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7127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docx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

广东省加工贸易状况

目 录

 

绪论……………………………………………………………………………………………5

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6

(一)加工贸易成为日益重要的贸易方式………………………………………………6

(二)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6

(三)加工贸易产品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6

二、中国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6

 

(一)外贸依存度过高……………………………………………………………………6

(二)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7

(三)自主研发能力弱……………………………………………………………………7

(四)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7

1.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7

2.产业链较短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较弱…………………………………………7

(五)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7

(六)加工贸易监管体制存在问题………………………………………………………8

1.各部门衔接不紧密,政策不配套………………………………………………8

2.税收政策的不完善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8

3.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8

4.传统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8

三、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8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进行引导………………………………………8

(二)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8

(三)多渠道推进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9

1.提升中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9

2.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加强技术效应对产业升级的带动……………9

3.加快高技术加工贸易转移………………………………………………………9

4.培养更多高素质贸易人才………………………………………………………9

5.加工贸易的资源和政策适当向农业转移……………………………………10

(四)促进加工贸易合理布局…………………………………………………………10

1.加强中西部投资环境建设……………………………………………………10

2.实现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的梯度转移……………………………………10

3.设立出口加工区………………………………………………………………10

(五)积极推进境外加工贸易发展……………………………………………………11

(六)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11

参考文献……………………………………………………………………………………12

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

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首要贸易方式,大大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出口创汇,吸引了大量外资,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同时,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也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对我国经济腾飞产生阻力。

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揭示了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诸多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对分析和解决现阶段中国加工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问题对策

 

 

 

 

 

 

 

 

 

 

 

 

 

 

 AStudyontheStatusQuo,theproblemsandsolutionsofChina’sProcessingTrade

 

Abstract

 

    ProcessingtradehasbecomeanimportantboosterofChina’scontinuousexportgrowthandtheprimarymodeofitsforeigntrade.NotonlyhasprocessingtradesolidifiedthetiesbetweenChinaandtheoutsideworld,expeditedthetransformationfromplannedeconomysystemtomarket-orientedeconomysystemandincreasedChina’sforeignexchangereceipt,butithasattractedagreatamountofforeigninvestment,augmentedemployment,promotedthe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ies,andpropelledtheupgradingofthewholeindustry.Inaword,processingtradehasmadeconspicuouscontributionstoChina’seconomicdevelopment.

Meanwhile,intheprocessofthedevelopmentofChina’sprocessingtradehaveemergedalotofproblemsthatneedtobesolvedimminentlyandthat,otherwise,wouldgenerateadragonthetakeoffofChina’seconomy.ThispaperstartswiththestatusquoofChina’sprocessingtrade,comprehensivelyandsystematicallyunveilsalotofproblemsandproposessomesolutionsinthehopethattheyprovidecertainreferenceforsolvingtheseproblems.

【Keywords】processingtrade statusquo currentsituation problem solution

 

 

 

 

 

 

 

 

 

 

 

绪论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跨国公司的壮大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加工贸易开始兴起,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日益壮大,从1981年的风毛麟角发展成为了21世纪中国的第一大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的发展增强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加速了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增加了国家的出口创汇,吸引了大量外资,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升级,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时至今日,国家发展经济的目光已经转到集约型的发展方式,由以前主要重视数量的增多转移到重视质量的提高上,而我国加工贸易却存在“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

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操作环节,投入多收益却极低;再加上对于加工贸易产品原产地较为宽松的规定,大量仅经过我国简单加工的产品就获得了中国的原产地资格,引起了贸易摩擦的扩大,挤占了我国的被动配额,降低了政府采购产品中的国货含量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它的发展趋势成为了普遍关注的焦点。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为代表,加工贸易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在相当多的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密集,发展加工贸易成了这些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工贸易的发展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关于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刘志忠、王耀中(2003)用国民经济恒等式从实证的角度对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认为,随着加工贸易的净出口由负值变成正值,其进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喻春娇等(2005)以1992-2003年数据为基础,运用回归分析证明了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和净出口总额都与我国GDP存在着正相关性,而且加工贸易净出口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的进口的贡献。

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张俊民(2005)认为,转型升级是实现我国加工贸易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需要;是适应国际产业转移新形势的需要。

杨慧(2005)认为,加工贸易进一步转型升级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可以使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利用外部条件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是适应跨国投资新趋势的需要;有利于解决沿海地区“遍地开花”带来的监管问题。

岳秀芹(2006)从国际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它对国内产业升级的带动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方面来说明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方向,张燕生(2004)认为,要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等。

徐冬青(2005)认为,要促进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化加工贸易企业结构;增强国内配套能力;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政策和经济环境;建立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

特别指出的是隆国强编著的《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和廖涵编著的《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是影响较大的。

《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等部门联合组成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深入调查,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进行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

课题组将加工贸易放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分析了国际分工变动的趋势与加工贸易发展的规律,提出了加工贸易是全球化背景下推进工业化的一条新道路的理论观点。

该书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借助加工贸易发展物流配送业务等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同时,对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政策、改进监管体制提出建议。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力图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来认识和研究加工贸易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加工贸易发展战略及政策调整的原则、目标和方向,并将加工贸易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依据加工贸易的特性和系统构成,将加工贸易分成“进口—加工—出口”三个环节进行分析,深入剖析了加工贸易的内在运行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目前,国外对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的研究相对片面、零散、较少,一般而言都是作为其研究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的一部分而进行的。

而国内学者对我国加工贸易问题的研究可以说是很客观的,但大多只是定性分析,缺乏数据支持。

所用的数据也过于陈旧,对于现阶段中国加工贸易的借鉴作用比较小。

而且他们大多数都没有系统地就中国加工贸易的现状、特点及问题进行分析。

鉴于此,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特点及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加工贸易成为日益重要的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增长迅速,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加工贸易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不断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首要的贸易方式。

2003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048亿美元,,突破4000亿美元,净增1026亿美元,同比增长34%,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7.6%。

加工贸易出口24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4.4%,在全国外贸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55.2%。

加工贸易进口1629.4亿美元,增长33.3%,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9.5%。

全年加工贸易顺差789.2亿美元,同比增长36.7%,比全国外贸顺差高出533.8亿美元,为保持外贸顺差和国际收支平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外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占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占80%,而本土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所占比重很低。

近几年外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平均占比超过75%,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上占比更大,且外商独资进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

民族企业远未成为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

这说明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使得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严重阻碍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外资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最好的东部沿海地区,这导致加工贸易的配套主要是在外资企业间进行,人员流动也主要发生在外资企业间,产业关联和技术外溢效应有很大的局限性。

这样,未来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其发展方向和区域规划会受制于外资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

(三)加工贸易产品逐步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

1991年以前,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主要以发展“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1992年以后,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增加,加工贸易的产业特点发生变化,技术档次和分工档次逐步得到提高,加工贸易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例不断提高,2004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达到45.09%,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产品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快于非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增幅。

二、中国加工贸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贸依存度过高

我国这些年来的外贸依存度较高,一度接近40%,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传统加工贸易是典型的大进大出模式,并且这种传统的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进出口数量扩张构成的,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局面。

在推进市场开放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以及出口本身很难承受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而保持稳定增长。

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是我国对外贸易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工贸易发展的优劣决定着我国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

再者,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于传统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的产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导致我国整个对外贸易出口缺乏增长潜力,发展后劲不足。

   

(二)易引起国际间的贸易摩擦

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口与出口市场较集中,进口市场以日本和我国香港、澳门、台湾省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出口市场则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

这种进出口市场的集中往往容易形成中国与欧美贸易时中方的顺差地位和对方的逆差地位,而对中国来说,这种顺差实质是华而不实的。

因为美、日、欧等国将产品全部价值统计为中国对其出口,而不会减去中国加工贸易的进口额,从而出现巨大逆差,引起双边贸易摩擦。

   (三)自主研发能力弱

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加工贸易领域缺乏核心的研究、设计和生产能力。

依据工序分工理论和我国的比较优势,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增值链条升级的次序应当从低端工序向高端工序延伸,即由最初的原材料供应——简单加工组装——复杂加工装配——零部件配套生产——主要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加工生产——人才交流、产品研发合作——自主研发、设计、生产——自有品牌创建一国际营销、物流网络的创建——发展境外加工贸易。

但我国加工贸易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企业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在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中还没有形成水平分工的格局。

(四)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最突出的表现是“两头在外”和“大进大出”。

这样的模式必然导致大量进口原材料,这会给国内相关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的冲击。

另外,加工贸易产品挤占了政府采购中的国产品份额,使通过政府采购来带动民族产业发展大打折扣。

由于加工贸易的发展,加上实质性改变的商品原产地确定标准,使得大部分产品经过简单的加工、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的环节,即导致了“真正的国货”所占份额极少。

这都使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2.产业链较短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较弱

我国的加工贸易虽然数量很大,但基本处于国际产业增值链条低端环节,主要参与产业链低端的非核心环节,且相当大一部分尚处于简单加工和组装型发展阶段,技术含量不高,产业链条短。

不仅如此,国内虽然有门类众多的配套企业,但因长期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封闭落后,再加上体制原因,这些企业尚未形成竞争力,国内关联企业也难为加工贸易提供质量合格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大量的原材料都从国外采购,尤其是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更是严重依赖进口。

这使我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延缓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的带动作用。

(五)加工贸易区域分布不均衡

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城市。

2007年我国地方累计进出口贸易方式进出口额中,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等省市加工贸易总额近86.%,而加工贸易总额位于后十位的省市自治区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比重不到6%。

加工贸易地区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会导致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劳动力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

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的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中西部地区之间有效的转移与传递机制。

(六)加工贸易监管体制存在问题

1.各部门衔接不紧密,政策不配套

1999年4月,国家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意见》,这一制度虽然在促进企业守法经营、推动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海关、外经贸、银行、税务等有关部门间的协同配合不够,在实践中,部门间的政策不一致、不配套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运作。

2.税收政策的不完善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我国,对于加工贸易商品,除个别商品外,大多数商品没有许可证配额限制,同时对加工贸易项下进口的料件实行“免、抵、退”政策。

这些优惠政策使不法分子在假借加工贸易之名进口料件后,又假拟加工贸易合同而不出口,甚至转手倒卖。

不法企业钻税收政策的空子,能逃则逃,不能逃也可获得缓税利息。

出口退税按计划而不是按出口实绩进行,且手续繁杂,涉及部门也多,且周期长,直接导致大量外贸企业周转资金短缺,增加了企业出口成本,影响了企业正常出口业务,打击了企业出口积极性。

另外,在我国,税收政策还存在对加工贸易使用国产料件不利的因素。

3.利用加工贸易走私、骗税的情况严重

由于加工贸易的管理模式与监管手段仍不完善,加工贸易企业分布范围广,监管部门多,政策协调不力,使得加工贸易成为不法分子走私的重要渠道之一,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贸易秩序。

利用加工贸易渠道进行走私的手法多种多样,采用虚假品名、规格、数量,进口以多报少,出口以少报多,以次充好,甚至采用假单证、假印章、假签名等三假手段,尤其是钻监管和审批的空子进行走私,这是加工贸易特有的问题,在监管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加工贸易走私给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一方面导致国家应征税款的大量流失,减少了国家财政收入;另一方面扰乱了正常的对外经济贸易秩序,冲击了国内市场,造成了极大危害。

4.传统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品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源,企业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是“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企业,他们要求“生产零库存、采购全球化、订购网络化”,而原来的以纸质合同为审核单元,分前期申报备案、中期货物管理、后期核销三个环节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再适应需求。

三、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对加工贸易进行引导

加大政策对产业导向的力度,引导外资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

在国家统一调整高新技术领域投资政策的基础上,制订完善的地方性产业优惠、区域优惠政策。

在基础建设、保险、融资、税收、手续简化等方面给予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项目以重点支持。

加工企业自身也应当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走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路子。

高新技术企业尤其要坚持在引进新技术时,始终跟踪本行业世界先进技术水平,鼓励外商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研究开发中心,提高我国自己的科研水平,创出自有的知名品牌。

   

(二)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

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是实现加工贸易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

目前,在加工贸易中有相当数量的来料或进料都是国产原料出口香港后又输入内地的。

这种“香港(境外)一日游”的现象不仅造成我国海关对进出口额的重复统计,而且对企业来讲还加大了无任何经济意义的运输成本。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加工贸易中国产料件受到税收政策的歧视。

此外,加工贸易产品中的国产成分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内原料工业技术水平落后,所生产产品不适应加工贸易的质量要求。

要提高加工贸易中的国产原材料采购率,可采取以下措施:

制定和完善“以出顶进”的政策。

对来料加工使用国产料件的业务,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对进料深加工结转所用的国产料件的,有针对性地实行“免、抵、退”政策。

改变今后我国价格、投资、税收以及贷款的政策导向。

目前,阻碍我国的加工贸易的产业链向上游延伸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体系不完善,无法为一些外资企业提供所需的初级产品以及相关的技术支持,所以政府应制定适当的鼓励政策促进加工贸易向上游产业发展,并鼓励中西部地区参与到以加工贸易促进制造业的升级中来,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所以,以上提及的各种有关政策今后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向下游最终产品倾斜,以此为中上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

并由此进一步引导资金投入中上游产业,以便为加工贸易提供优质低价的国内原材料和中间投入品,促进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的国产化。

为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材料和零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等方面适应加工出口的要求,国家应扶植企业开发、试制新产品或向用户提供试用品,有关部门可考虑在新产品试制费、新产品开发费、外贸发展基金中单列鼓励加工贸易本地化基金,简化申请和审批程序。

另外,政府通过鼓励企业开展深加工、精加工业务,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加工程度,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条,增强国内其它产业的配套能力,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配套协作型企业。

(三)多渠道推进加工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1.提升中国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全球价值链下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路径依据产业内分工理论,正确的政策指导目标应该是生产结构高级化和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总体方向应选取占领国际产业分工链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环节,重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