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91409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docx

10园本《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资料

 

《城市规划原理》学习资料

编写人:

刘云峰

上篇认识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2

二、有关城市定义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3

三、城市的实质是什么?

…………………………………………………………………………3

四、城市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

五、城市化的含义是什么?

………………………………………………………………………4

六、我国设市建镇的标准是什么?

………………………………………………………………5

下篇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城市规划?

……………………………………………………………………………5

二、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是怎样的?

…………………………………………………5

三、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6

四、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6

五、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6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

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7

二、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

………………………………………………………………………7

三、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

四、城市总体规划需完成哪些图纸?

……………………………………………………………8

五、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编是怎么回事?

…………………………………………………8

六、什么是城市的分区规划?

……………………………………………………………………8

七、城市分区规划的成果有哪些?

………………………………………………………………9

第三章城市(控制性/修建性)详细规划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是什么?

……………………………………………………………9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特征是什么?

……………………………………………………………10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是什么?

……………………………………………………………10

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1

五、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有哪些?

……………………………………………………………11

六、什么是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

………………………………………………………………12

第四章城市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定义是什么?

……………………………………………………………………12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在哪里?

………………………………………………………13

三、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是怎样联系的?

………………………………………………………13

四、城市如何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物质要素?

………………………………………14

五、城市设计的要素有哪些?

……………………………………………………………………15

六、城市设计如何把握好城市形象的五个要素?

………………………………………………15

第五章城市规划的行政审批与公示

一、城市规划的成果由哪里审批?

………………………………………………………………16

二、城市规划报批前要经过哪些程序?

…………………………………………………………16

三、城市人民政府对城市规划可以行使什么职责和权利?

……………………………………16

四、城市规划审批后为什么要向社会公布?

……………………………………………………16

第六章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规划

一、与城市规划相关的规划有哪些?

……………………………………………………………16

二、什么叫国土规划?

……………………………………………………………………………16

三、什么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7

四、什么是区域规划?

……………………………………………………………………………17

五、什么是城镇体系规划?

………………………………………………………………………17

六、江河流域规划要做哪些工作?

………………………………………………………………17

七、什么叫做城市概念规划?

……………………………………………………………………17

八、结构规划与远景规划的含义各是什么?

……………………………………………………18

上篇认识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定义是什么?

各类学科对城市的定义各有不同。

“城市”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

“城,廓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也。

”“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市”,即市场,“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出自《易经》)。

“市”其实就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在城市产生以前,市没有固定的场所。

早期市的位置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

人们在特定的地点按特定的时间相互交易,形成集市。

“城——王权”+“市——商业”=“城市”。

在英文中,对应于中文“城市”的词由两个,一个是“Uuban”,含义是城市、市政,源于拉丁文“Urbs”,意为城市生活。

另一个是“City”,意为城市、市镇,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过着一种公共生活。

对于我们规划设计人员来说,城市是最熟悉不过的了。

但是究竟什么是城市,或者说城市的定义如何?

这不但是一个理论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实际问题。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实,钱学森先生等人称之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由于各学科对城市研究的着重点不同,研究内容各异,所以,对城市的定义在理论上各抒己见。

各国所采用的城市定义亦差别极大,原因就是受各自国家的行政体制、历史传统及技术等因素影响。

古希腊人对城市的定义是:

城市是一个为着自身美好的生活而保持很小规模的社区,社区的规模和范围应当使其中的居民既有节制而又能自由自在地享受轻松的生活。

社会学家总是以居民的行为和社群关系作为城市定义的基础。

古典社会学家认为,城市社会给人一种过量的神经刺激和增加人们大量的相互接触,以至必然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而这些改变正是城市人和乡村人的主要差别。

社会学家沃尔恩(L.Wirth),把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和人口异质性(Heterogeneity)当作城市的三个主要标志,因此,他指出只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定义城市的指标。

人口学家马可耶(M.Macura)通过对塞尔维亚的研究,认为“从人口学的观点,应该以聚居地人口的多少和人口的结构为标准划分城市与乡村,而人口密度因度量上的困难,不宜作为一个准则”。

因此,他建议城乡分类可以最低的人口数和最低的非农业人口比例为准则。

而史特华(C.T.Stewart)则认为,可以居民中非农业人口就业比例进行“最简单、最粗略的城乡分类”。

“地理学上的城市,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的环境、覆盖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从城市形态人手作出如此结论。

前苏联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则从城市的作用及其形成的角度,认为“在经济地理上,国家或区域的主要轮廊是由道路和城市构成的”。

“城市如一个国家的指挥部,它在国家的一切方面——经济、政治、行政和文化方面担负着组织的职能”。

因此,他指出,“城市是靠那些从农村经济中分化出来的非农业经济部门——工业、商业、运输业以及行政、文化部门而成长起来的。

希腊建筑学家道亚迪斯(C.A.Doxiadis,1913~1975)以“人类聚居学”观点讲道: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

人类从自身到世界城市的15个人类聚居空间层次中,小城市至大城市的9个层次均属城市范畴。

从城市文化角度,亚里士多德古老的城市定义,也是人类最后的城市定义: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他们定居在那里是为了生活得更好”(“Peoplecometogetherincitiesinordertolive,theystaythereinodertolivewell“)。

二、有关城市定义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尽管人们对城市的定义不同,但是基本内容都与下面五点相关。

1)人口规模以人口多少为标准,将凡是达到某特定最少人口限额的地方,视为城市。

但各国所采用的最小人口限额是非常悬殊的。

如,瑞典、乌干达和丹麦规定,大约200人的聚居地都可以称为城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1000人;美国2500人;而日本则高达3万人。

由于各国规定的城市最少人口限额不同,因此所公布的城市人口数和城市化水平的口径不一样,缺乏可比性。

2)人口密集有时人口虽多,却分散在宽广的地域上,并且互不联系;有时人口虽少,但密集于狭小的区域。

两者相比,后者城市色彩可能更加浓厚。

日本提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4000人以上方可算为城市区域。

澳大利亚规定,人口密度最少在每平方英里500人以上,人口规模1000人以上的人口聚居地方可设市。

3)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这一因素主要是根据历史、政治或行政的观点,而不是基于统计与物资设施的考虑,具有比较稳定的趋向。

4)职业构成将职业构成比例作为城市标准之一,其目的是要反映人口聚居地的经济活动。

城市是依靠那些从农业经济中分离出来的非农业部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人口聚居地居民的主要职业是第二、第三产业,而第二、第三产业是必须集中较多的人口才能得到发展。

5)城市设施按此因素,凡具有某些城市特征的人口聚居的地方都能设市。

这些特征包括完整的街道形态,连续成片的建筑,具有一定规模的下水道、自来水、供电、交通系统、医院、市场、教育机构、法院等。

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作为城市划分的标准。

由于人口密度、城市设施要素难以数量化,较少用作区别城乡的标准。

人口规模、行政地位和行政区域、职业构成则是比较普遍采用的城市定义中的三个要素。

我国1955年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的所在地,常住人口大于2000人,非农业人口超过50%,即可视为城市型居民点。

工矿点常住人口如不足2000人,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的,也可定为城市型居民点。

三、城市的实质是什么?

人类将物质、能源、信息与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

可以说城市的实质是:

“地理空间(地域)、能力空间(影响)、有序空间(组织)、人文空间(文化)、梯度空间(发展)”的多维集合体,换句话说也就是人、物、信息集中和交换的地方。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一种形式,是一定地域的经济文化中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四、城市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城市作为地球表面相当特殊的一种地理空间,它和地球的其他空间相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它占据整个地球的表面积很小,但高度集聚了大量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它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生产、积聚和传播、扩散的中心,是文明的象征。

在我国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的今天,全部设市城市的建成区大约只占国土面的的0.2%,却容纳了人口的大约16%,运输和零售商业的50%左右,用电量的60%左右,工业产值的70%左右,利税的80%左右;差不多100%的高等教育,都发生在城市市区。

因此,城市是最集约利用土地的一种组织形式。

2)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的地方,是以人文要素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原有的自然环境已经面目全非。

城市已经改变了自己中小尺度的地形、地貌和气候;城市中的动植物也不是纯自然的,它们受城市人的强烈控制和影响,即使在动物园里的狮、虎、象、豹等野生动物,也大多没精打采。

人类对这一部分自然地域的改造,影响深远,作用之大通过影响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人类本身的生存。

因此,接近和回归自然是城市人的基本需求。

3)城市是一种不完全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人类受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最敏感的地方。

城市的人口永远不能在狭小的生存空间维持,其复杂的功能注定了它要与外界发生十分密切的联系,包括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如粮食、副食品、煤电,甚至新鲜的空气和水都要从外界输入,城市的废弃物也必须输送到系统之外。

无论人为的或自然的灾害一旦发生,受害最大的一定是城市。

因此,城市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协调发展。

4)城市是一个极为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巨大系统。

推动城市发展变化的因素实在太多,有来自自然界的和社会、经济、文化、工程技术等非自然界的,有来自城市内部的和外部的。

每个城市在共性之下又有各自的个性。

因此,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难以预测。

城市当局要把握住城市的这一特性,在研究、规划、管理、决策城市发展问题时,需要有更多理性,减少主观性和盲目性。

五、城市化的含义是什么?

城市化(Urbanization),也称城镇化、都市化。

1867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在他的著作《城镇化基本理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Urbanization的概念。

在20世纪,这一名词已经风行世界,20世纪70年代后期,从Urbanization转译而来的中文术语在中国流行开来以后,由于中国词语的特点却变得复杂起来。

本来Udxtn(城镇)是Rural(乡村)的反义词,人类各种聚落类型除乡村居民点外,就是城镇居民点。

城镇居民点粗分包括不同规模尺度的城市(City)和镇(Town)。

按这样推敲,Urbanization直译为“城镇化”是比较准确的。

但是在中国已经约定成俗了,叫“城市化”。

同城市的定义一样,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有不同的解释。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的表述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即人口集中场所的增加,每个集中场所人口规模的扩大。

也就是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神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镇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镇地区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2)社会学的表述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是城市性生活方式发展和扩展的过程,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镇中,被纳入城镇的生活组织中来。

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生活方式不断强化,所以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城市化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入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的表述

经济学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即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大生产的过程。

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但城市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即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

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

(4)综合性表述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稳步上升。

与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镇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向城镇型转化和强化。

这一个过程即城镇化过程。

六、我国设市建镇的标准是什么?

我国所称的“城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条规定,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建国以来,我国设市和镇的标准经过多次变化,目前采用的是1984年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和1986年9月19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中确定的设镇和设市的标准。

(1)设镇标准

1)凡县级地方国家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

2)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3)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区、边境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虽不足二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

(2)设市标准

1)非农业人口(含县属企事业单位聘用的农民合同工、长年l临时工、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登记的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镇、街、村和农民集资或独资开办的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城镇中等以上学校招收的农村学生以及驻镇部队等单位人员)6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

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重要城镇,重要工矿科研基地,著名风景名胜区、交通枢纽、边境口岸,虽然非农业人口不足6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2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市的建制。

2)总人口50万人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

撤县设市后,原由县管辖的乡、镇由市管辖。

总人口50万人以上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

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驻地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不足10万人,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

3)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的中等城市(即设区的市),已成为该地区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中心,并对周围各县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可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一个市领导多少县,要从实际出发,主要应根据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状况,以及城市经济实力大小决定。

下篇城市规划基础知识

第一章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Urbanplanning)指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

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相关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的实体特征;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制定能反映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规划术语》第3.0.2条解释“城市规划”,就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置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自2006年4月l日起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的定义最新,其第一章“总则”的第三条讲道:

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

二、我国现行城市规划体系的组成是怎样的?

总地说来“城市规划”是笼统的,城市规划的具体工作通常包括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在一些大中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为了使总体规划编制得科学合理一些,首先还要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此外,近年来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实践中各地政府针对各自地区的特点和所遇到的问题,纷纷在上述规划体系之外,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的规划编制工作。

这些规划虽然不具备法律依据或仅限于部分城市,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发展的良好状况,以及现存规划体系中存在需要改进的问题。

这些规划包括:

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性规划(如北京、广州、合肥等)、次区域规划、法定图则(如深圳)以及普遍开展的城市设计等(见图4-1)。

三、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重点和特点。

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

2)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订分期发展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

3)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各项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

4)拟定原有市区的利用、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5)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6)确定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

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

8)安排各项近期建设项目,为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9)根据建设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

四、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远近相结合原则。

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原则。

3)环境保护原则。

4)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善用资源的原则。

5)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及城市传统风貌原则。

6)防止安全隐患的原则。

7)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

8)为大众服务的原则。

由此可见,城市规划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综合设计工作,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地方性的工作。

五、什么是城市规划区?

《规划术语》第3.0.5条解释“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规划控制的区域。

城市规划区一般包含三个层次:

1)城市建成区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规划术语》3.0.60在这一范围内用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安排和控制各项设施的新建和改建,进行现有用地管理的调整和再开发。

2)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区(或中心城区)远期发展用地的范围这部分包括建成区以外的独独立地段、水源及其防护用地、机场及其控制区、无线电台站保护区,风景名胜和历史义化遗迹地区等,在这一范围内,用地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规划的要求,保证各项用地和设施有秩序地进行开发建设。

位于其中的农村集镇和居民点要进行一切水久性建设,都必须经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3)城市郊区它的开发建设同城市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对这一区域内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各项建设的规划及其用地范围进行控制。

特别是城市对外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范围内的用地,更要严格管理。

这一地区进行重大的永久的建设,都要经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批准。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

一、什么是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是为使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所依据,在正式编制之胁,城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问题,结合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圆土规划、区域规划,根据当地自然、历史、现状情况,确定城市地域发展的战略部署。

城市规划纲要要经过城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后,作为编制城市规划的依据。

(1)主要内容

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和发展条件。

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和城镇的布局。

论证并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2)成果深度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成果以文字为主,辅以必要的城市发展示意性图纸,其比例为1/2.5万——1/10万。

(3)方案选择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应提供多个方案进行科学的论证、对比,从中择优选定一个方案为纲要成果,作为总体规划的依据。

巴西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