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1412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docx

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汇编积累运用和诗歌鉴赏汇编

2017年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题。

(5分)

(1)宋词有借助意象写秋的,如柳永《雨霖铃》首句“”,李清照《声声慢》下阕首句“”;有直接写秋的,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开篇句“”。

(3分)

(2)不少成语出自经典作品,如“豁然开朗”出自《》,“”源自《秋水》中河伯自省被有学问的人耻笑。

(2分)

2.选择题。

(5分)

(1)你乘游轮“夜游浦江”时想用诗句描述所见美景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下列最贴切的一项是()。

(1分)

A.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B.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C.河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D.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的故事。

中国人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发烧,家人用中医刮痧疗法给丹尼斯治病,。

法庭上,面对控方律师嘲讽似的提问及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误读”,许大同感到百口莫辩。

①填入上面语段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孩子病好了但许大同被指控。

B.因为此事许大同被指控虐待了孩子。

C.这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被指控。

D.许大同因为虐待孩子被指控。

②下列为控方律师设计了提问,最贴切情境的一项是()(2分)

A.许先生,刮痧疗法怎么没能治好中国那些东亚病夫?

B.许先生,难道丹尼斯背上的印痕是你爱孩子的吻印吗?

C.许先生,你说“经脉穴位”能治病,能解释一下吗?

D.许先生,你就是靠这种野蛮治病方法活到今天的吗?

一、积累应用10分

(1)(3分)寒蝉凄切满地黄花堆积楚天千里清秋

(2分)桃花源记贻笑大方

2

(1)(1分)A

(2)①(2分)B②(2分)B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8分)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①相访 (唐)刘长卿②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占路无行客,寒山独见君.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③?

【注】①皇甫侍御,即皇甫曾。

时贬为舒州司马。

②刘长卿,时因得罪观察使,贬

为睦州司马。

③白云:

代指刘长卿居处。

12.在内容上写标题直接照应的一项是()(1分)

A.首联B.颔联C.颈联D.尾联

13.对本诗景物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荒村”句写诗人居处荒凉,夕阳返照之下显得更加凄清。

B.“落叶”句描绘出黄叶翻飞的景象,衬托诗人心境的悲凉。

C.“野桥’联写出雨大桥断、山路难行,巧妙地暗合了标题。

D.“何人”句以“白云”代诗人居所,又隐喻友人志行高洁。

14.皇甫曾写唱和诗云“沧州自有趣,不便哭途穷。

”辨析刘诗和皇甫诗表达情感的不同。

(4分)

(三)(8分)

12(1分)B

13(3分)D

14(4分)答案示例:

刘诗表达了友人不辞辛苦来访的惊喜与感激,“独”字写出了身处荒凉之境的孤寂与失意,尾联抒发与朋友惺惺相惜的感慨;皇甫诗劝慰朋友要乐享山水之趣。

评分说明:

刘诗情感分析3分皇甫诗情感分析1分

 

2017年奉贤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一、积累运用(10分)

1.填空。

(5分)(每空1分)

(1),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2)夕阳下,,两三航未曾着岸。

(元•马致远•《双调•寿阳曲•》

(3)《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的两句诗是:

“,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

A.在通往机场的大道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B.通过长时间的学习,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C.多年老友的书店终于要开业了,再忙我也要光临。

D.洪水退去之后,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3.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

()(3分)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5分)

(1)露从今夜白

(2)酒旆闲;远浦帆归(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2.(2分)D

3.(3分)C

 

(4)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16题。

(8分)

【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乔吉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

几年罢却青云兴①,直泛沧溟②。

卧御榻弯的腿痛,坐羊皮③惯得身轻。

风初定,丝纶④慢整,牵动一潭星。

【注】①青云兴:

做官的兴头。

②沧溟:

指江海。

③坐羊皮:

意为隐居江湖。

④丝纶:

指垂钓的丝线。

14.“中吕”是这首诗歌的()。

(1分)

A.曲牌B.词牌C.宫调D.套数

15.分析诗歌画线部分的作用。

(3分)

16.诗歌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及表现手法都颇具有矛盾性,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4分)

14.(1分)C

15.(3分)多用比喻,以胭脂来形容层林的红,以翡翠形容峰峦的绿,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营造了清朗明丽的意境,讴歌山水的美丽,为后文写弃官归隐作了铺垫。

16.(4分)诗歌塑造了秋天江边垂钓的渔父形象,既表现了渔父厌弃功名,乐于避世,悠游从容,流连山水的闲适之意,又不期然地表现了隐逸者避世而又寂寞的内心矛盾,体现了雅俗兼至的艺术特色。

 

2017年金山区高三语文一模卷

(时间:

150分钟,分值150分)

2016年12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0分)

1、积累(7分)

1.

(1)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2.

(1)杜甫的《月夜》诗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从对面入笔,曲折地表达情感的手法相似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网购中,“草”字通常可以理解为长势很凶猛的购买欲。

而网络语言“拔草”意指把心痒痒的购买欲给“拔”除了。

很多吟咏小草的古诗可以形成有趣类比,如: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购买欲也是随季节变迁,每到换季时节总会悄然萌生: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真切地呈现了购物欲总是挥之不去,不管别人劝阻还是自我放弃,隔几天又会浮上心头的情形。

将以下诗句依次填入上文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应用(3分)

4.在下面的情景中,最合乎情理的表述是()

小红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她拿着人生第一笔工作获得的酬劳,回家激动又兴奋自豪地说:

A.爸爸,周末我跟你去看电影。

B.我带你去看电影,就这个周末,爸爸。

C.爸爸,周末我带你去看电影。

D.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就这个周末,爸爸。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10分) 

一、(7分) 

1.(2分)

(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柳永《雨霖铃》)   (1分)

(2)位卑则足羞  

2.(1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3.(3分)(A) 二、(3分)4.(B) 

3、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15-17题(8分)

高阳台·西湖春感

张炎【朝代】宋代

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

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更凄然。

万绿西泠,一抹荒烟。

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

见说新愁,如今也到鸥边。

无心再续笙歌梦,掩重门、浅醉闲眠。

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啼鹃。

【注】此词是张炎在南宋灭亡后重游西湖时所作。

15.(1分)从字数上看,这首词是口口

16.(2分)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开头一句先以景起,用平缓的笔调写出了春深时的良辰美景。

B.“抹”字写足了一望无际的荒凉之景,今昔对比的亡国之情于此淋漓出焉。

C.下片起笔以“燕子”为转接之物,化用刘禹锡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表达的情感大相径庭。

D.整首词写春天的景色和西湖的荒凉是实写,而写内心的亡国之痛则是虚写。

17.(5分)赏析作品中两处问句在推动词人情感发展中的各自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8分) 15.(1分)长调 16.(3分)(C) 

17.(4分)(每个问句各2分,1分内容,1分作用) 

“能几番游?

看花又是明年。

”原来这样的良辰美景,却已是接近尾声了,再能游览几番?

就要等到明年此时才能重睹芳春!

一种惜春之情油然而生。

(1分内容)此一问句由先前晚春时的莺歌燕舞,春意浓厚的愉悦之情转为惜春之情,推动了词人的情感发展。

(1分作用) 

“当年燕子知何处?

”下阕中问句则化用刘禹锡诗歌,写出了昔盛今衰的兴亡之感,进一步点明了自己的故国之思。

(1分内容)由上阕中的惜春之情转为国破家亡的哀伤之情,将词人的情感推向高潮。

(1分作用) 

两处问句使得整首词在严整的章法中又不失自然流动之势。

 

2017年普陀区高考一模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016年12月)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

(5分)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一也。

(《______·劝学》)(2分)

(2)渐风霜凄紧,关河冷落,___________________。

(《八声甘州》)(1分)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

(5分)

(1)朋友将留学远行,依依不舍,此时最适合赠别朋友的是下列诗句中的()。

(2分)

A、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画线处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3分)

在几代考古工作者50多年的不懈努力下,二里头遗址的全貌愈发清晰:

这里发现了最早的城市干道网络,发现了最早的宫城,发现了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殿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二里头遗址开城市布局和规划的先河,___________________。

A、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B、被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

C、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D、在中国城市建设史留下淋漓尽致的一笔

1、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荀子 

(2)残照当楼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2、

(1)B

(2)C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5题。

(8分)

赠从弟①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刘桢,东汉末年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从弟,堂弟。

13、这首诗第一句中“亭亭”表现出松树_________的形象。

(2分)

14、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下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对仗尤为工整。

B、第二句两个“一何”凸现强烈的情感色彩。

C、诗人由外而内揭示松柏孤傲不群的个性。

D、整首诗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表现精神追求。

15、刘祯的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请结合本诗歌作简要赏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挺拔耸立

14、B 

15、答案示例:

作者开笔便让亭亭之松拔耸而起,展现出一种“突兀撑青穹”的雄伟气象。

然后再用“瑟瑟”谷风加以烘托,写得极有声势。

紧接着连用两个“一何”,先慨叹谷风之凛冽,简直就要横扫万木;后叙写松枝之苍劲,更显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刚挺难摧,然后赞美松柏在滴水成冰、万木凋零的凄寒严冬却依旧端然挺立,一“正”一“常”,语势铿锵,正气凛然。

结尾自问自答,点出“松柏有本性”后戛然收笔,意蕴深沉。

诗歌气势激宕,语言不事雕琢而刚劲有力,读者于涵咏之际,恍可见到,那苍劲的松柏,还久久矗立在眼前。

 

闵行区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默写。

(3分)

⑴,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柳永《八声甘州》)

⑵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⑶,为谁流下潇湘去。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2.下列诗句中,没有用典的一项是()(1分)

A.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B.可怜后主还寺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C.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下列诗句中,未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1分)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C.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4.古人常以荷花喻人,下列诗歌中的荷花,不具此意的一项是()(1分)

A.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

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

B.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C.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D.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1分)

A.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B.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C.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D.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6.春节将至,某汽车运输公司的停车场要贴一副对联,下列不宜作为春联的一项是()(1分)

A.平安靠好司机,场兴有主人翁。

B.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C.大干快上多装,争分夺秒快跑。

D.场兴我兴皆兴,场荣我荣俱荣。

7.下列各项排序,最适合填入方框中的一项是()(2分)

保障发展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共同捍卫人类发展权利,相信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摘自《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日)

①也需要国际社会携起手来②中国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③互鉴发展经验④还需作出更大努力⑤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A.②①⑤③④B.④②③①⑤C.②⑤④①③D.④①③②⑤

1.(3分)⑴想佳人妆楼颙望⑵一水中分白鹭洲⑶郴江幸自绕郴山

2.(1分)D

3.(1分)C

4.(1分)D

5.(1分)B

6.(1分)C

7.(2分)C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第19—21题。

(8分)

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三)王安石

浅浅池塘短短墙,年年为尔惜流芳。

向人自有无言意,倾国天教抵死香。

须袅黄金危欲堕,蒂团红蜡巧能装。

婵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

19.王安石,字,号半山。

世人又称。

(2分)

20.下列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共有五个韵脚。

B.首联写出了梅花所处的位置与环境。

C.颔联写梅花不仅貌美而且散发芳香。

D.颈联写人喜欢梅花而挂上黄金红蜡。

21.请对诗歌的尾联进行赏析。

(4分)

19.(2分)介甫王荆公(王文公,临川先生,荆国公)

20.(2分)D

21.(4分)采用比喻(比拟)手法,把梅花比作冰雪(为梅花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梅花不惧寒冷、迎接春天的孤傲姿态,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高洁无畏的内心情怀。

 

2017年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把下列名篇名句补写完整。

(3分)

(1)是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2),日月照耀金银台。

(李白《梦游天穆吟留别》)

2.按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分)

《月夜》中,杜甫在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情景后,写出了希望结束两地看月的诗句:

“,。

3.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名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周恩来总理为中国的崛起强大,为世界的和平进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他的品德风范,中国人民崇敬追随,世界人民也敬佩向往。

A.桃李不言,下自成蹊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填入下列文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内容取向的显性知识,如学科内容、学科教学法、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一般文化等原理类知识;,包括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策略知识、情境知识和反思知识等为基础的课程知识、教学设计知识、教学过程知识、组织管理知识和人际知识等,即实践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的核心知识,是关于如何教和怎么支持学的知识。

A.还要掌握核心的教学取向的实践知识

B.还要掌握隐性的实践取向的教学知识

C.更要掌握丰富的实践取向的隐性知识

D.更要掌握基础的教师取向的丰富知识

一.积累应用10分

1.3分

(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2)青冥浩荡不见底

2.2分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3.2分B

4.3分C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8分)

金错刀行(南宋)陆游

黄金错①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②,南山③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④,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注释】①错:

镀镶,装饰。

②天汉滨:

汉水边。

③南山:

终南山,一名秦岭。

④楚虽三户能亡秦:

《史记﹒项羽本纪》: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云: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1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本诗是古体诗。

B.本诗是歌行体。

C.本诗不造意境。

D.本诗三次换韵。

16.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五句到第八句塑造了渴望杀敌立功的爱国志士的群像。

B.“千年”句书写了作者报国无门、忠而被弃的人生遭遇。

C.“南山”句雪光刀光相映衬,烘托了作者的凛然与雄心。

D.本诗最后用叹词、反问和典故,抒发了誓死抗金的豪情。

17.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赏析诗歌的前四句。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5—17题。

(8分)

14.1分C

16.3分B

17.4分

【答案示例】前四句塑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首二句以物写人,以刀的外观和内质之美写自己品行高洁、才能卓越。

第三句直接表达未为国建立功业的遗憾,第四句以动作刻画形象,“提刀独立”写对杀敌的渴望,“顾八荒”写自负英雄的豪迈气概。

【答案示例】前四句塑造了一位渴望建功立业的大丈夫形象。

“刀”用来杀敌却镶金嵌玉,利气冲天却置于室内,这里托物写人,借“刀”被闲置暗示自己无用武之地。

“丈夫”却“五十功未立”,直抒浩叹。

“提刀”写急欲上阵,“顾八荒”写壮志难酬而更慷慨激昂,这些动作和神态都突出了自己的爱国热忱。

从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塑造手法、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三个方面评分。

 

崇明县2016学年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应用(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分)

(1)不应有恨,。

(宋·苏轼《水调歌头》)

(2)位卑则足羞,。

(唐·韩愈《师说》)

(3),断桥头卖鱼人散。

(元·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4)舞台上遭逢苦难久别重逢的夫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时可以用《琵琶行》中哪两句诗句来形容这种场景:

,。

(5)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

两句便化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下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痣是一个具有癌细胞的基地,这些癌细胞为什么不能施展它们的魔法与威力呢?

这是因为人体里有一种特殊的抗癌机制,能够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这些致癌基因向周边渗透和蔓延。

内质网能细致地辨认出痣里头的致癌基因。

当它们发现这些坏家伙后,会立即停止该基因的蛋白质折叠。

A.这种抗癌机制能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是内质网

B.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

C.这种抗癌机制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的内质网生成

D.它们就是人体细胞内的内质网负责将氨基酸折叠成蛋白质

一积累应用(10分)

1.

(1)何事长向别时圆

(2)官盛则近谀

(3)落花水香茅舍晚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2.B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

(8分)

雨 伞

(元)萨都剌

开如轮,合如束,剪纸调膏护秋竹。

日中荷叶影亭亭,雨里芭蕉声簌簌。

晴天却阴雨却晴,二天之说诚分明。

但操大柄常在手,覆尽东西南北行。

【注释】

本诗作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当时天下群雄鼎立,割据一方。

14.本诗的主要写作手法是。

(1分)

15.对本作品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剪纸调膏护秋竹”叙述了伞的制作材料以及具体工序。

B.“雨里芭蕉声簌簌”采用比喻手法写出雨打伞盖的声音。

C.“晴天却阴雨却晴”一语双关既写伞之用又写时代之变。

D.“覆尽东西南北行”直接抒发作者对掌握大权者的情感。

16.有人评价这首诗“下半首愤疾刻露,殊少蕴藉”,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评析。

(4分)

(三)阅读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