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809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 液体的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的压强解析版.docx

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专题72液体的压强大气压强流体的压强解析版

考向1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有流动性。

2.测量仪器:

压强计。

使用压强计可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液gh

3.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液体内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液体内部压强跟液体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处,液体越大,压强越大。

解读:

度和高度的区别

液体的深度是指从液体中某点到自由液面的竖直距离,而不是从液体中某点竖直向上一直到容器壁的距离。

如图所示的A点,它的深度不是5cm,应该是10cm,而高度却是8cm。

典型例题【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物理试题】小明同学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操作:

(1)如图8所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仪器是;由(c)、(d)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

(2)由(a)、(b)两图可知: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

【答案】

(1)U形管压强计;无关;

(2)液体的密度一定,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b)、(c)

(2)(a)、(b)两图液体的密度、压强计金属盒的朝向、容器的形状都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且U形管压强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同,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跟液体深度的关系的,可得到的结论是:

液体的密度一定,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的关系时,应保持液体的深度、压强计金属盒的朝向、容器形状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观察选项中给出的四幅图可知(b)、(c)两图符合这

些要求,故应选(b)、(c)两图。

针对练习1【山东省临沐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图1是同学们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情况的六幅图,除②图杯中装的盐水外,其余杯里装的都是水。

请你仔细观察这六幅图后回答:

(1)实验前要正确安装压强计并检查压强计的气密性。

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 (选填“大"或“小")。

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2)比较①②两幅图,可以得出: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跟液体的 有关;

(3)比较⑤⑥两幅图,可以得出:

液体内部压强大小还跟液体的有关;

(4)比较③④⑤三幅图,可以得出:

针对练习2.【2016•四川内江卷】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

A.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C.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

针对练习3.如图所示,两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水和盐水(ρ水<ρ盐水),A、B、C三点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pA<pB<pCB.pA>pB>pCC.pA<pB=pCD.pA=pB=pC

(3)比较⑤⑥两幅图,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大,即液体内部压强变大,由于密度、方向一样,压强变大是深度变大的原因;

(4)比较③④⑤三幅图,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即液体内部压强不变,由于密度、深度一样,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2.B解析由帕斯卡做的实验知,由于虽然管很细,但由于高度很大,水的深度大,而使水产生了很大的压强,所以该实验说明影响水产生压强大小的因素是水的深度,故选B。

3.A解析:

由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AB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A所处的深度小于B所处的深度,所以pA<pB;BC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甲中的液体为水,乙中的液体为盐水,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C点的压强大于A点的压强,即pB<pC.所以三点的压强关系为:

pA<pB<pC.】

考向2液体压强的大小

液体压强公式:

p=ρgh。

说明:

(1)公式适用的条件为:

液体。

(2)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

p——Pa;ρ——kg/m3;g——N/kg;h——m。

(3)从公式中看出: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4)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一般不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柱形容器(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放到水平面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才等于液体的重力(F=G)。

解读:

一般情况下,液体产生的压力并不等于液体的重力,计算液体的压力时一般是先根据

确定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确定压力。

而对于柱形容器,可先求F,再求p。

典型例题1【2016·湘西州卷】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  )

A.a点B.b点C.c点D.一样大

【答案】C

典型例题2【2016·郴州卷】如图所示,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s,在容器中装入某种液体,液体的重力为G,密度为ρ,深度为h。

那么,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

A.G/S和GB.ρgh和GC.G/S和ρghSD.ρgh和ρghS

【答案】D

【解析】某种液体的深度为h,则容器底部的压强是p=ρgh,由p=F/S可得,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F=pS=ρghS,故选D。

易错点液体的压力和液体的重力

液体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如图所示是不同形状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和液体重力G的关系。

因此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

针对练习1【山东省临沐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有一根盛有液体的长玻璃管,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然后逐渐倾斜,则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将:

()

A增大B不变C减小D变化不定

针对练习2【山东省临沐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装入等高的水,三个容器底部所受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针对练习3【上海市宝山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如图3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此时两液面齐平。

若从两容器中分别抽出部分液体后,两液面仍保持齐平,则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是()

A.pA<pB,FA=FBB.pA<pB,FA>FB

C.pA>pB,FA=FBD.pA>pB,FA<FB

考向3连通器

(1)定义:

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2)特点:

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连通器中深度相同的各点压强相同。

(3)应用:

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解读:

判断是不是连通器时,依据连通器的定义要看两点:

一是各容器的底部必须是连通的;二是各容器的上部都是开口的。

典型例题【山东省临沐县青云镇中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列所示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所以茶壶、船闸饮水器都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和连通器无关,故不符合题意,选D

针对练习1【上海市虹口区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控】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针对练习2【嘉峪关市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针对练习3在下列实例中,其工作原理与连通器无关的是

考向4大气压强的存在

由于空气能流动,因而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证明其存在的例子:

马德堡半球实验、钢笔吸墨水、覆杯实验、瓶口吞鸡蛋、吸管吸饮料、瓷砖上的吸盘等等。

解读:

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

典型例题【2016•浙江衢州卷】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

“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紙片都不掉落

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甲中,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紙片都不掉落,都可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图乙中,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图丙中,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可证明大气存在向上的压强,不能反驳小柯的想法,不合题意;图丁中,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说明没有空气时,没有了气压,也就无法托住水和纸片,这说明实验中纸片不掉落是因为受到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可反驳小柯的想法,符合题意.故选D.

针对练习1【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抽测物理试题】在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A涵洞B船闸C钢笔吸墨水D密度计

【答案】

【解析】

针对练习2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嘴里

B.打针时,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C.瘪进去的乒乓球放人热水中烫一烫又能恢复原状

D.当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2.A解析:

A选项,用吸管将饮料吸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

B选项,打针时,是活塞将药液压入肌肉中。

C选项,瘪进去的乒乓球在热水中烫一烫能恢复原状,是利用气体受热后体积膨胀。

D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推动壶盖,使它不停地跳动。

正确的选择是A。

考向5大气压的测量

1.托里拆利实验

(1)方法:

①拿一根大约lm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管内灌满水银;

②用食指堵住开口的一端,把管竖直倒立在水银槽里,放开食指,管内水银面就下降;

③管内水银面不再下降,用刻度尺测出水银柱的竖直高度,这个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就等于大气压。

注意:

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真空。

解读:

①如果管倾斜,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竖直高度不变;

②改变管的粗细,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

③管内混入了空气,水银柱竖直高度减小。

托里拆利实验,选用水银而不选用其他液体。

因为水银是常温下密度最大的液体,如果换周其他液体,则在同样情况下,所用的玻璃管就必须很长,如果用水来做这个实验,则须大约10米高的水柱才能产生如此大的压强。

2.大气压变化特点:

(1)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2)同一位置大气压随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