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37475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docx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狭义的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学生B动物C人和动物D万物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B.教师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

3.教育心理学内容体系中核心问题是()

A.学生的智力开发B.教师的教学活动

C.学生的学习活动D.学生的心理健康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A.1877年B.1879年C.1903年D.1913年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列不属于物质环境的是()

A.温度B.黑板C.空间布置D.课堂纪律

6.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对当时的心理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A.《大教学论》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大纲》

7.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是以()的原理阐释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

8.瑞士教育家()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

A.裴斯泰洛奇B.卡普捷列夫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

9.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习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10.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中,开始成熟的时期是()

A.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后

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11.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

12.教育心理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3.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A.自然学科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

14.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1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关注()

A.发展与教育B.学习与教学C.认知与个性

D.一致与差异E.教育与教学

2.教育心理学对教师心理的研究主要涉及()方面。

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

D.教学风格E.职业要求

3.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由一些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它们是()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管理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E.认识过程

4.学校教育互动系统中的三个核心因素为()

A.教B.学C.学校D.环境E.课程

5.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

6.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列属于社会环境的是()

A.课堂纪律B.同学关系C.教学设施D.校风

7.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包括()

A.独立时期B.初创时期C.发展时期

D.成熟时期E.完善时期

8.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道德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E.主观性原则

三、填空题

1.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和。

2.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3.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是。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5.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6.要求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是。

7.最常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法、、个案法与等。

8.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和的作用。

四、判断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

2.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的过程而展开的。

()

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

()

4.教育心理学可以为有效的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

()

5.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

6.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

7.测验法不仅能够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也能从中推出因果性的结论。

()

8.观察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

()

9.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理论不仅直接导致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而且致力于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

()

1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编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

五、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2.自然实验法

3.社会文化研究

4.教学媒体

5.学习过程

六、简答题

1.简述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2.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教育心理学为哪几个方面提供理论指导?

 

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5.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七、论述题

1.具体论述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2.联系实际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人生全程发展及个别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关键期”这一概念的是()

A.劳伦兹B.埃里克森C.皮亚杰D.维果斯基

2.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的时期

3.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发展顺序,心理的发展遵循着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有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

这表明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

4.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时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儿童发展具有()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差异性

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6.皮亚杰有关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主要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B.互补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

8.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

A.10~12岁B.8~10岁C.0~2岁D.2~7岁

 

9.皮亚杰认为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

A.抽象思维B.概括思维C.形象思维D.逻辑思维

10.儿童认知发展达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多维思维B.思维的可逆性

C.具体逻辑推理D.守恒观念形成

11.皮亚杰认为,处于()的儿童开始学习并能够运用符号对事物进行表征,发展出了某些代表性的系统。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2.四岁的丽丽知道小明是自己的哥哥,但当你问她小明有没有妹妹时,她却回答没有。

这体现了丽丽的哪种思维特征()

A.可逆性B.不守恒性C.自我中心性D.守恒性

1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

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达到这种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4.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属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15.()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青年初期

16.人和动物在心理上的根本分界线是()

A.认识环境B.识别食物

C.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D.食物条件反射

17.()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

A.婴儿期B.学前期C.学龄期D.青年期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的发展危机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D.自主感对羞耻感

19.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为()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20.埃里克森指出,许多人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习惯可以追溯到其人格发展的培养()时期。

A.羞耻感B.内疚感C.勤奋感D.孤独感

21.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22.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很聪明的男性和很聪明的女性一样多

D.男女在智力结构上不存在差异

23.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依存性B.场独立性C.沉思型D.冲动型

24.下列关于认知风格表述正确的是()

A.场依存的人比场独立的人更多地利用来自身体内部的线索

B.认知风格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C.区分冲动型和沉思型的标准是反应时间

D.发散型认知风格优于辐合型认知风格

25.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

26.按照自我意识发展理论,生理自我成熟的年龄是()

A.3岁B.7岁C.12岁D.18岁

27.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沉思型C.辐合型D.发散型

28.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并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

29.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

A.场独立型B.抽象型C.沉思型D.冲动型

30.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

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

二、多项选择题

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

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

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

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E.是无规律的变化

2.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

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

D.可以对儿童进行超前教育

E.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九种智力

3.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

A.生理的个别差异B.心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E.性别差异

4.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特征是()

A.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出现了辩证思维

B.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C.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

D.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

E.对未来充满理想,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5.对心理发展变化的顺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B.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C.从认识客体的内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外部本质演变

D.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转变

E.思维从依赖具体形象的支持向进行抽象思维发展

6.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

7.以下属于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的是()

A.场独立与场依存B.独立型与顺从型

C.沉思型与冲动型D.辐合型与发散型E.外倾型与内倾型

8.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E.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9.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三、填空题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认识发生论的研究,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顺序发展的特征。

2.皮亚杰认为适应的本质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________。

3.2~7岁的儿童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处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________。

4.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

5.提出最近发展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__。

6.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7.自我意识包含三种成分:

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________。

8.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的过程。

9.两类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________和场独立型、冲动型与________。

10.有些学生面对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的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甚至没弄清问题的要求,就匆忙对问题进行解答,这类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________。

11.有些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________。

12.面对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某生倾向于深思熟虑,错误较少,他的认知方式属于________。

13.区别冲动型与沉思型认知方式的标准是反应时间与________。

1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________两个方面。

15.11、12岁到14、15岁这个年龄阶段属于心理发展阶段的。

16.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思维的________和________有了显著的

发展,但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等缺点。

17.美国等人提倡程序教学,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满足学生的个别化学习。

18.自我体验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19.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的、、表现早晚差异和性别差异等方面。

20.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的儿童,又称儿童。

21.在认知方式上,把受环境因素影响大者称为场依存性,把不受或很少受环境影响者称为场独立性。

四、判断题

1.与逐渐成熟起来的青少年相比,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可塑性。

()

2.皮亚杰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

()

3.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

()

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

()

5.儿童第一次看到飞机时,把它叫做“大白鸟”,这是一种顺应现象()

6.“少年早慧”“大器晚成”是能力发展水平不同的表现。

()

7.与女孩相比,男孩在动作技能方面的优势非常明显。

()

8.根据维果斯基的的观点,教学必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也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

9.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属于精神分析的理论。

()

10.埃里克森认为中学生主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

()

11.美国心理学家斯坦莱霍尔说“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

12场依存性强的学生的学业成绩一定会比场独立性强的学生差。

()

13.在心理学中,个性与人格是同一个概念。

()

14.爱因斯坦、牛顿等人都是智力超常者,因此我们知道,智力超常者是极少见的,一个世纪也不会出现几个。

()

15.小学儿童并不具有审美能力,美感要到青年期才有所发展。

()

16.研究证明,没有环境的刺激和学习活动,正常的成熟是不可能的。

()

五、名词解释

1.心理发展

2.最近发展区

3.社会性

4.关键期

5.顺应

6.认知风格

7.自我中心性

8.自我同一性

9.自我意识

10.学习准备

六、简答题

1.简述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2.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4.简要描述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5.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认知方式的主要特点分别有哪些?

 

6.简述符辐合型认知方式与发散型认知方式的差别。

 

7.简述人生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

 

8.简述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9.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内涵。

 

10.简述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特点。

 

七、论述题

1.论述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2.论述认知方式差异的教育含义。

 

3.论述学生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4.试述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

 

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

 

八、案例分析

 

第三章学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学习的是()

A.每天跑步B.视力下降C.不怕见生人了D.装修房屋

2.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3.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理论基础的人是()

A.斯金纳B.桑代克C.班杜拉D.华生

4.“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甚至盗贼和乞丐。

”这句话出自()

A.科尔伯格B.皮亚杰C.米尔顿D.华生

5.下列心理学家的研究路线可以用“刺激—反应”公式来表示,坚持心理学家是研究行为的科学的是()

A.斯金纳B.奈瑟C.皮亚杰D.华生

6.问题解决的“试误说”是由()提出来的。

A.苛勒B.杜威C.桑代克D.班杜拉

7.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不利于学生学习,其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条件反射

8.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和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

9.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托尔曼D.斯金纳

 

10.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的原理和依据是()

A.操作性条件作用B.经典条件作用C.精神分析理论D.认知理论

11.“小强是班里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学生,为此经常挨训。

但有一天他表现得很安静,我也就没怎么批评他。

从那以后,他似乎越来越严格要求自己了。

”这位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下哪种策略()

A.正强化B.负强化C.奖励D.惩罚

12.儿童因有改正错误的行为表现,家长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种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是()

A.正强化B.负强化C.正弱化D.副弱化

13.对于经常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

这种鼓励能帮助他逐渐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行。

该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A.消退B.间隔强化C.负强化D.正强化

1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

15.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

16.“杯弓蛇影”是一种什么现象()

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

17.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

18.班杜拉提出的学习理论是()

A.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B.认知建构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D.认知识结构理论

19.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是()

A.直接强化B.自我强化C.负强化D.替代强化

20.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

21.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22.顿悟说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苛勒

23.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

24.提出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贝尔B.布鲁纳C.加涅D.桑代克

25.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26.奥苏贝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

A.知识学习和技能学习B.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C.概念学习和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27.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

2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是一种()的教学技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29.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发现学习B.接受学习C.个别化教学D.掌握学习

3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加涅D.苛勒

31.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观点,学会陈述观念的能力是()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E.态度

32.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