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99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2018年1号文件精神党课讲稿(17页).docx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解读

(党课讲稿)

前言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刻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发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动员令。

2018年2

月4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下称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是改革开放以来第20个、新世纪以

来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全文共十二个部

分,从内容来看可分为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是第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第二板块是第三到第八部分,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第三板块是第九到第十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重大政策和举措。

根据这一文件的内容和结构,我今天也讲三个问题。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总体要求

(一)时代背景

-17-

1.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强调的是城市要小康,农村也要小康。

目前,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也就是说,只有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老乡都脱贫进入了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

因此,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加快农业农村发展。

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就是要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

而这就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

从这个意义上看,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现代化,包括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也包括城市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等。

目前,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现代化是全面现代化的短板。

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要伸长短腿、补齐短板,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

而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我国

的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如何能达到这些要求?

就是要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另一方面,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

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亟待提高;农民适应生产力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不足,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亟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乡村发展整体水平亟待提升;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亟待健全;农村基层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强化。

具体可进一步概括为三个不平衡、三个不充分。

三个不平衡: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与农民收入状况不平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和公共服务水平不平衡,农村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个不充分:

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农村资源要素利用不充分,农业投入渠道和农民增收渠道不充分。

要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就要促进农业全面转型、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

而这就是我们讲的乡村振兴。

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

3.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之一就是,多年来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所积累的经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和条件。

比方说,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通过十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交通的通达性和网络的全覆盖为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条件。

从交通的通达性来看,现在的交通非常便捷,到大一点的地方可以乘坐飞机、火车、高铁或轮船,到小一点的地方可以开车走高速公路。

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开车到农村探亲、旅游,就说明了交通的通达性好。

从网络的全覆盖来看,现在到农村休闲旅游,从订票、订酒店,到吃饭、游玩、结账,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解决。

这就是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造了条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市场需求。

那么,这一需求源自于什么?

一个是农业的多功能性,过去是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现在是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

再一个是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过去是农民居住、劳作,现在是游客旅游度假、投资开发。

正是基于这两点,才使得人们向往乡村,看好乡村,这说明人们的乡村振兴意识已经觉醒。

实际上,不仅农村人是这样,城市人更是如此。

有统计表明,农业农村已经成为投资兴业的一片热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优势。

政治保障体现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既要坚定地总揽全局,把方向、

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又要善于协调各方,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制度优势体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不

能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重大优势,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将很难推进实施。

另外,我国拥有几千年的乡村文明和农耕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提升,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条件。

总的来说,上述三个背景,实际上强调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性;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提出的新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性;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可行性。

(二)总体要求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简单地说,就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三农” 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其概括为“八个坚持”:

第一,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三农”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二,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

到实处。

第三,坚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四,坚持立足国内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国家粮食安

全主动权。

第五,坚持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第六,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第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第八,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

做到这“八个坚持”。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思想是旗帜,道路是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如何理解?

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此作出了全面阐述,可以概括称为“七条路”或是“七个必须”:

一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二是必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三是必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

四是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五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六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村善治之路。

七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3.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包容性发展

统筹,就是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协调,就是全面协调,也

就是工业与农业要协调,城市与乡村要协调,经济与生态要协调等。

可持续,就是要有持久性。

包容性,就是要实现包容性增长,让广大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共享乡村振兴成果。

综上所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是我们的思想引领。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这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包容性发展,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或者说应该把握的问题。

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和主要措施

实际上,这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第三至第八部分内容。

按照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安排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可以概括为“5+1”,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加上摆脱贫困。

它们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是,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乡风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础,生活富裕是根本,摆脱贫困是前提。

(一)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就是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那么,如何实现产业兴旺?

总要求就是:

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以下措施:

第一,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

这主要强调的是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

文件讲了

很多具体措施,我不再这里重复了。

第二,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制定和实施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建立健全质量兴农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的举措和抓手,主要为:

一是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二是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三是加快发展现代高效林业,实施兴林富民行动,推进森林生态标志产品建设工程。

第三,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2017年中央一

号文件主要讲的是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要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讲的是要构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体系。

第四,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

统筹国内国外两个资源、

两个市场,就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以国外的资源和市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发展。

第五,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现在的经营主体日趋多元,但无论怎么多元化,农户依然是基础,是基本面。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特别强调要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研究制定扶持小农生产的政策意见,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

(二)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就是要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我们要认识到: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

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实现生态宜居,主要有以下措施。

第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把山水林田湖草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

这是一项大的生态系统工程,每一个点都有相关部门来推进。

第二,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

比如,针对农业面

源污染防治,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针对农村水环境治理和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实施农村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针对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和修复,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

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废弃农膜回收、病虫害绿色防控。

第三,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鼓励地方在重点生态区位推行商品林赎买制度。

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