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docx
《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一章武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本章导读: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劳动生活与斗争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会了解到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它具有增强体质,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等功能,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第一节武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
一、走进丰富多彩的武术世界
武术内容博大精深,形式丰富多样,在明清时期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上百个拳种,如太极、形意、八卦、八极、通背、番子、披挂、象形、地躺、少林、南拳、长拳、等等。
现在按运动形式可以分为功法、套路、搏斗,按活动人群或应用目的可以分为竞技武术、大众健身武术、学校武术、实用军警武术等等。
(一)功法运动
传统的功法运动主要指为增强攻防能力而进行的专门基本功训练,人们习惯把它分为内功和外功。
内功是一种相对注重内练,采用以意领气、以气催力为基本锻炼手段的运动形式,它以练气为主,如练丹田内气、通小周天、大周天、气行全身等。
太极拳的浑圆桩,形意拳的三体式、五行拳,意拳的养生桩、技击桩都属此类。
外功是相对注重外练的以练习击打力度和抗击打能力为主的运动形式,如打沙袋、踢木桩、练排打等等。
内外功法是相对而言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把它们绝对的分开。
(二)套路运动
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为素材,遵守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主要内容包括单练、对练、集体项目。
传统武术套路和现代竞技武术有明显区别,当前竞技场上的套路形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注重难美新的形体类体育形式。
1、单练是单人练习的套路运动形式,现在的各种武术套路竞赛活动以单练为主,它又有徒手练习和持械练习之分。
徒手套路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还有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劈挂拳、翻子拳、通背拳、地躺拳、象形拳等其它拳种。
持械套路以刀、枪、剑、棍为主,还有大刀、仆刀、双刀、双剑、双钩、双鞭、单鞭、三节棍、绳镖、流星锤等其它器械。
2、对练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的攻防假设性练习形式,它又包括徒手对练、持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三种形式。
3、集体项目是多人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可以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在竞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
(三)搏斗运动
搏斗运动是两人或多人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攻防性练习形式。
现在武术竞赛中开展的主要是两人进行的对抗性活动,包括散打、太极推手、短兵、长兵等等。
1、散打运动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技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2、太极推手运动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使用太极拳中的堋、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技法,搭手对峙,通过粘、连、黏、随的形式,以肌肉感觉判断对方用力,从而借力发力,将对方推出,以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3、短兵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手持一种特制的类似于刀剑的器械,使用武术短器械中的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来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4、长兵是两人按一定的规则,使用一种特制的类似于枪棍的器械,利用武术中的长器械中的劈、崩、挑、砸、拦、拿、扎、点等技法来决胜负的竞技项目。
二、科学地认识武术
上面我们讲了武术内容如此丰富多彩,并且成为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分子,得到了广泛的开展,但是,历史上的武术并非如此。
在武术的发展历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它仅作为一种技击术存在与发展,直到20世纪在西方体育的强烈冲击和影响下,武术才逐渐向体育靠拢。
然而,无论武术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它始终离不开技击,技击特点是其最主要的、最本质的特点,诸如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服务于技击或表现技击,可以说武术是一个以技击为主要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由此而言,我们如果给武术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这样说,它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搏斗为运动形式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它一方面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另一方面具有防身自卫的价值,是当前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手段,也是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首先,一切武术内容都围绕技击而展开,无论与技击直接相关的散打、推手、短兵、长兵及具攻防技击性的传统套路,还是具有象征性攻防含义的现代竞技套路,都离不开技击。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和内涵。
其次,就武术运动的外延而言,武术不仅有搏斗运动,而且有套路运动和功法运动。
从传统意义而言,三者紧密相连,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发展到现在,三者有相互独立发展之势。
竞技武术套路已经独立地走上了竞技舞台,成为表现难美性项目;摈弃了套路基础的搏斗运动也作为一个完整的搏斗项目独立地发展了近二十年;许多与气功结合的单势功法演练,在民间也广泛开展。
武术的功法、套路、搏斗既有一定的联系,又相互独立,它们共同构成了形式多样的武术技术体系。
再次,武术是一个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发展起来的运动上千种,像历史流传至今的舞龙、舞狮、龙舟、风筝、气功等等,而武术只是其中之一。
另外,流传于世界各地的武技很多,像拳击、跆拳道、柔道、空手道、泰拳等等,它们可以称为武技,但不是武术,因为武术是专指中国的武技,它是众多武技中的一员。
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享誉于世,下面我们就其主要特点做以简要介绍。
(一)鲜明的民族技击性
武术最初作为军事技术和训练手段,与古代军事紧密相连,其技击特性是显而易见的。
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服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式,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至今仍在军队、公安中被采用。
搏斗运动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搏斗的特点,在技术上与实用技击基本一致,但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致死、致伤、致残对方为原则。
如在散手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技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推手则是在特殊的技术规定下进行竞技对抗。
因此,可以说武术的搏斗运动具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
套路运动是中国武术的一个特有的表现形式,不少动作在技术规格、运动幅度等方面与技术的原形动作有所变化,但是动作方法仍然保留了技击的特性。
虽然因连结贯串及演练技巧上的需要,穿插了一些不具有攻防技击意义的动作,但是,就整技术而言,主要的动作仍然是以踢、打、摔、拿、击、刺诸法为主,这些是套路的技术核心。
它的攻防技击特性是通过一招一式来表现的,汇集百家,它的技击方法是极其丰富的,在散手、短兵中不宜采用的技术方法,在套路运动中仍有所体现。
总之,武术作为体育运动,技术上仍不失攻防技击特性,而是将技击寓于搏斗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
(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
既究形体规范,又求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又融入民族文化精髓,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
所谓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
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
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主要通过武术功法和技法来体现。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如太极拳主张身心合修,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少林拳也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此外武术套路在技术上往往要求把内在精气神与外部形体动作紧密相合,完整一气,做到“心动形随”,“形断意连”,“势断气连”。
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
这一特点反映了中国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独具民族风格的练功方法和运动形式。
(三)广泛适应性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
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人们不同的年龄结构、性别和体质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
同时,它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极低,俗称“拳打卧牛之地”,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换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一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
一年四季,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一天从晨练到夜习几乎不受时间、季节的限制,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能在广大民间历久不衰,与这一特点不无关系,利用这一特点可以为高校群体性体育活动的全面开展提供方便,也能为全民健身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奥妙无穷的传统武术
武术在其历史流传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拳种流派,其流派之多、门类之广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武技都无法比拟的。
各个拳种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和运动规律。
下面我们精选了一些比较著名的拳种以及武术界比较有影响的武术名人的事迹加以简要的介绍。
(一)主要拳种简介
1、长拳长拳是一类拳术流派的总称,一般把查拳、花拳、华拳、炮捶、红拳、洪拳、少林拳、翻子拳等称之为长拳,它们以北方拳种为主。
下面我们对影响较大的几个拳种加以介绍。
华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传说唐朝开元年间,华山附近的游侠蔡茂,擅技击,因杀仇人,而隐避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其后人蔡泰、蔡刚创编了以精、气、神“三华贯一”为理论基础的拳法,为表示其先祖来自华山,遂定名“华拳”。
花拳是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南京人甘凤池在江苏、浙江一带传授的一种短打拳法,它有散手一百二十字、七十二擒拿法、三十六腿、二十四式、八十八跌法,内容十分丰富。
华拳的风格特点是动迅静定、势正招圆、形健劲遒、气脉连绵、心动形随、意发神传。
少林拳源于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盛行于明代。
历史上有十三棍僧助唐王的记载,但是那时的少林武术还未成型,自从明代少林僧兵抗倭胜利,才将少林武术名扬天下,清代许多以武术结成的反清复明组织都假借其所习武术出自少林,以扩大影响,才使得少林武术遍及天下,后来有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说。
实际上真正的少林拳只不过是流传于河南一带的一个小拳种,许多流传的所谓少林拳并非真正的少林武术。
少林拳的技术特色是动作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灵活多变、攻防严密、实用性强,攻防时起横落顺、直进直出、拳打一线。
翻子拳是一种短打为主,严密紧凑,拳法密集,出手脆快的拳术,明代著名的军事家兼武术家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就曾提到“八闪十二短”,因此,此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翻子拳的手法讲究击、劈、盖、擂、捺、捶、搬、抖、插、圈、锁、拿、扣、刁等;身法讲究俯、仰、闪、摆、吞、吐、浮、沉;步法讲究疾、撞、垫、插、摆,有连环步、纵跃步等;腿法讲究勾、蹬、弹、踹、点、铲等;劲法讲究有脆、快、硬、弹,掌如利刃,拳似铁锤,发劲如雷。
其运动特点是步疾手密,连珠炮动,闪摆取势,上下翻转,迅猛遒劲,有“翻子一挂鞭”之说。
现代新编长拳是建国后为适应竞技比赛,在吸收查、花、炮、红等诸多拳种的基础上,将动作进一步规范化、艺术化、难度化,而形成的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并有窜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主要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屈伸、直摆、扫转等不同组别的腿法以及平衡、跳跃、跌扑、滚翻动作。
长拳套路主要包括适应大众普及的初级、中级套路,以及适应竞技比赛的规定套路和自选套路。
2、南拳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拳术。
南拳的拳种流派颇多,有福建南拳、湖北南拳、湖南南拳、广东南拳、广西南拳、浙江南拳等支系。
福建南拳又有五祖拳、鹤拳、罗汉拳、犬拳、梅花拳、龙拳和南少林拳等。
传说福建少林寺被清兵火烧,从寺里逃出五个和尚,他们为“反清复明”,四处传播武术,“五祖拳”的命名概缘于此。
福建南拳以劲力突出、气势磅礴而著称。
湖北南拳有洪门拳、鱼门拳、孙门拳、孔门拳等,其年代久远、枝繁叶茂,除在本地流传外,其孔门拳流传到广东。
广东南拳历史永久,据记载:
广东南拳是在明末清初由蔡九仪所传授。
由于环境、气候和民族性格等因素,原有的传统拳术迅速变化,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拳种,它有洪家拳、刘家拳、蔡家拳、李家拳、莫家拳五大名家。
后经二三百年的变化,又陆续出现了许多拳种,其中蔡季佛拳较系统完整,此外,还有咏春、侠拳、龙形、白眉、南枝、儒拳、佛拳、刁家拳、朱家拳、岳家拳、昆仑拳等。
湖南南拳有巫家拳、洪家拳、薛家拳、岳家拳四大家,浙江南拳有洪拳、黑虎拳、金刚拳等,广西南拳有周家拳、屠龙拳、洪门伏虎拳和小侧打等,另四川的余拳,江西的虎拳、字门八法、咏春和龙拳等也系南拳流派。
南拳虽品类繁多,但是基本风格基本一致。
主要表现在:
手法上,上肢动作较多,劲力突出;身法上,俯仰吞吐、靠崩闪转、灵活多变;步法上,四平八正、落地生根,其共同特点硬桥硬马、稳扎稳打、步稳势烈、刚劲有力、发力有声,练起来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大有“呼喝则风云变色,开拳则山岳崩颓”之势。
3、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武术发展到目前为止技理最为完善,对中国传统文化吸摄最多的一个拳种。
一般认为它是明末由河南温县陈家沟的陈王廷所创。
陈王廷是明末战将,他卸甲归田后隐居,忙时耕田,闲时造拳。
在长期摸索过程中,他综合汲取明代各家拳法之长,以戚继光《拳经捷要篇》中的三十二势长拳为基础,又结合古代导引、吐纳之法,吸收古代阴阳学说和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创立了太极拳。
太极拳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主要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种。
陈式太极拳一般动作快慢相间、刚柔相济,多发力动作,发力时一般与呼吸、行气相结合,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发放。
陈式太极拳有老架和新架之分。
老架是陈王廷所创,原有五个套路,又名十三势。
另有长拳一百单八势一套,炮捶一套。
除套路外还有陈王廷独创的推手(旧称扳跌、打手),推手以沾连粘随的运劲为主,可以用拿法,也可以用打法,实际上是一种徒手搏击技术的练习形式,它不同于现在竞技比赛中限制反关节和打法的推手。
从陈王廷起五传至陈长兴(1771-1853)、陈有本、陈有平时,陈式太极拳有了新的发展。
其一,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发展出陈式新架套路两种,一种是陈有平将原套路的架势、圈子紧缩变小,并去掉原有的难度动作而成的“小圈拳”,另一种是陈有本的弟弟陈青萍(1795-1868)将原来的架势变小巧紧凑,动作变缓慢,圈变得多而复杂而形成“赵堡架”(因从温县赵堡镇传开而得名)。
其二,陈长兴将陈式太极拳传给了外姓(1800-1873),后来杨露禅的后代创立杨式太极拳。
杨露禅幼年家贫,被卖身于陈家沟为僮,后来侍侯拳师陈长兴,从而学得拳术,壮年返回河北永年老家,传习太极拳。
因其能避开制服强硬之力,故人称其拳为“沾绵拳”、“软拳”、“化拳”。
后来杨露禅到北京教拳,清朝的一些王公贵族也向其学拳。
因其武技高超,人称“杨无敌”。
其子杨班侯(1837-1892),性刚好斗,亦有“杨无敌”之称。
后来杨氏在传习过程中逐渐删改了原有的发劲、纵跳、震脚和难度较高的动作,后来杨露禅之三子杨健侯(1839-1917)将原来的太极拳修改为中架,又经杨健侯的三子杨澄甫(1883-1936)一再修订,遂定型为杨式大架,即现在最为流行的以柔和、缓慢、轻灵为特点的杨式太极拳。
杨氏祖孙三代在北京负有盛名,1928年杨澄甫南下到南京、上海、镇江、杭州、广州、武汉等地传习,其拳式遂流行于全国各大城市。
杨式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舒展简洁,以柔为主。
现在流传最广的24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都是以杨式太极拳为蓝本改编而成,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其大部分动作也来源于杨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在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形成的以“式正招圆、舒松自然,动作连绵不断,不纵不跳”为特点的小架太极拳,其主要传授者是河北人吴鉴泉(1870-1942)。
“武式太极拳”是河北永年人武禹襄(1812-1880)在杨氏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赵堡架的基础上又结合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理论而形成太极拳的另一流派。
“孙式太极拳”是河北定县人孙禄堂(1861-1932)将其所学的武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之长融于一家而形成的以“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多以开合相接”为主要特点的“开合活步太极拳”。
4、形意拳形意拳又名“心意拳”、“心意六合拳”、“行意拳”、“六合拳”等。
与八卦、太极、少林并称为武林中四大名拳。
形意拳的创始众说纷纭,一说:
据清朝雍正年拳谱《心意拳原委考》、《拳论质疑序》中记述,姬龙凤精于枪法,后参照枪法创立心意拳。
但据孙禄堂在《形意拳学》“自序”记述,“余尝闻吾师云,形意拳创自达摩祖师,名为内径。
至宋岳武穆王发明后,元明两代因无书籍几乎失传。
当明末清初之际,有蒲东诸冯人姬公先生讳际可,字隆风,武艺高超,经历有年,适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数篇,融会其精微奥妙,后传授曹继武先生。
曹先生即康熙癸酉科武试联捷三元,供职陕西靖远总镇者是也。
”尽管两种说法不同,但也有较一致的地方,即形意拳早在清朝乾隆年间便在山西、河南、河北一带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形意拳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充实,并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主要有河北、山西形意和河南形意两大流派。
河北、山西形意以三体式、五行拳(劈、崩、钻、炮、横)、十二形(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鸵、鹰、熊)为主。
河南心意拳的基本拳法为十大形(龙、虎、猴、马、鸡、燕、蛇、鹞、鹰、熊)。
形意拳的特点是:
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动静相间、刚柔相济,协调整齐、节奏分明,精神饱满、劲力充实,动作严紧、沉实稳健,套路精短、技击性强。
形意拳练功分三个阶段,即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也即易骨、易筋、易髓,从劲力角度讲即明劲、暗劲、化劲。
这三个阶段实际上也是其他许多拳种练习由低级到高级所必须经过的三个阶段,只是形意拳比较明确地提出来,上升为理论。
5、八卦掌八卦掌原名转掌,是一种把攻防招术和导引方法融合于绕圆走转之中的拳术。
由于转掌的走圆圈正好经过八卦的八个方位,而其技法讲究纵横交错、随走随变,其击法讲究随机应变、以变应变,似合《周易》中“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运动不息,变化不止之理,故称之为八卦转掌或八卦掌。
八卦掌在武坛中形成较晚,传说1866年左右,河北文安县朱家务的董海川(1813-1882)在北京肃王府传授此术。
据考证在董海川之前没有八卦掌或类似的这种绕圆走转的拳术。
董海川自幼以武勇称著乡里,成年后遨游吴越巴蜀(今浙江、四川一带),访师会友,学得道家流行的以绕圆走转来修身养性、炼神导气的“转天尊”修炼方法。
由此推论,董海川就是采用这种绕圆走转的方式,以及调心入静、练神导气的成分,结合攻防招法编创了八卦掌的雏形——转掌。
董海川故世后,其传人为八卦掌的发展做了不断的努力。
1894年,其徒弟程廷华与形意拳家刘伟祥、耿继善,太极拳家刘德宽等在北京共议,“合太极、八卦、形意三门为一家”,20世纪初,程廷华的弟子孙禄堂运用易理阐述八卦、形意、太极三门拳理,在理论上继师志合三门于一家,这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八卦掌的技术和理论体系。
八卦掌的技术内容分单练、对练和散手,基本功练习以站桩和行步为主,掌法包括八大式、老八掌(八母掌)、六十四掌,以及七十二暗腿、七十二截腿。
现在流行的八卦连环掌是在以上基础上串编成的套路练习。
八卦掌所独树一帜的器械有鸳鸯钺、鸡爪锐、判官笔,另外还有八卦刀(比一般的单刀宽长)、剑、枪、戟等。
八卦掌以绕圆走转的运动形式区别于其他拳种,走转的路线有走阴阳鱼、走八卦图、走九宫三种。
其主要手法有推、托、带、领、搬、扣、拦、截、捉、拿、勾、打、封、闭、穿、点等,其身型要求顺项提顶、畅胸实腹、溜臀收肛,身法讲究以腰为轴,拧旋翻转。
其技击特点表现为避正打斜、以动制静,要求在运动中寻机进攻,从侧面或斜面进攻。
6、通背拳通背拳是流行于河北、山东、山西一带的拳种,有五行通背、白猿通背、六合通背、五猴通背、披挂通背等。
河北流行的沧州通背拳据传是在清代咸丰年间由一僧人传去的,练习方法上讲究“疾步句子,纵步展”之说,其近代的代表人物有刘玉春、郭长生。
河北冀县流行的另一支五猴通背拳据说是清代道光年间一位叫祁信的山东人传过去的,在练习方法上讲究“冷、弹、脆、快、硬”,近代代表人物有张策、刘云亭等人。
通背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特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练拳不见拳,即出手为掌,点到变拳;二是甩膀抖腕,击拍动作轻快响亮;三是动作流畅,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
其技法要求:
探腰拔背、放长击远,冷弹柔劲进、坚韧交错,闪展灵活、步内含腿,猿目鹰神、气势完整。
7、劈挂拳劈挂拳又名披挂拳,以“猛劈硬挂,大开大合”闻名于武坛。
该拳在明代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后传至河北沧州一带,今陕西、甘肃等地盛行此拳。
该拳主要有四个套路,即一路劈挂拳、二路青龙拳、三路飞虎拳、四路太淑拳,此外,还有包罗以上四个套路的“大架子”。
劈挂拳的基础训练主要有“十二大蹚子”,即可以往复练习的十二个招法:
单劈手、鹞子传林、双撞掌、戳指掌、倒发五雷、缠额手、开门炮、大跨步、小跨步、招风手、铁扫帚、抄锤等,这些招法既是套路练习的基础,也可用于技击实战,此外还有十路弹腿、溜脚势。
劈挂拳的特点是发力饱满、气势贯通、双臂交劈,劲路上讲究翻扯劲和辘辘劲,身法上要求吞伸吐缩、虚实往还。
在实战中双臂交劈、放长击远、猛劈硬挂、快打速攻、凶猛异常,以横拦斜击、闪进攻取、以快打慢、以长制短为原则。
8、八极拳八极拳以刚烈雄健、朴实简洁的风格和独特的技击特点著称于世,拳谚有云“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由此可见其地位。
八极拳最初在河北沧州孟村流传,据说清朝康熙年间一个叫“癞”的云游高僧始传孟村的吴钟,后癞的佛门弟子“癖”又传给吴钟大枪奥妙,并赠八极拳秘诀一卷。
至此,吴钟如虎添翼,所得之技更为精湛。
后因其大枪尤为著名,被誉为“吴神枪”,当时有“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之说。
八极拳的主要内容有六大开、八大招、六十四手法、八极小架、四十八大架等,击法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核心,“六大开”即顶、抱、单、提、挎、缠六趟单操,每种手法简朴刚烈、凶猛异常,技击性很强;“八大招”即“闯王三点手”、“猛虎硬爬山”、“迎门三不顾”、“霸王硬折缰”、“迎风朝阳掌”、“左右硬开门”、“黄莺双抱抓”、“立地通天炮”等八个散手技击方法,与“六大开”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合而不可分。
八极拳在技击上讲究:
挨崩挤靠、迅猛遒劲、崩撼突击、以短制长。
其步法以拥搓步、跺碾步和翻身跺子为主,而没有蹿、蹦、跳、跃,即所谓“八极、八极,脚不离地”。
9、象形拳象形拳是以模仿人和动物的形态、动作、搏击特点,并结合武术的攻防技法而创编的独具一格的一类拳种。
如螳螂拳、猴拳、鹰爪拳、醉拳、武松脱拷等。
象形拳的主要特点是象形取意,动作栩栩如生,生动活泼,不仅讲究技巧,更求技击。
醉拳是模仿醉汉的一种拳术,行拳时跌跌撞撞、摇摇摆摆,很像醉汉,有“太白醉酒”、“武松醉跌”、“鲁智深醉打山门”、“醉八仙”等称谓。
醉拳以醉为特色,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欣赏,而且把攻防技击动作巧妙地融合贯穿于一系列醉形醉态中,以其特殊的技法迷惑对手,而出奇制胜,在练习时要求“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在战术上讲究虚守实发、逢击而避、乘隙而入、指东打西。
除醉拳外,还有醉棍、醉剑等器械。
螳螂拳是模仿螳螂的形态和搏击特点,结合武术的攻防技击动作而形成的一种拳术。
螳螂拳系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朗所创,传说王朗自幼喜爱练武,后投身少林寺学艺多年。
因其身材矮小,与师兄比武,屡被击败。
盛夏一日,王朗在山中见一螳螂挥舞着“刀斧”双臂正与一只大蝉进行激烈的争斗,相斗不久,大蝉便死于螳臂之下。
王朗见螳螂攻防有度、擒纵得法、长短兼施,颇有技击特点,因此捕捉了许多螳螂,使其戏斗,仔细观察每一个细小的神态动作变化,最后在模仿螳螂的基础上,加入少林拳法之精华,创编出螳螂拳法。
螳螂拳在流传过程中又演化出七星螳螂(罗汉螳螂)、梅花螳螂(太极梅花螳螂)、六合螳螂(马猴螳螂)、摔手螳螂(梅花甩手螳螂)、鸳鸯螳螂等五大流派。
螳螂拳以其刚毅勇猛、灵巧快速、刚柔相济、长短兼施、虚实结合、攻防有度、擒纵得法、变化多端、招之即打、不招不打、连招带打的风格而称著于武坛。
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