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十讲.docx
《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十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十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十讲
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十讲
高考议论文创新写作指导十讲
一、设喻明理,深入浅出
设喻明理,就是在论证过程中,巧妙地运用人们比较熟悉的事物或典故作比喻,来说明人们比较生疏的抽象的道理,以达到喻理结合、虚实相生、深入浅出的效果。
这种议论方法,可以提高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改变议论文常见的枯燥、沉闷之风,读后给人以新颖活泼之感,是议论文出新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运用,就其篇幅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1、局部性的运用
这是相对于全篇而言的,就是在文中的某个部分运用比喻。
这种情况,小及句子,大到段落,灵活多变,信手拈来,难度不大。
它讲究的是个体优势,是局部的求新,但要让读者感觉出“新”来,就某一句子是难以达到的,因为它过于单薄,运用也十分普遍,也就是说,要体现创新优势,最好是整段性设喻。
例如《拿来主义》的第8自然段,全是由比喻构成的。
一开始即点明取譬设喻说理的特点,然后具体设喻,用从祖上得来一所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以“孱头”比喻懦弱无能、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跑主义者,以“昏蛋”比喻裂割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和貌似彻底革命的“左”派幼稚患者,以“废物”比喻崇洋媚外、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这样,就将对待外国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化的三种错误态度,作了入木三分的揭示,形象逼真而不乏幽默之感,令人捧腹之余而沉思其理,具体形象,准确生动,把比较深奥的道理说得鲜明突出、通俗易懂,令人耳目一新。
2、整体性的运用
这是相对于局部而言的,就是在全文中都运用比喻,至少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这种情况,涉及内容多,范围广,篇幅长,相对于局部运用来说,难度要大得多,它不仅要考虑设喻的方式,还要考虑内容的吻合,还要去考虑前后比喻的协调,前后内容的连贯。
例如议论文《理想的阶梯》,就通篇运用了比喻手法,但它不是每句话都在用喻,也不是每个段落都以比喻为主,而是在议论的关键地方都进行了设喻,请看关键语句:
理想的阶梯。
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奋斗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珍惜时间的人。
理想的阶梯,属于迎难而上的人。
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
以上这六句话,有题目,有总论点,有分论点,有总结论,都运用了比喻,集中体现在“阶梯”上,喻说了达到理想境界的必由之路,勾勒了理想与奋斗的关系,而且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进行论证,既构成了本文总—分—总的格局,又深入浅出地说清了问题。
这样,以喻为题,以喻领起,以喻收束,以喻分论,说理具体形象,新颖别致,令人爱不释手。
运用设喻明理的议论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明确目的,比喻是为说理服务的,只是一种手段,不能孤立地用喻,讲究喻与理的一致性,不能成为说理的累赘,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巧用描写,具体形象
描写是一种表达方式,多用于记叙的作品之中,如果把它运用到议论文里,以之论理,不仅照样具有说服力,而且可以增加论证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幽默感,产生意想不到的议论效果和出奇制胜的积极作用,是使议论文出新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寓理于具体感性的形象之中,使人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信服由此阐述的抽象的道理。
这样议论文就不再枯燥了,也没有空虚之感,我们看到的是触手可及的形象,有物有据,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具体充盈。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某一句话,也可以用于某几句话或某几个段落,还能够通篇运用。
就描写角度来看,不外乎如下两种情况:
1、正面描写。
这种方法,多出现在立论文中,多运用于正面的人事物,可以对论点进行形象解说,也可以对论据进行具体的绘制,还可以对论证方法作形象的勾勒,从而达到以描写来论理的目的。
这种描写,一般带有明显的褒赞色彩,如方志敏同志在《死》一文中的论述文字:
为着阶级和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华丽的大厦,却宁愿居住在卑陋潮湿的茅棚;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宁愿睡在猪栏狗窠的场所!
不稀罕闲逸,宁愿一天做十六点钟的苦工!
不稀罕富裕,宁愿困穷!
不怕饥饿,不怕寒冷,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屈辱,痛苦,一切难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
这段文字,就是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形象描写,论证了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必须具备坚定立场与献身精神的道理。
语段以作者“我”为议论对象,采用了一正一反的对举方式,有物的形象对比,如“大厦”对“茅棚”、“大菜”对“住所”;有事的形象对比,如六个“不”和两个“宁愿”,态度鲜明,有力地表现了方志敏的精神品质,字里行间虽然没有直接的论述,但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给人的形象感、直观感和新颖感是非常明显的,描写对论理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2、反面描写。
这种方法,既可以出现于立论文中,也可以出现在驳论文中,但都必须用在反面的人事物身上,要么对反面观点进行形象性的描绘,要么对反面的人事物进行必要的形象化的展示,还可以对错误的矛盾的论证方法或逻辑关系进行形象的勾勒。
描写中,含有一定的嘲弄或讽刺意味,感情色彩多以贬斥为主。
例如《别了,司徒雷登》第16自然节,语段以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政府如鸟兽散为背景,具体描写了司徒雷登大使老爷“无可奈何花落去”“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丑态:
他“坐着不动”,“睁起眼睛”,他看到了“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还看到了人们“喊口号,讲革命”的情景,就是“没有人去理他”,于是“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你看,这里句句都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司徒雷登带着强烈的失落感和惨败心境离开中国的神情,读后,既有大快人心之感,又无不对作者这种入木三分的刻画手法叹服之至,这些都是形象描写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形象描写是议论文求新的有效途径之一,运用时要注意一点,就是描写要恰如其分,要适度,一般不大量运用,不围绕一个对象运用,描写中含有浓厚的议论成分,为说理服务,只要达到了说理的目的既可。
三、生动活泼,议论风生
生动活泼,议论风生,就是在议论中充满活力,能激发人感动人,兴致盎然,富有情趣,这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来的,是议论文语言上的求新。
语言运用涉及范围很广,遣词造句,语调语法,语汇语感,语序语气,还有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等。
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任何一种议论之中,也可以运用于文中的任何位置。
在议论文创新方法中,它是最生动、最方便、最活跃的一种。
就运用形式来看,大致有两种情况:
1、遣词造句生动活泼。
这主要是指在语言的运用上,采取多种表现手法,诸如幽默、诙谐、讽刺、夸张、反语、含蓄、隐晦、讳饰、假设、整散交叉、庄谐并重等等。
通过这些方法,既可以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又给人以新颖独到之感,从而很好地服务于议论内容,达到创新的目的。
例如,鲁迅先生的《不懂的音译》,就是一篇语言形象、活泼风趣的战斗檄文,请看其中的一段文字:
倘如他的尊意,则怎么办呢?
我想,这只有三条计。
上策是凡有外国的事物都称之为洋鬼子,……下策是,只好将外国人名改为王羲之唐伯虎黄三太之类,例如进化论是唐伯虎提倡的,相对论是王羲之发明的,而发现美洲的则为黄三太。
这段文字,采用了夸张用词的方法,它以假设起始,顺着对方的意思往下说,列举了上中下三条计策,重点是论述“下策”,构成总分格局,于是,进化论的提倡者竟成了唐伯虎,相对论的发明者竟是王羲之,发现美洲的竟为黄三太。
毫无疑问,这里多处运用了夸大其词的方法,但却丝毫没有荒唐之感,反而在一笑之中领悟到了作者的真意,批判和讽刺达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产生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语言的新颖活泼是显而易见的。
2、多用修辞,议论风生。
修辞是专门解决语言好不好、美不美、新不新的问题,议论文要想创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应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它比其他创新方法的运用难度要小一些,要方便简易一些。
但这里强调的是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议论风生,这样,才能形成语言优势,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
例如柳斌杰先生《事业篇》中的第二段,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先,连用四个设问,构成问句排比,并嵌用“象牙塔里”和“高楼深院”两个比喻,摆出浪费人生的种种表现,概括了四种不同的类型,促人深思;然后,通过两句概括的话语过渡,进入评析文字,否定在“酒色财气”和追求“金钱、财产、享乐”中浪费一生的人生观,又运用了“蛀虫”、“贼”和“奴仆”三个比喻和一个排比,最后,又通过一个“保险柜”的比喻,提出中心论点,可见,语段中共运用了设问、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而又以后者为主,使语言生动形象,令人爱读。
可见,这段议论语言十分精彩,主要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来实现的。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浮华造作,不能以辞害意,不可过分讲究语言的新颖,而产生生硬之嫌,因为创新的目的是为说理服条的。
四、反弹琵琶,独辟蹊径
反弹琵琶,独辟蹊径,是一种违反常情常理的逆向思维写作活动,是相对于正向和顺向写法而提出来的。
它的优点是一反人们熟知的陈旧观点,发人深醒,令人耳目一新,因而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这种写法的意义,可以增加新的议论领域,扩展新的思维空间,辩证客观,积极向上,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透彻了解,是一种创新的好方法。
反弹琵琶的显著特点是一个“反”字,就是与人们的观点相反,认识相反,态度相反。
而在实质上则是转换角度,选准角度。
角度选不准,选不好,就无法进行反弹。
要写好这类作文,就角度而言,可从如下两个方面来考虑:
1、角度要小。
反弹琵琶议论文与写一般议论文一样,选择的角度一定要小,这样,可以很快进入反弹重点,容易把问题写深写透,增强反弹力度。
角度小,就是从某一个方面来切入,余者可以不及,这样,反弹内容集中,降低写作难度。
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东施效颦”,不仅不应遭到人们的耻笑,相反,人们应当向她表示足够的敬意。
东施既想“效颦”,说明她有自知之明,既知自已貌丑,也知貌丑者不为人喜,不该轻易抛头露面。
但东施不自暴自弃,不避已丑,不畏外嫌,竟然敢冒风险,在众目睽睽之下效法西施的身姿。
她这种敢于学美的精神和勇气,实在可嘉可敬!
“东施效颦”这个典故用作贬义早成定论,而该文却对此进行反弹,为东施“翻案”,并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论据。
可见,作者的反弹是从“美”的角度来进行的,是从“勇敢美”方面来议论的。
东施不避丑、不怕丑,敢想敢做,付诸行动,“可嘉可敬”。
由此看来,作者翻案有理,反弹成功,应该说,主要是独力于选择角度小。
反弹琵琶作文,从一个很小的角度来写,不失为聪明之举。
2、角度要巧。
反弹作文,角度是十分新颖的,但光新还不行,还要巧,要产生以一驭十、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巧”的概念可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写来比较省力顺手,无须花大时间和精力就能把道理说透。
二是人们很少写过见过的角度,易于获得创新价值。
例如,“头冷顾头,脚冷顾脚”,这是一个传统的观点,是被人们否定了的,多表现为贬义,它的意思是就事论事,不作通盘打算,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一种十足的实用主义,其结果是问题越出越多,直至最后到处都出现了问题而无法解决。
如果对其反弹,为这个反面格言正名,仍然可从本身的实用主义出发,从正面肯定这句话的价值和意义。
现实生活中,“头冷顾头,脚冷顾脚”是正确的,这种做法也具有普遍性。
如果“头冷顾脚”,或者“脚冷顾头”,既不合实情,也容易出问题。
这样反弹,写来十分巧妙,情理相济,令人可信。
反弹琵琶作文的出新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运用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有铺势文字,这是基础,就是被反弹的传统的原来的观点,文章起始,要把它摆放出来,还可作适当解释,为下文反弹做准备、打基础。
但这种文字只是个引子,不可多写。
二是不能诡辩,这是关键,虽自圆其说,但要持之有据,论之成理,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让读者信服,如果陷入诡辩的怪圈,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这样的“新”也就没有意义了。
五、平中见奇,推陈出新
平中见奇,推陈出新,就是在平淡中发现和挖掘出新奇巧妙之处,踢除原有陈旧的东西,创造出新鲜活泼的内容来,是一种作文求新的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平”和“陈”的基础上,而重点又是“奇”和“新”。
这就要求作者,对于一些平淡陈旧的东西,要放出眼光,进行分析、剖解、取舍,尤其要存同求异,抓住异点,如泥沙中淘金子,使之闪闪发光,令人炫目。
这样的文章,就能够生出新意。
这种方法的运用,就议论要素来看,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
1、使论证方法平中见奇。
论证方法,无非是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正反论证等几种,对于它们的运用,如果简单地在文中出现,只能成为一般议论文而已。
要想出新,写出新意,在论证方法上必须有所突破,即使同是举例论证,也要与众不同,这样,才能产生平中见奇的效果。
例如,有一篇题为《“8-1"和“8+1”》的议论习作,在运用论证方法上就很奇妙。
文章虽然运用了举例论证,但在具体操作时,并不是某某人怎样怎样,某某事如何如何,而是别出心裁地采用简明的公式来代替事实以证明论点。
作者指出,三个和尚无水吃的原因是“住持管理无方”,这就极具出新效果,而且在运用例证法的时候,还巧妙地出现了许多算式,从“1×2=2”到“3×0=0”,先后运用了六个简明的算式,它既是客观事实,又是改变了角度,是从数学方面来证明观点的,带有分析推理的意味,可谓平中见奇,增强了论证效果,显然高人一筹。
2、使事实论据推陈出新。
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运用较多的是事实论据。
在事实论据中,运用最多的又是名人名事。
但话又说回来,这些名人事迹,你用我用大家用,当时用后来用长期用,难免有陈旧之嫌,有味同嚼蜡之感。
对于这些论据,如果非用不可,必须用其鲜为人知的方面,而人所共知的方面应尽力回避。
这样才能出奇制胜,推陈出新,获得较好的议论效果。
例如,有一篇《谈尊重父母》的议论文,文中列举了人所共知的张海迪的事迹,但并非她的顽强生活、坚持学习、逆境成才等方面,而是她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父母争光,尊重父母,不负父母养育之恩。
请看其中的几句话:
张海迪深知,她能够活到现在,都是父母给予的,他们吃了多么大的苦,操了多少的心血啊!
于是,她为了减轻父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勇敢地生活着,不屈地努力着,终于给父母以极大的安慰,从这个角试来看,张海迪不仅是我们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习的楷模,而且还是一个极为尊重父母的大孝女呢!
这段议论,用的虽然是人所共知的陈旧论据,但出现的却是人们并不熟知的新鲜方面,论证效果也就不同凡响了。
运用这种论证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一味地求新而好新猎奇,要在求实的基础上求新,不能盲目求新,不能把“新”作为点缀物,这是至关重要的。
六、中心包围,多方阐发
中心包围,多方阐发,就是围绕某一个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阐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广度是面上的内容,深度是点上的内容,点面结合,纵横兼顾,可以取得良好的论证效果。
对于这种方法,要达到求新的目的,必须做到确定好中心,包围要全面,阐发要透彻,但更主要的是在结构上要缜密严谨,形成一种美感,这种美就是匀称美,以匀称求新,以匀称悦人,从而达到新颖活泼的目的。
具体运用有两种情况:
1、整体性的中心包围。
这是从全篇来说的,就是某篇文章的结构,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的形式,“总”属于“中心”方面,一般是中心论点,也有的是中心论题;“分”属于“包围”的方面,至少要有两个方面,但也不可太多,多了容易增加篇幅,写作难度相对加大。
这“分”的内容之间,不管有几个方面,都必须是并列关系,不能重合交叉。
例如,富兰克林的《哨子》,就是在中心包围方面运用得最为充分的一篇。
这篇议论文共有10个自然节,开头三节叙述自已的一个生活实例:
为“哨子”付出过高的价钱,带来悔恨,是引起话题,议论的发端;第10节,即结尾,提出中心论点:
许多人所遭受的人类很大一部分的悲苦都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价值作出错误的估价而造成的,都是为他们的哨子付出太高的代价,这就是全文的总,是全篇的中心。
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包围的是六个自然节,即四至九节,它们又是包围中心的“分”。
这些包围的段落,字数大致相近,句式基本相同,而每一段几乎都有“为哨子付出了过高的代价”,形成反复式照应,构成了上挂下连、严丝合缝的连贯效果,但在内容角度上却千变万化,涉足广泛,举例是丰富的,包围是严密的,幽默含蓄,意味深长,新颖巧妙,可见一斑。
2、局部性的中心包围。
这主要是从某个段落或层次上而言的,即小论点或小论题为“总”,是中心,包围的是“分”,是围绕中心而构建的,其基本形式和体例,与上面那种情形大致相同,只是相对于全篇来说,内容要少得多,篇幅要小得多,写作难度也相对降低。
例如:
我们青年人也应该具备这样的虎性。
学习时,选下了目标,就应按计划学下去,持之以恒,潜心钻研,务必学出成绩。
在战斗中,就要像猛虎下山一样,英勇顽强,攻无不克。
对待工作,要不怕困难,百折不挠,脚踏实地,坚持到底。
对改革,要有胆有识,敢于破除陋习,勇于开创新路。
这些难道不是我们从虎身上得到的启发吗?
这段文字,以“虎性”喻说人事,采用了总分总的构式。
语段共有六句话,第一句和第六句是总,是观点,是中心,二至五句是分,从学习、战斗、工作、改革等四个方面包围中心,论述这几个方面应有虎的作风和气魄。
这样,以喻说理,以分围总,形象生动,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获得了理想的创新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在包围中心的“分”的方面,无论是内容上、范围上还是概念上,都必须是并列的关系,都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来考虑,论述问题尽可能全面一些,深刻一些。
七、旁征博引,为我所用
旁征博引,就是在议论文中广泛大量地援入引用内容,以充实论证,增加力量,获得创新效果。
这种方法,如果从新鲜的角度来看,引用的形式要千变万化,引用的内容要多种多样。
这样,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要在引用上创新,必须在“博”字上下功夫,可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引用的次数要多。
这是从量上和频率上来说的,主要是指在议论中要多次引用,可以间接引用,也可以直接引用,可以是完整引用,也可以是部分引用。
引用的次数一多,阐述的道理就会充分,内容就会充实,说服力就会增强。
由于是用别人的话,来证明自己观点,而且是不止一次地证明,新颖之感也就由此产生了。
例如习作《种花和种刺》,在论述“种刺”一节里,习作者主要采用了引证法,语段不到二百字,而引用就达有四处之多,占了近四分之一文字。
先后引用了民谚、格言、成语和经典等。
这样,不仅充实了论证内容,而且增加了论证色彩,使议论生动活泼、新鲜悦人,收到了很好的论证效果。
2、引用的种类要多。
这主要是说引用的形式要多种多样,不能单一专一,如不可能都引用谚语,即使再充分,也不能写出新意来,甚至会产生累赘、单调之感。
种类要多,就是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之中,引用的形式多彩多姿,千变万化。
这样的引用互相印证,彼此配合,可以给人生气勃勃、清新自然之感。
就引用形式来看,可以有很多为我所用,包括经典著作中的言论,科学上的公理和定律,尽人皆知的常识,内涵精辟的格言、警句、谚语、成语等等。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有志不在年高。
”这张蓝图的起笔是“有志”。
俗话说:
“不怕路远,只怕志短。
”一个人有无成就,决定于他青年时期是不是有志气。
不论是在过去旧社会或在今天新社会里,凡是那种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做一天各尚撞一天钟”的人,总不会有什么出息的。
一个人民大学生“志在四方”,只有胸怀革命,才能精神振奋,胸襟开阔,意志坚强,从而增长智慧,使学业不断进步。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
这段文字围绕“有志”展开议论,阐明了作为未来大学生“立志”的重要,语段只有二百来字,但引用竟达五处之多,而且,这些引用涉及多种形式,既有俗语,如第一二两处,又有领袖论断,如第三处;既有成语,如第四处,又有名人名言,如第五处。
这五处引用,就达四种形式,而且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首尾和中间均有;而且有长有短,有完整引用有节录引用,变化灵活,充满生气,激发人们健康向上的激情,给人的感觉是十分新颖的。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引用要真实,不能造假,不能张冠李戴,要保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如果引用不实,不仅达不到引用的目的,而且会造成论证的失败。
八、富有哲理,意味深长
富有哲理,意味深长,就是议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充满智慧,给人以启迪、教益和警醒。
这种方法,主要是从内容上提出来的,而落脚点是在句子上。
运用这种方法写成的句子,必须言简意赅,以精短的语句传达丰富的内容,语句越精粹凝炼、富有哲理、含蓄深刻、耐人寻味,就越显示出新鲜的特点,就越给人以新颖之感。
可见,这种求新方法,有一定的难度,初写议论文者是难以做到的,而如果有意味地去努力实践,可以锻炼写作者议论创新的睿智,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好方法。
这种方法,在运用形式上,有如下两种:
1、多用警言佳句。
就是在议论的时候,所用的句子要涵义深刻而动人,但又不是警句的堆垒,而是上下联系很紧,表达意思明畅,说理透彻。
这些句子,可长可短,以短句为主;可明可蓄,以蓄为主;可整可散,以散为主。
它们互相配合,彼此作用,共同为创新服务。
例如,弗兰西斯·培根的《论求知》,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写成的议论文,也就是说,这篇议论文,语言精炼有力,警句很多,不少已相沿成为有口皆碑的名言,请看其中的一段文字: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辨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信书本。
求知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这段文字共有五句话,每句话都富有深刻的内容,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第一句运用了排比和对比手法,指出不同的人对知识和学问的不同态度,让人对号入座,给人们以警醒;第二句运用对比手法,摆出两种知识,重在书外知识,强调实践的重要;第三句顺着第二句往下说,告诫人们学知识要经过实践,明确途径;第四句又用对比。
指明应怎样对待书本知识的正确态度,辩证客观,一分为二;第五句仍用对比,阐明了求知目的,否定错误做法,指出了正确的方面。
可见,这段文字虽然理论性很强,可人们并不感到枯燥,其主要原因就是富有哲理,意味无穷,产生新颖有趣之感。
2、文句整齐有力。
就是在议论时,所用的语句以整句为主,以短句为主,多用对比、对偶、排比等手法。
这种情况,不仅在句意上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而且还给人以节奏明快富有韵律的美感,于是新颖之感也就由此产生了。
例如,毛泽东同志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在批评主观主义态度的语段中,所用句子短促有力,整齐工仗,很有韵味。
第一句是观点,然后是:
两个“或”字句,构成并列,双双相对,基本工整;一“无”一“有”,构成对比对偶;两个“而不”,对仗十分严格;三个“拿了”,形成排比,揭示危害;四个“大敌”,又用排比,提出实质。
可见,这段文字,以整为主,以散配合,整散相间,错落有致,可谓语言优美,新颖活泼,趣味横生。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句子不宜过长,但也不是都用短句,这是载意创新的关键。
写作时,能短则短,少用长句,或者化长为短,实在非用长句不可时再嵌用一些,以形成语言错落之势。
九、诙谐幽默,趣味横生
诙谐幽默,趣味横生,就是议论有风趣,引入发笑,意味深长,使读者感到有意味,有吸引力,从而给人以新鲜之感,获得较好的议论效果。
这种方法,主要是体现在语言上。
但它又是为内容服务的,能产生更好的议论意义。
运用中,可以灵活掌握,随时操作,讲究的是独立行动,是个别的参与,是一种语言运用技巧,甚至一个词语也能起到这种作用。
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灵活多变,具体运用形式又有两种情况:
1、喜怒哀乐成文章。
这是从整体上和感情角度来说的。
它主要是指一些文艺性的议论文,即杂文。
这种文章,与一般议论文的区别主要在于语言特点,而且这种语言风格并不是局部的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