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闻道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docx
《博雅闻道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雅闻道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雅闻道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
博雅闻道2018-2021年高三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游戏(旅行青蛙)中“呱儿”是一只青蛙,它在“旅行”的过程中感染了一种名叫蛙壶菌的真菌,导致其皮肤溃烂。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皮肤上所有的蛙壶菌构成群落
B.青蛙有生物膜系统,而蛙壶菌没有
C.青蛙细胞中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都在膜上
D.青蛙可利用三种分裂方式完成生长发育繁殖
2.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蓝藻,在可见光下主要通过叶绿素a吸收光能,阴暗环境中主要通过叶绿素f吸收近红外光(不可见光的一种)。
下列有关该蓝藻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叶绿素a与f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不同条件下利用不同的光能是对环境的适应
C.光合色素能够吸收可见光之外的能量
D.可作为生产者参与到物质循环过程中
3.医务人员把干细胞植入牙槽内,可形成正常的再生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再生牙的形成过程不存在细胞衰老和凋亡
B.再生牙细胞中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
C.干细胞发育成再生牙过程中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
D.干细胞与再生牙的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4.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事例中,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能分泌递质又能合成激素
B.水盐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作为感受器不能作为效应器
C.花粉导致的过敏反应,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防卫功能
D.免疫调节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进行信息交流的物质
5.嫦娥四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表面生物试验(月球表面的重力约是地球的1/6),“太空棉”种子在月球表面长出了幼苗,若该幼苗在月球表面横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幼苗在月球表面易出现基因突变
B.该幼苗的生长素依然存在极性运输
C.该幼苗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将消失
D.地面设置对照组可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
6.Rett综合征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丧失,原因是其体内MeCP2基因发生甲基化(过程如图所示),造成了神经元中另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当MeCP2基因恢复正常表达水平后,运动能力则恢复正常。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导致了MeCP2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B.上述过程导致其携带的遗传信息和功能都发生改变
C.该基因可调控神经元中某些与运动有关基因的复制
D.运动控制能力是受多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
二、实验题
7.研究不同施硫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以(NH4)2SO4作为硫源,在人工气候室内设置0(CK组)、36.3(S1组)、413.85(S2组)3个施硫水平(单位:
kg/hm2)进行试验,并测定玉米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可用__________提取玉米叶片中的色素,其含量的高低能直接反映出__________的合成速率。
(2)要获得图1中所示曲线,在玉米不同发育时期,人工气候室内除环境湿度、温度相同之外,__________外界因素也应相同(两点即可)。
(3)研究发现,硫元素可以提高叶绿素将光能___________的能力。
结合图1和图2结果推测,施用硫肥使玉米增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8.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鸢尾素(蛋白类激素)的分泌。
该激素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敏感性高低可反映出单位胰岛素作用效果的强弱)。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___________而发挥作用。
(2)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原因有__________(一点即可)。
研究发现,青砖茶水提取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提高胰岛素的作用效果。
科研人员通过实验验证了上述发现
①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a.取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另取正常小鼠20只为丙组(对照),并测量___________。
b.甲组灌胃适量的__________,乙组,丙组分别灌胃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PI3K含量高,胰岛素作用效果好)。
②结果如下表:
鸢尾素(相对值)
PI3K(相对值)
甲
0.578
0.586
乙
0.396
0.343
丙
0.735
0.785
由上表可知,甲组的____________,则说明青砖茶水提取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降低血糖浓度。
三、综合题
9.大理石纹螯虾(三个染色体组)是由美国龙纹螯虾(两个染色体组)杂交产生。
由于其产卵数量大、食性杂、适应性强,短短二十多年就扩散到了欧亚非三大洲的野外淡水水域。
回答下列问题:
(1)大理石纹螯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原因是亲本之一的龙纹螯虾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了_____________的异常生殖细胞,与正常生殖细胞结合后发育而来。
大理石纹螯虾与龙纹螯虾有交配行为却无法产生后代,说明二者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研究了传播到非洲的大理石纹螯虾,发现其携带的螯虾瘟疫真菌导致本地螯虾大量死亡;而其在新栖息地自身感染的真菌、病毒比原产地少24%,寄生虫也比在原产地少50%左右。
由此推测大理石纹螯虾在非洲迅速扩张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大理石纹螯虾侵入初期数量迅速增多,几乎呈___________型增长,大理石螯虾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导致物种数量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稳定性。
10.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
某品种菠菜株型分为直立型、半直立型和开张型(由常染色体上基因A、a控制),叶形有平叶、皱叶(由常染色体上基因D、d控制)。
现有一株直立型皱叶雌株,与一株开张型平叶雄株杂交,F1表现型及比例为:
半直立型平叶:
半直立型皱叶=1:
1,F1两种菠菜杂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直立型平叶:
半直立型平叶:
开张型平叶:
直立型皱叶:
半直立型皱叶:
开张型皱叶=1:
2:
1:
1:
2:
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__(“能”或“不能”)判断菠菜叶片皱叶性状的显隐性,理由是_______。
决定菠菜叶形和株型的基因遵循_________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现有若干纯合直立型菠菜种子(AA表现为直立型,只含一个A表现为半直立型),经电离辐射处理后,获得了1株半直立型雄株菠菜。
科研人员提出该植株产生的假设:
①基因突变导致;②含有该基因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一对等位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导致。
请利用该植株,设计实验证明上述哪个假设成立?
简单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
注:
若采用杂交或自交实验,则只能进行一次实验;
现有的实验材料:
普通直立型、半直立型和开张型雌株。
11.为确定木瓜果酒固定化发酵的最佳工艺。
科研人员以番木瓜为原料,选用优良的醋酸菌,采用海藻酸钠进行固定化醋酸菌发酵工艺,制备高产的木瓜果醋,其简化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木瓜出汁率,常采用在术瓜浆中添加_________酶,该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和___________。
(2)木瓜醋发酵过程中可以用木瓜酒做底物的原理是_________。
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分转化成醋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最常采用的固定化细胞方法是__________,该过程中海藻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固定化酶则不宜用此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酵条件工艺组合如表所示。
试验号
发酵温度(℃)
接种量(%)
初始酒度(%)
最终酸度(g/100mL)
1
31
13
7
4.02
2
32.5
15
7.5
4.12
3
34
17
8
4.61
4
31
15
8
4.48
5
32.5
17
7.5
3.79
6
34
13
7
4.35
7
31
17
7.5
4.11
8
32.5
13
7
4.76
9
34
15
8
3.57
由表可知,当发酵的具体条件为_________时产酸量最大,由此可确定木瓜果酒固定化发酵的最佳工艺。
12.为探究M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将克隆得到的M基因导入拟南芥植株(自交繁殖),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过程a、b,采用__________法来获得了大量的M基因,过程b中需先加热至90~95℃然后冷却至55~60℃,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为获得转基因植物,采用___________法侵染拟南芥的花序。
基本过程如下。
①过程d: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过程e:
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再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离心、富集,得到含有M基因的农杆菌液。
③过程f:
在拟南芥植株产生大量花序时,将其花表面部分在农杆菌悬浮液中浸泡20~30s,3~4周后对转化拟南芥植株收种子(T0)。
浸泡之前,需先剪去已经长成的角果(这些角果将来可发育成种子),原因是_____。
④将收获的拟南芥T0种子,播种在含有_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健康生长的幼苗含有____________。
(3)采用农杆菌花序侵染的方法转化,一般只能将目标片段整合到一条DNA上。
若要获得M基因稳定的突变体,需___________筛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突变体。
参考答案
1.D
【分析】
1、种群指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群落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种群的集合,即该区域内的全部生物。
如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鲤鱼为一个种群,所有生物为一个群落,所有的鱼,既不是一个种群也不是群落。
2、生物膜系统指的是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和有膜结构的细胞器膜,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原核生物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故没有生物膜系统。
【详解】
A、青蛙皮肤上所有的蛙壶菌构成种群,A错误;
B、蛙壶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生物膜系统,B错误;
C、细胞中具备运输功能的蛋白质未必都在细胞膜上,例如血红蛋白,C错误;
D、青蛙可以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细胞分裂方式,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通过学生平时感兴趣的小游戏为切入点,考查细胞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等相关知识。
考查学生分析推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做考查。
2.A
【分析】
由题意可知,叶绿素f存在于蓝藻细胞中,它能吸收红光和红外光进行光合作用,红外光不在可见光谱内,扩大了可利用的太阳能范围。
【详解】
A、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没有叶绿体,A项错误;
B、由题意可知,蓝藻在可见光下利用叶绿素a,在阴暗环境中利用叶绿素f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现了对环境的适应性,B项正确;
C、由题意可知,该蓝藻可以吸收近红外光(不可见光)进行光合作用,C项正确;
D、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库中的CO2合成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参与物质循环,D项正确。
故选A。
3.B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
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同源染色体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3、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表达过程中mRNA、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都出现了稳定性差异。
【详解】
A、细胞的衰老和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所以干细胞发育成再生牙的过程中存在细胞衰老或凋亡现象,A错误;
B、再生牙由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分化发育而来,干细胞细胞核中含有一整套的遗传物质,B正确;
C、干细胞发育成再生牙的过程是有丝分裂的过程,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错误;
D、干细胞发育成再生牙的过程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故二者酶的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4.B
【分析】
下丘脑是高等动物内分泌活动的枢纽,也是生命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
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激素来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相关腺体的发育和相关激素的分泌;同时下丘脑也是水平衡、血糖平衡、体温调节的枢纽。
【详解】
A、体温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温调节,因此既能合成神经递质又能合成激素,A正确;
B、水盐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能感受渗透压的刺激,同时能作为效应器分泌抗利尿激素,B错误;
C、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都是机体防卫功能过强所致,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的防卫功能,C正确;
D、免疫调节过程中T细胞能够分泌淋巴因子,而淋巴因子也是信息交流的物质,D正确。
故选B。
5.C
【分析】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为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发生在器官的幼嫩部位,在成熟部位进行的是非极性运输,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转移,该过程不受光照的影响。
【详解】
A、由于月球表面辐射更大,因此更容易出现基因突变,A正确;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重力大小无关,是植物本身的特性,B正确;
C、月面重力依然存在,只是比地面重力小,因此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不会消失,C错误;
D、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因此,将地面与月面实验同时进行,可以提高实验的科学性,D正确。
故选C。
6.D
【分析】
分析题文描述与题图:
①MeCP2基因发生甲基化,但MeCP2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改变,即MeCP2基因没有发生突变。
②MeCP2基因发生甲基化可导致神经元中另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不能正常表达。
【详解】
A、B、MeCP2基因发生甲基化时,该基因的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并有发生改变,但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因此MeCP2基因没有发生突变,其携带的遗传信息也没有改变,A、B错误;
C、神经元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进行DNA的复制,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可调控与运动有关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C错误;
D、由题意可知,运动控制能力与MeCP2基因及一些与运动有关的基因密切相关,说明运动控制能力是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引导考生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的观念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体现了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的学科素养。
7.无水乙醇(或丙酮)ATP、O2、[H]环境CO2浓度②光照强度③除硫之外的矿质元素含量转变为电能进而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化学能”)施用硫肥后,导致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进而增强利用光能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
【分析】
据图分析:
图1中随着施硫水平的提高,玉米各时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增大;图2:
施用硫肥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随着施硫水平的提高,玉米叶片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越大。
【详解】
(1)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实验室中可用无水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素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起核心作用,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光反应速率,能直接反映出ATP、O2、[H]的合成速率。
(2)本实验目的是研究0(CK组)、36.3(S1组)、413.85(S2组)3个施硫水平对玉米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根据单一变量原则,除施硫之外的其他变量,如环境湿度、温度、环境CO2浓度、光照强度、除硫之外的矿质元素含量等外界因素要保证相同且适宜。
(3)由实验结果可知,施用硫肥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所以硫元素可以提高叶绿素将光能转变为电能进而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的能力。
而施用硫肥使玉米增产的原因可能是施用硫肥后,导致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进而增强利用光能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施硫量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分析,意在强化学生对实验的原理及过程的分析与掌握。
8.靶细胞和靶器官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少、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受阻、胰岛素靶细胞受体空间结构改变a.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初始浓度b.青砖茶水提取物等量的蒸馏水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明显高于乙组
【分析】
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糖尿是糖尿病的特征之一。
【详解】
(1)动物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和靶器官而发挥作用。
(2)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原因可能是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少、胰岛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受阻、胰岛素靶细胞受体空间结构改变。
①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
实验步骤:
a.取糖尿病模型小鼠40只,随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另取正常小鼠20只为丙组(对照),并测量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初始浓度。
b.甲组灌胃适量的青砖茶水提取物,乙组,丙组分别灌胃等量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再次测量两组小鼠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的含量(PI3K含量高,胰岛素作用效果好)。
②由上表可知,甲组的鸢尾素含量和PI3K含量明显高于乙组,则说明青砖茶水提取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且能降低血糖浓度。
【点睛】
解答此题需要明确激素调节的特点,并能结合实验设计的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分析作答。
9.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生殖隔离因为大理石纹螯虾携带的瘟疫真菌导致本地螯虾大量死亡,使其竞争压力减小(答“本地螯虾大量死亡”与“竞争压力减小”);大理石鳌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天敌和寄生虫的制约(“天敌少”或“寄生虫少”)J抵抗力
【分析】
1、地理隔离,是由于地理上的因素,使原本属于一个物种的分割在两个不同的地理区域。
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
2、抵抗力稳定性是指抵抗外界干扰和破坏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遭到毁灭性破坏后,复原的能力;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由其复杂程度决定的,(食物网)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3、生物入侵:
一种生物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从原来的分布区域迁入一个新的区域,其后代在新的区域里迅速地繁殖、扩散,对迁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生物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加速物种的灭绝。
【详解】
(1)大理石纹螯虾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原因是亲本之一的龙纹螯虾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含有二个染色体组的异常生殖细胞,与正常生殖细胞结合后发育而来。
大理石纹螯虾与龙纹螯虾有交配行为却无法产生后代,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2)大理石纹螯虾携带的螯虾瘟疫真菌导致本地螯虾大量死亡;而其在新栖息地自身感染的真菌、病毒比原产地少,寄生虫也少。
由此推测大理石纹螯虾在非洲迅速扩张的原因可能是大理石纹螯虾携带的瘟疫真菌导致本地螯虾大量死亡,使其竞争压力减小;大理石鳌虾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原有天敌和寄生虫的制约。
(3)大理石纹螯虾侵入初期数量迅速增多,几乎呈J型增长,大理石螯虾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导致物种数量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不能无论皱叶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F1和F2中平叶和皱叶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1:
1基因的自由组合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答案l:
取该半直立型雄株菠菜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问,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所得后代的表现型为直立型和开张型植株,则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
若所得后代全部为直立型植株,则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基因缺失。
答案2:
取该半直立型雄株菠菜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所得后代的表现型为半直立型和开张型植株,则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
若所得后代全部为半直立型植株,则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基因缺失。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1)上述实验结果中,无论皱叶性状是显性还是隐性,F1和F2中平叶和皱叶的表现型及比例都是1:
1,因此,不能判断菠菜叶片皱叶性状的显隐性。
但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决定菠菜叶形和株型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现有若干纯合直立型菠菜种子,经电离辐射处理后,获得了1株半直立型雄株菠菜。
为探究该半直立雄株的产生是基因突变导致还是含有该基因染色体片段的缺失(一对等位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导致,设计如下实验,若为基因突变则突变则该半直立雄株的基因型为A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该半直立雄株的基因型为AO(含相关基因的片段缺失),
方法一,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进行,取该半直立型雄株菠菜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问,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所得后代的表现型为直立型(AA)和开张型植株(aa),则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
若所得后代全部为直立型植株(AA),一对等位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因此无开张型出现,则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基因缺失。
方法二,取该半直立型雄株菠菜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观察单倍体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所得后代的表现型为半直立型(A)和开张型(a)植株,则该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
若所得后代全部为半直立型(A)植株,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死亡,则该植株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缺失引起的基因缺失。
【点睛】
熟知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结合题中相关信息并能合理作答时解答本题的前提。
不完全显性也是本题的考查点
11.果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醋酸菌在氧气充足条件下,能够将乙醇转为乙醛,再将乙醛转为醋酸酒精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而醋酸菌为好氧菌,在无氧条件下无法生存包埋法固定醋酸菌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发酵温度32.5℃、接种量13%、初始酒度7%
【分析】
(1)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能分解果胶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从而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2)果酒的制作原理是:
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3)果醋的制作原理是:
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果汁中的糖分分解成醋酸;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先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细胞个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
【详解】
(1)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从而提高木瓜等水果的出汁率。
果胶酶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
(2)木瓜醋发酵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
醋酸菌在氧气充足、缺少糖源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