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3972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docx

全国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3讲染色体变异与育种培优学案

第23讲 染色体变异与育种

[考纲明细] 1.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Ⅱ) 2.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Ⅱ) 3.转基因食品的安全(Ⅰ) 4.实验: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板块一 知识·自主梳理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1.类型

2.结果:

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如多倍体、单倍体。

2.染色体组

(1)概念: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2)组成:

如图为一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其染色体组可表示为Ⅱ、Ⅲ、Ⅳ、X或Ⅱ、Ⅲ、Ⅳ、Y。

3.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比较

三、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实验原理: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如根尖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使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2.方法步骤:

洋葱根尖培养→取材及细胞固定(卡诺氏液)→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3.实验结论:

适当低温可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四、育种

1.单倍体育种

(1)原理:

染色体变异。

(2)方法

(3)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所得个体均为纯合子。

(4)缺点:

技术复杂。

2.多倍体育种

(1)方法:

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

(2)处理材料: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原理

(4)优点:

多倍体植株茎秆粗壮,叶、果实和种子比较大,营养物质含量丰富(简记:

粗、大、丰富)。

(5)缺点:

多倍体植株发育延迟,结实率低,多倍体育种一般只适用于植物。

(6)实例:

三倍体无子西瓜

②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原因:

三倍体西瓜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后,分生组织分裂产生的茎、叶、花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未经处理部分(如根部细胞)的染色体数不变。

3.杂交育种

(1)原理:

基因重组。

(2)过程

①培育杂合子品种

选取符合要求的纯种双亲杂交(♀×♂)→F1(即为所需品种)。

②培育隐性纯合子品种

选取符合要求的双亲杂交(♀×♂)→F1

F2→选出表现型符合要求的个体种植并推广。

③培育显性纯合子品种

a.植物: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自交至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b.动物: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交配→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与隐性类型测交,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F2个体。

(3)优点:

操作简便,可以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

(4)缺点:

获得新品种的周期长。

4.诱变育种

(1)原理:

基因突变。

(2)过程

(3)优点

①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②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4)缺点:

有利变异个体往往不多,需处理大量材料。

5.针对不同育种目标的育种方案

三种可遗传变异的辨析

◆ 深入思考

1.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缺失有何区别?

提示 ①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是基因内部结构的变化,该基因还存在,只是变为原来的等位基因;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缺失是某个基因或染色体片段重复出现或减少。

②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缺失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2.大幅度改良某一品种,使之出现前所未有的性状,如何

设计育种方案?

提示 采用诱变育种。

3.动物中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植物的杂交育种有什么不同?

提示 植物的杂交育种一般需要连续自交,既保留了优良品种又能不断提高纯合比例;动物如果需要获得双隐性个体,一旦出现即是所需,如果需要获得显性个体,可以通过一次测交实验来鉴定其是否为纯合优良品种,与植物有较大区别。

◆ 自查诊断

1.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

答案 ×

2.单倍体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

答案 √

3.缺失、重复、倒位、易位都会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改变。

(  )

答案 ×

4.某染色体上缺失一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突变,缺失一个基因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  )

答案 ×

5.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

答案 ×

板块二 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

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变异

[2016·江苏高考]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解析] 个体甲的变异属于缺失,影响表型,A错误;个体乙发生的变异是倒位,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正确;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是败育的,故其后代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C错误;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但发生倒位,表型异常,D错误。

[答案] B

题型一 染色体变异类型

1.[2017·山西大学附中检测]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乙~图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

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

答案 A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乙表示染色体缺失D片段;丙是同一条染色体上C片段发生重复;丁表示染色体B、C片段的倒位;戊图中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易位。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答案 D

解析 染色体易位不会改变总的基因数量,但易位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顺序发生改变,会使个体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A、B错误;远缘杂交得到的F1是不育的,通过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进而可育,由此可以培育作物新类型,D正确。

题型二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

3.[2017·银川模拟]家蚕属于ZW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含有异型性染色体ZW的为雌性。

下图所示为家蚕正常卵原细胞及几种突变细胞的第2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正常卵原细胞产生的雌配子类型有四种,该过程受基因控制

B.突变细胞Ⅰ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突变细胞Ⅰ和突变细胞Ⅱ所发生的变异都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D.突变细胞Ⅲ中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答案 A

解析 正常卵原细胞中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自由组合,可产生四种雌配子,生命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均是受基因控制的,A正确;与正常卵原细胞相比,可看出突变细胞Ⅰ应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不能在显微镜下看到,突变细胞Ⅱ发生了染色体缺失,可在显微镜下看到,B、C错误;突变细胞Ⅲ中A和a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4.[2017·江苏南通全真模拟]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都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

C.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是二倍体正常植株

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导致基因突变

答案 A

解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不一定改变基因的数目,如某个片段的颠倒,B错误;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可获得正常植株,但不一定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植株,C错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不一定导致基因突变,可能发生在基因间的序列上等,D错误。

知识拓展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

(1)变异范围不同

①基因突变:

是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基因中一个或几个碱基的改变,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②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是在染色体水平上的变异,涉及染色体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这种变化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2)变异的方式不同

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三种类型;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它们的区别可用下图表示。

(3)变异的结果不同

①染色体结构变异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但未形成新的基因。

②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基因突变导致新基因的产生,但基因数目不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

题型三 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重组的判断

5.[2017·合肥联考]下图为雌性果蝇体内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及细胞分裂图像,其中能够体现基因重组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图①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能够实现基因重组;图②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染色体易位;图③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两套相同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这个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图④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

6.[2016·云南第一次统一检测]如图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变异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B.该变异发生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该过程导致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D.该变异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 图为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移接,导致原来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不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知识拓展

 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题型四 染色体组及生物倍性的判断

7.观察图中a~=28)雌性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性染色体ZZ。

人们用辐射的方法使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从而在家蚕卵还未孵化时就能区分雌雄。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这种育种方式属于诱变育种

B.辐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因的突变率,更容易筛选到卵色基因

C.上述带有卵色的受精卵将来会发育为雌性家蚕

D.上述带有卵色基因的家蚕染色体组型图与正常家蚕不同

答案 B

解析 人们用辐射的方法使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说明该方法是诱变育种,A正确;辐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染色体易位的频率,更容易筛选到含有卵色基因的个体,B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则带有卵色的受精卵为ZW,为雌性家蚕,C正确;上述带有卵色基因的家蚕W染色体多了一段染色体,所以其染色体组型图与正常家蚕不同,D正确。

4.有两个纯种的小麦,一为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为矮秆(d)不抗锈病(t)。

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要培育矮秆抗锈病的新品种,过程如下:

高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

F1

F2

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类型。

(1)这种过程叫________育种。

过程a叫________,过程b叫________。

(2)过程c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基因型应是________。

答案 

(1)杂交 杂交 自交 

(2)连续种植和观察,直至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新品种 (3)DdTt 高秆抗锈病 ddTT

解析 将小麦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培育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方法叫杂交育种。

其中过程a叫杂交,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锈病。

过程b叫自交,目的是获得表现型为矮秆抗锈病的小麦品种(ddT_),因为此过程所得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要想得到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植株必须要经过c过程,即连续自交,直到后代无性状分离为止。

题型三 生物育种的综合判断

5.[2017·大连一模]如图所示,以二倍体西瓜①和②为原始的育种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得到了相应植株④~⑨。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由⑤得到⑥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B.植株⑧所产生的种子发育形成的植株能结出无子西瓜

C.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幼苗⑨的基因型有8种

D.③→④过程的处理方法,提高了基因突变的频率

答案 B

解析 图中植株①和②杂交得到③,③自然生长到⑤再进行自交获得植株⑥的方法为杂交育种,育种原理为基因重组,A正确;由于⑦植株是四倍体,所以由⑤和⑦杂交得到的⑧是三倍体,不能产生种子,B错误;若③的基因型是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幼苗⑨的基因型为2×2×2=8种,C正确;③→④过程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提高了基因突变的频率,D正确。

6.[2016·临沂一模]现有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三个小麦品种,为满足栽培需求,欲培育三类品种:

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c.高产、抗旱。

下列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b的培育可采用杂交育种或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答案 D

解析 利用①、②品种间杂交,并让产生的后代自交,从子二代中筛选获得a,A错误;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可获得多倍体,仍然是高产晚熟,不可能筛选获得b,B错误;由于在亲本①②③中没有早熟性状的个体,故b的培育不能用杂交育种,而新基因只能通过基因突变产生,因此b的培育可采用诱变育种的方法,C错误;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高产品种细胞内,经组织培养可获得c高产、抗旱品种,D正确。

A.利用杂交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促进生物的进化

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利用多倍体育种可增加染色体的数目,获得茎秆粗壮的植株

D.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

答案 A

解析 利用杂交育种可以培育出新的作物品种,但不能培育出新物种,A错误;利用单倍体育种可获得纯合子,且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B正确;利用多倍体育种可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多倍体植株,该植株具有茎秆粗壮的特点,C正确;利用诱变育种可增大突变频率,利于获得新基因,D正确。

技法提升

 1.育种方法的识别

(1)首先要识别图解中各字母表示的处理方法:

A——杂交,D——自交,B——花药离体培养,C——秋水仙素处理,E——诱变处理,F——秋水仙素处理,G——转基因技术,H——脱分化,I——再分化,J——包裹人工种皮。

这是识别各种育种方法的主要依据。

(2)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判断:

“亲本

新品种”为杂交育种,“亲本

新品种”为单倍体育种,“种子或幼苗

新品种”为诱变育种,“种子或幼苗

新品种”为多倍体育种,“植物细胞

新品种”为基因工程育种。

2.根据基因型的改变确定育种方法

对于某些图解,可根据基因型的改变进行育种方法的判别。

如图所示:

根据基因型的变化可以判断:

“aabb×AABB

AaBb

AAbb”为杂交育种,“aabb×AABB

AaBb

Ab

AAbb”为单倍体育种,“AABB

AaBB”为诱变育种,“aabb×AABB

AaBb

AAaaBBbb”为多倍体育种。

实验十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017·榆林模拟]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一致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解析] 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都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对染色体进行染色,B错误;固定后的漂洗液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解离后的漂洗液是清水,目的是洗去多余的药液,防止解离过度,C错误;经解离后细胞已经死亡,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错误。

[答案] A

1.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若细胞中出现四个染色体组,说明该细胞染色体数目已加倍

D.低温处理洋葱根尖后不会引起成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分裂间期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处于该时期的细胞数目最多,A正确;低温处理只能使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B正确;细胞中出现四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是二倍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错误;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不会发生染色体加倍的现象,D正确。

2.有关“低温诱导洋葱(2n=16)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用于根尖的固定和解离,但作用不同

B.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C.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D.如果显微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可判断低温诱导成功

答案 C

解析 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中,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目的是固定细胞形态,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A错误;低温与秋水仙素均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向两极移动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B错误;应设置常温培养的对照组,以确认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显微观察到染色体数为32的细胞,还不能判断低温诱导成功,D错误。

易错警示

1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是已被盐酸杀死的细胞。

2选材应选用能进行分裂的分生组织细胞,否则不会出现染色体加倍的情况。

3着丝点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分开的,无纺锤丝牵引,着丝点也分裂。

板块三 方向·真题体验

1.[2017·江苏高考]一株同源四倍体玉米的基因型为Aaaa,其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受精形成子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图表示的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

C.该玉米单穗上的籽粒基因型相同

D.该植株花药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均为纯合子

答案 B

解析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A错误;由题干知,异常联会形成的部分配子也可完成受精,异常联会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数目不再均等分配,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的数目与正常配子相比发生变化,因此自交后代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的个体,B正确;该玉米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有Aa、aa,自交后,单穗上籽粒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aa,C错误;基因型为Aa的花药经培养加倍后的个体基因型为AAaa,为杂合子,D错误。

2.[2016·上海高考]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中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

A.突变和倒位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D.易位和倒位

答案 D

解析 ①中少了基因ab,多了基因J,是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cde基因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D正确。

3.[2015·海南高考]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都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个体表现型改变

C.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

D.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通常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答案 C

解析 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基因突变个体表现型可能不改变,B错误;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都导致碱基序列的改变,C正确;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D错误。

4.[2015·江苏高考]甲、乙为两种果蝇(2n),下图为这两种果蝇的各一个染色体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都正常

B.甲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形成了乙

C.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

D.图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 D

解析 与图甲相比,图乙染色体1发生了倒位,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F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1间不能正常联会,不能产生正常配子,A错误;甲染色体1发生倒位形成乙,B错误;甲、乙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序列不完全相同,C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正确。

5.[2017·江苏高考]研究人员在柑橘中发现一棵具有明显早熟特性的变异株,决定以此为基础培育早熟柑橘新品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判断该变异株的育种价值,首先要确定它的________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2)在选择育种方法时,需要判断该变异株的变异类型。

如果变异株是个别基因的突变体,则可采用育种方法①,使早熟基因逐渐________,培育成新品种1。

为了加快这一进程,还可以采集变异株的________进行处理,获得高度纯合的后代,选育成新品种2,这种方法称为________育种。

(3)如果该早熟植株属于染色体组变异株,可以推测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有多种联会方式,由此造成不规则的________,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________,因而得不到足量的种子。

即使得到少量后代,早熟性状也很难稳定遗传。

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选择育种方法③,其不足之处是需要不断制备________,成本较高。

(4)新品种1与新品种3均具有早熟性状,但其他性状有差异,这是因为新品种1选育过程中基因发生了多次________,产生的多种基因型中只有一部分在选育过程中保留下来。

答案 

(1)遗传 

(2)纯合 花药 单倍体 (3)染色体分离 配子 组培苗 (4)重组

解析 

(1)育种的目的是获得人类所需的有价值的性状,只有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性状改变才能遗传下去,才具有育种价值。

(2)方法①是自交,连续自交过程中早熟基因逐渐纯合,培育成新品种1。

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可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

(3)若是由染色体组数目改变引起的变异,则该变异株减数分裂中联会紊乱,从而造成不规则的染色体分离,产生染色体数目不等、生活力很低的异常配子,只有极少数配子正常,故只能得到少量的种子。

方法③需要先进行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柑橘苗,此过程操作复杂、成本较高。

(4)在新品种1的选育过程中,连续自交使早熟性状相关基因与其他性状相关基因发生了多次重组。

而在植物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