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735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doc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和机械运动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教学目标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

3.估测时间和长度

4.参照物与相对性

5.比较快慢的方法

6.速度的测量

平均速度的计算

知识点一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001m;1nm=0.000000001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

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①注意刻度标尺的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知识点二

二、运动的描述

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

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知识点三

三、运动的快慢

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计算公式:

v=s/t

其中:

s——路程——米(m);t——时间——秒(s);v——速度——米/秒(m/s)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km·h-1,1m/s=3.6km/h。

v=s/t,变形可得:

s=vt,t=s/v。

2、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粗略研究时,也可用速度的公式来计算,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3.描述运动的快慢——速度

(1)平均速度:

定义:

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

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公式:

v=s/t

(2)瞬时速度:

定义: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

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停表的使用:

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

读数:

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位为s。

2、测量原理:

平均速度计算公式v=s/t

典例题组

典例1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你,若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灯 B.路边的楼房

C.路边的树 D.你乘坐的汽车

典例2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

“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www-2-1-cnjy-com

A.风和水     B、风和地面       C、山和船    D、船和地面

典例3元旦节小明一家驾车去旅游,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里“别动”的参照物是()

A.路旁的房屋B.车上的座位C.迎面走来的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典例4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  ( )21·世纪*教育网

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     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

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 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

典例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

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

根据图象可以判断()21·cn·jy·com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B.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C.2s~5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2m

D.5s~7s内,小车通过的路程是6m

重难点突破

一、平均速度的理解与应用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是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说到某一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在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

【出处:

21教育名师】

1.比较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2)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大小经常变化的直线运动。

特点: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1)如果列车前一半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2)如果列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3,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4,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二、测平均速度

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3种方法:

(1)分别求出它们的速度进行比较。

(2)比较物体运动相同时间所通过的路程的长短。

(3)比较物体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列车通过桥或山洞所走过的路程计算问题

1、火车过桥问题

(1)列车全部在桥上或山洞内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差。

(2)列车全部通过桥或山洞时通过的路程应为桥长(或山洞长)与车长之和。

2、追及问题慢速运动的物体在前,快速运动的物体在后;追赶开始时刻定为计时起点,追及时刻定为计时终点;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差等于追赶开始时两物体的距离。

【版权所有:

21教育】

3、相遇问题

 【含义】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

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数量关系】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利用公式。

相遇所用时间为;两物体同时出发,一物体先运动,相遇所用时间为;

综合题库

1.(2014北京,9,2分)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2.(2014河北,17,2分)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只信鸽的质量约为5kg

B.电冰箱冷冻室内的温度约为4℃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3m/s

D.篮球板上篮圈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05m

3(2014福建福州,6,2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福州5月份的平均气温约50℃

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D.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3s

4(2014广西南宁,1,2分)图是一些常用的测量仪器,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5(2012广东广州,1,3分)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  )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  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

6(2014江苏镇江,13,3分)

(1)图1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2)图2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3)图3中,汽车速度表示数为________km/h。

图1      图2     图3

7(2014广东,16,7分)

(1)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1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图2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cm。

图1            图2

(2)图3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图4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s。

图3

图4

(3)小林家5月底电能表示数如图5所示,6月底电能表示数为100.0kW·h,那么6月份他家消耗了______kW·h的电能。

在某段时间内,转盘转过了400转,表示此段时间内他家用了______度电。

(2012安徽,2,2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____cm。

8(2014湖南长沙,17,3分)位于沿江大道旁的某商业大楼建有室外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时,能透过玻璃欣赏到美丽的湘江风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C.以乘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向上运动的

9(2014河北,19,2分)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了车尾。

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

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

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

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

10(2014江西,13,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  )

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  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11(2013四川成都A,3,2分)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如图为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乘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固定在舱内的情景。

在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以神舟九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以刘洋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12(2013江西,10,3分)如图所示,是香香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13(2014黑龙江哈尔滨,41)哈尔滨地铁一号线已投入运行,大大缓解了交通压力。

地铁采用电力机车牵引,工作时能量转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车在某时刻速度为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