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6.60KB ,
资源ID:2675181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67518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docx

1、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基础练习基础部分(一)选择题1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历史贡献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初次实践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近代中国的第一支海军 D促成了清政府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2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其中“中国近代化第一人”、“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评价,适用于李鸿章对下列哪件事所起的历史作用:A签订马关条约 B镇压太平天国 C签订辛丑条约 D兴办洋务运动3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其根本原因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 B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C缺乏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D西方列强的限制和破坏4李鸿章说:

2、“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領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保护民族资本 D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5中国早期民族工业多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A经济基础较好 B受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大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 D洋务运动发展较快6假如时光倒流,你回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此时,你想投资于近代工业,在下列行业中你认为最好的投资领域是A钢铁工业 B机器制造业 C纺织业 D采矿业719世纪90年代初,商人李福明办了一家机器磨粉厂,因不满官府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

3、罪名“交刑部治罪”,他的磨坊也因此而被迫关闭。这件事主要表明A清政府是一个没有法制的政权 B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很尖锐C封建势力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民营经济没有产生的环境8“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9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10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

4、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上 C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1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到: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学制,归而行之;中人游欧洲者,询某人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在于A批评洋务派只学习西方的科技 B论证实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C说明

5、中日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差异 D阐述维新变法的思想12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推动民族民主革命 D促进思想启蒙13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14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相比,其质的飞跃表现在 A主张实行民主制度 B主张创办近代企业C自强口号的变化 D主张向西方学习15下列表述中,属于戊戌变法和

6、义和团运动相同点的是A在中华民族危机深重的背景下兴起 B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C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D沉重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1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点是A失败的根本原因 B对外交往的态度 C开展的主要地区 D革命的主要任务17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招抚”到“剿灭”的变化,主要取决于A义和团力量的变化 B义和团斗争策略的变化C清政府的统治策略 D列强对义和团的态度1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这个说谎的人是

7、A张三 B李四 C王五 D赵六19中国无产阶级之所以早于资产阶级产生,主要是因为A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制约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传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使人们对工业利润认识不足 D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0有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主要是因为甲午战争后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的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民族工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思想开始形成21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主要是指A清政府彻底成为

8、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B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C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D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22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厉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23曾以清光绪帝名义发布

9、的罪己诏称: “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文中的“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4近代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情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断绝之处。如诸国驻防之处,系黄村、廊坊、杨村、山海关。”其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 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2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A威胁清政府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以镇压中国人革命斗争为直接目的C遭到中国军民英勇抵抗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二)非选择题26阅

10、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朝中期,汪道昆太函集记载,安徽歙西溪南吴荣让是通过“度原隰使田,度山林使种树。-于是易以茶漆栌栗之利,-利视昔有加”,过了三年,不仅吴荣让“自致鉅万”,而且带动乡里从事这种进步方式的经营。 徽商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材料二 嘉靖之世,人有终其身未入城廓者。有少与外事者,父兄羞之,乡党不齿焉。今(明末)-而闭户不出者,即群而笑之。 徽州府志材料三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

11、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材料四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元,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线”,-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启于光绪壬申之岁,(即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2)结合材料三,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

12、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根据材料四概括其企业性质,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十九世纪末是中国近代化经历的两个重要阶段,中国革命史一书中写到:“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二是国家富强。当时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阶段的近代化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表现?(2)第二阶段近代化即维新变法运动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它在思想方面有什么作用?(3)这两个阶段近代化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看待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

13、关系?28阅读材料: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创设于1872年,是中国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在此之前,中国轮船航运全部由外商轮船公司经营。该局设立后,于1877年用220万银两收购了美商旗昌轮船公司的全部财产。以下是轮船招商局初期发展的经营情况:(金额单位:万两)年 度资本借款船只吨位运费收入付出借款利息1873.874.747.6012.304,08849.171.771877.878.775.10381.9726,916232.2336.531881.882.7100.00353.7529,474188.4710.751883.884.7200.00227.0933,378192.3722.4

14、2注:借款主要是官府贷款材料二 1979年,经中央批准,招商局在当时的广东省宝安县蛇口公社创办“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打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炮。在蛇口工业区的开发过程中,招商局率先在工程招投标、干部管理、劳动用工、劳动分配、职工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试验,并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口号,对整个中国影响至深。招商局还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中集集团、招商地产等一批等著名企业。据不完全统计,三十年来,蛇口工业区在1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约引进各类投资600多亿元,累计上交国家各项税收近900亿元。截止2007年末,集团利润总额近200亿元,资

15、产总额超过2000亿元。目前,招商局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立志创造招商局历史上的第三次辉煌。据百年招商局在改革开放中腾飞整理来源于中国海运信息网请回答:(1)归纳轮船招商局在材料一所涉及时期内的经营状况。(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它在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3)依据材料二,分析招商局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有何重大意义?(4)当前招商局立志再创第三次辉煌。其有利的国际条件有哪些?近年各地高考试题回眸(一)选择题:1.(06全国2)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早期阶段。下列关于该阶段工业资金来源的表述,正确的是A军事工业的资金最初来自官办民用企业 B民用工业的资金最

16、初来自政府C军事工业的资金主要来自民间 D民用工业的资金来自政府和民间2.(06广东单科)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的报酬3.(06广东单科)“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元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元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右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

17、条约4.(07海南)“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这段话应该是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5.(07广东文基)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C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07上海)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

18、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 B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 D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7.(08海南)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8.(08江苏)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

19、映出当时的中国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 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9.(08广东单科) 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10.(08上海)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11.(09江苏)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

20、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12.(09广东文基)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这位思想家主张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13.(09广东文基)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4(09浙江)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

21、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15.(09北京)下列各项中符合早期维新派“商战”的思想的是A“自强直属,在于练兵”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有生之乐”(二)非选择题:16(06江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及其他国家必须感谢英国,因为它订立的南京条约开放了中国的门户。但现在,英国和其他国家,也必须感谢美国,因为我们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美国专使顾盛给美国政府的报告(1844年) 材料二 (美国)幅员万里,不设王候之号,不循

22、世及(世袭)之规,公器(国家大事)付乏公论, 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徐继畲瀛环志略(1848年) 材料三定名中华共和国。立宪法,悉照美国宪法,邹客革命军(1903年) 材料四 耶鲁大学是中美教育合作的先行者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156年前,一位名叫容闳的中国青年走进了耶鲁大学校园,4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文学士学位,成为毕此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国青年来到耶鲁大学求学。 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2006年4月21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什么条约“将这个门户开放得更宽阔”?晚清时期美国还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2)美

23、国政治制度对近代中国有很大影响。材料二赞扬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联系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政体、政权机构、宪法三方面受美国政冶制度影响的具体表现。(3)根据材料四与所学知识,举出晚清中美文化教育交流的史实,简要说明其积极作用。(4)综台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辩证说明晚清中美关系的特点。17.(07宁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

24、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2)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3)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18.(09安徽)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

25、,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郎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l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

26、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为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有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2)联系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18.(08天津)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

27、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面阵等课程。(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合计课时545193

28、6111120884310180(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你怎样评价?材料四 德国莱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大学课程改革的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答案基础部分(一)选择题

29、:15.ADADB 610.CCCBC 1115.BDAAA 1620.ACCDC 2125.ADDCB(二)非选择题:26、(1)部分徽商投资农业,农业商品化水平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由保守转向开放。(2)问题: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入超越来越严重。原因:中国手工制造的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机器制造的产品竞争。解决:在中国建立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国产生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先进的阶级,真正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此开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7、(1)经济:洋务派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迈出了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军事:洋务派创立近代海军,军事近代化起步。文化教育:洋务派创办新式教育,派留学生出国深造,教育近代化起步。(2)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抨击了封建思想文化,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3)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应该是互为表里的。没有民族独立,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富强又是民族独立的结果。28、(1)轮船吨位增多,收入日增;私人资本不断增加;官府贷款多于私人资本;利息负担较重等。(2)引进了先进交通工具,促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