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4181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docx

优质课示范课研标课公开课教学设计食物到哪里去了科学小学说课试讲教案集

 

名师优课教学设计

 

1食物到哪里去了

 

《食物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教材分析】

《食物到哪里去了》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人体内部的秘密》中的第1课。

我主要以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为切入点,充分利用交互式电子设备,让学生能利用提供的材料(包含视频、VR技术)进行观察,对人体内部消化系统结构进行认识,并通过设备操作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使学生懂得消化器官对人体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结合课程标准要求及五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情感基础等方面,确定以下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借助交互式电子设备(液晶书写屏幕/平板电脑)、动画视频演

示、VR模拟实验及现场唾液消化实验,充分认识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应用已有关于消化器官的知识和经验,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假设性解释,通过丰富的新媒体新技术应用,认识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并选择自己擅长的方

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能通过搭建的智慧课堂,和学生进行互动在线测试;

3.

知识维度

认知过程维度

1.记

2.理解

3.运用

4.分析

5.评价

6.创造

A.事实性知识

目标1

目标1

B.概念性知识

目标1

目标1

C.程序性知识

目标2

目标2

目标2

D.反省认知知

目标3

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能意识到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同时通过探究交流,发挥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

借助资源平台中的视频、VR以及现场实验,充分认识消化器官,尤其是口腔、食管、胃、

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及其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充分让孩子认识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用探究交流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

趣。

【解决措施】

1.通过交互式电子设备播放模拟消化的高清动画视频,让学生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有更直观

的认识;

2.借助交互式电子设备,创建VR创新实验环境,实现“动态与静态、整体与局部,多角

度”观察各个消化器官的目标,并尝试拼接食物旅行路线;

3.初步认识消化器官的特点后,学生能借助交互式电子设备(包含平板电脑)中的白板功

能,尝试画出食物的旅行路线,继续强化对消化器官的认知;

4.在提前录制的“实验说明”视频的指导下,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

作用”实验,学生深刻认识到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5.在电子“白板作画”和“现场实验”过程中,均通过实物展台和投屏功能,适时分享学生们的

课堂表现,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难点突破具体参照下图):

 

【教、学具准备】

交互式电子设备(包含教师平板、学生平板)、VR设备、多媒体课件、馒头、碘酒、滴

管、淀粉液、试管、烧杯、温水、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为此消耗大量能量,知道我们通过什么

补充能量吗?

(预设:

食物)是啊,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吃的食物都到哪里去了?

生:

充分发表意见。

2、师:

同学们的回答让老师豁然开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和食物一起,来一次特殊的

“旅行”。

板书,齐读课题。

3、师:

同学们,你们觉得食物旅行,要经过哪些器官?

我们通过一组高清视频来寻找答案。

(播放PPT视频)

师:

怎么样?

神奇吧?

食物进入身体后,每个器官各司其职,直到被彻底吸收。

那现在能不能告诉我:

食物消化都经过了哪些器官?

(预设:

学生可能会交流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师:

还有要补充的吗?

(预设:

肝胆、胰……)

师:

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准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大家猜猜看?

(平板抢答)可以被

统称为“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板书)。

想不想进一步走进这些消化器官?

好,现在就让我们使用目前最先进的VR设备,和食物一起去旅行。

(VR设备操作,信号切换)

【设计理念: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学习情境,而兴趣

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在课前让学生从欣赏美食入手,上课后再通过学生品尝食物的亲身感受,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并顺利引入本节课的正题。

二、VR实验,认识器官

1、师:

同学们来看,这就是我们身体中所有的消化器官。

赶快跟着食物去旅行吧!

(1)口腔:

这是食物旅行的第一站,看看里面有什么?

(预设:

牙齿、唾液腺、舌头)

猜猜看她们的作用是什么?

牙齿嚼碎食物,唾液腺分泌唾液,经舌搅拌,送入身体;

(2)食道:

大家看,食道什么特点?

是一个又长又直的圆形管道,一个成年人的食道全长

约25~30厘米,你们觉得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就像我们玩的滑梯一样,把食物顺利送到胃

里。

大家注意食道是直的,说明我们正确的吃饭姿势是?

你的判断依据是?

(3)胃:

坐完滑梯,食物到了我们胃中。

看一下,胃有多大?

原来和我们平常吃的汉堡大小相当,可你们千万别小看了胃,它是可以伸缩的(放大)。

老师这里有一瓶矿泉水,大

家猜一猜,胃里可以装多少瓶?

(指生答)竟然可以装6瓶水,多达3000毫升。

既然胃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可不可以肆无忌惮的吃东西?

(指生答)你的判断依据是?

这个时候,调皮的胃想出来看一看,大家让不让?

胃出来了(转换视角、慢、360度旋转),大家再仔细看:

胃像什么?

(腰果可以装东西吗?

)袋子?

两端的孔是来干嘛的?

想不想看看里面长什么样子?

再用显微镜看一看(绒毛?

胃黏膜,也是用来帮助消化)肌肉却发达,可以蠕动,帮助食物的

消化。

(4)小肠:

哇,大家看看,你看到小肠后,想说什么?

(预设:

弯弯曲曲、长)大家

猜猜有多长?

5-7米)从教室的一端到另外一段大概是五米的距离,小肠伸展开来竟然比这个还要长,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5)大肠:

食物旅行就要结束了,最后一站是大肠,你觉得大肠会是什么样子的?

(指生答)大肠的外形短而粗,包裹在小肠的四周。

这里是停留食物残渣的地方,还能吸收大部分的水分。

(6)肝胆:

食物在小肠消化过程中,肝分泌在胆囊里的胆汁也会进入小肠,帮助消化

(成语:

肝胆相照)。

2、现在知道每个器官长什么样子了吗?

我们假设食物在旅行过程中,消化器官走失了,谁

能帮助它来拼接完整?

下面找一位同学用VR操作完成,另外一位同学也可以用白板试着画一下。

他们在拼接的时候,你们也别闲着,可以跟着指一指每个器官在身体上的位置。

【设计理念:

学生依据生活经验能说出一些常见的消化道部分。

但不够全面,而且对连接顺序也不够清楚。

通过观看视频对消化系统有整体印象。

再通过VR模拟实验,拆解各器官观察,重要器官如胃进行切片观察,并拍照上传。

逐个细化学习。

根据以上所学,明确各部分消化器官的特征。

明了自身各部分消化道的大致位置。

三、小组学习,实验探究

师:

刚才我们用VR把每个消化器官探秘了一番,可是食物在这些不同的器官中,具体是

怎样被消化的?

想不想知道?

我们先来做一件事情:

马上就要圣诞节了,上课前,老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圣诞礼物,就在你们每个人的桌洞

里,里面装的是种食物,大家猜一猜是什么?

赶紧去打开看一看。

馒头,现在赶紧尝一口,一

定细细咀嚼,看看谁的动作最慢……

师:

什么味道?

甜?

你能提出自己的科学问题吗?

觉得是口中的什么发挥了作用?

(预

设:

唾液)你这样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可以用实验来完成,馒头可以用淀粉来代替。

(通过交互式电子设备,播放实验说明。

师:

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实验过后认真完成“实验记录单”),我们一共分为8组,我们一会PK一下。

“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单

第组

我们的猜测

馒头在变甜和口腔中的有关系。

我们的

验证过程

(1)号试管变化

(2)号试管变化

我的结论

口腔中的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能把淀粉变成。

(实验过程中应用交互式电子设备中的白板功能进行投屏,学生们同步交流,实现共享、交流目标。

 

师:

现在你能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吗?

小结:

馒头进入口腔,经牙齿咀嚼,跟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混合,加上舌头的搅拌,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所以我们把馒头多咀嚼一会,就会觉得有点甜。

师:

食物在口腔中初步消化,然后经过吞咽,进入身体的其他消化器官。

那你还记得其他

消化器官的功能吗?

学生们通过“智慧课堂”充分讨论、汇报。

胃(吃进去的食物经过充分的研磨、搅拌,同时通过分泌的胃液分解食物,变成了粥一样的食ft状态进入小肠)——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进食后,肝分泌储存在胆囊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和小肠分泌的肠液一起对食物进行充分的消化,营养成分就被顺利的吸收)。

———大肠(大肠均有一定的吸收功能,残渣在大肠内被肠壁吸收了水分之

后,就变成了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习,根据这个理念,我设计了以上两个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一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大胆猜测食物在人体内消化路线,地点,并提出质疑;二是学生合作通过简单实验了解食物在口腔内的初步消化,让学生随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对学生进行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小组合作实验。

并通过资料解决问题。

四、巩固新知,评价反思

1.教师谈话:

实物的旅行已经接近尾声了,怎么样?

收获大吗?

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老师通过智慧课堂,在线布置作业,学生在线答题、提交);

2.应用“智慧课堂”中的在线讲评功能,公布答案,对重点题目进行讲评,最后进行总结;

【设计理念:

《课标》明确提出:

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作业,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

五、反思生活,健康生活

时间过的真快,食物的旅行已经接近尾声。

旅行中,我们认识了消化器官,也了解了它们

的功能和作用。

1、现在,你有什么感想吗?

(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2、教师小结:

是的,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健康的消化系统,愿同学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

“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因此,在这里我从学生积累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并展开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反思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学生了解了更多保健身体的好方法。

六、联系生活,课外拓展

师:

了解了我们的消化系统以及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之后,老师这里还有两个问题希望同

学们课后进一步研究探索,希望你们通过智慧课堂完成。

1、食物被消化后的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我们身体吸收的呢?

2、病人在重病期间无法进行饮食时,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怎样获得营养的呢?

【设计理念: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

教育的本质是思维的对话,

让学生通过思维来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是构建知识的很好途径,通过作业,进一步拓展学生思路,再次建构知识。

【教学流程图】

附件1:

“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单

第组

我们的猜测

馒头在变甜和口腔中的有关系。

我们的

验证过程

(1)号试管变化

(2)号试管变化

我的结论

口腔中的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能把淀粉变成。

附件2

1、这里最长,有5—7米,而且弯曲,这里是()

A口腔B大肠C小肠D肝脏E胃F食道

2、这里有很多唾液,并会把我磨碎成小块,这里是()

A口腔B大肠C小肠D肝脏E胃F食道

3、这里是停留食物残渣的地方,并能吸收大部分的水分的,这里是()

A口腔B大肠C小肠D肝脏E胃F食道

4、这里会不停蠕(rú)动,又会分泌(mì)出酸酸的液体,把我消化成粥一样的食ft

(mí),这里是()

A口腔B大肠C小肠D肝脏E胃F食道

5、这里是一道又长又直的管子,陆续把我送到胃里去了,这里是()

A口腔B大肠C小肠D肝脏E胃F食道

6、这里有多种液体;我们在这里停留时间最长,大部分在这里被消化、吸收()

A口腔B大肠C小肠D肝脏E胃F食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