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84436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docx

west控制器用户手册

 

使用手册

 

第 2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1概述 .................................................................................................................................................................5

1.1 安装 ..........................................................................................................................................................5

1.1.1 自动安装 ........................................................................................................................................5

1.2 程序和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 ..................................................................................................................6

1.2.1 与模块的连接 ...............................................................................................................................6

1.2.2 识别模块........................................................................................................................................7

1.3 离线模式 ..................................................................................................................................................8

1.3.1 载入离线数据 ...............................................................................................................................8

1.3.2 保存离线数据 ...............................................................................................................................8

2功能 .................................................................................................................................................................9

2.1 参数表(表格式输入) ..........................................................................................................................9

2.1.1 参数输入......................................................................................................................................10

2.1.2 参数组..........................................................................................................................................13

2.2 显示器 ....................................................................................................................................................14

2.2.1 工艺参数......................................................................................................................................15

2.2.2 远程控制......................................................................................................................................15

2.2.3 状态信息......................................................................................................................................15

2.3 示波器 ....................................................................................................................................................16

2.3.1 光标功能......................................................................................................................................17

2.4 终端 ........................................................................................................................................................18

3特殊功能 .......................................................................................................................................................20

3.1 保存/默认/回送 ......................................................................................................................................20

3.1.1 保存..............................................................................................................................................20

3.1.2 默认..............................................................................................................................................20

3.1.3 回送..............................................................................................................................................20

3.2 导入/导出 ...............................................................................................................................................20

3.3 固件更新(来自 3.2 版本的对话框)..................................................................................................21

3.3.1 启动固件更新 .............................................................................................................................21

3.3.2 安全密钥组合 .............................................................................................................................21

3.3.3 有效期..........................................................................................................................................22

3.4 固件更新(从传统版本到 3.1 版)......................................................................................................22

4选项 ...............................................................................................................................................................24

4.1 界面 ........................................................................................................................................................24

4.2 示波器 ....................................................................................................................................................26

4.3 显示器 ....................................................................................................................................................27

5系统前提条件 ...............................................................................................................................................28

5.1 设置 Windows 延迟计时器(仅 USB 接口) .....................................................................................28

6安装 USB 驱动程序.....................................................................................................................................30

7备注 ...............................................................................................................................................................36

 

第 3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日期

修订

说明

2007 年 7 月 7 日

1

试用版已经证明具有稳定性。

2008 年 11 月 3 日

2

- 图形表格项

- 参数显示/修改的离线操作

- USB 驱动程序安装

- 半双工模式

2009 年 10 月 8 日

3

使用助理更新固件的描述

 

备忘录/计划扩展:

 

日期:

2011 年 2 月 28 日

修订版本:

3

 

第 4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1 概述

这个新版本主要关注表格式数据输入。

也可以使用终端输入。

可借助监控和示波器功能动态评估工艺变

量。

除了工艺变量之外,现在还可以显示各种其他状态信息。

新增了远程控制功能,可从用户界面轻松

地远程控制各模块。

同时还整合了固件升级功能。

与我们的所有产品一样,本软件经过特殊设计,以确保简单操作,同时尽可能获得最高灵活性。

但是,我们仍欢迎您提出宝贵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1.1 安装

可以人工或者自动安装程序,过程十分简单。

 

1.1.1 自动安装

如选择自动安装,您只需启动设置程序,剩下的过程将会自动进行,无需您操心。

 

第 5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1.2 程序和模块之间的数据连接

 

1.2.1 与模块的连接

首次启动程序时,必须选择模块已经与之连接的界面。

可在连接按钮旁边的组合框中选择这一设置,或者

在 Options(选项)对话框中的 Interface(界面)选项卡上选择。

设置自动保存在程序的 .ini 文件中,只需

要在有必要时修改。

基本上,模块和程序之间的通讯有两种工作模式。

 

1.2.1.1 采用固定波特率的工作模式

这种工作模式预设为默认模式。

在这种工作模式中,程序按照 Options(选项)对话框中定义的波特率工

作(默认值:

9600 波特)。

按 Connect(连接)按钮将发出连接信号。

然后 Connect(连接)按钮图标发

生变化,程序状态栏上显示文本“connected(已连接)”和波特率。

ID 按钮被激活。

 

注意!

即使已发出连接信号,也并不意味着实际存在着与模块的工作连接。

在这种工作模

式中,这只意味着个人计算机上设定的串行界面已经打开。

 

第 6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1.2.1.2 采用自动波特率感应的工作模式

当采用自动波特率感应工作时,一旦按下 Connect(连接)按钮,程序就会尝试着自动感应模块的波特

率。

只有成功,Connect(连接)按钮图标才会发生变化,且状态栏上显示“connected(已连接)”和感

应到的波特率。

只有这样才会释放 ID 按钮。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还有一个选项,即选择波特率自动切换。

成功识别波特率之后,程序尝试将模块切

换到设定的波特率。

可以在 Options(选项)对话框中设置此选项和相关波特率。

 

注意!

并非所有模块都支持波特率自动切换。

还应该注意的是,在重启模块之后,模块将

再次以默认波特率工作(9600 波特)。

如果在与程序连接时模块关闭并再次启

动,那么程序可能无法感知模块侧可能出现的波特率变化。

这就意味着通讯无法继

续。

如要纠正这一点,必须重新连接程序。

(断开程序,然后重新连接。

 

1.2.1.3 采用半双工模式工作

在这种工作模式中,通讯的发送与接收交替进行。

在全双工模式下,可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在半双工

模式下,波特率固定设置为 19200 波特,不能改变。

在半双工模式下无法进行波特率自动感应和切换,

Options(选项)对话框上对应的设置被禁用。

 

注意!

一般情况下,通讯采用全双工模式。

半双工模式专用于集成阀门电子元件。

这个

电子元件带有用于通讯的 LIN 总线。

所有其他模块只支持全双工模式。

如果设置

错误就不可能进行通讯。

 

1.2.2 识别模块

只有模块与程序之间存在连接才能识别模块。

在识别模块时,将读取模块 ID、参数结构和所有参数值。

对于正确地初始化各个功能(参数表、显示器、远程控制、状态显示、示波器),同时根据所连接模块的

功能调整程序,是有必要的。

参数表、显示器和示波器功能也是在成功识别之后才可用。

否则,相关功能

按钮被禁用。

识别之后,状态栏上将显示各自的模块 ID。

 

注意!

并非所有模块都支持远程控制和状态显示功能。

显示器上显示的内容根据所连接

模块的功能进行动态调整。

因此,相关显示区域可能没有内容。

 

第 7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1.3 离线模式

离线模式让用户无需连接模块就可以载入、编辑和保存模块参数。

对于这些参数文件,执行带有文件扩

展名 *.wpc 的新数据格式。

在创建新参数文件之前,模块已经一次性连接。

在这之后,新的参数文件也可以离线编辑。

一般可以将

不同模块的参数保存在同一个文件中。

示波器和显示器不以离线模式运行。

这些功能只可以选择用于可用工艺参数和状态字节的概览。

 

1.3.1 载入离线数据

通过选择子菜单项目“Load offline data(载入离线数据)”,可以启动离线数据载入。

该子菜单项目位

于主菜单中的“File(文件)”下面。

离线数据载入只有在模块没有连接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

在其他

情况下,该子菜单项目被禁用。

如果参数文件包括来自不同模块的数据,那么将自动显示一个选择对话框。

 

1.3.2 保存离线数据

通过选择子菜单项目“Save offline data(保存离线数据)”,可以启动离线数据保存。

该子菜单项目位于主

菜单中的“File(文件)”下面。

如果模块已连接并且识别或者离线数据已经载入,通常可以成功保存。

也可以将不同模块的数据保存在同一个文件中。

如果所选文件已包含来自当前模块的数据,那么这些数

据将在安全性询问后被覆盖。

在其他情况下,新数据将被添加到文件中,所有其它已存在的模块数据不

会更改。

此外,可以通过导入功能保存离线参数。

(见 3.2 节“导入/导出”)

 

第 8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2 功能

2.1 参数表(表格式输入)

当启动程序时,默认显示参数表。

参数表提供最简单的模块参数化方式,同时也是终端输入的一种替代方

式。

当识别到所连接的模块时,读出命令结构和参数。

如果没有识别到模块,表格为空。

某些模块处理受密码保护的参数。

只有先输入有效的密码,才可以在表格中看到这些参数。

在打开的工

具面板上按下密码按钮,即可在特定对话框中输入密码。

只有存在密码保护参数,该密码按钮才可用。

输入表格旁边的其他按钮见“特殊功能”一节。

下图显示了参数表的结构。

 

第 9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2.1.1 参数输入

在特殊输入对话框中输入参数。

当用鼠标双击选定的参数栏时,输入对话框会自动打开。

出现的对话框取

决于参数类型。

对话框将监控输入是否正确。

数字参数还设定了限值。

说明栏显示参数的简短描述,帮助输入正确参数。

 

2.1.1.1 数字参数对话框

 

参数以数字形式输入。

显示相关限值。

 

第 10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2.1.1.2 文本参数对话框

 

从组合框中选择可能的参数。

 

2.1.1.3 AIN 参数对话框

 

AIN 命令是缩放输入信号的特殊命令。

输入信号用过线性方程转换。

用参数 A 和 B 设置放大比例,用参

数 C 设置便宜。

参数 X 将输入定义为电流或者电压输入(V = 电压,C = 电流)。

 

第 11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为了为用户简化线性方程的参数计算,输入项可在“Presettings(预设)”中定义为 0-10V/4-20mA 界面。

后,相应的输入栏会自动填上值并被禁用。

在模块文件中可以看到相关 AIN 命令设置的描述。

 

2.1.1.4 CC 参数对话框

 

使用 CC 命令,可以将输出信号线性化。

默认输出信号为线性的,从 1 开始上升。

这意味着输出信号不会

改变。

对应的 V 值是连续的线,从 CC:

-10 x=-10000; y=-10000 增加到 CC:

10 x=10000; y=10000。

基本上,所有用户自定义信号曲线都是可能的。

有两种方式改变信号点的值。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在表格中

输入 x 和 y 的值。

第二种方式是图像方法。

图像上的所有信号点都可以用鼠标移动。

在这两种情况下,数

据查看自动同步。

 

第 12 页,共 36 页2011 年 2 月 28 日

 

通过按鼠标左键移动信号点。

如要选择一个信号点,需要将鼠标指针移动靠近信号点。

对于信号点的定义,有两个限制,输入对话框将防止出现这两种情况。

1) 对于所有 x 值有效:

CC:

i-1 XVal < CC:

i XVal < CC:

i+1 XVal

2) 其他:

CC:

-10 X=-10000 以及 CC:

10 X=10000

 

2.1.2 参数组

当前版本支持参数组。

使用参数分组,可以清楚地显示。

此外,如果需要的话,可以隐藏不必要的参

数。

更改某些参数可能使其他参数成为不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