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9314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4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docx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线上教学教案

课题观察物体(三)

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2.通过观察,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

3.能根据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从正面或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用小正方体拼搭出不同摆放方式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根据平面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

二、新课教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

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

(申请连麦)仅仅根据一面的形状无法确定立体图形。

(2)师:

同学们真棒!

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

思考:

余下的一个正方体为什么不能摆在上面、左面或右面?

(申请连麦)

(3)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并且都用上,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

(申请连麦)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小结:

已知物体从一面看到的形状和所用小正方体的数量,仍然不能确定立体图形。

2.出示教材第2页例2(课件)师:

这是观察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看到的形状。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通过这个例子,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再进行小结。

(申请连麦)小结:

根据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三、课后作业(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完成教材第2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

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

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仅根据一面的形状无法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

已知物体一面的形状和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仍不能确定唯一的立体图形。

根据从正面、左面和上面三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以摆出唯一的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优点:

缺点:

改进:

2.进一步熟练运用小正方体摆立体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

4、在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立体图形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图形的平面和立体想象来找出被遮挡住的小立方块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来摆物体。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体学具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给出一个实物图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怎么推断它原来的形状?

如果给出一个或几个方向观察到的物体图形,我们又如何推断它的立体形状?

这节课我们来巩固之前所学的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2题(课件)

(1)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形状。

思考如何摆这个图形。

(2)让大家判断是否正确?

(申请连麦)

(3)再给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让同学们根据两个面的形状摆一摆,能确定摆法唯一吗?

(申请连麦)

2.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4题(课件)

(1)认真观察题目中的10个几何体,完成第

(1)小题。

(2)仔细理解第

(2)小题,观察⑤的正面形状,把该形状画在练习

本上,再根据所画正面形状,尝试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看看有多

少种摆法。

(申请连麦)

3.出示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7题(课件)

(1)组织学生一起动手摆小正方体,首先摆出从上面看的形状。

(2)在“从上面看到的形状”的四个小正方形中填入数字,理解数字表示的“在这个位置上所用的小正方体个数”的意思。

(3)如果想象不出来,就动手摆一摆,看怎样才能达到题目上四个数字的要求。

(4)以上两步都达到要求了,再从正面、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找出正确的选项。

(申请连麦)

三、课后作业(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3两题和教材第4页练习一第5、6两题。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

课题因数和倍数

(1)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非零自然数之间存在着因数和倍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因数和倍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题,学生口算。

(课件)(申请连麦)

2.导入:

在乘法算式中,两个数相乘,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积;在除法算式中,两个数相除,得到的结果叫做它们的商。

乘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乘的关系,除法算式表示的是一种相除的关系,在自然数之间还有另一种关系,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讨的内容。

二、新课讲授

1.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生:

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

(申请连麦)师:

同学们想一想,如果用a+b表示两个数相除,怎样才说a能被b整除?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①a和b都是整数。

②商是整数,没有余数。

③b不为0。

教师板书: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a能被b整除,我们就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课件)

师:

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2)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3)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回答,发现了什么?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申请连麦)

2.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那同学们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

AX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三、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2.下面的说法对吗?

说出理由。

(1)48是6的倍数。

(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

(3)因为3X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因数和倍数,你掌握了吗?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在整数除法中,如果a能被b整除,我们就说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

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

0。

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

课题因数和倍数

(2)

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经历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体验列举方法的运用。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出下列各式中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新课讲授

(一)找因数:

1.出示教材第6页例2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

1,2,3,6,9,18(申请连麦)师:

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

生:

用整除的方法;用乘法一对一对找

师:

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

最大的是几?

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师:

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师:

这样写可以吗?

为什么?

生:

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

个6。

(申请连麦)

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教师板书: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课件)教师小结

(二)找倍数:

1.出示教材第6页例3,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课件)

师: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为什么找不完?

生:

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申请连麦)

2.3的倍数有:

3,6,9,12师:

这样写可以吗?

为什么?

应该怎么改呢?

改写成,3的倍数有:

3,6,9,12,……师:

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3的倍数。

师:

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3,课后作业(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

1.完成课本第7页练习二第1题。

2.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二第5题。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

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1、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

3、经历自主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归纳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发现2、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偶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猜数游戏:

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不管是几位数,我都能很快的判断出它是否是2或5的倍数,不信可以试试看。

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就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

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探索5的倍数特征

(1)引入百数表。

(2)出示课件:

百数表,在这些数中找出5的倍数,写出来。

(3)你们找的数和老师找的相同吗?

(4)观察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申请连麦)

(5)归纳:

谁来概括一下5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

板书: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课件)

(6)验证:

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5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请举例验证。

请你写一个多位数,并且是5的倍数。

(申请连麦)(7)过渡:

学习了5的倍数的特征有什么好处?

师随机说一个数,让学生猜猜它是不是5的倍数。

(8)练一练:

2.探索2的倍数特征

(1)猜一猜:

根据研究5的倍数特征的经验,你猜一猜2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呢?

(2)百数表找出2的倍数。

(3)观察2的倍数的特征,看看你刚才的猜测是不是正确。

(4)归纳:

2的倍数有怎样的特征?

(申请连麦)

(5)验证:

除了这些数以外,其它2的倍数也有这样的特征吗?

请举例验证。

(申请连麦)

(6)填一填: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

3.奇数、偶数的再认识

4.那么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

结论: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课件)

三、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

2.思考: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

1.你们知道老师猜数的奥秘了吗?

现在老师说数,同学们判断出它是不是5或2的倍数。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

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1、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不是3的倍数。

3、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3的倍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4、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找3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申请连麦)

2.练习:

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

哪些数是5的倍数?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猜一猜:

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能否猜到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

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课件)(申请连麦)

3X1=33x2=63x3=93x4=123x5=15

3X6=183x7=213x8=243x9=273x10=30……

观察:

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

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

(不能)(申请连麦)

提问:

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

(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15—5118—8124—4227—72

师:

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汇报:

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

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21612992319876

小结:

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课件)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申请连麦)3402500312722967

5.做一做,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指导学生用数字卡片摆出3的倍数。

(申请连麦)

三、课堂作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3328767488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完成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4、6题和第12页的8、9题。

(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

课题质数和合数

(1)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1、使学生能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知道100以内的质数,熟悉20以内的质数。

3、经历质数与合数的认识和辨别过程,体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质数、合数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判断质数与合数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你能找出18,31,49的所有因数吗?

(课件)2.自然数分几类?

(奇数和偶数)(申请连麦)师:

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是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来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分类方法。

二、新课讲授

1.质数、合数的概念。

(1)写出1~20各数的因数。

(申请连麦)教师注意指导。

(2)根据写出的因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填写下表)只有一个因数1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2,3,5,7,11,13,17,19有两个以上因数4,6,8,9,10,12,14,15,16,18,20

(3)理解质数和合数概念。

针对表格提问:

什么数只有两个因数,这两个因数一定是什么数?

师: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如果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课件)(申请连麦)

2.质数和合数的判断。

判断下列各数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课件)(申请连麦)

1722293537879396教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根据因数的个数来判断)

质数:

172937合数:

2235879396

3.出示课本第14页例题1:

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做一个质数表。

(1)提问:

如何很快地制作一张100以内的质数表?

(课件)

(2)汇报:

①根据质数的概念逐个判断。

②用筛选法排除。

③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三、课后作业(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的第1~3题。

四、课堂小结(课件)(申请连麦)这节课,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新的本领?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反思

优点:

缺点:

改进:

课题质数和合数

(2)

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是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奇数与偶数相加的结果的奇偶性。

2、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培养实践验证理论思维。

3、经历探索加减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的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和的奇偶性。

教学难点能应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做抽奖游戏。

在抽奖游戏中蕴含着许多数学规律,今天老师就看谁细心观察,在游戏中获得数学规律。

同学们想要奖品吗?

那就要看你们的运气了。

二、新课讲授

1.探索规律游戏一:

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偶数。

(课件)游戏规则如下:

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

(2)结论:

偶数+偶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申请连麦)游戏二:

出示盒子,里面装的都是奇数游戏规则如下:

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两张卡片,如果两个数的和是奇数就可以领到精美

礼品一份

(1)如果继续玩下去有中奖的可能吗?

是什么原因导致拿不到礼物呢?

(2)结论:

奇数+奇数=偶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课件)(申请连麦)游戏三:

怎样修改游戏规则能得到奖品呢?

(1)两个盒子里各抽出一张卡片,就一定会中奖。

(2)结论:

偶数+奇数=奇数

(3)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课件)(申请连麦)

2.验证规律

请你再自己任意出几个数,验证一下这三种情况。

独立完成后汇报发现的奇偶数规律。

教师板书: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申请连麦)

3.回顾反思

师:

刚才我们用的是比较小的数进行探究,现在我们用一些较大的数来计算一下,看看结论是否成立。

不计算,你能判断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吗?

三、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四第4~7题。

(完成后拍照上传家校本)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发现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的。

板书设计

质数和合数

数的奇偶性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

课题长方体

课型:

直播新授课主备人:

是否集体研讨: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掌握长方体的特征。

2、形成长方体的概念,认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

3、发展空间观念。

4、经历对长方体的认识过程,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观察现实事物。

5、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宽、高。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长方体的概念。

教学准备长方体纸盒、直尺。

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教材第18页的主题图。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图上这些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它们是立体图形。

谁能指出哪些是长方体?

长方体又具有什么特征呢?

这一节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课件)(申请连麦)

二、新课讲授

1.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纸盒,摸一摸,说一说。

(2)再请学生摸一摸,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3)再请同学摸一摸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一个点)

(4)师在长方体教具上指出面、棱、顶点。

学生依次说出名称。

(申请连麦)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1)面的认识。

①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

(6个面)有几组相对的面?

(3组)前后,上下,左右。

②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课件)(申请连

③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面的特征。

(2)棱的认识。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教具,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①长方体有几条棱?

②这些棱可分为几组?

③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以上三个问题,分组讨论,实际测量。

(3)顶点的认识。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

(课件)(申请连麦)最后学生把长方体的特征完整地总结一下。

3.认识长方体的直观图。

(1)请学生拿出长方体学具,放在桌面上观察,最多能看到它的几个面?

(三个面)

(2)怎样把长方体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