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51811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

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

1.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

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

C﹒建立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支海军D﹒促成了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

2.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

其中“中国近代化第一人”、“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评价,适用于李鸿章对下列哪件事所起的历史作用:

A.签订《马关条约》B.镇压太平天国

C.签订《辛丑条约》D.兴办洋务运动

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其根本原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B.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C.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D.西方列强的限制和破坏

4.李鸿章说:

“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領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

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

”这表明李鸿章主张

A限制民族资本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C保护民族资本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5.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

A.经济基础较好B.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大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D.洋务运动发展较快

6.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你想投资于近代工业,在下列行业中你认为最好的投资领域是

A.钢铁工业B.机器制造业C.纺织业D.采矿业

7.19世纪90年代初,商人李福明办了一家机器磨粉厂,因不满官府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治罪”,他的磨坊也因此而被迫关闭。

这件事主要表明

A.清政府是一个没有法制的政权B.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

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民营经济没有产生的环境

8.“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9.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10.一位学者说:

“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

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这则材料实质上C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1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到:

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

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学制,归而行之;中人游欧洲者,询某人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在于

A.批评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技B﹒论证实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C﹒说明中日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差异D﹒阐述维新变法的思想

12.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民族民主革命D﹒促进思想启蒙

1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14.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相比,其质的飞跃表现在

A.主张实行民主制度B.主张创办近代企业

C.自强口号的变化D.主张向西方学习

15.下列表述中,属于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同点的是

A.在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下兴起B.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1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点是

A.失败的根本原因B﹒对外交往的态度

C﹒开展的主要地区D﹒革命的主要任务

17.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招抚”到“剿灭”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义和团力量的变化B.义和团斗争策略的变化

C.清政府的统治策略D.列强对义和团的态度

1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

张三说:

“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

”李四说:

“我参加过义和团。

”王五说:

“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六说:

“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

这个说谎的人是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

19.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主要是因为

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D﹒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0.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

2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

A.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D.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

2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厉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

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2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的《罪己诏》称: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文中的“议约”是指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24.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

“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

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

”其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2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B﹒以镇压中国人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

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抵抗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期,汪道昆《太函集》记载,安徽歙西溪南吴荣让是通过“度原隰使田,度山林使种树。

------于是易以茶漆栌栗之利,------利视昔有加”,过了三年,不仅吴荣让“自致鉅万”,而且带动乡里从事这种进步方式的经营。

——《徽商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材料二嘉靖之世,人有终其身未入城廓者。

……有少与外事者,父兄羞之,乡党不齿焉。

今(明末)------而闭户不出者,即群而笑之。

——《徽州府志》

材料三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

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

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

------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

材料四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元,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线”,-----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

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

启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

------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

 

(2)结合材料三,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材料四概括其企业性质,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十九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化经历的两个重要阶段,《中国革命史》一书中写到:

“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着两大问题:

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

当时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阶段的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表现?

 

(2)第二阶段近代化即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它在思想方面有什么作用?

 

(3)这两个阶段近代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

如何看待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关系?

 

28.阅读材料:

材料一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

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

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收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

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的经营情况:

(金额单位:

万两)

年度

资本

借款

船只吨位

运费收入

付出借款利息

1873.8-74.7

47.60

12.30

4,088

49.17

1.77

1877.8-78.7

75.10

381.97

26,916

232.23

36.53

1881.8-82.7

100.00

353.75

29,474

188.47

10.75

1883.8-84.7

200.00

227.09

33,378

192.37

22.42

注:

借款主要是官府贷款

材料二1979年,经中央批准,招商局在当时的广东省宝安县蛇口公社创办“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

在蛇口工业区的开发过程中,招商局率先在工程招投标、干部管理、劳动用工、劳动分配、职工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并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口号,对整个中国影响至深。

招商局还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招商地产等一批等著名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来,蛇口工业区在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引进各类投资600多亿元,累计上交国家各项税收近900亿元。

截止2007年末,集团利润总额近200亿元,资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

目前,招商局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立志创造招商局历史上的第三次辉煌。

——据《百年招商局在改革开放中腾飞》整理来源于中国海运信息网

请回答:

(1)归纳轮船招商局在材料一所涉及时期内的经营状况。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3)依据材料二,分析招商局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有何重大意义?

 

(4)当前招商局立志再创第三次辉煌。

其有利的国际条件有哪些?

 

近年各地高考试题回眸

(一)选择题:

1.(06全国2)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

下列关于该阶段工

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政府

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

2.(06广东单科)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

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

3.(06广东单科)“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

拆除山海关炮台  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  1000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  3000元

…………

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

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

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4.(07海南)“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

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5.(07广东文基)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6.(07上海)《马关条约》中规定: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7.(08海南)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8.(08江苏)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

“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

……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

”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9.(08广东单科)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

“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严复D.胡适

10.(08上海)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

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11.(09江苏)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

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大众传媒的变迁

C.思想领域的变化D.民主政治的发展

12.(09广东文基)近代某思想家说: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革命未成,

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B.改良维新C.暴力革命D.君主专制

13.(09广东文基)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

促成这一政策出

台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09浙江)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

“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15.(09北京)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

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D.“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

(二)非选择题:

16.(06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

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美国专使顾盛给美国政府的报告(1844年)

材料二(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候之号,不循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乏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畲《瀛环志略》(1848年)

材料三 定名中华共和国。

……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

——邹客《革命军》(1903年)

材料四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此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什么条约“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

晚清时期美国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2)美国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

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

联系材料三与所学知识。

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政权机构、宪法三方面受美国政冶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举出晚清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

 

(4)综台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说明晚清中美关系的特点。

17.(07宁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

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

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

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

日本一

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

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梁启超说:

“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

 

(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

“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

(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18.(09安徽)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

日本。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

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

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

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

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

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

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

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

 

(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

 

18.(08天津)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曰:

“学而优则仕”。

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

《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

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国

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

代数

植物

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

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

你怎样评价?

 

材料四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

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

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

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答案

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

1——5.ADADB6——10.CCCBC11——15.BDAAA16——20.ACCDC21——25.ADDCB

(二)非选择题:

26、

(1)部分徽商投资农业,农业商品化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保守转向开放。

(2)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入超越来越严重。

原因:

中国手工制造的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机器制造的产品竞争。

解决:

在中国建立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阶级,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开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7、

(1)经济:

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军事:

洋务派创立近代海军,军事近代化起步。

文化教育:

洋务派创办新式教育,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教育近代化起步。

(2)原因: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作用: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3)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应该是互为表里的。

没有民族独立,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富强又是民族独立的结果。

28、

(1)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府贷款多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较重等。

(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促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