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4714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docx

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高一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加热氧化镁和碳的混合物可以制单质镁

B.铁的冶炼过程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单质铁

C.海水提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乙烯、丙烯、甲烷等主要化工基本原料都可以由石油分馏得到

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

ΔH=2×(-57.3)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1)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K、L、M均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甲、乙分别是元素X、Y的单质,甲是常见的固体,乙是常见的气体。

K是无色气体,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丙的浓溶液是具有强氧化性的酸溶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W

Z>Y>X

C.K、L、M中沸点最高的是MD.由W、X、Y、Z构成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4.a、b、c、d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3倍,a和b能组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其中一种含两种化学键,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和气态氢化物都是强酸。

向d的氢化物的水溶液中逐滴加入bca2溶液

舒中高一统考化学第2页(共8页)

,开始没有沉淀;随着bca2溶液的不断滴加,逐渐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b

B.简单离子半径:

b>c>a

C.工业上电解熔融cd3可得到c的单质

D.b、c、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两两反应

5.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3A(g)+B(g)

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v(C)=0.25mol·L-1·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方程式中,x=1B.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0.75mol

C.2min时,A的转化率为50%D.反应速率v(B)=0.25mol·L-1·min-1

6.根据下列实验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B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含有SO42-、SO32-、HSO3-中的一种或几种

B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HNO3分解成了NO2

C

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

氧化性:

Cl2>Br2>I2

D

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得到的沉淀只有BaSO4

7.铁、铜混合粉末17.6g加入到800mL1.0mol/L的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Cu2+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8∶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粉末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反应后的溶液最多还可以溶解铁粉5.6g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Fe2+)=1.0mol/L(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无变化)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mol/LNaOH溶液至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1.6L

8.X、Y、Z、M、N代表五种金属。

有以下化学反应:

①水溶液中:

X+Y2+=X2++Y

②Z+2H2O(冷)=Z(OH)2+H2↑

③M、N为电极与N盐溶液组成原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M-2e-=M2+

④Y可以溶于稀H2SO4中,M不被稀H2SO4氧化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M

C.N

9.镁-空气电池是一种能被水激活的一次性储备电池,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镁电极流向多孔碳材料电极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理论上,外电路中流过2mol电子时,负极质量增加58g

D.电池反应产物Mg(OH)2经过灼烧与还原可制成镁锭循环利用

10.铅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和PbO2,电解质溶液为30%H2SO4。

下图是处于工作状态的铅蓄电池示意图,若两电极的质量都增加且a极增加得更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铅蓄电池的正极

B.b电极发生的反应为PbO2+4H++SO42-+2e-=PbSO4+2H2O

C.该铅蓄电池正在充电

D.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断减小

11.已知X(g)+3Y(g)

2W(g)+M(g) ΔH=-akJ·mol-1(a>0)。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与3molY(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放出热量为akJ

B.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X与W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为1:

2

C.当X的物质的量分数不再改变,表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舒中高一统考化学第4页(共8页)

D.若增大Y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12.某化学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得到如下变化规律(图中p表示压强,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

根据以上规律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反应Ⅰ:

ΔH>0,p2>p1B.反应Ⅱ:

ΔH<0,T2>T1

C.反应Ⅲ:

ΔH>0,T2>T1或ΔH<0,T2

ΔH<0,T2>T1

13.反应N2O4(g)

2NO2(g) ΔH=+57kJ·mol-1,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

a>cB.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深,c浅

C.b、c两点的转化率:

b>cD.由b点到a点,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14.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进行2SO2+O2

2SO3 ΔH<0,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为a%,在1L绝热容器中投料相同的情况下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转化率为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b%B.a%

15.将固体NH4I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①NH4I(s)

NH3(g)+HI(g) ②2HI(g)

H2(g)+I2(g)。

达到平衡时,c(H2)=0.5mol/L,c(HI)=4mol/L,则此温度下反应①的平衡常数为(  )

A.9B.16C.20D.25

16.已知:

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

起始反应物为N2和H2

,物质的量之比为1∶3,在不同压强和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

    温度

压强

400℃

450℃

500℃

600℃

20MPa

0.387

0.274

0.189

0.088

30MPa

0.478

0.359

0.260

0.12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系中NH的物质的量分数越大,则正反应速率越大

B.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

的转化率之比为1∶1

C.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均为92.4kJ

D.600℃,30MPa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NH3

的物质的量最多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共52分)

17.(18分)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

写出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反应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g。

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m2g。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e.称量A   f.冷却到室温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列式表示)。

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

(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

舒中高一统考化学第6页(共8页)

,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

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_(1分)、_______(1分)(填标号)。

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图:

(1)以上步骤I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II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保存液溴时,通常在盛液溴的试剂瓶中加少量的水,这与液溴的___________(1分)性质有关(填写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D腐蚀性   E密度比水大

(3)流程II中将吹出的溴蒸气用纯碱溶液吸收时还有CO2生成,写出吸收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流程III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分离溴水中的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______。

(1分)(填序号)

A四氯化碳   B乙醇   C烧碱溶液   D苯

19.(14分)甲醇是一种基础化工原料,可以用多种方法合成。

(1)用CO2生产甲醇。

已知:

①CO2(g)+3H2(g)

CH3OH(g)+H2O(l) ΔH=-a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bkJ·mol-1;(a、b均>0)

则表示CH3OH(g)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反应①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扩大反应容器的容积   c.升高温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e.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出CH3OH

(2)用CO生产甲醇。

已知:

CO(g)+2H2(g)

CH3OH(g),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①该反应的焓变ΔH__________0(填“>”、“<”或“=”)。

②T1和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1_______K2(填“>”、“<”或“=”)。

③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______________。

A.升高温度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D.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3)CO2在工业上有多种用途,其中之一是合成低碳烯烃。

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2.5molH2,发生反应:

2CO2(g)+6H2(g)

C2H4(g)+4H2O(g) ΔH=-128kJ/mol,测得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效率和CO2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低温时,随着温度升高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但CO2的平衡转化率却反而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为__________。

20.(12分)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Q、T、U、V、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已知:

T与U、V同周期,W与X、Y、Z同周期,U和Y同族;元素Q的某种核素没有中子;元素T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Q与U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V的单质,且该单质的某种同素异形体是保护地球地表环境的重要屏障;W、X、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都能反应,且W、X、Z原子最外

舒中高一统考化学第8页(共8页)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原子序数。

(1)写出Q、V、W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2)Q与V可形成一种化合物Q2V2,请写出该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YQ3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U的氢化物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的熔沸点明显偏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A是X同周期且相邻的金属元素,写出A、X对应的单质在碱性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Q、T两元素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可以设计成燃料电池,写出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