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53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李春友.docx

国外智慧城市研究综述

李春友1古家军2

1(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2(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

摘要在发达国家,''智慧城市"作为一种应对城市人口增长和破解城市化问题的战略手段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智慧城市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并在实践环节有所突破。

在国内,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开始于2009年旧M公司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目前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起源、内涵、构成要素、评价等4个方面,全面介绍国外智慧城市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智慧城市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我国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借鉴

关键词智慧城市;构成要素;评价;新型城镇化;综述

中图分类号:

F290;F27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9/j.issn.1674-7933.2014.03.005

ALiteratureReviewonForeignResearchinSmartCity

LIChunyou1GUJiajun2

1(HangzhouCollegeofCommerce,ZhejiangGongsh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12,China)

2(EngineeringManagementDepartment,TianjinThermalPowerCompany,Tianjin300161,China)

AbstractInwesterncountries,theconceptofthe‘smartcity’hasbeenintroducedasastrategicdevicetosolvetheproblemofpopulationgrowthandurbanizationinthe1990s.Manystudiesinsmartcityhavebeendoneandlotsofcitieshavetransformedthemselvestosmartcities.InChina,scholarsfocusedontheconceptofthe‘smartcity’in2009becauseoftheconceptof‘smartplanefproposedbyIBMinthatyear.Atpresent,theresearchofthesmartcityisstillinitsinfancy.Thispaperreviewsthetheoreticalandempiricalforeignstudiesinsmartcityfromorigin,definition,corecomponent,andassessmentrespectively,andhottopicsofsmartcityareexplored.TheaimofthispaperistogivereferencefortheconstructionofthesmartcityandnewurbanizationinChina.

KeyWordsSmartCity,CoreComponent,Assessment,NewUrbanization,LiteratureReview

0引言

中国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以来,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2014年3月16日,由发改委牵头,财政部、国

作者简介:

李春友,男,1980年8月生,讲师,主要研究与从事领域:

区域经济,城市管理。

古家军,副教授。

土资源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发布。

专家预测,规划实施后将有2.6亿农民进城居住[1]。

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势必进一步恶化中国城市问题,如空气质量、交通、医疗、教育等。

如何释放城镇化红利,化解城市人口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在国外,"智慧城市"(SmartCity)作为一种应对城市人口增长和破解城市化问题的战略手段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智慧城市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并在实践环节有所突破。

现在,西方国家的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智慧城市概念的影响〔21。

而在我国,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关注开始于2009年1月旧M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美国工商业领袖圆桌会议上提出的"智慧地球"(SmartPlanet)概念,目前对智慧城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

本文将从智慧城市的起源、内涵、构成要素、评价等4个方面,全面介绍国外智慧城市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进行展望,以期对我国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借鉴。

1智慧城市理论溯源

关于智慧城市的起源,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存在差异。

国内学者一般认为智慧城市起源于旧M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3],国外学者普遍认为智慧城市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Graham、Marvin和Mitchell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智慧城市的两大理论基础性

Graham和Marvin在其合著的《电信与城市》中指出,当代(指20世纪90年代)城市不仅是由密集的高楼大厦、立体交通网络堆积而成,也不仅作为经济、社会和文化中心而存在,城市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网络中心的功能需要被(城市规划者)考虑,即时电子信息将充盈城市之间和城市内建筑物之间的所有空间,支撑城市生活的所有方面,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5]。

Graham和Marvin的研究,为理解快速变化的信息通信技术对于城市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此,很多学者着手研究信息通信技术与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关系,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麻省理工学院Mitchell教授认为当前(20世纪90年代)正在全球兴起的数字网络是一种能极大地改变城市面貌的基础设施,这一全新的基础设施将产生新型的社会关系,以此为基础,一种更加智慧化的新型城市将得以创建。

他在其所著的数字城市三部曲《比特之城》、《伊托邦》、《我++:

电子自我和互联城市》中,深入探讨了数字网络对未来城市生活的影响,系统阐述了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新型城市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内涵与意义。

Allwinkle等对Graham、Marvin和Mitchell的理论做了比较研究,他指出Graham和Marvin把信息通信技术视作城市的一项关键基础设施(类似于供水、排污、能源等城市系统),Mitchell则强调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城市的基础设施变得更"智慧"而不是又增加一项”硬件”。

在实践环节,智慧社区(SmartCommunity)项目是智慧城市概念在社区层次上的首次应用。

1996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与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合作推出世界首个智慧社区项目。

该项目把智慧社区定义为:

在一个大小可以从邻域到多县的地区内,市民、团体和市政管理机构利用信息技术显著地、甚至彻底地改造他们所生活的地区,政府、工业界、教育工作者和市民之间的合作将代替他们各自的孤立行动。

紧接着旧金山、硅谷、布莱克斯堡等地也相继推出了智慧社区项目。

美国的"智慧社区"概念获得了其他国家的认可。

继美国之后,加拿大政府于1997年推出了美国境外首个智慧社区项目一一智慧资本项目,该项目的目标:

为加拿大企业在国内外发展和推广信息通信技术提供机会;协助社区发展和实施可持续智慧社区战略;为社区居民共享智慧社区活动和经验提供机会。

1997年首届世界智慧社区论坛预测,^眨000年,世界上将有5000城镇开展智慧社区项目建设。

之后,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进一步拓展了智慧城市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世界电信港协会常务董事Bell基于产业集聚视角指出,先进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吸引成长性企业落户当地,从而产生"知识性工作岗位"所必须的条件[61。

Caves和Walshok基于知识经济视角研究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并指出美国的城市管理者们正视图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武装”市民,使他们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快地获得竞争优势,更容易地获得公共服务,更好地获得高质量生活品质[71。

Halpern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研究了信息通信技术对市民的影响,他强调由信息通信技术构成的社会网络对提高社会资本有巨大的潜能,它可以把邻居、相邻的社区、贫穷阶层和富有阶层联系起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集体知识[8]。

Komninos基于创新视角研究了智慧城市与数字城市的区别,他认为智慧城市使地区(社区、邻域、城市、区、区域)一方面有支持自主学习、技术开发和创新过程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数字空间和信息处理,有支持知识转化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城市不一定是智慧城市,但是,智慧城市首先必须是一个数字城市[9]。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介绍智慧城市建设成果的文献。

2智慧城市的内涵

智慧城市虽然广为人知,但是,在不同环境下,它有不同的名字,很多形容词可以替代"智慧"一词,

年份

提出者

定义内容

2000

Hall

智慧城市是一座充分利用智慧材料(微型处理器和视觉系统)监控和整合城市所有关键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隧道、铁路/地铁、机场、海港、通信、水资源、电力、大型建筑),实现优化资源、提供预防性维修活动和安全监控目标的城市。

2002

Komninos

智慧城市是指具备以下特征的空间实体:

一方面,具备为技术创新(集群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提供真实环境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空间实体所具备的数字化能力可以提高知识和技术的管理水平和扩散速度。

2007

SmartCities

智慧城市是建立在禀赋、自我决定活动、公民意识的智慧结合基础上,能够使城市运行在以下六个方面(经济、市民、治理、流动、环境和生活)具备前瞻性。

2008

Rios

一座能够给市民带来灵感的城市,一座能够让市民分享文化、知识和生活的城市,一座能够激励其市民去创造的城市,一座值得赞赏的城市。

2009

Caragliu等

智慧城市是指城市对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以及对传统(交通)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投资,能够为经济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生活注入活力,并且能够通过参与治理,智慧地管理自然资源。

2009

Kanter等

智慧城市把信息融入基础设施以实现:

提高便利性、促进流动性、提高效率、节约能源、提高空气和水质量、识别问题和快速维护、快速灾难恢复、更好决策、高效率配置资源、促进合作。

2010

旧M

智慧城市是指能够充分利用物质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互通互联产生集体智慧的城市。

2010

NRDC

智慧城市是使自己变得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可持续、更加公平、更加宜居。

2010

ForresterResearch

利用智能计算技术使一座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和服务(包括城市管理、教育、医疗、公共安全、房地产、交通、公用事业等七大领域)更加智能、互通互联和高效率。

2010

Toppeta

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2.0技术与城市组织、规划、计划等公共服务职能有机结合,使城市官僚办事流程虚拟化和提高效率,使复杂城市问题获得创新的解决方法,以达到提高城市可持续性和宜居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