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58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7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际金融重点整理总结.doc

❀国际金融❀

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简答题,名词解释)

(1)经常账户:

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货物(具体内容、记录的时间、计价点)

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各类服务)

收入(具体内容、记录的时间)

经常转移(具体内容、价值确定)

(2)资本和金融账户:

指对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部分。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和放弃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3)错误遗漏账户:

平衡各类项目,数目与余额相等,而符号相反。

2.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大卫·休谟)(简答题)

指由国际收支失衡引起的国内经济变量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反作用过程。

(1)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流出,国内货币供给减少——

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贸易收支改善

(2)收入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对外支出增加——国民收入下降——社会总需求下降——

进口需求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3)利率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供给量减少——利率上升——本国金融资产收益率增加

——本国对外国金融资产需求减少,外国对本国金融资产需求增加——

资金流出减少或资金流入增加

3.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

(1)需求调节政策(短期政策)

从需求角度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

按照对需求的不同影响,需求调节政策分为:

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

(2)供给调节政策(长期政策)

从供给角度来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3)资金融通调节政策(中期政策)

融资措施是指以筹措资金的方式来填补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缺口。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内部融资,即当一国持有充足的官方储备时,可直接用官方储备,或动员和集中国内居民持有的外汇来满足对外支付的需要;另一个是外部融资,即通过从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融通资金,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

4.选择(辨别两者):

支出增减型政策:

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国民经济中支出总水平的政策。

这类政策主要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支出转换型政策:

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所谓改变支出方向是指将国内支出从外国商品和劳务转移到国内商品和劳务上来。

支出增减型政策如何影响一国国际收支?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可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再影响本国对外国商品、劳务和金融资产的需求,从而影响本国国际收支状况。

支出转换型政策如何影响国际收支?

例如,汇率贬值或者对进口商品和劳务征收高关税,都会使进口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相对上升,从而使居民将一部分支出转移到购买进口替代品上来。

5.“融资还是调整”(选择)

对外部均衡调控的首要问题是“融资还是调整”。

融资措施虽然能暂时应付国际收支逆差,但由于其没有改变国际收支的变动趋势,因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尤其是持续的巨额逆差。

由此可知,融资方法主要适用于由临时性的、短期的冲击引起的国际收支逆差,可以避免调整的痛苦;而如果国际收支逆差是由中长期因素导致的,那么就势必要运用其他政策进行调整。

6.米德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指出,在汇率固定不变时,政府只能主要运用影响社会总需求的政策来调节内外均衡。

这样,在开放经济运行的特定区间便会出现内外均衡难以兼顾的情形。

例如,在开放经济中,经济可能面临以下内外经济状况的组合。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2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1,4情形为米德冲突)

7.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原则(罗伯特·蒙代尔)

出发点:

不同的政策掌握在不同的决策者手中;如果决策者不能紧密协调这些政策,而是独立地进行决策的话,就不能实现最佳的政策目标。

结论:

如果每一个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最佳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实现最佳调控目标。

如何进行政策指派——“有效市场分类原则”(选择题):

每一个目标应当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着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

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

8.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着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价格弹性来论述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差额的影响。

前提条件:

1、收入不变(Y);2、利率不变,不考虑国际资本流动,将商品劳务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3、国内外商品的价格保持不变;4、贸易品进出口供给弹性无穷大。

9.马歇尔—勒纳条件(名词解释)

前提假设:

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2、国内外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3、初始状态为国际收支平衡

当EM+EX>1时,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另外,当EM+EX=1时,货币贬值不影响贸易收支;当EM+EX<1时,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10.弹性分析法(弹性论)的缺点

(1)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2)假定供给弹性无穷大

(3)假定货币贬值会迅速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11.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简答题)

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汇率贬值不能马上改变贸易收支。

相反,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经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才慢慢开始改善。

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如下图)。

J曲线效应的原因:

(1)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合同仍然必须按照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

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成外币的收入将减少。

(2)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因素的影响。

(3)在某些情况下,贸易者可能预期货币会进一步贬值。

进口者则会加大进口规模,以避免真实贬值发生以后的损失;出口者则会减少出口规模,以便在真实贬值发生以后获得更大的收益。

12.吸收分析法(吸收论)(客观题)

吸收论又称支出分析法,它是当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西德尼·亚历山大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于1952年提出来的。

吸收论认为国际收支与整个国际经济相联系,只要理解经济政策怎样影响总的经济活动关系,尤其是产量变化以后,支出如何变动,才能理解国际收支的变化。

国民收入和支出与国际收支的关系

Y=C+I+G+(X-M)

将(X-M)用B来表示,将(C+I+G)称为吸收(或支出),反映本国居民的支出,用A表示,则可以得到:

B=Y-A

上式含义:

如果国内总产出Y超过国内总吸收A,则国家可以将剩余产品用于出口;相反,如果国内支出大于国内产出,则超过的部分需由进口弥补。

(充分就业与否?

n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ΔB=ΔY-ΔA

ΔA取决于两个因素:

国民收入的实际水平和价格水平,即存在:

ΔA=c乏¤Y-ΔP

ΔB=(1-c)ΔY+ΔP

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以分为两部分:

贬值通过影响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和通过影响价格水平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

前一部分又包括:

闲置资源效应和贸易条件效应;

后一部分又包括:

现金余额效应、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幻觉效应和其他效应。

13.货币分析法(货币论)(客观题)

货币论的创始者主要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哈里·约翰逊和他的学生雅各布·弗兰科。

货币论的出现同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货币主义学说有关系,它是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

它是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的。

货币论的基本理论

货币论的基本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MS=MD

(1)

其中,MS表示名义货币的供应量,MD表示名义货币的需求量。

名义货币需求可进一步表示为:

MD=pf(y,i)

(2)

其中,p为本国价格水平,f为实际货币需求函数,i为利率,y为国民收入。

MS=m(D+R)(3)

其中,D为国内信贷,R为外汇储备,D+R为基础货币,m为货币乘数。

为了简化取m=1。

综合

(1)

(2)(3)式可得到:

MD=MS=D+R

R=MD-D或R=pf(y,i)-D

这便是货币论的基本方程式。

14.汇率及其标价(名词解释)

(1)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1个或100、10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如:

1美元兑6.8元人民币。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本国货币价值越低;汇率越低,本国货币价值越高。

绝大多数国家使用。

(2)间接标价法:

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汇率。

如1英镑兑136.7551日元。

在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或者低),本国货币价值越高(或者低)。

英国和美国使用。

(3)美元标价法

15.汇率的种类

(1)按照制定汇率的方法不同:

基本汇率和套算汇率

例1,某一时刻,德国马克的基本汇率为1美元兑换1.5462德国马克,日元的基本汇率为1美元兑换106.935日元,那么日元和德国马克之间的套算汇率为

1德国马克=106.935/1.5462=69.3213日元

例2,某一时刻,人民币的基本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人民币,英镑的基本汇率为1英镑兑换1.78美元,那么人民币和英镑之间的套算汇率为

1英镑=8.27*1.78=14.7206日元

(2)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

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

注意:

1.外汇市场上的外汇报价总是前者小,后者大,如1美元兑8.3122~8.3455人民币;2.中间汇率;3.现钞汇率

(3)按照外汇买卖价格时间:

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率

16.远期汇率的标价方法(选择题)

直接标出法(瑞士、日本等国)

升水、贴水和评价标出法(英、美、德、法等国)

例1,某时刻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1美元兑6.8275元人民币,远期汇率标价为贴水0.0025;

例2,某时刻英镑对美元的汇率为1英镑兑1.4892美元,远期汇率标价为贴水0.0042。

17.汇率的变动(客观题)

(1)法定升值和法定贬值

法定升值(或贬值)指政府有关当局明文规定提高(或降低)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

(2)升值和贬值

升值(或贬值)是由于外汇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某国货币对外价值的增加(下降)。

18.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

短期

o货币分析法就是考察货币供求对利率和预期汇率的影响,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