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1846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docx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着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甚丰,但是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从跨境消费这一角度来看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与分析。

本文阐述了教育服务贸易的相关概念和发展意义,分析广东省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势和概况,剖析了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就促进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看法。

本文系运用了文献调查和数据分析方法进行的专题分析。

全文主要分三个部分:

首先阐述广东省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优势,以及从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的角度对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上述现状分析提出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对增强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做出展望。

本文主要创新体现在本文根据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方式来分析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其中针对境外消费这一方式进行重点分析,更加细化且范围缩小,从而体现出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广东省服务贸易

ABSTRACT

Underthebackgroundofeconomicglobalizationandincreasinglyfierceinternationalcompetition,the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isespeciallyimportant.Inrecentyears,scholarsathomeandabroadhavedevotedthemselvestothissubject.Butthereisstillagapbetweenhighereducationandtradeinservices,especiallycross-borderconsumption,inotherdevelopedcountries.

ThispaperwillexaminetheconceptsrelatedtotradeandeducationandanalyzetheimpactofstrengtheningdevelopmentandincreasingtradewitheducationexpendituresonthedevelopmentofGuangdongprovinceandindividualopinionsonissuestopromotetradeandhighereducationinGuangdongprovince.

Thispaperisathematicanalysisusingthemethodsofliteraturesurveyanddataanalysis.Firstly,theadvantagesandcharacteristicsofservicetradeinhighereducationinGuangdongprovinceareanalyzed,andthecurrenttradeandhighereducationinGuangdongprovinceareanalyzedintermsofcross-borderdelivery,overseasconsumption,territorialeconomyandnaturalpersonflow;Second,weraisequestionsbasedon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Finally,relevantcountermeasuresareputforwardinresponsetothequestion,andprospectsforenhancingthecompetitivenessofGuangdonghighereducationservicetradearemade.

Basedonthefourwaysofeducationservicetrade,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ofhighereducationservicetradeinGuangdong.Amongthem,thefocusisonoverseasconsumption,whichismoredetailedandnarrower,thusreflectingGuangdonghighereducationservicetradeDevelopmentOverview.

Keywords:

HigherEducationGuangdongProvinceServiceTrade

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自从1994年缔结《服务贸易总协定》以来,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在国际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汇丰银行发布的全球服务贸易形势展望研究报告预测,到2030年的时候,服务贸易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将从以前的20%提高到25%[1]。

教育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新兴领域,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外留学教育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发展缓慢。

广东作为国家服务贸易试点示范城市之一,应积极支持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

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可以留住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也可以作为榜样带动其他留学生和吸引更多国外优秀学生来留学,学成之后可以为广东各个行业做贡献。

另外,来自来粤留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等贸易收入,可以扩大广东内需,甚至对旅游业和运输业的发展都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外汇收入的增加,一定会促进广东经济的发展。

其次,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还可以传播中华文化,同时增加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也利于提高广东在世界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中的地位。

因此,本文主要以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的发展背景及其意义,介绍分析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概况,进而对广东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所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剖析其在未来发展中可能暴露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对策。

(二)文献综述

本文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进行分类别分析,并重点对境外消费进行了分析。

重点分析了近年来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过程中汇总得出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的建议和看法。

张译之在(2019)《新时期中国留学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态势、新挑战》中明确指出我国留学教育服务进出口结构薄弱,长期处于逆差状态。

[2];王立勇、马光明和王桐在(2019)《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七十年:

成就、经验与未来发展对策》中系统梳理了七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历程,全面总结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些伟大成就和取得的先进经验,并系统地分析其潜在问题和制定了相应的对策[3];罗剑平、周慧、胡罡在(2017)《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提升策略研究》中指出高等教育离“全面国际化”发展目标尚有一定的差距,存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经济不足等突出问题,最后提出提升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工作的策略研究建议[4];李洁、邓莹在(2017)《“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中指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必要性[5]。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不过还是存在很多不足。

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对增强国际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非常的重要作用,也是增强和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手段。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对创新性的国际化人才求贤若渴,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将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强大有力的智力支撑。

二、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现状

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将教育服务贸易分为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的分类方式,可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分为远程教育、留学生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办学、教师和专家的国际流动四种表现形式。

(一)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优势及特点

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优势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的最南端,与东南亚各国隔海相望,是我国通往大洋洲、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之间最快的贸易航线。

其所在的港湾地形优良,利于货运船舶的通行;内陆大片的台地,利于机场的建立,其中就有中国四大航空之一的广州白云机场。

各大港口、航空港与亚洲、非洲的多个地区有直通航线。

直到现在,交通条件还在不断优化,对于我们来说,国内和国际路线都变得越来越便捷,能够直达的地区也很多。

方便的交通也是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广东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2、经济发展水平

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省份之一,其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名中已经连续31年稳居首位。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高达107671.07亿元,首次突破十亿大关,较2018年增长6.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4172元,比上2018增长4.5%。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东未来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

3、文化交流

广东是全国思想、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广东文化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为主,构成岭南文化的主体。

岭南文化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有广东人居住的地方就有岭南文化的传播。

近年来,广东与许多国家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的合作关系,每年来访粤的外国政要数量位于全国前列。

每届的东盟—中国广东文化周都会吸引很多来自当地的社会精英、知名华侨和各国的外交使团,每次都会激起人们对广东文化的浓厚兴趣。

4、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之后,为了增进国内外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人才,广东积极地借鉴全球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经验,再根据我国国情和自身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使广东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开放,教育资源和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广东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有着自身新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体系,质量和国际办学条件水平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珠三角迅速掀起的我国新一轮“办大学”创新热潮,既是广东落实国家“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实践,更是广东大力建设一批国家级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重要内容。

(二)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概况

在教育服务贸易的四种提供方式中,境外消费一直是主要提供方式,其他方式发展较慢,但仍取得了明显进步[3]。

其四种表现形式中留学生教育占绝对比重,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比重也在不断上升。

1、跨境交付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网民拥有了较好的互联网使用条件,有人利用网络在线上学习各种课程,其中跨国学习最为典型。

美国和英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始发展远程教育了,哈佛等名校有很多的综合性在线学习网站。

很多人被海外的一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愿意付费去学习,而且大多都是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

但广东的在线教育并不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为本来在国外就有很多发达国家本国的在线教育很发达,加上国内名校也分布在各个不同的省份,所以很少海外学生会选择别国甚至具体到广东省付费去学习。

而且国内外优质资源也有一定的不平衡,这对广东的远程教育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总体来说,广东在跨境支付方面处于劣势。

2、境外消费

(1)进出口结构现状

在进口方面:

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稳步扩大,出国留学结束选择回国的人数也逐渐增多。

2018年我国出国留学的各类人员共有66.21万人,人数比上年增加了5.37万,增长率为8.83%。

留学结束选择回国的各类人员共有51.94万人,人数比上年增加了3.85万,增长率为8.00%。

其中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各类人员人数如表1所示:

表12018年出国留学与留学回国的各类人员人数

国家公派

单位公派

自费留学

出国留学人数(万)

3.02

3.56

59.63

留学回国人数(万)

2.53

2.65

46.76

资料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在出口方面:

由于我国外向型政策的引导、汉语的流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一带一路”的发展,还有孔子学院等一些院校在海外的成功推广,这些都是促进海外留学生选择来中国留学的原因。

来华留学生一年比一年多,2012年的时候大概有32万人,六年之后,也就是2018年来华留学生已经接近50万人。

近年来来粤留学人数发展缓慢,甚至出现下滑趋势,从2016年到2018年来粤留学生数量下降了11%(如图1所示),来粤留学生的发展出现瓶颈。

来华留学生不断增加,但是来粤留学生却有所下降,侧面说明了广东的高等教育对海外留学生吸引力下降。

这与高校名声、品牌特色和可以选择专业类型息息相关。

随着中国国际教育服务贸易市场不断开放,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广东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与2017年相比,2018年出国留学人数增加了8%左右,而且每年出国留学生人数大于来广东留学的人数,广东教育服务贸易仍处于逆差状态。

图1来华和来粤留学生人数

(2)来粤留学生生源国情况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其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学生选择来华留学的人数不断增加,驱使我国高校与海外的国际交流合作日趋频繁和深入。

2018年全球来华留学生492185人,其中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过来留学的人数占全球来华留学人数的48%,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主要推动力[8]。

2018年来广东留学的学生生源国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7个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

这七个国家分别是泰国、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老挝和哈萨克斯坦。

在这七个国家中,巴基斯坦和印度同比增长均超过10%。

和2009年比较,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学生数量排名分别上升了3位、3位、1位和7位。

可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数量增长明显,来自非洲的留学生比重也在快速增长。

但各个不同的国家的学生汇聚一起,可能会很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因为文化背景不同,相处交流方式差异也大。

(3)来粤留学生学历结构

高校接收的来华留学生的类型可以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大类,其中学历教育的类别为:

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学历教育的类别为:

高级进修生、普通进修生、语言生和其他短期生。

来华留学的学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5]。

2018年,来粤留学生中学历教育学生有11615人,占来粤留学生52.7%。

总体而言相较2015年,来粤留学生中学历教育学生有10695人,占来粤留学生46.47%。

可见,教育结构在不断优化,慢慢变成以学历教育为主。

从留学生学历结构来看,如图2所示,学历教育中本科生占比最高,达33%,研究生占比相对仅17%,而非学历教育中,普通进修生及短期留学交流占绝对比重。

由此可见,广东高层次留学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还有待加强。

图22018来粤留学生学历构成

(4)来华留学生专业分布

2018年我国接受来华留学生的专业有14类,其中汉语言、工科和医科专业占比最多。

其中汉语言专业留学生总数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37.7%,如图3所示。

广东省留学生学习专业主要也以汉语言为主,还有部分学生学习临床医学、经济学、中医等,但是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较少。

图32018年来华留学生学习专业分布

3、商业存在

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已经较为普遍,2006年利用外资项目27个,而2018年的合作项目已经高达2000多家。

为了提高和保证教育质量、保障学生的学业,教育部出台了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大大地规范了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

在2019年广东通过复核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6个,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有21个。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一共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其设立所在地覆盖了162个国家(包括地区)。

广东也有不少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共建了孔子学院,例如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一本院校。

其中广东在国外建设独立的孔子学院(课堂)数量最多的高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自然人流动

现在很多高校会根据自身专业需求去聘请外籍老师进行教学,这种方式加强了中外师生之间的交流,也能体验国外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同时不断学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和变革。

由于我国飞速发展和日渐强大,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使汉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汉语热”。

很多国家都有开设汉语课程,近年来我国也有客座教授和一些公派教师在国外输出,主要以传播汉语文化为主。

三、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学历学位认同感和国际认同度偏低

1、学历学位认同感低

我国加入WTO之后,跟一些国家签订了有关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方面的协定,不过还是存在相当数量的国家不是很认同我们的学历证明,这对留学生选择留学地区有很大的影响。

尤其各个高校录取标准的不同,对国际学生来说,想进入国外院校读书,不仅政府方面要有资格保证以及要准备很多的材料,还要达到进入该院校的录取标准[9]。

2、国际认同度低

我国倡导各高校创造“留学中国”品牌基础,特色办学,但目前广东省双一流大学只有两间,其自身品牌基础比较薄弱。

在品牌课程创建问题上,广东地区各高校的特色品牌课程体系还有待发展和完善;在专业的设置上,部分高校提供给留学生可选择的专业有限,换句话说就是专业覆盖面程度不高,虽然也有高校对留学生开放了所有专业,但其中受留学生热爱的专业类型还不多,这说明部分高校的一些专业吸引力有待提高,学校有待继续发展更多专业类型或学科供留学生选择和学习;在全英授课项目中,当前广东地区高校进行全英授课形式的专业的覆盖面还比较少,受国家承认的“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也比较少[10],教育资源较发达国家来说不够优质,部分国家学生并不认可广东的教育质量。

(二)中外学生文化融合程度低

留学生具有分散化、多元化等特征。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难免会遇到冲突和摩擦。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逐步增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来华留学生也逐步增多[11]。

广东也接收了许多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但由于来粤留学生的学术文化水平不一致,加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容易产生文化冲突和文化矛盾现象,例如饮食、社会习俗等。

考虑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各不相同,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本地的校园生活,不少高校为他们建设了留学生食堂和留学生公寓,甚至在留学生公寓中给他们配置了公共洗衣机、电视机和厨房,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并为他们的公寓提供保洁服务,这种“特殊化”的高等教育管理方法的确有利于解决和减少留学生管理中可能产生的社会文化冲突,但也可能会造成中外学生的隔阂,减少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沟通的机会[12]。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表达,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大家的距离和解决很多问题。

本来就因为语言文化不同,使用的语种不同,如果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沟通的机会再被减少,那么留学生在和中国学生沟通时就很容易出现障碍,尤其是在沟通方式上,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引发误会和矛盾。

虽然很多学校为了让留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文化和尽快融入学生当中,从而组织了各种各样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但这些系列活动主要还是面向海外留学生,很少本土的学生会去参加。

这种“特殊化”的活动方式,不利于多元文化的有效融合。

(三)留学结构有待优化

各个高校在大力引进留学生的同时,对各类指标不够重视,导致来华留学结构不够合理。

首先,生源地集中度较高。

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国家,2018年来自亚洲的留学生占比高达60%,来自非洲留学生占比达16.6%,而来自欧美的留学生比重则连年下降。

从国别角度看,近年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生源数同比增长均超过10%,巴基斯坦甚至达19%“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年均增长率高达16.56%,逐渐成为来华留学主力军。

其次,学历结构仍需提升。

2018年,学历教育学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2.7%,非学历学生占比仍接近一半。

此外,虽然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来华留学人数有所增长,但增长缓慢,所占比例依然较小。

再次,学科分布较窄。

汉语言占比较高,历史学占比很低而且有下降的趋势,不利于中国意识形态的弘扬与传播。

四、促进广东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办学水平和高等教育实力

扩大来粤留学规模是一项长期任务,加强质量保障则是关键因素,在质量提高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留学生自费留学费用,加大留学生奖学金覆盖范围,以吸引更多留学生[13]。

1、提高办学水平

2015年6月,广东省政府颁布《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按“重点建设高校”和“重点建设项目”两大类部署建设,紧密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计划,提升国际合作水平,增强广东省高等教育国内和国际竞争力。

为此目的,广东省应鼓励省内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和高水平理工大学加强与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

推动高校科技国际协同创新,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校在优势学科领域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共同建立科研协作平台和实验室,联合设立实验和科研基地[4]。

2、增强高等教育实力

首先,广东高校应树立高等教育面向国际化办学的发展战略观念,着力加快建设一批国际化的教师队伍。

高校也可以依靠各级政府资助的公派留学奖学金建设项目、杰出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训项目、海外优秀教师国际培训计划等,以提高本校优秀教师中外双语授课能力,确保大部分正从事海外留学生学习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的经历。

其次,长期以来,政府对高校的管理过于标准化,遏制了高校的独创性发展与其专业化创新型团队的建设。

此外,高校在专业设计上也都趋于同质,没有很好的发挥各自的特色重工因此,各高校应当有更多的自主权,重点发展各自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联合大型企业针对性地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提高高校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由此不断增强来华、粤留学教育内源性牵引力,逐步优化来粤留学教育学历结构。

(二)优化留学生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环境,具有文化地域多元性的基本特征,对留学生的文化管理往往涉及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综合管理。

高校文化管理者自身应该不断提高高校跨领域文化综合管理的国际意识,主动地深入了解各个国家在社会文化、政治、和历史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差异,尊重留学生的文化传统,通过高校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高校跨领域文化管理交际合作能力,掌握跨领域文化合作管理的基本技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教师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教育或指导的时候,要将跨文化融合作为重点,然后针对这个重点进行教育和指导学生,从而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留学生跨文化融合能力,为留学生在未来参与到国际经济文化相关工作中奠定坚实的基础[13]。

提高留学生跨文化认同感是跨文化融合的重要手段。

广东高校可以开设一些有关中华文化的公开课,让本地学生与留学生共同参与进来,一起学习和实践,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激发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地学习中华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凝聚力,促进中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增进中外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