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8916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docx

蔗牛沼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建议书

种蔗—养牛——沼气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

区域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科技开发与示范

课题名称:

“蔗—牛—沼”农业生态种养模式技术示范

课题类别:

科技产业化

承担单位:

XX市水产畜牧局

申报部门:

XX市科学技术局

申报日期:

二OO五年四月一日

 

一、总论

(一).课题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课题单位名称:

XX市水产畜牧局

法定地址:

XX市江南路118号

法人代表:

法人代表职务:

局长

主管单位名称:

XX市科技局

承担单位概述:

XX市水产畜牧局是XX市人民政府主管全市水产畜牧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下设畜牧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防检站、水产技术推广站和渔政站等机构。

主要负责XX市水产畜牧养殖业发展规划的制定,畜牧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畜禽渔疫病的防治,动物检疫监督等水产畜牧行政、技术管理工作。

全局有干部职工60人,其中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3人。

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人,中级14人,初级5人。

曾组织实施“广西科技兴牧‘133’工程项目”、“广西100万只山羊饲养综合技术开发”、“南宁地区年出栏10万只山羊综合技术开发”、“提高隆安黑山羊种群生产性能综合技术开发”、“糖蜜尿素舔砖喂养技术推广”等项目,并获得自治区和地区级的奖励。

本局办公地点自从南宁市搬迁到XX市后,把发展农村经济、使农民增收作为工作重点,为了发展养牛,在全市范围建立了牛人工授精配种点148个,2004年人工配种母牛2.7万多头,产杂交牛5800多头,建立示范养殖小区29个。

本单位的技术力量具有承担和完成蔗—牛—沼模式的农村生态农业发展,推进现代畜牧业和农村能源建设的能力。

(二).课题背景

1.项目提出的背景及依据

XX市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蔗糖业是XX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地方财政收入近50%、农民收入近70%来自蔗糖业。

同时,XX市也是新成立的边境地级市,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畜牧业总量小,年牛存栏不足50万头,且以役用牛为主,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25%左右。

随着农业机械在农村普及,役用牛逐步被淘汰,农村养牛户数逐步减少。

近年来,XX市以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抓沼气池建设,全市农村虽建起19.53万座沼气池,沼气池入户率达50%以上。

建了沼气池也并不能说明可用沼气池来做饭、照明,相当多的沼气池因没有原料而没有被利用,成了一种摆设。

而有的沼气池由于原料不足,产气量少,不能满足农户作炊。

另一方面,农村自古以来都是靠柴火为能源作炊,虽然现在农村的能源来源多,有煤气、电和沼气,但煤气、电和沼气也不能满足农户对能源的需求,加上大多数农民为了节省开支宁愿上山砍柴做炊,造成了今天随处可见的石漠化,给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恢复的破坏。

随着中国加入WTO,蔗糖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蔗糖业自身的角度分析,存在着种植成本高、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2003年,我市进厂蔗价169元/吨,而巴西仅为70—90元/吨、泰国120元/吨;吨糖原料蔗成本我市比巴西高623—792元/吨,比泰国高392元/吨。

我市年产甘蔗尾叶约230万多吨,除少部分用于喂牛外,剩余的全部烧掉或废弃,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一定的环境污染。

种植成本高和综合利用率低,是造成蔗糖业综合经济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从农村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蔗糖产业在我市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顶梁柱。

这种单一性产业结构,造成了抵御风险的脆弱性。

蔗糖产业一旦遭受冲击或挫折,势必对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此,XX市委、市政府在市第一次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草食动物,把奶水牛和肉用牛产业培育为XX市新的支柱产业。

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目前XX市草食动物正在向良种化、规模化发展。

在畜牧业规模养殖迅速崛起的同时,牲畜粪便造成的农业污染也呈现出加重的趋势。

许多养殖小区、养殖大户畜禽粪便随意堆放。

这些粪便进入水体或渗入浅层地下水,将严重污染环境。

还有很多没有经过发酵的粪便直接进入田地,粪便中的有害细菌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

对于养殖业的环保问题,就要着力抓好畜禽生态养殖工程和沼气工程,积极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生态养殖和沼气工程建设。

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环保型”等沼气工程等模式,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并通过综合利用,变废弃物为优质能源和高效有机肥料,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蔗—牛—沼”种养生态模式技术示范项目就是在多年实施甘蔗“六化”(管理智能化、品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灌溉水利化、生产契约化,基地规模化)生产的基础上,利用蔗叶蔗尾梢饲养肉用牛和奶水牛,用牛粪作为沼气池发酵原料,提高甘蔗综合利用率,构建以蔗糖产业为龙头、以养牛业为纽带、以沼气为热点,形成互动联动的、循环式的“蔗—牛—沼”三个产业共同协调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链。

该项目的提出既符合XX市的实际,又符合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背景深厚,依据科学。

2.项目实施的重大意义

1、通过养牛和建沼气,提高甘蔗的综合利用率,利用沼气液作肥料种蔗,降低甘蔗种植成本,大幅度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蔗区1个农户如果种植8亩甘蔗,再种1亩牧草,可养2头牛,可新增产值3000元,获利2500元;2头成年母牛每天排出的粪便用来作沼气的发酵原料制取沼气,可供一家5口一天做饭和照明之用,每年可节约打柴90个工日,每个工日10元计,节约经费900元,。

据估算,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年所产的沼肥增值要超过250元。

只从经济效益来说,一个家庭如果种8亩甘蔗,一亩草,养两头母牛,建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一年可节支增收3650元。

在农村建立沼气池,利用甘蔗稍叶喂牛,用牛粪作沼气池发酵原料,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还可以使农村环境得到改善,实现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农村环境优良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农业生态系统。

效果示意图如下:

 

实施该项目后,该农户节支增收3650元,若该户有4口人,则人均增收730元。

2、项目的实施,在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把养牛业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加快生态农业发展,使经济结构从单元向多元转变,形成多个支柱产业互相拉动、互相促进、互相辅佐的经济发展格局,产生“1+1+1>3”的综合效益,实现地方财政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推动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3、把养牛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后,可带动肉类加工、乳制品、饲料、兽药、皮革加工等一批相关产业,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繁荣地方经济。

4、奶水牛业是广西的特色、优势产业,水牛奶品质优良,可加工成高档乳制品,抢占国内外市场。

5、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及胚胎移植技术可加快牛品种改良速度,加快我市畜牧业发展。

6、“蔗—牛—沼”高效种养生态模式是一个闭合、循环的高效生态系统,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3.承担单位优势条件

(1)技术力量有保障。

XX市水产畜牧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足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和管理,且近年来承担了多个科技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

并与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广西水牛研究所、广西畜牧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签订技术依托协议,可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2)农民养牛积极性高。

XX市大多数农民有养牛的传统,养牛积极性高涨。

目前全市牛存栏量为51.2万头,建立养殖小区29个。

同时,部分养牛小区已建立起养牛协会。

(3)我市甘蔗种植面积大,为养牛业提供丰富的饲料资源。

甘蔗面积230亩,产原料蔗1100万吨,产糖140万吨,占广西产糖量的1/4、全国的1/8,年产甘蔗梢叶250万吨。

(4)近年来,XX市以推进“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下大力气抓沼气池建设。

全市农村迄今共建起了19.53万座沼气池,入户率为50.7%。

遍地开花的沼气池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5)XX市畜牧部门、养牛户与信用社建立了农户养牛信贷制度。

信用社为通过畜牧部门培训合格的农户提供无抵押贷款,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6)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XX市委、市政府在市第一次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提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优质高效农业;积极培育畜牧养殖业,使其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市、县两级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国内外现状、市场调查和需求预测

肉牛生产。

去年,受美国疯牛病疫情的影响,很多国家禁止从美国进口牛肉,导致了国际市场牛肉供应紧张,价格明显上涨,因此也拉动了我国内牛肉市场的消费,据资料显示,与去年同期比,河南牛肉销量大约增加了三成。

近年来,我国牛肉消费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长效快。

这种需求增长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

因为我国人均牛肉占有量基数低,世界平均25公斤,发达国家40公斤,我国只5公斤,差距很大。

牛的自然再生产速度又相对较慢。

所以,今后较长时期内,肉牛生产将在市场强力拉动下,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奶牛生产。

1996年广西存栏奶牛5500头,当年奶产量9000吨,此后一直到2000年,连续4年每年递增约1000吨;2001年,奶牛存栏数激增至1.2万头,当年奶产量突破2万吨;2003年为3.92万吨,预计今年将达到4.5万吨。

但目前广西人均牛奶占有量仅有0.8公斤,位居全国倒数第一。

据中国奶协公布的数据,2003年全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为10.1公斤,然而,这也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而广西人均牛奶占有量距离世界平均水平就更遥远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牛奶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广西发展奶牛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特别是广西水奶牛生产,经过引进摩拉水牛和尼里/拉菲水牛对本地水牛进行杂交改良,并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证明了本地水牛杂交改良后,可以培育成乳肉兼用型水牛,它不但保留了本地水牛耐粗饲、抗病力强的优点,而且基乳肉生产性能大为提高,特别是产奶量提高了1倍以上。

水牛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水牛奶的市场价格在每公斤3.6元左右,比黑白花牛奶高出1.6元左右,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沼气池发展。

现在,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尼泊尔、菲律宾、印度等,都在积极开发和利用沼气。

美国芝加哥市已建成连接市内各个垃圾坑的地下管道,垃圾腐烂后产生的大量沼气和二氧化碳,经过备有加热器和冷却器的沼气管道把二氧化碳排除掉,使沼气通过纵横交错的地下管道送到用户家中。

尼泊尔的牛粪资源丰富,便利用牛粪制取的沼气,并从1976年开始推广使用。

据计算,两头成年牛每天排出的粪便用来制取的沼气,可供一家五做饭和照明之用。

在农村大力发展推广沼气,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措施,它不仅涉及到农村能源建设,而且是农村肥源建设、环境保护和卫生建设的重要内容。

因此,我国对发展沼气很重视,一直在积极推广使用这种新能源。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

1.课题研究与开发论述

主要研究与开发内容

(1)研究蔗糖业、养殖业与沼气三结合的推广普及。

为使这种模式在我市农村大量发展实施,应该注重选择养牛、种蔗大户大力举办沼气,以期获取最好的能源、生态经济效益,同时提高农民用能质量和水平。

牛粪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副产物是沼渣、沼肥、沼液。

沼液、沼渣可用来喂养猪、鱼,沼肥可作有机肥和理想的土壤改良剂,沼液可用作"广谱性生物农药"和种子浸和液。

(2)建立牛杂交改良繁育体系。

在全市建立牛人工授精网络,通过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对本地母牛进行品种改良,为蔗区提供良种牛。

(3)研究甘蔗稍叶的青贮与推广应用,为开发丰富的甘蔗稍叶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不同类型的秸秆,指导农户合理开发利用,科学饲养,从而推动我市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转变。

课题技术关键及其作用

(1)通过人工授精及胚胎移植技术对本地牛进行品种改良,加快牛品种改良速度,这是课题实施的前提。

(2)利用生物技术处理蔗叶(梢),生产牛饲料,饲养肉用牛和奶水牛,这是联接产业链的纽带。

(3)建立不漏水、不漏气,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性容器--沼气池,并能发酵产气,这是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

考核指标

(1)优化筛选出种养生态发展合理模式;

(2)项目区养殖商品牛或奶水牛5000头,年出栏肉牛2000头;

(3)以牛粪为主要发酵原料的沼气池200个;

(4)种养结合新增产值30%以上,户均节支增收3000元。

2.课题技术基础和产品可靠性论述

(1)技术基础论述

①人工授精技术是世界公认的当代畜牧科学的一项先进技术,其输精技术已经成熟,容易掌握和普及推广。

广西是我国较早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开展水牛品种改良的,并在此领域取得过一批科研成果,有较好的基础和人才资源。

广西水牛研究所目前人工授精受胎率已达到了70—80%,说明当前牛人工授精技术是非常成熟的。

②通过广大科技人员的研究实践,秸秆加工处理喂牛是一项成熟的技术,有氨化、青贮、微贮等,我国已在大规模的运用。

目前应用比较多的有青贮技术。

袋装青贮则是青贮技术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效益高、贮存可多可少、使用方便、中小养殖户容易接受,在农村推广使用,将有利于充分利用丰富的甘蔗尾资源和饲料生产开发,保证长年草料充足、多样,对农村草食动物规模化发展起促进作用。

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应用得到了农业部、中国农科院、各省农牧局的重视、支持和肯定。

北京、上海、安徽、广东、河南、青海等省市都分别对稻草、玉米秸秆、地瓜藤、芦苇、甘蔗尾叶、黑麦草及紫花苜蓿草等进行了袋装青贮试验,并由农业部属北京奶牛育种中心于1999年底作了袋装青贮紫花苜蓿及窖贮玉米的对比饲喂试验。

测试报告都证实了青贮效果具有长期保存而营养成分损失较小、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消化率高,并证明在正常情况下袋装青贮后的苜蓿草粗蛋白含量可增加5%左右,维生素增加10-20%,粗纤维减少3-5%。

③引进、培育出了一批优良牧草品种,如桂牧一号、美国矮象草、皇草、杂交狼尾草、印度木豆、珍珠高粱等,已大面积在农村推广应用。

④XX市有能繁母牛19.7万头,在两年多的牛品改工作中,巳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目前全市已建立了牛冻精中转站一个,牛人工授精配种点148个,有牛人工授精技术员331人,建立牛养殖小区29个,还有700多户农户申请贷款养牛。

2004年杂交配种母牛28227头,产杂交牛犊5825头。

牛人工授精网络的建设为项目实施完成后,我市农村向“蔗—牛—沼”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提供基础。

⑤沼气是有机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在厌氧环境中,经过多种微生物(统称沼气细菌)的作用而产生。

沼气是在厌氧条件下发酵产生,有机物热量损失很小,仅为2~3%,同时沼气发酵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有机酸,有机酸把分解释放的氨及时吸收固定,从面减少了氮的损失,起到了良好的保持肥效的作用,使沼气池贮存的肥料速效氮比发酵前提高1.6倍。

而敞开粪池和露天堆肥大部分属于好氧发酵,有机物质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生物效能大大降低,其速效氮和全氮含量都比发酵前显著下降。

(2)产品可靠性论述

通过品种改良的肉用牛,牛肉蛋白质含量高,低脂肪、营养完全,适合人体营养需要。

据权威部门论证,水牛奶是一种优质的奶源,乳质浓厚,营养价值较高,干物质、含量达16.5—22%,乳脂率达6.6—11%、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超过荷斯坦奶牛1—2倍。

而且其乳脂肪球和酪蛋白颗粒的直径较粗,在加工上有很大优势,特别适合深加工,制造优质的奶油和奶酪等级制品。

象奶酪之类的产品,用水牛奶生产的制品,其质量要优于黑白花牛奶制品。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是一种可以不断再生、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干净卫生、使用方便的新能源,其副产品——沼渣、沼液中有大量的微生物代谢产物,这些代谢物含有各种维生素、蛋白质,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所以沼渣、沼液、沼气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

从现今情况看来,使用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减少乱砍树木的现象,保护植被,而且能增加有机肥料资源,提高质量和增加肥效,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使农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使用沼气有利于净化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四、实施课题所需条件及解决措施

1.条件需要论述

(1)需要养牛小区中的养殖户和养牛大户(养牛5头以上)200户建设成“蔗—牛—沼”生态模式示范区;

(2)需要建立市、县、乡(镇)、村四级配种站。

作为本地黄牛和水牛品种改良基地;

(3)需要丰富的蔗叶、蔗梢、牧草等饲料;

(4)需要有沼气池的建设和管理的群众基础;

(5)有牛人工授精、饲草加工、饲养、防疫、沼气池技术人员;

(6)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

2.具备的条件及欠缺条件解决措施

现已具备条件:

(1)已建立有28个“蔗—牛”养殖小区,200多个“蔗—牛”养牛大户可选择;

(2)大部分县、乡已建有配种站,有牛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51人。

(3)项目区内甘蔗种植面积235多万亩,年可生产甘蔗尾叶250万吨;有牛存栏52.32万头,其中:

黄牛17.19万头,水牛35.13万头。

(4)全市农村已建起19.53万座沼气池,农民对沼气池都普遍认识。

(5)全市有畜牧兽医科技人员522人,其中高师12人,中师50人,助师、技术人员460人。

(6)已和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签订技术依托协议,可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7)已建立科学养牛信贷制度,可为养牛户提供无抵押贷款服务。

尚缺乏的条件:

(1)200户“蔗—牛—沼”生态模式示范区的完备;

(2)用于加工农作物秸秆的铡草机200台

(3)400个8立方米的青贮池和5000个青贮袋。

(4)人工授精员技术水平不高,相关设施、器械配备不足,人工授精网络尚未健全。

(5)缺乏可直接带动、指导农民的农民技术员;

解决措施:

(1)选择有一定规模的养牛大户和养牛小区建立“蔗—牛—沼”生态模式示范区;

(2)继续争取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对我市牛人工授精网络建设的支持。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积极性高,有一定规模的乡(镇)、村,建立牛配种站;

(3)建立养牛沼气专业协会,聘请专家、教授对农民技术员进行培训,使之掌握牛人工授精、饲养、防疫及沼气池建设与管理等技术,可直接带动、指导农民进行生产;

(4)课题总投资1100万元,农民通过贷款等方式自筹800万元,申请财政农业专项资金200万元。

科技经费主要用于项目示范区购买铡草机、建设青贮池、购买青贮袋,建设沼气池补贴,及组织、发动、指导、培训农民等费用。

五、课题实施方案

1.研究与开发技术方案

(1)在已有的基础上,在江州区、龙州县、大新、宁明、天等等县在养牛小区、养牛大户中选择200个建立“蔗—牛—沼”生态模式示范区;

(2)单纯用甘蔗叶(稍)直接喂牛,牛不长反瘦,这是甘蔗叶利用受到限制重要因素之一。

应用生物发酵技术研究甘蔗稍叶的利用、推广,生产优质饲料,进行杂交肉用牛和奶水牛的规模养殖;

(3)建立和完善牛人工授精网络,通过杂交配种,改良本地牛;

(4)严格免疫,科学饲养,加强疫病防治;

(5)发动农民结合甘蔗生产进行牧草种植,以保证牛群有充足的青饲料供应;

(6)建立科技含量高的沼气池,利用牛粪等作为发酵原料给农户提供清洁干净的能源;

(7)沼气池的副产物——沼渣、沼肥、沼液的综合利用开发。

引导农户用沼渣喂养猪、鱼,用沼液作“广谱性生物农药”和种子浸和液,用沼肥作基肥种蔗,实现甘蔗生产的进一步降本增效;

(8)以村为单位(养殖数量大的可以屯为单位),组织农户建立生态养殖小区,以生态养殖小区为单位,成立养牛生产者协会及沼气协会,为农户提供服务。

通过协会组织农户参加养牛及沼气应用技术培训,发动和组织农民饲养奶水牛和肉牛,协助养牛户申请贷款,组织奶牛生产所需的饲料、药品等物资供应,保护养牛户利益不受侵犯。

2、工艺路线图

 

3.课题“三废”处理措施和方案

本课题利用蔗叶、蔗稍经过生物发酵(氨化、青贮、微贮)后喂牛,发展养牛业,并建立沼气池。

沼气池的建设不仅可处理牛粪尿,还可以处理农村丰富的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等废弃物开发出优质能源,彻底改变农村的卫生状况,大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现代文明。

大力发展沼气工程,能够较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成果,创造良好的生态生存环境。

所以本课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4.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项目指挥部,由市委书记罗殿龙及市长张秀隆担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蒙结、市委秘书长李明凤、分管农业的副市长雷庆多任副指挥长。

指挥部成员由市水产畜牧局、财政局、糖业局、能源办、扶贫办、发改委主要领导及各县(市、区)长组成。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市水产畜牧局长李清豪兼任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水产畜牧局副局长黄继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设在市水产畜牧局。

各县(市、区)相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各成员责任明确,各施其职,确保项目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2、实行目标管理。

市、县、乡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年度进行验收评比,奖励先进,批评落后。

作为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之一。

3、以生态养殖小区为单位,成立养牛及沼气生产者协会,为农户提供服务。

通过协会组织农户参加养牛及沼气池管理技术培训,发动和组织农民饲养奶水牛和肉牛、建沼气池,协助养牛户申请贷款,组织奶牛生产所需的饲料、药品等物资供应,保护养牛户利益不受侵犯。

5.课题实施进度计划

2005年,建立和完善100个“蔗—牛—沼”种养生态模式示范户。

项目区牛存栏量达2000头,配套建立沼气池50座。

完善牛人工授精点30个,培训牛人工授精员30人。

2006年,继续建立种养生态模式示范区,使示范养牛户达200户。

项目区牛存栏量达4000头,配套建立的沼气池达200座。

新建和完善牛人工授精点50个,培训牛人工授精员50人。

2007年,项目区牛存栏量达5000头,可出栏3000头。

全市牛人工授精点150个,有熟练牛配种员500人。

项目区内所产的沼气可满足农户做炊、照明之用,农民的居家环境卫生、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通过项目示范建设所体现的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使之成为我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精品点,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示范“窗口”。

六、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项目的实施,使大量的蔗叶、蔗梢和畜禽粪便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七、投资估算、资金筹措

(一)项目投资估算表

项目

单位

数量

单价

(元)

金额

(万元)

一、固定资产投资

 

 

 1110

1.种牛

4000

2000

800

2.牛舍

200

10000

200

3.沼气池及其设施

200

1500

30

4.青贮池

400

500

20

5.青贮袋

5000

4

2

6.铡草机

200

1500

30

7.牧草配套种植

2000

100

20

8.其他投资

8

二、开办费

70

1.前期工作费

20

2.技术培训费

50

三、预备费

30

基本预备费

20

涨价预备费

10

四、流动资金

100

五、其他费用

10

合计

1320

项目总投资132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110万元,开办费70万元,预备费30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其他费用10万元。

2.资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