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8840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3.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集体备课展示.ppt

专题二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课题1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课题分析一、课题分析本专题一共包括本专题一共包括3个课题,本课题个课题,本课题微生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物的实验室培养是开展其他两个课题的基是开展其他两个课题的基础。

学生只有掌握了本课题中所介绍的基本础。

学生只有掌握了本课题中所介绍的基本技术,才能完成本专题的其他课题。

技术,才能完成本专题的其他课题。

本课题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本课题通过生产中的实例,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的纯认识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保持培养物的纯净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净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培养微生物的要领,就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养微生物的要领,就是为所需要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阻止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生物的生长。

学生在必修一模块学习了细胞中学生在必修一模块学习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由此可引导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由此可引导学生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同时根据日常分析培养基的成分,同时根据日常生活学生能知道微生物无处不在,生活学生能知道微生物无处不在,由此指导学生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由此指导学生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理。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课题目标三、课题目标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进行无菌技术的操作。

3、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进行微生物的培养。

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度与价值观形成勇于形成勇于实践、践、严谨求求实的的科学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度和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分析分析实验流程,流程,对比前面的比前面的实验设计,归纳共性,分析差异。

共性,分析差异。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的操作。

五、基础知识分析五、基础知识分析

(一)培养基

(一)培养基知识要点:

知识要点:

1、培养基的用途和种类,指出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和固体、培养基的用途和种类,指出培养基可分为液体和固体两大类。

两大类。

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3、培养基的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培养基的基本成分都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二)无菌技术

(二)无菌技术知识要点知识要点1、无菌技术的概念。

、无菌技术的概念。

2、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

3、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六、考情分析六、考情分析11、20092009年辽宁、宁夏考卷年辽宁、宁夏考卷4040题,填空题,填空1515分分22、20102010年全国年全国11卷卷3434题填空,题填空,1212分分33、20112011年新课标卷年新课标卷3939题,填空,题,填空,1515分分1.1.何为培养基?

何为培养基?

3.3.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配方,但是不同的培养基有不同的配方,但是其基本成分都相同,都包括哪些营养其基本成分都相同,都包括哪些营养成分?

有何作用?

请举例说明。

成分?

有何作用?

请举例说明。

课前自主学习课前自主学习:

2.2.按照不同的培养基划分标准,培养按照不同的培养基划分标准,培养基有哪些种类、配制特点及其应用?

基有哪些种类、配制特点及其应用?

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11、何为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包括哪、何为无菌技术?

无菌技术包括哪些方面?

些方面?

22、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33、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44、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

55、干热灭菌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干热灭菌法和高压蒸汽灭菌法的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

七、教学七、教学过程过程(课上课上)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一、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1、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养基质。

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2、种类、种类用途用途化学成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需加入凝固需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剂,如琼脂一、培养基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它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它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培养基加入某种在培养基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用以鉴别不同指示剂或化学药品配制而成,用以鉴别不同的微生物。

的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选择培养基应用应用加入青霉素加入青霉素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加入高浓度食盐加入高浓度食盐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加氮源不加氮源分离固氮菌分离固氮菌不加含碳有机物的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无碳培养基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分离自养型微生物加入青霉素等抗生加入青霉素等抗生素素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分离导入了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体细胞3、培养基成分、培养基成分一、培养基一、培养基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水、碳源、氮源、无机盐4.4.配制原则配制原则目的明确:

目的明确:

营养全面、浓度适宜、比例恰当营养全面、浓度适宜、比例恰当适宜的适宜的pHpH值:

值:

有机碳源有机碳源异养型:

异养型:

根据微生物的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种类、培养目的选择原料选择原料自养型:

自养型:

加入缓冲剂加入缓冲剂细菌偏碱,真菌偏酸细菌偏碱,真菌偏酸(COCO22碳源)碳源)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配方牛肉膏牛肉膏5.0g蛋白胨蛋白胨10.0gNaCl5.0g琼脂琼脂20.0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定容至1000ml。

一、培养基一、培养基根据配方你能配制出根据配方你能配制出100ml培养基吗?

培养基吗?

配方中的各成分为微生物提供了哪些营养?

配方中的各成分为微生物提供了哪些营养?

固体培养基:

菌落固体培养基:

菌落菌落菌落菌菌落落是是鉴鉴定定菌菌种种的的重重要要依依据据消毒消毒使用较使用较温和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灭菌灭菌使用使用强烈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所有所有的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常用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11、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

100100煮沸煮沸5-6min5-6min22、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70-7570-75下煮下煮30min30min或或8080下煮下煮15min15min33、用、用75%75%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酒精、新洁尔灭等进行皮肤消毒44、氯气消毒水源、氯气消毒水源55、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11、灼烧灭菌、灼烧灭菌22、干热灭菌:

、干热灭菌:

160-170160-170下加热下加热1-2h1-2h。

33、高压蒸气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

100kPa100kPa、121121下维持下维持15-30min15-30min。

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A.A.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或培养皿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或培养皿B.B.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C.C.接种环、接种针接种环、接种针D.D.实验操作者的双手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灭菌灭菌灭菌灭菌灭菌灭菌消毒消毒二、无菌技术二、无菌技术三、实验操作三、实验操作

(一)制备培养基

(一)制备培养基(三)微生物的恒温培养(三)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二)纯化大肠杆菌

(二)纯化大肠杆菌(四)(四)菌种的保存菌种的保存

(一)制备培养基

(一)制备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1.计算计算22称量称量33溶化溶化44灭菌灭菌55倒平板倒平板三、实验操作三、实验操作器具的灭菌器具的灭菌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倒平板技术倒平板技术倒平板倒平板约约50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培养基,造成污染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1.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50左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污染培养基。

3.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4.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

为什么?

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

为什么?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物。

(二)纯化大肠杆菌

(二)纯化大肠杆菌平板划线法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

三、实验操作三、实验操作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微生物的接种技术平平板板划划线线法法1.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要灼烧接种环?

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

为什么?

烧接种环吗?

为什么?

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却后再进行划线?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为什么总是从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