则控制。

是人格的动力,婴儿期的人格。

ego:

人格的执行者,受现实原则支配。

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同时,考虑情境的现实性,考虑是否违反超我,是人格的整合者。

1岁时开始发展。

成熟的自我能很好地协调二者的关系,自我弱,被超我控制——神经症。

superego:

人格的道德维护者,从奖惩模式中产生的,追求完美。

(大约5岁时开始形成)

人格三要素的活动

初级过程:

本我企图通过幻觉降低需要引起的紧张。

它不能最终消除需要。

次级过程:

产生真正满足的自我的现实努力过程。

精神渲泻:

是自我通过移植寻找的需要与合适对象之间的关系。

原始精神渲泻:

存在于生物需要与本我为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意象之间的关系。

反精神渲泻:

自我或超我对冲动的控制。

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而不能有效地执行其其它机能。

Freud的人格动力理论

人格的起源——潜意识中的本能

1、本能的特征:

来源于肉体的某种欠缺,其目的是消除肉体欠缺重建内部平衡。

2、本能的种类:

生本能——开始仅指性欲,后来泛指与保存生命有关的本能,包括所有指向快乐的行为;死本能——死亡的愿望,包括攻击、自杀、谋杀等。

Freud的人格的发展理论

成年人的人格在5岁时已经形成。

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动欲期,动欲必须得到适度满足,太多或太少都会使儿童固结在某一个阶段而不能发展或是倒退。

人格发展五阶段

♦口腔期(0-1岁):

成果是自我的诞生。

♦肛门期(1-3岁):

自主性发展。

♦性蕾期(4-6岁):

恋父恋母与主动性。

♦潜伏期(7-11岁):

对现实世界的兴趣。

♦生殖期(12-):

异性恋。

焦虑及其分类

定义:

一种体验为紧张、担忧、烦乱和恐慌的不良情绪状态。

是一种自我机能,使人警惕即将到来的危险,并对之做出相适应的反应。

分类:

♦原发性焦虑:

根源于与母体的分离——出生创伤焦虑。

足够好的妈妈能让他克服。

♦现实性焦虑:

由环境中真实的危险引起的焦虑。

♦精神性焦虑:

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并引起他去做使他遭受惩罚事情的一种恐惧。

♦道德性焦虑:

对违背超我的事情的焦虑。

自我的防御机制

成熟的防御机制

♦升化——把可怕的无意识冲动被转化为社会接受的行为。

(体育、绘画、跳舞)本能的一种简接表达,带来快乐的性质没有丧失,有一种疏泄的畅快。

♦幽默:

个体以一种社会赞许的方式发泄本我的欲望与冲动。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压抑:

自我把不被允许的念头从意识中排除出来,并将它控制于无意识中。

♦替代:

反应指向一个无威胁的目标,而不是无意识想针对的目标。

如恐怖症。

♦合理化作用:

找借口。

酸葡萄心理。

♦反向形成:

人按照与自己无意识欲望相反的方式行动。

♦投射作用:

将自己的无意识想法和冲动归为其它人的想法和冲动。

♦理智化:

可怕的东西在进入意识前,抹去其情感内容。

♦自居作用:

通过显示某些成功者的特征来提高自己的价值感(追星族、崇拜)。

♦倒退作用:

当个人在经受应激状态时就会返回到早期的发展阶段(弟妹出生之后尿床)。

Freud的人格分析法

催眠:

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

♦自由联想

♦过失分析:

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有潜意识原因。

♦幽默分析:

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达被压抑的思想。

看人看他爱听什么笑话。

♦梦的分析:

分析梦的潜在内容。

工作方式:

象征、制作:

凝缩、观念视觉化、移植、反向。

♦象征行为:

一些日常行为是无意识愿望的象征性表述。

加入步枪队的女人,作美容师的男人。

Freud的人性观

人是由生物冲动所驱使的快乐主义的生物,生来具有自私性和攻击性。

道德和文明是为了防备我们本性所导致的混乱。

贡献

1)他所提出的问题,为后人开拓了探索的道路,使人们注意到了潜意识,他不愧为是人格理论的先驱。

2)建立心理治疗体系的第一个人,他发现了一些事实:

内心冲突导致神经症、人意识不到的东西会影响人的行为,创立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

3)推广了重要的心理学原理和概念,如焦虑、冲突、潜意识、自我、超我。

缺点

1)反理性主义。

2)人格发展的宿命论。

3)理论来源于临床,有待继续验证。

4)注重生物因素,对社会文化的忽视。

 

AlfredAdler的人格理论

AlfredAdler简介

♦出生:

1870年生于维也纳附近。

♦家庭:

成功粮商,优越环境;排行第二,哥哥健壮出众。

妻为俄罗斯富家千金。

♦身体:

佝偻病,4岁走路;身材矮小,体弱多病(肺);其貌不扬;两次被车撞。

♦事业:

学医,因捍卫弗而加入弗联盟,1910年任维也纳精分会主席,1911年退出,一战中为医生,战后将自卑理论用于教育,名声大振。

1937年死于讲学途中(苏格兰)。

♦地位:

更称上是精神治疗之父。

AlfredAdler人格动力理论

♦器官的自卑感与心理补偿(1907):

发展缺陷器官;突出发展补偿器官

♦心理的自卑感及其克服(1910)

•起源:

幼年时完全依赖成年人的虚弱无能感

•作用:

是一切成功的推动力。

•手段:

起先认为通过追求更多的攻击、力量、权力、能力、勇敢等是克服自卑的手段,接着认为追求优越是生活的事实,最后认为自卑感的克服依赖于发展社会兴趣。

AlfredAdler的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本质:

试图获得优越的办法

♦类型及特点

1、统治——支配型:

只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社会他人的需要,自尊情节;

2、索取——依赖型:

自私自利,寄生虫;

3、回避型:

被自卑打垮,心灰意冷;

4、社会利益型:

使个人优越的同时有利于社会目标,是健康的人格

人格发展理论

♦定型时间:

5岁

♦影响因素

1、环境:

出生顺序、母子关系与教养方式;

其生活环境中的强者(榜样和目标);

2、遗传——器官缺陷(补偿)

3、创造性自我——它对遗传和环境的解释决定了自身的人格。

后者只是人格形成的砖块。

母子关系与人格发展

♦母亲的溺爱剥夺了儿童的独立性,引起强烈的自卑感,使孩子形成低级的社会兴趣

♦母亲的忽视导致孩子的冷酷、怀疑他人,不易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亲子之间积极、合作的气氛,使孩子有存在着值得依赖信赖人的体验,易于形成社会兴趣

人格分析法

♦出生顺序

1、长子:

深感弟妹带来烦恼,易出问题;

2、次子:

雄心勃勃,试图超越;

3、末子:

不易自立;

4、独子:

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最初记忆:

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世(5岁定学医)。

♦梦的分析:

提供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

♦癖性分析:

走、坐、言、打扮

精神治疗的实质

♦揭示自卑性情感的错误性,唤起勇气和乐观精神(对退缩型)

♦使病人意识到自己缺乏合作的能力,使其理解人生的意义,发展社会兴趣(对索取依赖型、统治支配型)

Adler与Freud的区别

♦强调意识心理

♦未来目标是动机的重要渊源

♦社会动机是重要的

♦梦隐含着解决问题的手段

♦人部分地决定自己的人格

♦轻视性的作用

♦治疗目的是促进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

♦对人类的生存表示乐观

AlfredAdler评价

♦比弗洛伊德更称上是精神治疗之父,因为他创立了自我心理学,把人从本我中解脱出来,强调了意识经验的重要性

♦他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之一,他注重人类生存意义的探讨,注重人类的美德,注重价值观在人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容格的人格理论

容格的家庭

♦祖父:

创立精神病院;父亲及8个叔父为牧师。

♦母亲:

家中权威,与夫常吵。

♦亲子关系:

恋母,听母亲讲宗教故事。

♦童年形象:

内向(木人)、博学(哲学、考古)、信梦。

容格的生平

♦出生:

1875年,瑞士。

♦简历:

少年时阅读神学、哲学,大学主攻精神病学;1900精神病诊所任职;1906与freud成为密友,1911任国际精分会第一任主席;1913年与freud分道扬镳,隐身静修6年;复出后创立分析心理学体系;1961年死于波士顿。

♦地位:

精神分析大师,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

《寻求灵魂的现代人》

♦内容:

1930年前后发表11篇论文的集子。

1、梦解析的实际应用2、现代心理治疗问题

3、心理治疗的目标4、心理学的类型理论

5、人生诸阶段6、与弗洛伊德的对比

7、古代8、心理学与文学

9、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10、现代人的精神问题11、心理医生和牧师

 

《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1935年60岁时在伦敦的系列讲座(五讲)

♦意识的诸功能

♦心理构造

♦联想测试与释梦

♦析梦与心理治疗

♦转移的心理学及其处理

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

能被个体直接感知的一切心理活动,如思维、情绪、记忆,核心为自我,负责实现日常生活机能。

♦个人潜意识

♦集体潜意识

个人潜意识

♦定义:

由曾经被意识而后被压抑的经验和开始时不够生动不能产生意识印象的经验组成。

其主要是情结。

♦情结:

一组互相关联富于情绪色彩的经验,受个体高度重视,存在于个人无意识之中,占用人大量心理能量,阻碍心理的一般发展,使人行为失调。

♦情结测量:

词汇联想(时间、表情、生理反应)。

集体潜意识

♦定义:

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一些先天遗传倾向,是人类长期进化中世代积累的普遍经验。

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一部分,表现在梦、艺术、语言和精神病人的幻觉中。

♦表现:

艺术作品中。

集体无意识的构成

♦Persona:

公布于众的自我。

过分会烦恼。

♦Anima:

男性精神中的女性特征。

由与女人的交往经验而获得。

提供与异性交往的参照系。

♦Animus:

女性精神中的男性特征。

同上。

♦Shadow:

人格中的兽性冲动,最隐蔽。

♦Self:

人格的组织协调者。

人格类型理论

♦分类原理:

能量守恒、反作用定律

♦分类标准:

心理的内倾与外倾;思想的四种机能:

感觉、思维、情感、直觉;

♦内倾:

个人精神朝向个人主观世界内部;

外倾:

个人精神朝向外部环境;

感觉:

发现事物的存在;

思维:

指明感觉事物的名称;

情感:

决定对事物的态度;

直觉:

在没有实际资料时事件的估计;

人格分类

♦思维外倾:

按规则行事,客观冷静,感情压抑

♦思维内倾:

离群索居,不顾现实,情感压抑

♦情感外倾:

极易动感情,爱交际,思维压抑

♦情感内倾:

感觉过敏情绪不外露,令人费解

♦感觉外倾:

寻求享受,善社交,实际,直觉抑

♦感觉内倾:

被动,安静,艺术性强,直觉受抑;

♦直觉外倾:

富有创造性,凭预感做事,感觉抑

♦直觉内倾:

离奇古怪的梦想家,很少被人理解

人格发展理论

♦阶段划分:

童年期(出生——青春期);成人早期(青春期——40岁);中年期(40岁以后,决定生活的意义);老年期(无意识:

回忆过去,展望来世)。

♦发展方向:

前进(理解、和谐、智慧)、倒退(精神能量从外部回到无意识)。

♦发展目标:

和谐

♦决定因素:

过去经验、未来目标

人格研究方法

♦词汇联相——情结

♦梦的分析——集体无意识

♦神学、哲学、神话、文学、诗歌分析(集体无意识)

♦未来目标分析

心理治疗

阶段

♦倾诉:

让病人渲泻被压抑的感情。

♦解释:

让病人容忍自己的缺点。

♦教育:

通过教育把人推向正常的生活。

♦转变:

医生把自己塑造成他想塑造病人成为的模式。

♦目标:

不要设定目标。

正常生活和理智只是初级目标,他更注重人发展创造性潜力。

♦技术:

自由联想、梦的分析、绘画。

心理医生与牧师

♦牧师:

心理学产生之前与精神痛苦最相关的职业。

♦心理医生:

拿到扮演上帝角色执照的人。

♦心理治疗:

态度远比理论及方法重要。

医生必须具备一种不带偏见的客观态度,必须同这个人的心理生活相接触,并接受这个人的一切。

《教父》

评价

♦优点:

人格理论中许多概念和方法的摇篮(内外倾、自我实现、词汇联想);重视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对人生的影响。

♦缺点:

学说象其人一样离奇古怪,神密莫测,令人难以理解。

 

人格的社会文化理论

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纳粹的影响,欧洲的精神分析学家移居美国,他们深深体验了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作用;一些美国的精神分析者,受文化人类学和自身成长的影响,也认识到人格的社会文化根源。

他们共同形成了重视社会文化因素的新精神分析学派。

♦代表人物

欧洲的霍妮、弗洛姆;美国的卡丁纳、沙利文

KarenHoney

♦生卒:

1885年9月15日(德)-1952年9月14;

♦生地:

德国汉堡。

♦父亲:

远洋轮船长,笃信宗教,沉默寡言;

♦母亲:

小父亲18岁,富有魅力而豪放;

♦情感:

认为父看不起自己,母偏爱哥哥。

在男人的世界里努力反抗,发誓做第一。

1909年结婚,生三子,1926年离婚。

患抑郁症。

工作简历

♦12岁因病决定从医;

♦191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从师亚伯拉罕)

♦1920年成为柏林精神分析运动主要人物

♦任教兼开私人诊所;

♦1932年访美,在纽约精分研究所任教;

♦因创新1941年被迫退出,成立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

重要著作

♦书名: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内容:

对神经症的精辟分析。

神经症本质上来源于当今建立在个人竞争原则基础上的文化,竞争、敌意、恐惧、摇摇欲坠的自尊心使人无所适从。

神经症是我们文化的副产品。

♦书的结构

♦神经症的文化与心理内涵2、我们时代的?

3、焦虑4、焦虑与敌意5、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6、对爱的病态需要7、再论对爱的病态需要

8、获得爱的方式和对冷落的敏感

9、性欲在爱的病态需要中的作用

10、对权力、声望和财富的追求

11、病态竞争12、逃避竞争

13、病态的犯罪感

14、病态受苦的意义-受虐狂问题

15、文化与神经症

霍妮的人格发展理论

个人的社会经历尤其是早期的亲子关系决定了其人格。

儿童早期是无能和依赖的,如果父母表示出真心的抚爱和温暖,就满足了他的安全需要,其人格就能正常发展;如果父母对子女冷淡、敌意、甚至憎恨(基本罪恶),就会使儿童的安全感受挫,产生基本焦虑,导致神病症的产生。

经验的作用是可以消除的,人能够主动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霍妮的基本概念

♦基本敌意感:

被父母滥用基本罪恶的子女对其父母产生的敌意,它由于无能感而被压抑,会投射到每件事和人身上,转变为基本焦虑。

♦基本焦虑:

基本敌意压抑时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基本敌意泛化至整个世界和世上的一切人,使儿童确信一切事物和人对自己都潜伏着危险。

♦真实自我:

个体的潜能,是人成长的内在力量。

♦理想自我:

人脑中设想的关于自己的理想形象。

十种精神病性需要

A:

友爱和赞成B:

人生伴侣

C:

狭隘生活圈子D:

权力

E:

剥削别人F:

社会承认

G:

自我赞许H:

抱负与成就

I:

自足和独立J:

完善和完美

人格类型理论(一级顺应)

依从型:

有ABC三种精神病性需要,“如果我顺从了,我就受不到伤害”,埋没策略;

敌对型:

有DEFGH五种精神病性需要,“如果我能······谁也伤害不了我”,扩展策略;

退缩型:

有IJ两种精神病性需要,“如果我离群索居,谁也伤害不了我”,放弃策略。

二级顺应策略(对特定人事)

盲点:

对不符合个人理想化的表示否认和忽视;

间隔区划:

把个人生活区分为不同规则的部分

极度的自我控制:

不与任何事物发生情感联系

外化:

一切重大事情的原因都来之外部;

逃避:

不对事物做出决策;

犬儒主义:

怀疑任何事物的价值,以指出他人信仰的豪无意义为乐。

武断的正确:

在没有明确的解决办法出现而引起冲突时,武断地选择一种对策,以了结冲突。

神经症及其治疗理论

♦神经症患者的特征

•基本焦虑

•专横的必须:

人的理想自我取代了真实自我,行为受许多脱离现实的必须支配。

♦精神治疗的目的

在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建立起一种切合实际的联系,让他们接受真实的自我,形成一种切合实际的未来目标。

霍妮与弗洛伊德的区别

♦潜意识动机:

弗重视生本能与死本能,霍重视安全需要与基本敌意;

♦人格的可塑性:

弗认为不可而霍认为可以;

♦人格的决定因素:

弗认为是人的生物性而霍认为是社会文化。

(女性人格)

ErichFromm弗洛姆

♦出生:

1900年德国,犹太商人家,独子。

♦地位:

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

♦简历:

反犹环境长大,对社会政治的力量认识深刻;12岁目睹女艺术家在父去世后自杀,接触弗理论,获哲学博士后受精神分析训练;两次世界大战使他思考人类行为;接受救世说、世界变革和社会进化的观点、马克思理论,并与精神分析相结合;1934年移居美国。

他的理论被称为“社会精神分析”。

弗洛姆的人格理论

♦焦虑的来源:

自由使人面临大量个人责任和孤独感

♦顺应焦虑的策略及人格类型

•接受与受虐(依附于权威,受虐狂)

•剥削与施虐(狡诈或暴力,施虐狂人格)

•囤积与破坏(节俭与破坏型人格)

•市场取向与自动舒适装置(大部分人)

•生产取向与积极自由(认识自己并成为自己是幸福的关键——健康的人)

AbramKardiner卡丁纳

♦生卒:

1891-1981,美国

♦地位:

精神分析学家和人类学家

♦理论:

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理论

♦简历:

1921维也纳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22-1924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任职;1937受聘于哥伦比亚人类学系,作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1955年起负责该校精神分析诊疗所工作。

制度与基本人格结构

♦基本人格结构:

生活在某一特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共同具有的有效的适应工作,同一文化中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初级制度:

塑造一个社会的基本人格的结构基础,包括家庭组织、群体结构、基本规范、哺乳方式、对小孩的态度、大小便训练、性的禁忌、谋生技能。

♦次级制度:

基本人格的投射物,包括民间信仰、宗教信仰、仪式、禁忌系统、思维方式。

文化与人格的相互作用

♦初级制度通过影响个体的早期经验而塑造基本人格结构。

一定社会对儿童的养育方式是模式化的,这使得一定的社会成员具有了相同的早期经验,从而形成了共同的人格。

♦次级制度是挫折经验的潜意识派生物。

人格是对挫折的反应,挫折经验通过投射作用创造出次级制度,在想象中满足并缓解紧张。

HarryStackSullivan

♦生卒:

1892——1949,独生子,美国。

♦母亲:

患忧郁症(因两个哥哥夭折)

♦家庭:

被邻居称为异教徒,童年时孤独隔绝

♦著作:

《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

简历

♦8岁时与13岁的贝林(后为精神病医生)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同性恋);

♦学医,在校不是一个好学生,经常不及格;

♦一战后通过对精神分析理论的研究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治疗创建了他自己的人格理论:

♦特别强调人际关系。

♦1927年收养一15岁男孩,终生未婚。

♦死于脑出血。

人格发展理论

♦1、基本观点:

人生活在人际关系之中,个人与他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人格形成的原因。

了解人的人格就是了解他如何对人际情境作出反应。

♦2、精神分裂的原因:

童年期因人际关系失调而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对建立其它人际关系充满焦虑、戒备和怀疑。

要减少焦虑的影响,有效的方法就是忽视或拒绝它。

这使人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会越来越少,从而产生虚假印象,发生精神分裂。

 

人格发展阶段

♦七个阶段。

青春期不能形成满意的人际关系会为成年后的心理失调种下祸根。

♦前青年期(8、9岁——12):

结交同性密友,了解别人的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感。

没有会感到孤独,将妨碍成人后的人际关系。

♦青春期(12-17):

对异性吸引力影响到他们的自我意象。

导致自卑。

♦青年后期(18-20):

追求稳定的性关系。

关注职业、经济问题,向成年人过渡。

人格意象理论

♦人格意象:

人们对自己的心理意象。

♦组成:

好的我(自己好的方面、被赞扬的)

坏的我(不愿想起的、不受赞扬的、引起焦虑的)

非我(潜意识中的使我们感到害怕的方面,精神分裂和睡眠时才会出现)。

自我心理学Egopsychology

概论

♦地位:

以弗洛伊德后期的理论为基础,精神分析的正统发展。

♦代表人物:

安娜·Freud、Hartman.H(1894-1970)、JacobsonE.(1897-1978)、MahlerM.S(1897-1985)、ErikErikson(1902-1994)。

♦理论:

强调自我的作用,认为它是心理功能的组织者,试图描绘它的发展。

自我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1897-1923:

创立人格三结构理论,但强调本我的力量,认为自我只是本我这匹野马无能为力的骑士(本我心理学)。

♦1923:

弗把自我看成人格结构中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阐述了自我的防御机制;

♦1939年,哈特曼《自我心理学和适应问题》,标志着自我心理学的正式建立。

♦1959年,埃里克森发表《同一性和生命周期》,提出以自我发展为核心的人格发展学说。

安娜·Freud的自我防御机制

♦禁欲作用:

放弃一些欲望和快乐(修女)。

♦利他主义:

帮助别人(慈善家、请客)。

♦自我约束作用:

自责、自虐。

♦Introjection:

把欣赏人物的特点结合到自己的行为和信仰中。

♦对攻击者的认同:

学习自己所恐惧的人。

♦Isolation:

理智型的情绪隔离(凑合婚姻)。

♦Undoing:

用象征性行为抵消不安(强迫)。

♦Regression:

放弃成熟适应技巧退到儿时。

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

♦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一套心理机能,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包括知觉、思维、记忆、言语、创造力、动作的成熟、学习等。

它是自我的适应机能。

♦自我的起源:

与本我先天同源,逐渐分化开;

♦自我分类:

一级自主(独立学习和成熟)、二级自主(与本我冲突中发展服务于适应)。

♦自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