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83735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docx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

从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谈起

观点

04-2410:

28

   我出身贫寒,是1985年参加工作的乡镇老师,担任过小学二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班级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出于职业因素,我一直关注国家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90年,伴随着女儿降临人间,我自然也特别关心家庭教育。

我是一个有很多缺点的父亲,当时,像很多家长一样,我看了许多有关家庭教育的书,但还是感到有些茫然。

如何使我唯一的孩子将来适应我们的学校教育而健康成才,并能适应剧烈变化的社会?

这是我和妻子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俩不敢盲目模仿别人,只好老老实实,从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实际出发考虑,按一般常规做好对女儿的家庭教育。

岁月匆匆而过,在今天看来,我们俩对自己的做法以及对女儿的成长,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般来说,常规家教就是符合教育常规以及人成长规律的,简单而长效的家庭教育,并且是无论环境条件如何,都可以从各方面的实际出发,克服困难,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使孩子得到较全面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才打下坚实基础的平实自然的教育。

简而言之,常规家教就是适合时代潮流的、优良的平民化家庭教育。

   朋友,时代呼唤着常规教育的回归。

很多时候,我们应看重的教育,常常是某个时期该做好的没做好,不该做的却提前做了,真正是被人为地弄糟糕了。

比如,常规的早期教育应该是在家庭良好熏陶的基础上,使小孩子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之中反复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和习惯为主。

但人们往往要么热衷各种名目的智力、潜力开发,诱迫小孩子短时期里参加多种“兴趣班”、“培训班”,进行超前、超量的教育,要么让幼孩呆呆地度日,使幼孩缺乏各种活动,造成教育的严重滞后。

   常规家教和常规教育一样,是该做好什么就做好什么,不越位,不超前,也不滞后。

自然,常规家教讲究均衡发展,顺应天性,不走极端。

   有人以为常规的教育没什么了不起。

事实上,总体而言,最了不起的就是常规的教育。

教育成就斐然的美国就是努力按常规办好学校教育,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备受责难,就是因为在总体上,愈来愈严重地违反了常规。

   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从常规教育的方向努力改革和落实,导致了从以前的半开放式的应试教育,渐渐走向了极端的应试的教育,即是完全封闭的应试教育。

朋友,一个国家,常规教育和非常规教育,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所以,国家的教育在总体上好或不好,判断的标准,就是是否按常规做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折腾”。

 

   教育之道是相通的,同样道理,一般来说,判断家庭教育在总体上好或不好,判断的标准,也应该是是否首先按常规做好,不折腾孩子。

   朋友,应试教育越严重,显得常规的家庭教育更加重要。

据我观察,在当今教育环境下能健康成才的人,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其家庭教育,不管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绝大部分恰恰是符合常规的。

世界常常这样,平平凡凡的孩子,因为得到常规的教育而成为不平凡的人才。

朋友,大道至简,表面上普通的常规教育绝不简单。

   严重违反常规必然遭报复。

可以说,品行、学业都很差,高分低能和低分低能这三大类青少年,除了没有得到常规的学校教育,更是因为没有得到常规的家庭教育而造成的。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家长很疼爱自己的孩子,并十分重视家庭教育,但由于急功近利,心态失衡,进行了不恰当的早教,或没有结合各方面的实际,不能从大的方面配合学校教育,导致了孩子适应不了我们的学校教育。

另一个极端同样令人伤痛,就是不少家长,特别是农村的老人,从小就溺爱孩子,孩子长大而无法管教了,就放任自流。

结果,这些家庭的孩子,厌学、辍学、违法乱纪的情况就特别严重。

    二十多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在我所看过的家庭教育案例书之中,引起我强烈共鸣的,还是有“中国十大母亲”之称的李振霞教授写的《我家走出四个博士》。

我觉得,这是按常规做好家庭教育而获得人生幸福的典型。

   李振霞及其丈夫金春明教授的家庭教育有两点可贵之处:

一是他们经历了“反右”、“文化大革命”等频繁的政治运动,饱受政治打击,在“文革”中还背负着“黑帮”、“反革命”等政治恶名,也是物资匮乏、“读书无用论”一度成为潮流的年代,而他们的孩子也有几年在当时的农村小学(师资、学风较差)就读,但他们却能克服各种困难,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相对良好的环境,踏踏实实做好家庭教育。

二是他们从来没有对孩子进行那些拔苗助长式的早期智力开发,也没有专门辅导孩子学习课本的知识,他们的孩子却能自觉地勤奋学习,不断进步,并迎来人生辉煌。

这不正是今天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吗?

   今天的社会教育环境,何尝不是恶劣的呢?

要把孩子培养好,何尝不是困难重重呢?

朋友,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孩子自觉地勤奋学习,不断进步,健康成才,不正是我们今天最需要解决的世纪性教育难题吗?

   他们成功的经验使人坚信:

无论社会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家庭多么贫困,无论自己的社会地位如何低下,只要为人父母保持良好心态,踏踏实实按常规做好家庭教育,自己的孩子是一定可以成才的。

朋友,他们的常规家教,也验证了“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的真理。

   我觉得,他们的家教之路,适合大多数中国家庭借鉴,有助平民百姓增强信心,稳妥有效地适应学校教育而做好家庭教育,避免走弯路。

   其实,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我们只要研读中国常规家教的代表作,李振霞教授退休后写的《我家走出四个博士》、《父爱如山:

四个博士妈妈眼中的父爱与教育》,再研读中国精英家教的代表作,蔡笑晚先生写的《我的事业是父亲》,你会发现,无论常规家教还是精英家教,共同点是主要的,都包涵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生活活动、休闲活动、家庭及社会生活这五大方面,都是在这五大方面的合理教育之中,培育孩子良好的品德、智力、身心(包括身体、自尊自信、意志、情绪调控、情趣等)、社会适应能力等。

他们的家庭教育并不神秘,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平凡通俗,每个家庭都可结合实际借鉴的。

   虽然常规家教和精英家教的共同点是主要的,但并不意味平民百姓就可随便选择精英家教。

   朋友,即使是美国的鲍里斯对西迪斯(为此著下《俗物与天才》)、德国的老卡尔威特对卡尔威特(为此著下《卡尔威特的教育》)、美国的斯特娜夫人对维尼弗雷德(为此著下《斯特那夫人自然教育法》)的精英家教,表面看起来尽善尽美,但从孩子一生的幸福快乐来说,他们的精英家教是很失败的。

   西迪斯是智商测量分数极高的天才,十一岁就进入哈佛大学,并在哈佛开办高级数学的讲座,可是在舆论和媒体的压力下,他几近心理崩溃,最终一事无成,46岁便英年早逝;知识丰富但缺乏创造力、讲课不受欢迎的小卡尔威特的人生是乏味、压抑、窝囊的,只是在老年得到机遇,才成为研究但丁的普通学者;全才的维尼弗雷德成年之后不堪重负,母亲去世不到一年,28岁的她便逃之夭夭,以隐居的方式度过一生。

   缺乏欢乐童年的人生是灰色的。

长期以来,形形色色的神童一直是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很难承受不可避免的各种外界压力。

2008年3月6日,湖北枝江一中一个13岁的高二女生投湖自杀,绝笔遗书中称一直承受巨大压力,而她生前不喜欢别人叫她神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老子的智慧启迪我们,选择精英家教,确实要慎之又慎啊。

   良好的精英家教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为着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而专门、系统地培养和训练智力、能力的教育,如蔡笑晚先生培养6个子女成才的教育。

精英家教,不可避免要进行专门、系统的早期培训。

要进行专门、系统、高水平的早期培训,施教者必须要有良好的素养,正如蔡笑晚先生所说,要“气概恢弘”,而且要把握好方法和量度,否则,难免造成无可挽回的教育伤害。

实际上,良好的精英家教除了必须担负家庭教育的责任,还必须担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好的,更不是知识水平高就行。

    正如蔡笑晚先生所言,精英早教,应该要让孩子跳级或读大学少年班。

的确,如果没有这种后续手段而勉强进行精英早教,孩子将来在学校按部就班地读书,无疑是痛苦的。

但按国家义务教育的常规,只能6、7岁入学,而且入学后不能跳级。

即使家长有本事使孩子跳级,如果缺乏有爱心的老师和团结友爱的同学,孩子不合群或受欺负的概率就很大。

   蔡笑晚先生的孩子入学读书的年代是改革开放前后,他的孩子在成才道路上,遇上多个好老师,蔡笑晚先生也为此而深感幸运。

其实,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气还比较纯朴,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都比较好,学校也鼓励优秀的学生跳级,这何尝不是他的孩子读书成才的幸运因素呢。

今天,这些幸运因素已大打折扣,如果要复制蔡笑晚式的成功,无疑是十分艰险的,非要比蔡先生付出更多不可。

   怎么样的家庭才有条件进行良好的早期精英教育呢?

一般来说,要参考以下条件、因素:

   1、家长潜心学习,深谙教育之道,深谙成长的规律,热爱孩子,能循序渐进地因材施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突出特长地培养孩子,保证孩子有较健康的身心。

   2、家长有远见卓识,有主见,头脑清醒冷静,明确大目标大方向,明确具体的每一步怎么做,有将孩子培养成为优异人材的决心、信心、毅力,能持之以恒,乐在其中,以确保不犯大错,不半途而废,不影响孩子的情商。

   3、孩子有较好的先天素质,对学习的内容较有兴趣,特别要动静分明。

先天素质,后天教育,后天环境条件,是决定人生命运的三大要素。

孩子父母素质优异,气度非凡,胎教良好,孩子才可能有较好的先天素质。

   4、要么家长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要么能一直请优异的人,保证对孩子进行专门、系统、高水平的培养和训练。

   5、家长能营造幸福的家庭气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熏陶情商的良好环境。

因为精英早教的脑力训练、技能训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情商的发展。

   6、作为精英早教的后续手段,要么能使孩子入学读书后跳级,并能配合好老师的学校教育,要么能使孩子进入适合的私立贵族学校,要么家长自己或请优秀的老师一直教下去,确保考上大学。

   7、家长有排除干扰、自我调节、自我改进的能力,挫败而不灰心,成功而不骄傲。

还有关键的难点,就是既要给孩子施加压力,使孩子长期坚持勤奋学习,又要做好心理辅导,帮助孩子化解其他压力。

蔡笑晚先生在这方面是做得特别好的。

    但现实往往是“从爱心出发,却走向了爱的反面”。

朋友,造成传奇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人生悲剧的根由,就是他父亲重压之下的“童年教育虐待”。

我们不要以为这是个案。

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功利社会之中,在强烈的功利心、虚荣心驱使下,在要成为杰出精英的压力底下,精英家教者往往用心良苦,却不知不觉地陷入“过度教育”、“教育虐待”的怪圈。

   从历史来看来,进行早期精英教育而不陷入“过度教育”、“教育虐待”怪圈,使孩子取得人生辉煌及人生幸福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毕竟,以个人的主观努力,要克服主观的不良心理,排解人际环境、社会文化等的压力,长期坚持而保证有健康的身心,这实在是势单力薄、如履薄冰地走一条充满艰险的路啊!

   “没有这么大的头,就不要戴这么大的帽”。

朋友,面对艰险而成功概率低的精英家教,就是很多社会精英教育子女,如李嘉诚、李开复,选择的也是常规家教。

实际上,绝大多数中国家庭,还是选择常规家教比较合适。

但这并不是说,常规家教就不论条件,可以高枕无忧;并不是说,常规家教就没有某方面专门、系统的培养和训练。

上述1、2、3、5、7这几方面,也是常规家教必须努力做好的。

朋友们,即使是培养身心健康、遵纪守法、能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也非易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常规家教与精英家教的主要差异是:

   1、目标及压力的差异。

常规家教首先是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康的合格公民,为成才打基础,至于孩子将来能否成为社会精英,要看孩子的造化,也都主要是孩子自己的事;精英家教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励志教育,为成为社会精英而奋斗。

常规家教的目标是渐进式的,精英家教的目标是高高在上的。

因此,常规家教的成长压力是渐强式的,精英家教的成长压力一直是较大的。

   2、策略的差异。

常规家教采取积极努力而循序渐进的一般策略,各种劳动、活动相对均衡;精英家教则尽一切可能,追求智力或技能的快速、跳跃式发展,孩子脑力劳动、技能训练占的时间比较多,而且其体力劳动、生活活动、休闲活动、家庭及社会活动,都是为脑力劳动、技能训练服务的。

   3、手段差异。

与循序渐进策略相适应,常规家教采取与生活结合为主,脑力劳动、技能训练为辅的手段,随时随地、自然而然地进行教育,只是针对孩子的兴趣、特长,有选择地进行培训,并且注意培训的适量适度,一般不搞“魔鬼训练”,也不强求老师有多高的水平,不强求效果如何好;精英家教精密安排时间,由高水平的人尽一切可行的手段,对孩子进行专门、系统、高水平的培养和训练,不排除“魔鬼训练”,不达到高标准的要求不罢休。

   可以说,常规家教如自然而然地练保健养生功,精英家教如苦练大力金刚功。

所以,平民百姓,还是自然而然地生活,选择常规家教为好。

   令人担心的是,一方面,大量的宣传精英早教的书,很多的早教机构,都标榜其“教育”的神奇,误导家长不顾自己的实际境况,盲目地进行精英早期家教,进行不必要的教育消费;另一方面,很多人对早教嗤之以鼻,将对孩子的放任自流,当成顺其自然,“给孩子幸福的童年”。

   有鉴于此,而且我还觉得,作为普通家长,首先学习一个有普遍意义的,大众化的家教典型,学习一个合适的好榜样,再看其他教育书籍会更好,因此,我萌生了写好解读典型常规家教博文的念头。

   在我女儿读高中时,为给女儿做个好榜样,也是为了避免闲得无聊而打麻将,我再次热衷研究家庭教育,寻找心仪的中国式典型常规家教。

   2007年5月,我看了李振霞教授的《我家走出四个博士》。

在强烈的共鸣中,我猛然醒悟:

这不就是自己一直想寻找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常规家教吗?

    ——这应是我们中国有普遍借鉴意义的主流家教啊!

   自我对照,我深感其家庭教育简单而高效。

他们的过人之处就是:

坚持做人做事的原则,严格按通常的做法做好。

他们的孩子品学兼优、高分高能、后劲十足,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结果吗?

  

   然而,这本书的理论性较强。

有人儿女还小,有心想教好自己的孩子,但粗看此书,便说,她和丈夫都是教授,高级知识分子,我们哪能与他们相比呢?

    这不是金、李教授的家教经验不值得参考,不是书写得不好,也不是要有多高文化知识的人才能用这些方法,或许是一般人的理解、领悟能力跟不上,也或许是人们欠缺平常心吧。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有必要全面、正确地解读。

   有人用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教子女,一直做好教育手记,待子女“成功”后便出书,大肆宣扬。

李教授根本不是这类人。

她是在退休后,不适宜再推搪下去了,才写这本书的。

她花了巨大心血,主要是靠回忆和子女的帮助而写好的。

她感情真挚,很谦虚,朴实自然。

她的主要目的,是给人提供借鉴,所以,她常常提醒读者,要结合实际参考她的方法,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

   李教授的这本书,是按时间顺序,夹叙夹议的。

我借鉴一般的案例分析法,从理论角度剖析其家教,就是期望更多的人,能领会李教授的家教要旨,将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

我想,这也是李教授的心愿。

    为方便表述起见,金春明和李振霞合称为金李教授,金春明教授简称为金教授,李振霞教授简称为李教授。

本博引用李教授书中的原句,都有双引号。

   那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

   金李教授的家,就是充满爱的幸福之家:

“一层温情脉脉的纱幕笼罩着全家;一把永不生锈的‘爱’的金锁,把全家不分天南地北的永远锁在一起。

   金李教授的四个子女都考上重点大学,并通过拼搏,成为有突出贡献的博士。

他们四个子女的婚姻家庭生活,也是幸福的。

   李振霞,1934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讷河县人,曾任少先队队长、团支部书记,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大学教师,1955年与同学金春明结婚,不久即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研究生班。

   1956年生下女儿金萤,1957年为同班一位女同学鸣不平而横遭报复,蒙受党内警告处分的委屈。

   1957年夏毕业后回原来的大学任教,成为教学骨干。

1959年的经济困难时期生下大儿子金煜,由于对大跃进等“左”的政策有意见,受到政治批评。

   1961年与丈夫调入中央党校工作,成为哲学教授。

1962年因赞成“受过处分的同志可以申请复查、重新鉴别”的意见,又受到政治打击。

   1963年生下孪生儿子金侠和金延。

1964、1965这两年,两次服从党校的工作安排,离家去搞“四清”的政治运动。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她丈夫便被打成“黑帮”。

她没有与丈夫“划清界限”而成为“黑帮老婆”,而她的四个孩子成了“黑帮崽子”。

   1967年,她所参加的“红战团”被打成“反革命的反动组织”,她这个“黑帮老婆”,又多了一个政治恶名。

   1969年随整个中央党校到河南“五七”干校改造学习。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公开发表著作和文章达500多万字。

   金春明,比妻子大两岁,山东人,1945年参加革命,在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

1966年“文革”初,他发表了“在中央党校不宜像1957年反右派时这样贴大字报”的言论,被打成“反革命”、“黑帮”。

他长期从事党史的教学与研究,其学术著作一大批。

   金萤,身高1.68米,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医科大学毕业后工作成绩显著,后到美国著名的大学攻读博士,曾从事人类基因等科学研究。

   金煜,身高1.77米,赴美留学后考入麻省理工学院并获全额奖学金,成为品学兼优的博士。

他立志为中国地质学作更大的贡献。

   金侠,简称小三,身高1.78米,赴英留学后考入英国剑桥大学,获全额奖学金,取得博士学位。

他立志为防治艾滋病作贡献,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药物——“鸡尾酒”配方发明者的最得力助手。

   金延,简称小四,身高1.84米,在中国航空研究院取得博士学位,主攻新材料的研制、应用,后考取国际研究员。

他和两个哥哥一样,在全球超一流的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很多论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

   令人佩服的是,这一家人有许多共同的优点,如:

   在“文革”中蒙受屈辱但热爱祖国,有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思想、行动;

   善良正直,有强烈的感恩之心,重亲情,孝敬父母;

   生活上知足常乐、俭朴,学问上不知足,奋发向上,有钉子精神;

   尊师重教;

   有良好的、丰富的业余爱好,坚持锻炼,身材高大,身壮力健;

   意志坚强,有抗挫折能力和自主管理能力等。

    朋友,你别以为他们一家人有如此多的共同优点,就以为这是专制或教条化的家教。

其实,他们作为父母,既是孩子的权威,也是民主的,是尊重孩子个性的。

因此,他们的孩子各具个性:

   女儿金萤——素雅文静,外表轻松、嬉戏、随意,实质顽强不屈,是好学、充满爱心的“小天使”;

   大儿子——勇敢、豁达、乐观、忠厚,有幽默感,乐于助人,好抱打不平;

   小三——全面发展,善于思考,乐于奉献,性格内向,沉稳、缜密、机智,自信心强;

   小四——老实、憨厚、谨慎、谦和、聪颖、睿智、精益求精。

   金李两位教授的家教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与他们从事社会科学的教学研究工作,与他们实事求是、以身作则地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有关。

他们的书特别适合广大家长、老师阅读,也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

朋友,岁月的艰苦,环境的恶劣,并不是成才的绊脚石,期盼本博能给读者朋友带来更多的启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