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9473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构造上册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

1.1建筑的构造组成

建筑的物质实体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1)基础:

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2)墙和柱:

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柱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结构系统。

(3)框架承重:

柱—承重;墙—分割,遮蔽风雨,防光

墙承重:

承重,分隔,防风雨,光

(4)楼盖层和地坪层:

楼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隔楼层空间的维护构件

楼盖层:

支承荷载并传给墙柱,分割空间

地坪层:

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割构件作用:

水平承重

(5)饰面装饰:

其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改善建筑物理性能。

(6)楼梯和电梯:

作用:

上下楼层,紧急疏散

(7)屋盖:

其作用支撑风霜雨雪荷载,抵御风霜雨雪的侵袭,太阳辐射热,施工荷载。

(8)门窗门(围护构件):

开闭室内外空间并通行或阻隔人流。

窗(围护构件):

采光和通风。

1.2建筑的类型

宏观上分为:

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从事工业生产和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机械设备要求而设计)农业建筑(供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

六大分类:

使用功能、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层数、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耐久年限、承重结构材料

1.2.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民用建筑

(1)居住建筑

(2)公共建筑

1.2.2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类

(1)大量性建筑

(2)大型性建筑特点:

不重复

1.2.2按建筑的层数分类

低层建筑

多层建筑

高层建筑

1.2.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一二三四级)

耐火极限:

从受火作用时期,到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被破坏,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时间段,用小时计。

燃烧性能:

非燃烧体(天然石材,人工石材,金属)燃烧体(木材)难燃烧体(沥青混凝土,木板条抹灰)

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耐久年限:

一级大于100年重要高层

二级50—100年一般性建筑

三级25—50年次要建筑

四级小于15年临时性建筑

1.2.5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一类建筑(5年),二类建筑(25年),三类建筑(50年),四类建筑(100年)

1.2.6按承重结构材料分类

木结构:

古代多,现代少

砖石结构:

要求抗震及软弱地基上不宜用

钢筋混凝土:

广泛

钢结构建筑:

超高层,大跨度

1.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1.3.1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外界环境的影响

(2)使用者的需求

(3)建筑技术条件

(4)建筑经济因素

1.3.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坚固使用

(2)技术适宜(3)经济合理(4)美观大方

1.4建筑模数协调

1.4.1模数

定义:

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作用:

建筑构件配置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商品化,通用性,互换性

1.4..2基本模数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1.4.3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1)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1.4.4模数数列

定义: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作用:

减少尺寸的范围,但又应使尺寸的叠加和分割有较大的灵活性。

1.4.5模数协调

(2)定位轴线:

确定主要结构位置关系的线

(3)标志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关系

1、标志尺寸:

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如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层高等),以及标注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之间的尺寸、标注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2、构造尺寸:

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

标志尺寸—缝隙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公差尺寸=构造尺寸

3实际尺寸:

指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尺寸。

【第二章】墙体

2.1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2.1.1墙体类型

1)按所处位置及方向

墙体应用:

建筑物墙体、围墙、景墙

按所处位置分为:

外墙、内墙

外墙:

位于房屋的四周

外墙作用:

抵抗大气侵袭,保证内部空间舒适

内墙:

位于房屋内部按布置方向分为:

纵墙、横墙

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

内墙作用:

分隔内部空间

2)按受力情况

按结构竖向的受力情况分为:

承重墙、非承重墙

承重墙:

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

非承重墙:

不承受外来荷载

在砖混结构中,非承重墙可分为:

自承重墙和隔墙

自承重墙:

仅承受自身重量,并把自重传递给基础

隔墙:

把自重传递给楼板层或附加小梁

在框架结构中,非承重墙可分为:

填充墙和幕墙

填充墙:

位于框架之间的墙体

幕墙:

悬挂于框架梁柱的外侧起维护作用的墙体(幕墙自重由其连接固定部位的梁柱承担)

3)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分类按墙体的构造方式分为:

实体墙、空心墙、组合墙

4)按施工方法分类按施工方法分为:

块材墙、板筑墙、板材墙

2.1.2墙体设计要求

墙体除了满足结构方面的要求外,作为维护构件还应具有保温、隔声、隔热、防火、防潮等功能需求。

1)结构方面要求

1)结构布置方案

结构布置定义:

指梁、板、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局

砖混结构布置方案,通常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双向承重、局部框架承重(半框架承重)

l纵横墙承重:

力传递:

楼板→纵、横墙→基础

优点:

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好缺点:

墙体材料用量多

适用:

房间变化多的建筑(eg:

医院)

l纵墙承重:

力传递:

楼板→纵墙→基础

优点:

空间划分灵活缺点:

房屋刚度差,楼板材料用量多,开窗受限制

适用:

空间变化大,墙体位置变化多(eg:

教室,实验室)

l横墙承重:

力传递:

楼板→横墙→基础

优点:

房屋空间刚度大,结构整体性好,抗震性好,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缺点:

房间布置不灵活

适用:

墙体位置固定房间面积不大的建筑(eg:

住宅、旅馆)

l半框架结构:

力传递:

楼板→梁→柱、墙→基础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

优点:

布置灵活、空间刚度好缺点:

水泥用量多,钢材用量多

适用:

大空间建筑(eg:

商场)

2)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

3)功能方面要求

(1)保温与隔热要求

为减少热损失,可采取措施:

1.通过对材料的选择

一.增加外墙厚度(用途:

一般墙)、二.选用空隙率高、密度小的材料做外墙(用途:

框架填充墙)三.采用多种材料的组合墙(用途:

高标准建筑)

2.防止外墙出现凝结水

设置蒸汽隔离层

3.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漏

4.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

(2)隔声要求

声音传播途径:

空气声:

说话声、电器声、汽车声

4)其他方面要求

防火要求

作用:

把建筑物分为若干区段,防止火势蔓延

规范:

根据防火规范,一、二级耐火建筑,防火墙最大间距为150m,三级为100m,四级为60m

防潮防水要求

建筑工业化要求

2.2块材墙构造

块材墙

优点:

有一定承载能力、保温好、隔热好、隔声好、防火好、取材容易、生产方便、施工简单

缺点:

自重大、现场湿作业多、施工速度慢、劳动强度大

2.2.1墙体材料

1)常用块材

砌块

胶结材料(砂浆)

作用:

1)粘结;砌筑成墙体,使它传力均匀

2)嵌缝;嵌缝作用,能提升墙体的保温、隔热、隔声能力

2.2.2组砌方式

组砌定义:

指块材在砌体中的排列

要求:

1.错缝搭接2.使上下层块材的垂直缝交错3.不出现通缝4.保证墙体的整体性

1)砖墙的组砌

长方向垂直于墙面砌筑的的砖叫丁砖,把砖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墙面砌筑的砖叫顺转。

上下两皮砖之间的水平缝称横缝,左右两块砖之间的缝称竖缝

要求:

丁砖和顺砖交替砌筑,灰浆饱满,横平竖直

2)砌块墙的组砌

排列设计定义:

把不同规格的砌块在墙体中的安放位置用平面图和立面图加以表示

2.2.3墙体尺度

1)墙厚

墙厚主要由块材和灰缝的尺寸组合而成

2.2.4墙身细部构造

1)墙角构造

墙角是指室内地面以下、基础以上的这段墙体

(1)墙身防潮

水平防潮层位置:

垫层范围内,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同时还应至少高于室外地面150mm,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处,既平齐或高于室内地面60mm。

竖向防潮层位置:

墙身内设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土壤一侧设竖向防潮层。

(2)勒角构造

(3)外墙周围排水处理

外墙周围可用散水或明沟排除雨水。

散水构造:

厚度:

60~70mm

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

散水宽度一般0.6~1.0m

散水与外墙交界处应设分隔缝,分隔缝用弹性材料嵌缝

明沟构造:

纵坡坡度为:

0.5%~1%

2)门窗洞口构造

(1)门窗过梁构造

过梁是承重构件,用来支撑门窗洞口上墙体的荷载

钢筋混凝土过梁

特点:

过梁承载力墙;对房屋不均匀下沉或振动有一定的适应性;过梁施工速度快

适用:

用于较宽的门窗洞口

矩形截面过梁:

要求:

过梁两端伸进墙内的支承长度不小于240mm

平拱砖过梁:

特点:

优点:

钢筋、水泥用量少,满足清水砖墙的统一外观效果缺点:

施工速度慢,施工麻烦

适用范围:

用于非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口宽度应小于1.2m(洞口宽度小于2m)

钢筋砖过梁:

特点:

满足清水砖墙的,统一外观效果,但施工麻烦适用:

洞口宽度小于2M

(2)窗台

作用:

排除沿窗面留下的雨水,防止其渗入墙身且沿窗缝渗入室内,同时避免雨水污染外墙面。

挑窗台根据设计要求可分为:

60mm厚窗台平砌砖挑窗台和120mm厚侧挑砖窗台。

窗台的构造要点:

悬挑窗台向外出挑60mm,窗台长度最少每边应超过窗宽120mm

窗台表面应做抹灰或贴面处理

窗台表面应作一定排水坡度

挑窗台下作滴水槽或斜抹水泥砂浆

3)墙身加固措施

(1)门垛和壁柱

门垛,作用:

用以保证墙身稳定和门窗安装

壁柱,作用:

和墙体共同承担荷载并稳定墙身

(2)圈梁

作用:

增加房屋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减轻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抵抗地震的影响

位置:

设在房屋四周外墙及部分内墙中

要求:

可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圈梁应闭合;若遇标高不同的洞口,应上下搭接

圈梁分为:

钢筋混凝土圈梁,钢筋砖圈梁

钢筋混凝土圈梁,宽度同墙厚,砖墙中一般为180、240mm

钢筋砖圈梁:

M5砂浆砌筑,宽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五皮砖

(3)构造柱

作用:

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与各层圈梁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碎现象产生,构造柱是防止房屋倒塌的一种有效措施。

材料:

构造柱的尺寸应与墙厚度一致,砖墙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为240mm*180mm竖向钢筋一般用4○12,钢筋间距不大于250mm

施工要求:

施工时必须先砌墙,做五进五出的大马牙,后浇注钢筋混凝土柱,沿墙高每隔500mm设2○6拉接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渗入室外地面下500mm,或锚入浅于500mm的基础圈梁内。

4)变形缝

定义:

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个部分能自由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

1)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要求

伸缩缝

作用:

为防止建筑物构件因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房屋出现裂缝或破坏,保证建筑物在水平方向自由变形

要求:

在沿建筑物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预留垂直缝;伸缩缝是从基础顶面开始,将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