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6711290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docx

峨眉山黄湾地区工程地质测绘报告

 

 

1.前言

1.1实习目的与任务

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学完了各门地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与“土力学”、“岩体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在收集掌握测区与其附近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测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核对或进一步认识掌握前人资料,为测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进行的,其目的在于于通过实习使学生获得对基本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用工程地质观点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明确工程地质的地位以与与工程建筑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以与个人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加强工作方法、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有:

学习并掌握图件编制,报告编写等业工作方法,并完成以黄湾为中心的9

围的工程地质测绘与填图,完成各个地层的分层、剖面图、工程地质分区、和工程地质评价。

并提交峨眉山市黄湾地区工程地质平面测绘实际材料图一份、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图一份、工程地质测绘报告一份。

1.2工作区位置与交通条件

峨眉山属邛崃山脉最南支,雄踞于盆地西南隅的省峨眉山市西南,主峰万佛顶位于北纬29.59,东经103.48。

峨眉山地区交通较为发达,公路密如蛛网。

北可抵,南至,东到,西达洪雅县高庙;成昆铁路在山麓南北穿越,往来十分便利。

本次测区(峨眉山市黄湾地区)位于峨眉山山脚,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下雨天气很少。

且测区有龙门硐河穿过,岩层露头很好,便于野外测绘工作。

1.3实习容与工作量

A实习容:

(1)踏勘:

包括3条路线。

①川主砖厂—凉水井路线②黄湾大桥—交大后门路线③果儿寺—五叉沟路线

(2)实测剖面:

川主河

-

实测剖面一条,总长245m.

(3)野外填图:

包括以黄湾阶地为中心的9平方公里区域与其周边区域。

(4)室资料整理:

报告编写(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与图件(峨眉山黄湾地区实际材料图,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图,川主河

-

实测地形图剖面图)

(5)试验部分:

测区各地层岩石回弹仪试验(野外完成),测区各地层岩石取样点荷载试验(室完成)

B工作量:

详见附表1-1和附表1-2

表1-1峨眉山地质填图工作量统计表

项目

工作量

备注

踏勘

3条路线

实测剖面

245m

1条

野外填图

9

43个地质点

室资料整理

图件绘制2份

实际材料图与综合工程地质图个一份

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1份

 

表1-2工作时间安排表

日期

工作容

备注

9月1日

上午:

—峨眉

9月2日

休整

9月3日

①川主河砖厂—凉水井路线

踏勘(涂国祥老师带队)

9月4日

②黄湾大桥—交大后门路线

踏勘(涂国祥老师带队)

9月5日

③果儿寺—五叉沟路线

踏勘(涂国祥老师带队)

9月6日

阶梯教室大课(关于工程地质填图和平面导线布置,实测剖面等容)

由玉峰老师讲解

9月7日

④黄湾大桥—罗坝大桥路线

(白天在图上勾出黄湾阶地)晚上整理资料

9月8日

用导线法实测川主河

-

剖面

晚上整理资料

9月9日

⑤狮子山—黄田坝路线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0日

⑥交大后门—狮子山路线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1日

在室绘制川主河

-

实测剖面图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2日

⑦理工基地—符汶乡机砖厂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3日

⑧黄湾大桥—交大体育场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4日

⑨狮子山铁索桥—五叉沟路线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5日

阶梯教室大课(工程地质平面测绘中所有图件的绘制和测绘报告的编写)

由左三胜老师讲解

9月16日

补点(找到1个地层分界点)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7日

补点(找到2个观察点和2个构造点(G43))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8日

补点(找到1个地层分界点)

晚上整理资料

9月19日

峨眉山黄湾地区实际材料图绘制

晚上整理资料

9月20日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图绘制

晚上整理资料

9月21-23日

2个组员回参加计算机考试,其余组员打duta

晚上整理资料

9月24日

测区各个地层岩石的回弹仪试验和对各个地层岩石取样

本组对沙溪庙岩层取样(共取15个岩石样本)

9月25日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图绘制

晚上整理资料

9月26日

对取回的岩石样本进行点荷载试验

晚上整理试验数据

9月27日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图绘制

晚上整理资料

9月28日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编写

晚上整理资料

9月29日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编写

晚上整理资料

9月30日

峨眉山市黄湾地区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编写

晚上整理资料

1.4工作方法与提交成果

(1)工作方法:

①收集资料:

对测区的地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核对或进一步认识掌握前人资料(包括峨眉山黄湾地区地形图1:

10000一、区域构造地质图与说明书、区域地震资料、水文气象资料、水文地质资料、已有的工程勘察资料)为测绘工作做好技术准备。

②线路踏勘:

了解实习区的围、位置交通,初步掌握测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

③实测剖面:

建立正确地层层序,确定地层时代。

地层厚度以与接触关系,掌握各时代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相带分布与岩性变化规律,确定地质测区填图单位和标准层。

④平面地质测绘:

了解地质填图基本原则,掌握地质填图的基本工作方法,全面系统地收集测区地层、构造、第四系、地貌、水文工程资料。

⑤试验:

A野外试验(对测区各地层岩石进行回弹仪试验);

B室试验(对测区各个地层的岩石取样并进行岩石点荷载试验,测出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便于后面进行工程地质分区。

(2)提交成果:

①完成图件---实际材料图、综合工程地质图(包括柱状图、图切剖面图)共2副大图;

②报告综合工程地质测绘报告1份。

 

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2.1区域地质构造总体特征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与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山。

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

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

如处于石灰岩层中则有藏九老洞之类岩洞地貌;经花岗岩与变质岩区,又形成深峡之姿;而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峨眉山区域地跨上扬子台褶带的峨眉山断拱和台拗的川西台陷,是一座断块山。

区域山势陡峻,河谷深切,由一系列复背斜和复向斜组成,断裂纵横交错,其构造较复杂。

褶皱构造主要有峨眉山背斜、二峨山背斜、牛背山背斜和桂花场向斜。

断裂构造主要有峨眉山断层、观心庵断层、大峨寺断层、回龙山断层和挖断山断层等。

(断层和褶皱具体位置见图2-1),区域构造稳定性总体相对较差。

图2-1峨眉山区域地质构造图

2.2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

现对峨眉山区域各个构造活动进行详细描述并进行区域稳定性分析:

①峨眉山背斜

峨眉山背斜是峨眉山地区规模最大的主干构造,轴向近南北。

核部位于沟、洪椿坪一线,出露新元古界峨眉山花岗岩,两翼依次出露地层为震旦系、寒武系、奥系、二叠系和三叠系。

两翼岩层产状正常、倾角较平缓。

东翼岩层倾角较陡,在新开寺与其以东,二叠系与三叠系渐变为倒转。

枢纽近水平,为一规模较大的斜歪倒转水平背斜。

②二峨山背斜

位于二峨山主脉东南侧,轴向北东,向北东倾伏,两翼大体对称,倾角较陡。

核部为寒武系,两翼依次为奥系、二叠系、三叠系。

背斜在北西翼发育次级褶皱和断层。

③牛背山背斜

牛背山背斜为峨眉山地区次级褶皱构造,风化严重;南起慧灯寺,北到尖尖石,中南段轴向北西,北段逐渐转为北东。

核部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两翼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背斜轴向南倾。

该背斜为斜歪、倒转、倾伏。

北东翼受到地层破坏受到向下的牵引力导致产状凌乱,两翼是不对称背斜。

④桂花场向斜

桂花场向斜是与牛背山伴生的向斜构造,南起纯阳殿,北达砚台山,轴向北西。

向斜北西段较宽,南东段较窄。

木鱼山一线核部出露地层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两翼分别为下三叠统组、上二叠统宣威组、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中二叠统茅口组。

南西翼倾角较缓,北东翼较陡。

枢纽分别向北西和南东倾伏,为一开阔的斜歪倾伏向斜。

⑤峨眉山断层

峨眉山断层是峨眉山地区的主要的逆断层,对峨眉山区构造单元的划分和地貌现状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断层走向北东-南西,倾向北西。

南段斜切峨嵋山背斜,致使沟一带的新元古界峨眉山花岗岩逆冲到二叠系、三叠系之上,最层断距达3500m;下层地层局部倒转。

断层向北向延伸至鞠槽附近淹没于第四系之下。

⑥观心庵断层

观心庵断层南起新开寺,往北西延至喻田子附近消失。

断层走向北西-南东,长约15km。

断面倾向南西。

南西盘相对上升,为一逆断层。

该断层被晚期北东向、东西向断层切为数段。

⑦回龙山断层

回龙山断层发育在牛背山背斜南西翼近核部,走向为北西-南东,断层面倾向南西。

此断层上盘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下盘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在回龙山南坡与龙门硐河谷底可清楚的看到断层面、断层破碎带、劈理、小型构造透镜体、地层不对称重复以与地层出露不全都断层证据。

其性质为逆断层。

⑧挖断山断层

挖断山断层发育在牛背山背斜核部,走向北西-南东。

南起麻柳湾,北至石店,全长9km。

断面倾向南西,倾角较陡。

在挖断山垭口,二叠系中统茅口组灰岩覆盖于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之上,且玄武岩下部断失近百米。

至北西两河口一带,茅口组灰岩被错段,岩石碎裂,节理、劈理、构造透镜体等现象明显,为逆断层。

图2-2

经调查峨眉山市地震基本烈度属于Ⅶ度区,且整个峨眉山整个区域断层和褶皱众多,断裂纵横交错,多个断层都较大,地层复杂,区域有河流切割。

整体来讲峨眉山区域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差。

牛背山断层,万年寺断层,观心庵断层大体都是西北走向,3个断层近于平行。

但与初殿断层和峨眉山断层相交。

其相交区域的构造稳定性更差。

本次工作区(峨眉山黄湾地区)处于整个峨眉山区域东北部,测区距整个区域大的构造较远,受上述各个构造影响较小(只测区西北部受牛背山背斜影响岩层稍微有点偏转)。

但测区有五叉沟断层、凉水井断层和马林岩向斜发育,所以测区构造稳定性相对较差。

3.测区自然地理与水文气象环境

3.1自然地理

测区位于大峨山断块末端,总体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间由龙门硐河切割两岸山体而形成的阶地区域地势更低。

整个测区最低海拔为458m,最高海拔为750m。

整个测区西北部(五叉沟、高山岗等区域)和西南部(猫石沟、报国寺偏北部、善觉寺偏北部)地形陡峭,坡度普遍中等偏大在30°到40°之间,其岩层主要是沙溪庙组、蓬莱-组、夹关组等厚层砂岩和紫红、砖红色泥岩。

此区域有五叉沟断层发育。

整个测区东部(包括狮子山、马林岩、对门山、鹅公包、交大团结水库山区等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坡度中等偏小,在20°到30°之间,其岩层主要是灌口组、名山组等以泥岩或砂岩泥岩互层为主的地层地区,由于这个区域特殊的岩层和位置在唐河坝东北与东南地区分布有黑树林、唐河坝两处由软弱结构面引起的基岩滑坡。

测区东南部小围条带状区域(包括凉水井、省中医学校、理工实习基地一线区域)地势变缓,高程大约470m。

广泛覆盖第四纪堆积物,地形广阔平坦,岩层完整。

岩层主要是凉水井组的半胶结砾石层、粉砂质粘土层和第四系堆积物。

此区域发育有凉水井段层。

测地区中部有龙门硐河贯穿,河流弯曲,流域围有砂岩与泥岩软硬互层,上游两岸可见河漫滩,下游以峡谷为主,在测区河流上游发育报国寺断层。

河流两岸沿河流流向发育黄湾五级阶地,Ⅰ级阶地以堆积阶地为主,

级到Ⅴ级阶地以基座阶地为主,阶地基岩主要为砂岩与泥岩,上部为第四系堆积物,主要为砂卵砾石层。

阶地地形见下图

3.2气候水文环境

(1)气象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景区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地当著名的“华西雨屏”),气温垂直变化显著:

有寒带(海拔3047m以上,年平均温度为3.O。

C,极端最低温度为一20.9℃)、亚寒带(海拔2200m一3047m,年平均温度为7.6℃)、温带(海拔1200m一2200m,年平均温度为13.1。

C)、亚热带(海拔1200m以下,年平均温度为17.2。

C,极端最高温度为38.3。

C)。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

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这在同一纬度的自然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琼花”的奇观。

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

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

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表3-1.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对照表(1951-1980):

(单位:

°C)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月平均温度

山脚

6.9

8.7

13.3

18.0

21.6

24.1

26.1

25.7

21.9

17.6

13.3

8.8

 

山顶

-6

-4.9

-0.7

3.3

6.1

9

11.8

11.2

7.8

3.4

-0.9

-3.8

极端最高温度

山脚

18.7

22.5

29.5

34

37.9

37.2

36.9

38.3

35.1

29.2

24.6

20.8

 

山顶

19.2

18.5

23.1

22.1

20.7

21

22.4

23.4

19.3

19.5

16.6

16.3

极端最低温度

山脚

-3.3

-1.7

1.5

2

10.6

13.7

16.2

5.6

13.3

10.2

2.2

-4.4

 

山顶

-20.9

-17.8

-13.8

-12.9

-5.5

-1.1

3.2

0.3

-3.1

-10.5

-14.7

-19.3

注:

①年平均温度:

17.2°C(山脚);年极值:

3°C(山顶)

②极端最高温度:

山脚28.3°C(1953.8.18);山顶23.4°C(1951.8.6)

③极端最低温度:

山脚-4.4°C(1975.12.5);山顶-20.9°C(1956.1.9)

 

表3-2.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雨量对照表(1951-1980):

(单位mm)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山脚

13.5

24.6

41.3

87.6

127.4

174.1

356.5

420.2

171

83.6

37.9

16.9

1555.3

山顶

17

26.5

54.9

114.9

173.7

238.9

399.8

470.3

234.6

122.3

49.4

20.6

1922.8

 

(2)地表水系特征

图3-1峨眉山地区地表水系图

峨眉山的水文地理位置属于大渡河一青衣江水系,境有天然河流5条:

峨眉河、临江河、龙池河、石河和花溪河(凌作培,2005)。

临江河和峨眉河处在峨眉翼,自西向东奔流于崇山峻岭,穿越峨眉平原,流经市,汇人大渡河(渭忠,2001)。

据《巴蜀江河辞典》记载,峨眉河年平均流量12.9m3/s,年径流量4.07亿m3,临江河年平均流量10.6m3/s,年径流量3.34亿m3。

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有峨眉河、临江河和龙池河,峨眉山景区位于这3条河流的上游。

因此,峨眉山的神奇与秀美颇得益于水,丰富的水汽资源(河流、雨水和云雾等)哺育了植物,形成了峨眉山悠久的水文化涵。

本次测区主要有两条较大河流(龙门硐河、川主河)和一个水库。

东北流向的龙门硐河将测区一分为二,并在河流两岸形成大量阶地,使测区地形趋于中间低两边高的形式,并于唐河坝附近常年侧蚀右岸山体基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河坝滑坡的形成于发展,最后在测区东北边界处于川主河相汇于两河口。

川主河右岸一碗水处有基岩裂隙水出露。

团结水库位于测区南部,其水位高于龙门硐河大约30m。

最终向东北部汇入龙门硐河。

 

4.测区工程地质条件

4.1地形地貌

测区地貌可分为以下几种成因类型:

①堆积地貌本次测区在报国寺、峨眉师学校等处,分布有围不大,坡度大,物质来源近、堆积厚度不大的洪积扇(冲出锥)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常以不对称垒迭式洪积扇出现。

新扇位于老扇北侧,以涧沟洪积扇最为典型。

②侵蚀—堆积地貌河漫滩:

分布在近代河流两岸,由砂、砾石组成,一般高出枯水位2米;工级阶地:

见于测区罗坝等地。

分布在峨嵋河两岸,平原区以上迭阶地为主,山地则为基座阶地,相对高度2~~10米;。

Ⅱ级阶地:

见于测区坝、游田坝、铜车坝等地。

为基座阶地,因受现代流水切割,多呈垄岗状分布;Ⅲ、Ⅳ级阶地:

见于测区沙田坝、梁坎等地。

为基座阶地,由棕红色、黄褐色粘土与砾石组成。

粘土与砾石据认为是期冰水堆积,所以次阶地疑为冰水阶地。

现已成小丘状。

Ⅴ、级阶地:

见于测区坪、果儿寺等地。

此外,在凉水井一带,分布有第三系粘土层,铁钙质胶结的沙砾岩层。

有人定为V阶地,相对高度90米左右,因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层位已变动。

③侵蚀—构造地貌丘陵:

主要分布在测区南部见于交大和团结水库一带。

海拔高度500~~600米,相对高度50~~100米;中低山:

少量分布于测区西南部,在报国寺以西,石坝以南。

大量分布于西北部,包括五叉沟、高山岗以与它们周边山区。

另一部分分布于测区东部包括狮子山和对门山附近。

它们海拔大约500—1000m。

峨眉北部低山,由白垩系夹关组砂岩构成,多为单斜山岭。

 

4.2地层岩性

本测区共包括8个地层。

从新到老依次为:

第四系(Q)、凉水井组(

)、名山组(

)、灌口组(

)、夹关组(

)、蓬莱镇组(

)、组(

)、沙溪庙组(

),凉水井组和名山组中间的中新统、渐新统、始新统3地层缺失整个测区主要为泥岩、砂岩和第四系堆积物。

详细的地层岩性特征见下表(表4-1)

表4-1测区地层简表

年代地层单位

岩石地层单位

代号

厚度(m)

冲积、洪积、残积、坡积层

第四系

Q

半胶结的砾石层、粉砂质粘土层。

产植物化石。

(河流相)

第三系

上新统

凉水井组

N1

135

中新统

(缺失)

渐新统

始新统

古新统

名山组

Em

150

下部以砖红色中-厚层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上部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与细砂岩。

产介形类与孢粉分石。

(半咸化湖泊沉积)

白垩系

上统

灌口组

K2g

423

砖红、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岩石中含大量石膏晶粒,膏盐晶洞。

具水平层理、小型斜层理和微波状层理。

产介形类化石。

上部夹少量灰岩、白云岩与薄层石膏(咸化湖泊沉积)

下统

夹关组

K1j

453

砖红色厚-巨厚层状砂岩夹少量粉砂岩与薄层泥岩,底部具底砾岩。

具大型交错层理、平行层理、槽型层理、波痕、干裂与冲刷面构造。

产介形类、鱼类、恐龙足迹化石等。

(河流相)

侏罗系

上统

蓬莱镇组

J3p

90

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与少量细砂岩,偶夹灰岩团块或灰岩薄层。

发育微波状层理。

产双壳类、介形类化石。

(湖相)

J1sn

370

以鲜艳的砖红色泥岩为主,夹少量砂岩、粉砂岩与薄层状泥灰岩。

干裂发育。

产介形类化石。

(河泛平原上的河漫湖沉积)

中统

沙溪庙组

J2s

398

紫灰、灰绿、紫红等色的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上,上部夹少量泥灰岩,底部为厚约10m的灰黄色厚层状砂岩。

具斜层理与楔状、平行层理等。

产双壳类、介形类、植物化石。

(河流相)

图4-1灌口组石膏图4-2灌口组膏盐晶洞

 

图4-3组泥岩

图4-4凉水井地层图4-5夹关组砂岩

整体上看:

本次测区地层大体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从西到东地层依次变新(除马林岩向斜南东翼灌口组地层(老)盖与名山组(新)地层上)。

测区中间部分由第四系堆积物覆盖,包括黄湾的5个等级的阶地和唐河坝滑坡、黑树林滑坡和其他崩塌滑落区域。

测区第四系地层(包括梁坎、坝、黄湾、罗坝、坪、沙田坝、游田坝等区域)主要分布于测绘区中部河流两岸,展布方向为东北南西向,在龙门硐河两岸共发育五个等级的阶地。

该地层主要为粘土,上有农作物覆盖,Ⅱ,Ⅳ级阶地上有大量居民。

凉水井组地层(包括凉水井--省中医学校一带区域)主要分布于测绘区东南部,展布方向为北东向,在测区分布较少。

岩性主要为半胶结砾石和粉砂质粘土,表面风化较严重,有植被覆盖。

在与第四系交界出发育有凉水井断层。

名山组地层(包括狮子山、马林岩、对门山、交大团结水库与其周边区域)主要分布于测绘区中东部,展布方向为南西。

下部以砖红色中-厚层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上部以砖红色泥岩为主夹粉砂岩与细砂岩。

表面分化较严重,有植被覆盖。

它成为马林岩向斜核部主要地层。

灌口组地层(山王岗、高洞口、坟坝、龙口、鹅公包东侧、青龙山等区域)主要分布于测绘区中部,展布方向为南西向。

表面风化一般,有植被覆盖。

该地层中部较大一部分被黄湾阶地覆盖未出露。

而东南部分由于位于马林岩向斜南东翼而呈条带状出露与地表。

夹关组地层(包括高山岗、黄田坝东侧300m区域、黄秋湾等地方)主要分布于测绘区中西部,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

该区植被茂盛,中部被黄湾阶地覆盖未出露。

但在龙门硐河附近,基岩出露极好,表面风化较严重。

该地层南边这部分有五叉沟断层通过。

-蓬莱组地层(包括五叉沟—-黄田坝区域)主要分布于测绘区西部,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

该区中部被黄湾阶地覆盖,无基岩露头。

但在该区北部五叉沟至黄田坝顺沟方向基岩出露较多,基岩表面风化严重,植被茂盛。

在龙门硐河附近,基岩出露极好,表面风化严重。

该区发育有五叉沟断层。

沙溪庙组地层(五叉沟以区、猫石沟等区域)分布于测绘区最西部,展布方向为东南向。

本区中部黄湾大桥附近有第四系堆积物覆盖,北部出露基岩较多,表面风化严重,有植被覆盖。

本次测区主要构造有一个向斜(马林岩向斜)和两个断层(五叉沟断层、凉水井断层)。

 

4.3地质构造

4.3.1褶皱

测区较大的褶皱有马林岩向斜。

马林岩向斜位于测绘区东部,向斜所在地层有名山组、灌口组。

其北西翼倾角在43°到67°之间,南东翼倾角为37°,轴面产状为331°∠87°,枢纽走向北东。

其两翼为灌口组地层(主要为砖红、紫红色中-厚层状粉砂岩、泥岩)。

核部为名山组地层(主要为砖红色中-厚层砂岩为主,夹薄层泥岩,表面为风化严重的泡砂岩)。

其中核部名山组地层左半部分被第四系阶地覆盖。

褶皱两翼岩层倒转,北西翼岩层层序正常,南东翼反向,枢纽起伏,填图围向斜较完整。

向斜南东翼地层出现老盖新现象,且有地层(中新统、渐新统、始新统地层)缺失,原因为此处存在凉水井断层。

(详细信息见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