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2583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docx

整理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炮采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及地质说明

1.概况

xxx工作面位于21盘区三条下山西翼,自上而下第八个工作面,上部为已采毕的xxx工作面,下部为未布置的xxx工作面,西部与xxx井田相邻。

对应地表位于xxx西南,xxx正西,xxx以北。

工作面位于南高北低,整体为西高东低的缓坡。

地面标高+514.6~+555.8m,工作面对应标高-138.090~-94.782m,工作面走向长950~977m,倾斜长177.5~177.8m,可采斜面积171117.6㎡,可采储量96.9万吨。

2.地质说明

(1)煤层产状:

本工作面所采煤层为侏罗系中统下段义马组2-3煤,煤层产状走向297~317º,倾向SW,倾角9~15º,平均12º。

(2)煤层结构、厚度:

本工作面上半部煤层较稳定,没有突变现象;工作面下半部煤层从煤轨至1706钻孔,煤厚由11.5m渐变为5.19米,煤层结构较复杂。

全煤含矸3~5层,单层夹矸厚0.05~0.25米。

煤岩成份,煤层上半部为半亮型块状硬质煤,煤质较好;下半部为半暗型块状硬质煤,煤质较差。

(3)地质构造:

本工作面地质构造简单,预计在本工作面的上巷有两条自xxx工作面延伸下来的断层,这两条断层的落差分别为0.4m和0.5m,均为正断层,对工作面掘进影响不大。

本工作面距地表较深,煤层顶板压力大,预计煤层节理发育,受采动影响煤层破碎。

(4)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在工作面上巷掘进过程中,由于局部砂岩伪顶稍含水,巷道会有淋水现象,但水量不大。

在xxx工作面回采至腰巷附近时,工作面30架以下出现淋水现象,预计在xxx老空区的低洼地段有一定量的积水,在本工作面上巷掘进期间,一方面要对xxx老空区进行探放水,另一方面要加强顶板水和上帮老空水情观测,若有出水征兆,要及时汇报并采取措施。

生产区队要及时完善排水系统,排出巷道积水。

(5)开采技术条件

①顶板

老顶:

泥岩,厚度34.0~40.0m,岩性特征:

灰色、致密块状,水平层理。

直接顶:

泥岩,厚度1.5~3.0m。

岩性特征:

灰—深灰色泥岩、致密、易冒落。

伪顶:

细砂岩,厚度0.1~0.9m,岩性特征:

灰白色—中砂岩,稍含水,钙质或泥质胶结。

②底板

直接底:

炭质泥岩,厚度2.0~7.8m。

岩性特征:

灰黑色、致密块状,具滑面,水平层理。

老底:

泥岩和砂岩互层,厚度13~34m,岩性特征:

泥岩为灰黑色、致密块状、砂岩质硬、粘土质胶结。

③瓦斯: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5~2.0m³/min。

④煤尘:

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8.33%,掘进时应及时洒水降尘。

⑤自燃:

煤层自燃倾向严重,自然发火期一般为15-30天。

⑥地压:

本工作面局部区域煤炮频繁,有一定的冲击地压显现,掘进时要做好防范措施。

⑦储量:

工作面可采走向长826m,倾斜长174.5m,煤层厚6.0m,可采面积144137㎡,容重1.4t/m³,工业储量121万t,回采率按80%,可采储量96.9万t。

第二章巷道布置说明

xxx上巷长度996米,方位3070,自xxx腰巷上部开口,开口十字头中心坐标为x=616.324,y=3069.300,z=-101.109;开口以方位3070、坡度±00、长度50米,施工上巷车场,然后沿此方位、坡度掘进,以探得底煤留2.5米时,再沿此层位施工。

施工时以实测为准。

附:

巷道布置平面示意图(见附后)

第三章巷道断面及支护设计

xxx上巷采用梯形断面,顶板刷成微拱形,顶帮全断面锚网、支架12#3.3×3.1m(梁×腿)梯形工字钢棚、空帮让压联合支护。

锚网规格:

上净宽4.3m,下净宽5.6m,净高3.4m,断面16.8m2。

顶、帮全断面铺菱形金属网(规格:

4×1.68m,10号铁丝网制作),顶打φ22×2250mm钢筋锚杆,顶锚杆间排距为0.6×0.6m,两帮各打5根φ18×2000mm钢筋锚杆,间排距为0.6×0.6m,所有顶、帮锚杆要垂直巷道轮廓线打设。

所有顶锚杆配预紧力螺母,帮锚杆配加强螺丝帽;铺网平展,网间搭接0.2m每0.1m联一针,顶帮网要相互联接好。

锚网后支架12#3.3×3.1m(梁×腿)梯形工字钢单棚,棚距最大0.4m,支架规格:

上净宽3.0m,下净宽4.6m,净高2.8m,断面10.6m2;梁两端端头及梁口上方要打好木楔或背木,打紧打牢,严禁有活棚现象;最大控顶距为1.0m,严禁随意扩大。

在过断层及地质构造带或其它某种特殊条件下施工时,如出现局部顶煤(岩)块冒落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缩小控顶距为0.6m,一次一棚,逐棚施工,支架紧跟窝面,并及时打超前木锚杆或管缝锚杆控制顶板,即在已支架巷道下,自窝面滞后0.5m向前方水平向上倾斜45°打10-15根超前管缝锚杆或木锚杆,超前锚杆间距为0.1m,钻孔直径42mm,用煤电钻钻孔,大锤楔进,以加固和托护住控顶距范围内易冒落的顶煤,施工期间窝面要备足量管缝锚杆或木锚杆、背木等防冒材料以备急用。

严禁采取不控制顶板硬扒冒煤。

第四章掘进方式

1、掘进工艺流程:

交接班、班前检查、打炮眼—加固支架→装药放炮→移前探梁→挂网→运料—打顶锚杆→出煤→打帮锚杆→永久支架→背设

2、煤炭破、装、运

xxx工作面上巷采用湿式煤电钻打眼,煤电钻型号MSZ-12型,采用三级乳胶炸药,毫秒雷管起爆,雷管最后一段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

放炮器型号为MFB-50型,窝面使用2部煤电钻打眼,钻杆长1.5m,最大控顶距1.0m,采用底部掏槽。

为保证顶煤完整性,施工中要求根据顶煤情况,适时调整顶眼装药量及眼数,必要时可用手镐或风镐剔进,不放上煤炮。

⑴运料路线:

xxx材料暗斜井→xxx轨道→xxx泄水巷平台→xxx回风上山→xxx外腰巷→xxx上巷。

⑵出煤路线:

xxx上巷→xxx煤轨延深煤层皮带下山→xxx煤仓→xxx盘区皮带下山。

⑶出煤方式:

采用耙斗机配合溜子皮带运煤的方式。

3、施工锚杆孔

顶锚杆用MQT-90C型系列风动锚杆钻机打眼,备1.2m、2.4m钻杆各一根,帮锚杆用煤电钻打眼,备麻花钻杆2.4m、3.0m各一根。

4、支护

放炮前必须把正头5米范围内的支架进行加固,方可放炮。

放炮后,由外向

里先整理放炮崩歪斜的支架,并加固,然后移前探梁、挂网打顶锚杆、打帮锚杆,最后支架棚做永久支护。

施工中必须坚持使用防倒棚撑杆,窝面支架向后5m范围内支架必须用牢防倒棚撑杆。

第五章通风、防尘

1、通风

xxx工作面上巷掘进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

(1)风量计算

①按掘进巷道允许的最小风速V允=0.25m/s计算

Q拱=60V允*A梯=60×0.25×10.4=156m3/min

式中A梯-梯形巷道净断面10.4m2

V允-巷道最小允许风速0.25m/s

②按巷道稀释瓦斯所需风量

Q稀=QCH4*KCH4/C=100×1.0×1.6/0.8=200m3/min

式中:

QCH4-巷道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

C-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允许浓度取0.8%

KCH4-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③按掘进工作面每人每分钟需供应4m3/人新鲜风流计算风量

Q人=4N=4×40=160m3/min

式中:

N-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交接班时),取40人。

④按炮掘工作面吹散一次最大炸药消耗量产生炮烟所需风量

Q药=25A=25×8.2=205m3/min

式中:

A-一次最大炸药消耗量

经计算:

掘进工作面最大有效风量Q=205m3/min

(2)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计算

①计算总有效风量率:

P效

xxx上巷最长通风距离1000m,取百米漏风率不超过2%,则有效风量率为100%-2%=98%,总有效风量率为:

P效=0.80

②计算局部通风机工作风量

Q扇=Q效/P效=205/0.80=256.3m3/min

根据以上风量计算,结合现有局部通风机的性能参数选用DSF-5.6型对旋风机较合适,电机功率为2×15KW,其工作风量为230-390m3/min,全风压450-4850Pa,风筒直径不小于600mm,符合规程要求,采用压入式通风。

因该工作面按高瓦斯管理,所以该巷掘进时必须安设两台同等能力的局部通风机备用。

(3)风速效验

V=Q/60A梯=256.3/(60×10.4)=0.41m/s>0.25m/s

同时满足小于4m/s的要求

(4)风机安装

风机安装在xxx上巷运煤联络巷的新鲜风流中,风机离地板高度不小于300mm。

同时,必须安装自动倒台装置,实行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5)通风路线

①新鲜风流:

新鲜风由21煤轨延深下山通过风机到正头。

②乏风流:

乏风由xxx上巷正头→xxx外腰巷、回风上山→xxx泄水巷→xxx轨道

附:

局部通风系统示意图:

(见附后)

2、防尘

①使用湿式煤电站打眼,保证供水正常。

②巷内各运输转载点必须有喷雾喷头,并保证水路畅通有水,做到停机停水;

③巷道内设净化水幕二道,位置分别在下巷开口十字头50m处及距窝面50m处各一道,并坚持喷雾;

④所有参加施工工作人员应佩戴防尘口罩。

⑤在距掘进头60-200米的地方安设一组隔爆水袋棚。

⑥防尘管路采用直径40mm的钢管,法兰盘联结,每50米设置一个三通阀门。

3、通风、检测仪表及通风防尘设施布置见附图

4、供电

由xxx变电所引出6KV电源,经xxxxKSGZY-500-6/660KV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660V,再经BQZ-400型配电开关、BQZ-200型配电开关供给风机、皮带、绞车、溜子等设备,再经QC83-80A型配电开关供给耙斗机。

风机由21区底部变电所引出一条专线,经xxx下巷KSGZY-500-6/660KVA变压器输出电压为660V,再经BQZ-400型配电开关、BQZ-200型配电开关供给风机构成双回路供电,专用开关,并坚持使用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

附:

供电系统图(见附后)

第六章正规循环及劳动组织

1、作业方式

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即一日三班,每班八小时。

2、劳动组织

201队在册职工73人,其中直接工63人,队干部5人,杂工5人。

劳动组织表

工种

人数

班次

一班

二班

三班

备注

掘工

8

8

8

各工种人员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可适当调整

耙斗司机

1

1

1

溜子司机

3

3

3

皮带司机

1

1

1

杂工

3

3

3

电工

1

1

1

运料工

2

2

2

班长

1

1

1

跟班

1

1

1

合计

21

21

21

第七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断面

毛断面

m2

16.8

净断面

m2

10.6

2

循环进尺

m

0.8

3

每班循环个数

2.0

4

日进度

m

4.8

5

日出勤人数

60

6

效率

m/工

0.08

7

锚杆

根/m

27

顶锚杆Ф22×2250mm10根

帮锚杆Ф18×2250mm17根

8

顶锚索

根/m

2

顶锚索Ф17.8×8000mm

9

卷/m

2.0

4×1.68m2金属网

10

锚固剂

29

2390型(顶锚杆10套,锚索3套)Z3550型17支

11

支架

架/m

2.0

3.3×3.1m12#工字钢

 

第八章质量要求与文明生产

1、工程质量要求

(1)锚杆支护的锚固剂、杆体、托板、螺母所组成的支护体系应满足锚杆的设计锚固力;金属网及其它锚网配套材料应与整个锚网支护系统相适应,所有支护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标准。

(2)中线要求:

严格按中线施工,巷道净宽误差范围不超过-30~+50mm。

(3)腰线要求:

严格按腰线施工,净高不得超过设计的-30~+50mm。

(4)倾斜巷道支架要迎山架设,迎山距要根据下巷施工期间实际坡度另行通知。

支架严禁出现推么、前倾、倒仰现象。

(5)棚梁位置要垂直巷道中心,梁两端扭距不超过±50mm,两端应保持水平;棚梁两端水平误差不超过±50mm。

(6)梯形支架腿、梁要柱垫、柱爪齐全,否则严禁使用,梁腿接口处要严实合缝,否则要加垫薄木垫。

(7)梯形棚每架棚间打5根专用方木撑杆(规格:

宽×厚×长=40×40×485mm),撑杆位置为梁两端梁口和梁中间处及梁口以下1m处两棚腿间,要求撑杆沿巷道走向成一条直线,并打紧打牢。

(8)梯形棚梁上需绞木架时,严禁在顶梁中间部位绞架,而应安装在距两端梁口各500mm内的部位,既防止棚失稳又可让压,保证支架受力均匀,必须保证上、下端绞架充分接顶。

(9)支架柱窝深为0.2m,必须打在实底上,柱腿铁盘严禁打掉。

(10)锚杆托盘必须紧贴煤(岩)面,锚杆外露丝长度不大于60mm,不小于20mm,锚杆螺丝严禁有不过丝现象。

(11)锚杆间排距允许误差为±50mm。

3)迁移。

(12)对不符合要求的锚杆、锚索必须在其旁边另行补打加固。

1)按类型分。

环境标准按类型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13)支架两帮离柱腿距离及顶梁离顶板设计为300-500mm,作为预留变形空间。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14)施工期间对顶帮因压力大造成无预留变形空间处,人工剔顶、帮重新形成预留变形支护,确保顶板刷成微拱形,并重新锚网(索)加固。

(15)所有顶帮锚杆要按设计间排距、角度施工,锚杆木垫盘要贴帮附顶,垂直锚固面,并上紧螺母。

①主体是人类;(16)铺网要拉紧平展,紧贴煤(贴)岩面,网间搭接0.2m,每0.1m联一针,顶网与帮网要相互联接好,避免松散,造成网兜或漏帮漏顶。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17)支架必须构件齐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棚距符合设计要求,棚距误差不超过±5mm。

2.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18)倾斜巷道抬棚打设时要迎山有力,抬棚打设时严禁隔棚;所有抬棚必须构件齐全,抬棚梁与支架棚梁间不接触处要用木楔子打紧打牢。

抬棚必须沿巷道方向成一条直线。

(19)支架棚前要先看好中线,量取棚距,并严格按棚距挖出支架柱窝,及时支架棚。

1)规划实施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主要包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不良环境影响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与相关规划的环境协调性分析。

(20)局部片帮跨落处必须严格控制眼深,确保上托盘后托盘紧贴煤岩面,严禁超过设计规定多上锚杆盘(木托盘不得超过2个/根)。

(21)施工单位及相关科室要对巷道施工质量(尤其是架棚、锚网质量)经常进行检查监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处理。

(22)锚索外露不小于0.3m,不大于0.5m。

2、文明生产

(1)局部通风合理,管线风筒吊挂整齐,每5棚一个电缆挂钩。

风筒要求采用阻燃无缝长风筒,每节长度10m,逢环必挂,不得漏风,出口不得落地,风筒接口采用双反压边,风筒口距窝面不超过5m。

(1)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范围,组建评价组,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对类比工程进行实地调查等内容。

(2)巷道内无杂物、无积水、无淤泥、无浮煤;材料、设备、工具摆放整齐,并挂标志牌。

(3)在巷道口明显处挂巷道断面图、切割示意图、避灾路线图。

(4)坚持机电设备定期检修,消灭失爆,保证综合完好率在85%以上;做到开关上架,小件上板,电缆吊挂整齐。

(5)临时支护和控顶距要符合设计要求,严禁空顶下作业。

(6)综合防尘设施齐全,使用正常。

(2)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3)是否符合区域、流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第九章安全技术措施

1、顶板管理

(1)掘进工作面必须执行开工前和工作中的敲帮问顶制度。

此项工作必须有一名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两人进行,一人观察,一人敲帮问顶,并且由外向里逐段进行。

确认无危险时,方准进入工作面。

(2)遇有地质变化及顶板破碎时,必须加强支护,缩小锚杆间排距或改变支护方式,更换巷道支护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3、92条的相关规定。

更换巷道支护时,在拆除原有支护前,应先加固临时支护,拆除原有支护后,必须及时除掉顶帮活煤活矸和架设永久支护,必要时还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在倾斜巷道中,必须有防止矸石、物料滚落和支架歪倒的安全措施。

维修井巷支护时,必须有安全措施;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堵人和支架歪倒。

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并严禁人员进入维修地点以里。

撤掉支架前,应先加固工作地点的支架,架设或拆除支架时,在一架未完工前,不得中止工作;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维修倾斜井巷时,必须停止行车,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严禁上、下段同时作业。

(3)当掘进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所有受威胁的人员,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及有关单位,待采取措施处理后,确认安全时,方可作业。

①顶板来压、支护变形迅速骤增时;

②瓦斯等有害气体超限、温度骤增骤减时;

③迎头遇有煤岩外移、涌水量增大等有突水预兆时;

④巷道顶板离层严重,大量锚杆失效时;

(4)掘进工作面后方所有巷道必须畅通无阻,支护完好,清洁卫生;

(5)必须认真执行各种岗位责任制,严格现场交接班制度,按章作业,严格按中腰巷线施工,用好管好中腰线,搞好工程质量,严禁任何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空顶作业及冒险作业;

(6)严格控制控顶距,迎头最大控顶距不得超过1.0米。

(7)采用锚网支护的工作面,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4条的有关规定。

①打锚杆眼前,必须先敲帮问顶,将活煤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②使用锚固剂固定锚杆时,应将孔壁冲洗干净。

③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实验,煤巷还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并用记录牌板显示,在井下做锚固力实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④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距板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板紧贴巷壁。

(8)在巷道掘进过程中,地质部门应提前提供巷道地质异常变化区位置资料,在进入预计的地质异常变化区之前,必须制定专门措施或对支护参数适当调整。

(9)距窝面正头100米内,必须有10架备用棚、相应的复合支护材料及防冒防片材料,以备构造带改变支护方式和抢险之需。

(10)当班发现不安全隐患,当班必须处理完,如有特殊情况未能处理完时,必须由当班班组长在现场与下班班组长交清情况,由下班班组长组织处理。

(11)人工运大件时,必须配齐人力,精力集中,密切观察好周围环境,看好行走路线,必须先对行走路线范围内的障碍物进行清除,确保行走路线的畅通。

(12)对断层破碎带、煤层松软区、地质构造变化带、地应力异常区、动压影响区等围岩支护条件复杂区域,必须采取加密锚杆和打抬棚等加强支护措施。

(13)如出现锚杆(索)钻孔淋水或煤层潮湿等现象时,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向调度室、生产科、地测科汇报现场情况,地测科、生产科要及时查明出水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14)严格按施工工序及正规循环作业,割煤、运煤完成后,铺挂菱形金属网,打顶锚杆,打帮锚杆;锚网后挖柱窝,柱窝必须挖够深度,清到实底,找准棚梁位置后由掘进机的升梁器把工子钢梁升到顶板位置,然后架棚,腿竖好后与梁搭接,搭接要严实合缝。

(15)锚杆必须按规定定期做锚杆拉拔力试验(每施工300根锚杆或每掘进50米抽查一组,一组至少抽查三根);煤巷还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每100米安装一组顶板离层监测仪)、位移监测,做好数据统计,并用记录牌板显示,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在井下做锚固力试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16)严格按施工工序及正规循环作业,严禁任何施工人员违章作业、空顶作业及冒险作业。

(17)掘进期间,要经常检查巷道支架的支护情况及损坏情况,发现损坏支架要及时修理,并由外向里修护。

(18)施工期间,巷道内严禁乱扔乱放杂物,保证出口退路畅通。

(19)施工期间,必须坚持使用防倒棚撑杆(窝面往后5米巷道内的支架)。

2、电气

(1)井下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都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445、488条的有关规定。

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

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检查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低于0.6%时,再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

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电气设备检查、维修和调整,必须由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

高压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得到批准后,由专职电工负责执行。

(2)井下供电应做到:

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电线悬挂整齐,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

(3)每天专人检查失爆,试验漏电保护,并作好记录,确保完好,电气设备要有严格的维护、检修制度,并确保电气设备防爆性能良好。

(4)电缆的敷设和检查,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77、447、468、469、472条的有关规定。

采掘工作面各种移动式采掘机械的橡套电缆,必须严加保护,避免水淋、撞击、挤压和炮崩。

每班必须进行检查,发现损伤,及时处理。

(5)所有电器和设备,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7条并保证距轨道的安全距离不小于500毫米。

容易碰到的机械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保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

(6)机械设备的定位销、安全闸和信号设施,必须完好、灵活、安全可靠,控制按钮要安装(或悬挂)在不易被异物碰砸并且容易操作的地方。

(7)信号系统必须声光兼备,灵敏可靠,且要配套独立使用。

(8)任何时候都不能甩掉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机器不准带病作业。

信号综保每天必须检查一次;检漏继电器装置每天必须进行一次跳闸实验;真实填写跳闸实验。

(9)掘进工作面的移动设备,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76条的有关规定。

采掘工作面的移动式机器,每班工作结束后和司机离开机器时,必须立即切断电源,并打开离合器。

3、通风、安全监测、防治水

(1)该掘进工作面在掘进中,必须每隔100米在巷道下帮施工泵坑一个,泵窝深5米/个,立井深3/个米,并按规程要求安装好供水、排水管路和防尘设施,否则不准开工;地测部门必须及时探放水,泵窝位置可根据探放水需要而定。

(2)距掘进工作面和其回风上山下口以里各30米处安装一道全断面水幕,并坚持正常使用,以净化风流。

(3)当掘进工作面风流或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0.6%或CO2浓度达到1.5%时,都必须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4)掘进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瓦斯传感器分别距掘进工作面正头不超过5m和距回风巷口以里10~15m处,设在距顶板下不超过300mm、距帮不小于200mm处。

当掘进巷道中瓦斯浓度超限时,能立即自动切断掘进巷道中的一切电器设备的电源。

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而切断电源的电器设备,只准人工复电。

(5)掘进工作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