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92371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25 大小:11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5页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5页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5页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5页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docx

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156页

509.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

510.主筋锚固于台不宜小于30d、35d(Ⅱ、Ⅲ)

511.大直径灌注桩当为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桩和柱直接连接

512.柱承台的宽度≥500,边柱中心至承台边缘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的直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150,对于条形承台梁,桩的外边缘至承台梁边边缘的距离≥75

513.承台的最小厚度为300

混凝土≥C20,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70;当有混凝土垫层时≥40

514.有抗震要求的单桩支承的独立柱,各承台均应两方向设置连系梁

515.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连系梁

516.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设置连系梁

517.桩承台连系梁顶面宜与承台位于同一标高,连系梁宽度≥250,梁的高度可取承台中心距的1/10-1/15

518.结构平面布置图常用的比例是1:

50;1:

100;1:

200

519.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时,会向外(非挡土墙一侧)移动或转动的挡土墙,应采用主动土压力

520.利用压实填土作地基时,不得使用耕植土

521.粘性土的状态分为坚硬、可塑、软塑和流塑,它们是根据液性指数划分的

522.对一般基础设置深度应考虑相邻基础的埋深

523.应考虑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524.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埋深应满足抗滑移的要求

525.刚性矩形基础为使基础底面不出现拉力,可增加基础宽度

526.埋置较浅的无筋扩展基础,其埋置深度一般小于3-4倍的基础宽度,且埋深不大于5米

527.扩展基础是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混凝土等级≥C20

锥形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阶梯基础每阶高度宜为300-500

垫层厚度不宜小于70;垫层混凝土≥C10

528.扩展基础底板受力钢筋≥φ10,@100-200;分布筋≥φ8,@300;

钢筋保护层有垫层40;无垫层70

529.高层建筑箱形基础的高度不宜小于3M

箱形基础的外墙应沿建筑的四周布置

箱形基础的墙体水平截面积不宜小于基础面积的1/10

530.桩的水平承载力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531.对于预制桩,应进行运输和吊装过程中的强度验算

532.灌注桩配有纵向钢筋能承担弯矩

533.桩的承载力除根据地基条件确定外,尚应验算桩身材料强度

534.设计桩台时,应作抗冲击验算和抗剪验算

535.有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桩基时,可取承台面标高与地下室底板标高相同

底板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的要求

536.结构圈梁平面图、总平面的管沟平面图常用比例是1:

200;1:

500

537.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地基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应按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为1.0

538.粘性土的液性指标数TL为0-0.25,为硬塑粘土

539.对于一级建筑物当采用室内剪切试验时,取土钻孔不得少于6个

540.挡土墙应设置泄水孔,其间距宜取2-3米

孔眼尺寸不宜小于φ100

541.碎石土为粒径大于2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

542.砂土为>2不超过50%;但>0.075超过50%的土

543.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10的土

Ip>17的土为粘土

Ip=10-17的土叫粉质粘土

544.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Ip≤10,且>0.075不超过全重的50%的土

545.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其自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的粘性土

546.湿陷性土为浸水后产生附加沉降,其湿陷系数≥0.15的土

547.宜设沉降缝的部位

平面的转角处

高度差异和荷载差异处

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框架的适当部位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明显差异处

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

548.沉降缝宽度二、三层50-80;四、五层80-120;六层以上>120

549.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应根据预估沉降量予以提高,建筑物各部分联系时,可将沉降较大者标高提高

550.建筑物与设备之间,应留有净空,当建筑物有管道穿过时,应预留孔洞,或采用柔性头

551.减少沉降和不均匀沉降措施

选用轻型结构,减轻墙体自重,采用架空地板代替室内填土

设置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型式

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

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物,可选用较小的基底压力

552.建筑物沉降观测要求

在一个观测区,水准点不应少于3个

施工期间的观测不应少于4次

竣工后的观测,第一年不少于3-5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

沉降观测点,一般设置在室外地面以上,外墙(柱)身的转角及重要部位,数量不少于3个

553.有条件时,宜利用堆载预压过的建筑场地

堆载量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堆载不宜压在基础上

大面积的填土宜在基础施工前三个月完成

554.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混凝土强度可为C15

555.对于三层及以上房屋,长高比≤2.5;当2.5<长高比≤3时,宜做到纵横墙不转折或少转折,并应控制其内横墙间距或增强基础刚度和强度

当房屋的预估最大沉降量≤120时,其长高比可不受限制

556.柱下条形基础梁的C20,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

翼板厚度≥200;当≥250时,变厚度坡度≤1:

3

557.柱下条形基础的端部宜外伸,其长度为第一跨距的0.25倍

钢筋满足计算要求,顶部钢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小于底部受力筋的1/3面积

558.筏形基础的混凝土≥C30;地下室混凝土外墙≥250;内墙≥200;双面设钢筋,≥φ12,@300

559.对12层以上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底板厚度与最大双向板格的短边净跨之比≥1/14,且板厚应≥400

560.当筏板的厚度≥2000时,宜在板厚的中间部位设双向钢筋,≥φ12,@300

561.当高层与裙房设沉降缝时,高层基础埋深应大于裙房基础的埋深≥2M

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沉降缝地面以下处应用粗砂填实

不设沉降缝时,宜在裙房一侧设后浇带,后浇带的位置宜设在距主楼边柱的第二跨内

当不允许设沉降缝和后浇带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验算时需考虑地基与结构变形的相互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

56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拟建工程概况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的评价

四、建筑物理与设备(108)

4.1声(16)

1.介质的密度越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真空中为0;

2.人耳可听到的声的振动范围是20-20000次/S

人耳刚能听见的下限声强为10-12W/M2

3.倍频程的中心频率有11个:

125、250、500、1000、2000、4000…Hz

4.单一频率的声音称为纯音

5.低频是指500Hz以下的频率

中频为500--1000Hz的频率

高频为1000Hz以上的频率

6.响度级的单位是方

7.响度的单位是宋

8.声源方向性最敏感的频率是较高的频率

9.声源因其尺寸与波长之比可分为点、线和面声源

点声源指发出振动的物体尺寸与声波波长相比小于1/4

10.国家规定的听力保护的最大值是允许噪声级为90分贝(A)

11.室内声源发声达到稳态时,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声压级衰减60分贝所需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12.两个噪声源听起来一样响,说明两者的分贝(A)值相等

13.当声源的尺度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它属于无方向性质的声源

14.隔墙的隔声与重量的关系是对数关系

15.声波遇到比波长小得很多的障板时,会产生绕射

16.声压级的单位是分贝Lp=20lgP/Po

17.第一个声音的声压是第二个声音声压的2倍时,那么第一个声音的声压级比第二个声音的声压级多6分贝

18.两个声压级相等的声音叠加时,总声压级比一个声压级增加3分贝

19.两声压级之差超过10分贝时,附加值可忽略不计,总声压级等于最大声压级

20.要使人耳的主观听闻的响度增加一倍,声压级要增加10分贝

21.在点声源的情况下,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大约降低6分贝(点6线3交通4)

在线声源的情况下,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大约降低3分贝

在交通声源的影响下,接受点与声源的距离增加一倍,声压级大约降低4分贝

22.混响时间单位是s

23.吸声量的单位是m2;A=Sα=室内总表面积*室内平均吸声系数

24.房间的三个尺度不相等或不成整数倍,能减少房间的共振,音质好

25.在多孔吸声材料上包<0.05厚的塑料膜不致影响吸声特性

当穿孔板的穿孔率>20%时,穿孔板作为多孔吸声材料的罩面层起保护作用,它不再具有穿孔板的吸声特征,也不影响多孔材料的吸声特征

多孔吸声材料的罩面常用金属网,窗纱,纺织品,厚度<0.05mm的塑料薄膜,穿孔率>20%的穿孔板

26.穿孔板吸声结构所吸收的频率是在中频段,在穿孔吸声结构内填充多孔吸声材料,使空腔内的阻尼加大,从而使共振频率向低频段方向移动

27.在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中,填多孔吸声材料,会使共振频率向中高频段移动

28.地毯主要吸收中频

29.薄板吸声结构主要吸收的是低频

30.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的最大吸声系数为0.3-0.4

31.多孔材料背后有空气层时,与空气层被相同的吸声材料填满的效果近似,从而节约材料

一般整个空腔以80-100为好

32.消声室(无回声室)内使用的吸声尖劈,其吸声系数为>0.99

吸声尖劈造价高、占据空间大,只在消声室内使用

33.在噪声比较大的工业厂房作吸声减噪处理,采用空间吸声体效果较好

34.朝向自由声场的洞口,其吸声系数为1.0

35.当墙体质量增加一倍时,隔声量增加6分贝

36.当频率增加一倍时,隔声量增加6分贝

37.为了提高双层墙的隔声能力,空气间层的厚度应为>80

38.为了增加隔声效果,声闸的顶棚和墙面应作强吸声处理

39.墙体的计权隔声量数值越大,标准越高

40.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数值越小,标准越高

41.楼板表面铺地毯,能降低高频的撞击声

42.累计分布声级用声级(统计百分数声级)出现的累积概率表示随时间起伏的随机噪声的大小

L10是起伏噪声的峰值,L50是噪声的平均值,L90是背景值

43.噪声评价数N等于1000Hz倍频带声压级

44.从噪声评价曲线(NR线)看,噪声评价数越低,标准越高

45.隔声屏障可以将波长短的高频声反射回去,使屏障后面形成‘声影区’,在声影区内感到噪声明显下降,对波长较长的低频声,由于容易绕射过去,因此隔声效果较差

46.多孔吸声材料主要吸收中、高频,一般厚度为50

47.多孔吸声材料背后有空气层能吸收低频

48.多孔吸声材料的空隙率为70-80%;厚度增加,中低频吸收增加

49.薄膜吸收200-1000Hz,中频

50.薄板吸收800-300Hz,低频

51.直管式阻性消声器消声量与消声系数、消声器的有效长度、气流通道的有效断面周长呈正比,而与气流通道的断面面积成反比;计算公式为ΔL=φ(α)Pl/S

52.阻尼消声器主要吸收高频,抗性消声器是选择性吸收。

要隔绝高频声,应选择片式阻性消声器

53.金属弹簧减振器允许较大荷载及静态压缩量,缺点是阻尼小,适用于转速≤1500转/分;

橡胶减振器能隔高频振动,能承受压、剪或压剪结合的作用力,适用于转速≥1500转/分的机器

54.人耳的听觉暂留为50mS,既直达和反射声的声程差大于50mS,人耳会形成回声,声速为340m/S

要使观众席上某点没有回声,此点的直达声和反射声的声程差不能大于17m

55.要使观众席上某点没有回声,此点的直达声和反射声的时差不能大于50mS(1/20S)

56.扇形平面的厅堂侧墙和轴线的夹角不应小于22.5°

57.墙角、顶棚扩散体表面的突出半圆b≥0.15a

几何扩散体的尺寸应大于入射波波长

58.为了给观众厅的前、中部提供前次反射声,侧墙的倾角不宜大于8-10°

59.各类建筑物的每座容积宜控制在音乐厅7-10m3/座;歌舞剧院5-6m3/座;多功能厅堂3.5-5m3/座

60.通常所说的某厅堂的混响时间一般是指500Hz的混响时间

61.圆形厅堂平面对声学效果最不利

62.增大房间容积,可以延长混响时间;房间内湿度越大,混响时间越长;混响时间越短,则声音清晰度越高

增大室内总表面积,不会使混响时间延长

63.观众厅容量大于1400座的歌剧院、容积大于1000立方米的多用途厅、听众距讲演者大于10米的会议厅宜设置扩音系统

64.在选用和布置电声系统时:

一般应保证室内的平均语言声压级达到70-80分贝

语言用电声系统要求300-8000Hz的声音都能被均匀地放大

声压级比环境噪音高出10-15分贝以上

65.声柱是由几个同样的扬声器纵向排成一列组成,当各扬声器同时发声时

纵向指向性较强、可以得到较均匀的声场、可以得到较高的清晰度

66.昼夜间噪声标准:

特殊安静区50--40、居民区55--45、商业区60--50、工业区65--55、交通干线70--55

其标准值应是昼间开窗条件下的标准值,且噪声特性为稳态噪声

67.甲等剧院的容许噪声标准是35分贝

68.在噪声控制的措施中,如选用吸声减噪方法可降低8-10分贝

69.一般剧场中,音质效果较好的部位是二楼后部

70.观众厅一般每排座位升高不小于100

71.厅堂设计中,应避免建筑平面两侧墙的间距大于30米

72.电影院观众厅最长不应超过45米

73.一般观众厅中,观众的吸声量约占总吸声量的1/2—2/3

74.大型音乐厅的最佳混响时间为1.6-2.1S

75.大中型电影院的混响时间是1.0-1.2S

单声道电影院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9-1.1S

76.语言播音室的最佳混响时间为0.3-0.4S

77.语言播音室的房间的高:

宽:

长的最佳比例为1:

1.25:

1.6或2:

3:

5;避免采用简单的整数比

78.在室内布置电声系统时,要使各座位的声压级差≤6-8分贝

79.240砖墙的隔声量为53分贝;双层石膏板重量只有240砖墙的1/10但隔声量与其相当

80.按照隔声减噪设计一级等级要求,住宅起居室允许噪声为≤45分贝

住宅建筑中,面临楼梯间或公共走廊的户门,其隔声量不小于20分贝

81.学校建筑中的一般教室,二级标准,其室内的允许噪声级应为≤50分贝

有特殊要求的房间与一般教室间的隔墙与楼板的计权隔声量应为≥50分贝

82.综合医院建筑听力室允许噪声级一级为≤25分贝

83.综合医院锅炉房水泵房应距离病房10米以上

84.特级旅馆客房的允许噪声级为≤35分贝

旅馆会议室等活动隔断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35

85.空气间层≥75,隔声量提高8-10分贝,空气间层填充松散材料,隔声量又能增加3-8分贝

86.增加一层板隔声量提高3-6分贝,墙板勾缝,隔声量提高12-17分贝

87.楼板重量增加一倍,撞击声级减少约2.8分贝,楼板厚度增加一倍,撞击声级减少约10.5分贝

4.2光(16)

1.在明亮的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敏感

2.在较暗的环境中,人眼对波长为510nm的蓝绿色光最敏感

3.光通量的单位为光瓦或明流(Lm),1光瓦=683明流;光源发出光的总量

4.光强的单位是坎德拉cd;光源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密度

5.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x);被照表面接受的光通量

6.亮度的单位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光源或被照面的明亮程度

7.反光系数ρ+吸收系数α+透射系数σ>1

8.电光源垂直入射被照面上形成的照度与光源到被照面的距离的二次方成正比

9.发光强度是光源光通量在空间的分布密度,在一个立体角内光源发出多少光通量,它与观测点的距离无关

10.英制照度单位fc是公制照度单位Lx的10.76倍

11.色温的单位是K

12.显色指数的单位无量纲

13.3mm的有机玻璃的透光系数约为0.90

3mm的普通玻璃的透光系数约为0.82

3mm的磨砂玻璃的透光系数约为0.60

14.粉刷是均匀扩散反射材料

15.我国采光系数标准是在全云天天气下制定的

全云天的天空亮度为1590-1930cd/m2

16.乳白玻璃是均匀扩散透视材料

17.我国南方以扩散光为主;北方以直射光为主

18.同面积的窗口形状的采光量顺序是正方形>竖长方形>横长方形

19.识别物体的清晰程度与物体的亮度、物体所形成的视角、物体与背景的亮度对比有关

20.人们观看工件时视线周围30°看起来比较清楚

21.人眼的明适应时间比暗适应时间短(明1-2分钟;暗要30-40分钟)

22.气候系数Ⅰ-0.85-6000;Ⅱ-0.9-5500;Ⅲ-1.0-5000;Ⅳ-1.1-4500;Ⅴ-1.2-4000

23.北京的光气候分区为Ⅲ区,光气候系数为1.00,室外临界照度值为5000Lx

24.建筑物侧面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最低值Cmin,顶部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平均值

25.重庆为Ⅴ区,光气候系数为1.20,室外临界照度值为4000Lx

26.在重庆修建车间,其窗口面积要比北京增加20%

27.北京精密加工车间,工作面上天然照度为250Lx,其采光系数是C=En/Ew=天然光照度/室外临界照度=250/5000=5%

28.《工业企业采光设计标准》中采光等级分为5级

29.在顶部采光时,为了保证采光均匀度的规定,相邻两天窗中线间距不宜大于工作面至天窗下沿高度的2倍

30.石膏、大白粉、白色乳胶漆和白瓷砖其石膏的反射系数最大

31.多跨厂房在采用矩形天窗时,为了防止相邻两跨天窗的互相遮挡,一般天窗跨度取建筑跨度的1/2

32.纺织织布车间采光设计时,宜选用锯齿形天窗,方向一般朝北

33.在采光系数相同的条件下,平天窗的开窗面积最小

34.图书馆内阅览室的窗低比为1/4

35.学校内普通教室课桌面上的采光系数最少为1.5%

36.建筑采光设计应考虑便于擦窗和维修方便因素,标准要求定期擦窗,擦窗次数每年至少1次

37.采光计算中,单侧窗的采光计算点在典型剖面上距窗口对面内墙1米处

38.采光计算中,如果双侧窗窗口的尺寸一样,采光计算点在房间中点处

39.侧面采光采光口的总透光系数与采光材料的透光系数、窗结构的挡光折减系数、窗玻璃污染折减系数有关

40.在侧面采光计算中,采光系数与房间尺寸、窗口透光材料、窗口外建筑物的长度和宽度等有关

41.在采光计算中,考虑到方向性的影响,朝南的窗口面积要比朝北的窗口面积小

42.住宅卧室、起居室、厨房的窗地比为1/7,其他为1/12

43.为了避免直接眩光,展览馆观看位置到窗口连线与到展品边缘连线的夹角应该大于14°

44.为防止外面镶有玻璃的展品呈现参观者的影像,应采取展品照度高于参观者照度

45.普通低压钠灯约比普通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10倍

气体发光光源中低压钠灯的发光效率最高

46.在教室照明中,采用细管荧光灯具最节能

47.办公室采用直接型灯具光利用率最高

48.一般场所照明不宜采用光效低于55%的灯具

49.《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照度值有高、中、低三个值,设计时一般取中值

5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规定了工作面上的照度标准值,一般情况下水平工作面离地面高度为0.75m

51.运动场地彩电转播的照度标准值,参考平面及其高度栏为1.0m的垂直面上的照度值;500Lx

52.办公室照明中,计算机显示屏上的垂直照度一般不应大于150Lx

53.办公室的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小于0.7

54.暖色温≤3300K;中色温3300-5300K;冷色温≥5300K

55.对于客房、卧室、绘图室等辨色要求高的场所,一般显色指数Ra≥80

56.眩光光源或灯具偏离视线60°就无眩光影响

57.对灯具直接眩光的亮度限制,是指限制与灯具的下垂线成45-85°范围内的亮度

58.《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的照度是指参考平面上的房间各点的平均照度值

59.在自选商场的营业大厅中,采用一般照明方式最适宜

60.在医院病房中,宜采用漫射型灯具

61.博物馆珍品陈列室照明宜采用无紫外线管型荧光灯

62.照明节能的一般原则是在保证照明质量前提下节能

63.波长为380-780nm的辐射是可见光;

64.白乳胶漆表面反光系数为0.84;灰色水泥砂浆面为0.32

65.安装压花玻璃时压花面应朝内,安装磨砂玻璃时毛面应朝内

66.我国天然光最丰富的地区是西北和北部地区,向南逐渐降低,四川盆地最低

67.我国光气候分为五区;要取得同样照度,Ⅰ类光气候区开窗面积最小,Ⅴ类光气候区开窗面积最大

68.综合医院医生办公和病人活动室及图书馆查目录室窗地比为1/6

69.教室、阅览室、办公室、会议室及医院诊疗室药房、开架书库装裱室灯的窗地比为1/4

70.避免一、二次反射眩光,对面高侧窗的中心和画面中心连线和水平的夹角应大于50°

71.适宜照度陈列室采光系数不大于2%

墙面的色调应采用中性,其反射比取0.3左右

72.固体发光(热辐射):

普通和充气白炽灯、卤(碘、溴)钨灯

73.气体发光(气体放电):

低压荧光灯;高压汞灯、钠灯、金属卤化物灯

74.光源发出的光通量与它所消耗的功率之比,称光效,单位:

Lm/W

75.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灯高压钠灯

功率(W)15-1000200-20006-4050-1000125-350050-1000

寿命(h)1000800-20002000-50004000-90001000-200006000-10000

色温(K)280028503000-650060004500-70002000

显色(Ra)95-9995-9950-9340-5060-9520,40,60

76.低压钠灯的光效率最高

77.氙灯的功率大、光通大、又放出紫外线故安装高度不宜低于20米

78.直接型灯具的下半球的光通量占90-100%

79.卤钨灯不适用于有振动的场所

80.住宅卧室中使用的荧光灯的维护系数是0.75

81.图书馆中老年读者阅览室的照度标准值应为200-300-500Lx

82.剧场观众厅的照度值为50-75-100Lx

83.电影院观众厅50Lx

84.住宅卫生间的照度值为10-15-20Lx

85.篮球、排球比赛时,地面照度为500Lx

86.阅览室、中小学计算机、美术室、有视频工作的办公室200Lx

87.中小学教室、办公室、营业柜台、普通办公室150Lx

88.起居室、旅馆客房一般活动区30Lx

89.疏散照明地面平面水平照度不宜低于0.5Lx

90.工作场地的安全照明照度不得低于一般照明的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