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4739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docx

一年级上册语文计划

营盘乡石包小学西师版一年级上册

石包小学教师:

徐彬雅

二零一四年九月

 

西师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石包小学一年级共有学生17人,其中女生10人,男生7人。

不足龄生10人,只有足龄生7人。

入学不久,我发现学生活动力特别强,活泼好动,特别是男孩子,又跑又叫的,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习惯还处于自由散漫型状态。

好几个学生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能正确书写。

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个别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而部分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有的能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有的单韵母只能勉强认识几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尽量从他们的实际出发,结合新课程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语文素质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

(一)、12篇课文,识字

(二)、又5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5课,每课认字12-14个。

17篇课文分作3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4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317个常用字,写其中123个笔画简单的字。

三、学期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317个,会写其中的123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及学习语文的兴趣。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措施

(一)拼音方面

1.对于6、7岁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掌握抽象的汉语拼音,显然是困难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针对学生年龄的特点,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做到汉语拼音的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掌握汉语拼音。

(二)识字方面

1、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

低年级学生容易记住一些具体的、形象的、有颜色的材料,所以在识字的教学中,将加强形象化、直观性,引导学生去学。

通过形象、直观的教学,加上丰富的意象,学生就能掌握所学的汉字。

2、采用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教学,如“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谜”、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方法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建立识字本、识字卡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举一反三,在思考中认字。

在教学中不是孤立地教学生识字,而是要创造一种情趣,一种氛围,让学生有兴趣学。

4、勤于实践,在生活中识字。

鼓励同学们在生活中识字,从衣食住行入手,仔细观察生活,拓展识字。

5、走进大自然,在大自然的氛围中识字。

通过观察大自然及其事物的变化,认识生字、生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三)阅读方面

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同时,把阅读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再把课外阅读所得运用于课内,二者紧密结合,协调发展阅读能力。

2、在教学中,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质疑,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让他们各抒己见,勤于质疑发问,在问题、求解答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低年级语文教材中,课文内容丰富,并有一定的悬念,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给学生创造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去说。

3、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

每周安排一定的时间讲童话故事,结合校本课程《古诗文欣赏》的学习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势利导,介绍一些好书让学生阅读,如《好儿童》.《少年科技画》等儿童课外读物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主要工作安排

第1周:

9.1—9.6

 一年级新生常规教育

第2周:

9.7—9.13

 1.入学教育

2.汉语拼音a o e的教学(3课时)

3.1.汉语拼音iuu的教学(3课时) 

 第3周:

9.14—9.20

 1.声母bpmf的教学(3课时)

2.声母dtnl的教学(3课时)

3.复习一 (1课时)

4.完成作业本 机动(1课时)

 第4周:

9.21—9.27

 1.声母gkh的教学(3课时)

2.声母jqx的教学(3课时)

3.声母zcs的教学(2课时)

 第5周:

9.28—10.4

 1.声母zhchhr的教学(3课时)

2.完成作业本 机动(1课时)

 第6周:

10.5—10.11

 1.国庆放假

2.复习二(3课时)

 第7周:

10.12—10.18

 1.复韵母aieiui的教学(3课时)

2.复韵母aoouiu的教学(2课时)

3.复韵母ieueer的教学(3课时)  

 第8周:

10.19—10.25

 1.复习三(2课时)

2.复韵母aneninunun的教学(3课时)

3.复韵母angengingong的教学 (3课时)

 第9周:

10.26—11.1

 1.复习四(2课时)

 2.拼音部分检测(2课时)

3.机动(1课时)

4.《十个数》(3课时)

 第10周:

11.2—11.8

 1.《形象的汉字》(2课时)

2.《比一比》(3课时)  

3.《保护器官》(3课时)

 第11周:

11.9—11.15

 1.《粮食蔬菜》(2课时)

2.有趣的游戏(1课时)

3.单元检测(2课时)

4.画(2课时)    

5.四季(2课时)

 第12周:

11.16—11.22

 1.小小竹排画中游(2课时)

2.哪座房子最漂亮(2课时)

3.爷爷和小树(2课时)

4.语文园地二(1课时)

5.我们的画(1课时)

6.单元检测(1课时)

 第13周:

11.23—11.29

  1.静夜思(2课时)  

2.小小的船(2课时)   

3.阳光(3课时)  

4.影子(2课时)

 第14周:

11.30—12.6

 1.比尾巴(2课时)   

2.语文园地三(2课时)  

3.这样做不好(1课时)  

4.单元检测(2课时)

4.比一比(2课时)

 第15周:

12.7—12.13

 1.自选商场(2课时)

2.菜园里(2课时) 

3.日月明(2课时)   

4.语文园地四(2课时)

5.我会拼图(1课时)

 第16周:

12.14—12.20

 1.单元检测(2课时)

2.我多想去看看(2课时)

3.雨点儿(2课时)  

4.蝴蝶歌(2课时)

 第17周:

12.24—12.27

 1.《乌鸦喝水》(3课时)

2.《平平的手》3课时)

3.《姐妹岛》((2课时)

 第18周:

12.28—2009.1.3

 1.《新春到》(3课时) 

2、积累与运用九(2课时) 

3.期末总复习(3课时)

4.元旦放假

 第19周:

1.4—1.10

 1.期末总复习(5课时)

2、期末检测

第20周

 学期结束工作,寒假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