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704192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Fe56Zn65Na23Mg24C135.5Al27

Cu64Ba137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题,共计60分)

1.下列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硫气体可增强氯水的漂白性

B.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气体,溶液变无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二氧化硫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

D.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侧重考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注意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SO2使溴水和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SO2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要混淆。

另外把Cl2和SO2混合用于漂白,不能增强漂白效果,因为SO2+Cl2+2H2O═H2SO4+2HCl。

2.下列操作中一定不会出现沉淀现象的是(  )

A.CO2气体通入Na2SiO3溶液中

B.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

C.CO2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

D.SO2气体通入Ba(OH)2溶液中

【答案】B

考点:

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化学反应现象的相关知识。

3.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灼热的铜丝在Cl2中剧烈地燃烧,产生棕黄色的烟

B.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HClO和HCl,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

C.漂白粉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D.漂白粉放入空气中可以提高漂白速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氯气可与铜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棕黄色氯化铜,产生棕黄色烟,故A正确;B、HClO不稳定,见光易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则久置氯水最终变为稀盐酸,故B正确;C、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为混合物,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故C正确;D、如为亚硫酸等还原性酸,HClO可被还原,则失去漂白性,故D错误;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侧重于氯气、漂白粉等物质的性质,属于高频考点。

本题中要注意:

①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集气瓶中充满了棕黄色的烟,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壁附着有棕黄色的固体粉末,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蒸馏水,棕黄色固体粉末溶解并形成绿色溶液,继续加水,溶液变成蓝色,注意区分氯化铜固体和溶液的颜色;②新制氯水中含有较多的C12、HClO,久置氯水由于C12不断跟H2O反应和HClO不断分解,使溶液中的C12、HClO逐渐减少、HCl逐渐增多,溶液的pH逐渐减小,最后溶液变成了稀盐酸,溶液的pH<7;注意区分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区别;③C12本身没有漂白作用,真正起漂白作用的是C1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所以干燥的C12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混有水蒸气的C12能使干燥布条褪色,或干燥的C12能使湿布条褪色,注意区分使有色物质褪色的是氯气还是次氯酸。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A.CO2、NH3、HCl

B.H2SO4、HNO3、BaCl2

C.H3PO4、H2O、Cu

D.液态KNO3、NaOH溶液、C2H5OH

【答案】B

考点:

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相关知识

5.两种大气污染物NO2和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NO2+SO2=NO+SO3,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NO2和5molS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

A.3/10B.16/3C.3/16D.5/16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体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NO2和5molSO2,n(N)=3mol,n(O)=3mol×2+5mol×2=16mol,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守恒,则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3mol:

16mol=

,故选C。

【考点定位】考查质量守恒

【名师点晴】本题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载体考查原子守恒的计算,为高频考点,把握原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

本题中看似考查是氧化还原反应,实际上与化学反应无关,任何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子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反应前后的原子守恒。

6.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O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一定为4NA

B.在标准状况下,11.2L水中含有分子数为0.5NA

C.0.4mol/LNa2SO4溶液中,所含Na+和SO42―总数为1.2NA

D.标准状况下,40gSO3所占的体积一定小于11.2L。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水的状态不是气体;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标况下固体的摩尔体积小于22.4L/mol。

在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如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对于气体注意条件是否为标况等。

7.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Fe2+、Na+、Cl―、NO3―

B.Ba2+、Al3+、Cl―、NO3―

C.K+、Na+、HCO3―、Cl―

D.AlO2-、K+、OH―、C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酸性溶液中Fe2+与NO3―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Ba2+、

Al3+、Cl―、NO3―离子间不发生反应,与酸也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在酸性溶液中HCO3―与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在酸性溶液中AlO2-和OH―不能大量存在,要与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水,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

8.把16克甲烷在64克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后,过氧化钠增重的质量为()

A.48gB.16gC.80gD.32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n(CH4)=

=1mol,n(O2)=

=2moL,甲烷燃烧发生CH4+2O2

CO2+2H2O,可知甲烷和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molCO2和2molH2O,通入过氧化钠发生:

2Na2O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对生成物变式:

Na2CO3~Na2O2•CO,2NaOH~Na2O2•H2,可知固体质量相当于增加CO和H2的质量,由1mol甲烷可看成n(CO)=1mol,n(H2)=2mol,总质量为28g+4g=32g,过氧化钠增重的质量为32g,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钠的重要化合物、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属于高频考点。

注意把握过氧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特征分析,总结规律,分析物质组成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的增重相当于增加CO和H2的质量,这个规律可以当做特殊知识点加以记忆。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  B.水玻璃  C.漂白粉    D.铝热剂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由两种及以上物质组成的则属于混合物。

同时要记住几种特殊物质的组成,如水玻璃、漂白粉、铝热剂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液氯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而氯水属于混合物等。

10.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

HCO3-+OH-=CO32-+H2O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CO2+OH―=HCO3―

C.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H++Cl―+HClO

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

Al3++4NH3·H2O=AlO2―+2H2O+4NH4+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小苏打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烧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故A正确;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HCO3-,故B正确;C、Cl2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C正确;D、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3++3NH3•H2O═Al(OH)3↓+3NH4+,故D错误;故选D。

考点:

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的相关知识。

11.有Al2(SO4)3,FeSO4,CuCl2,NaOH四种溶液,将其两两反应,若有一种溶液滴入另两种溶液中均产生了白色沉淀,继续滴加该溶液,原白色沉淀或消失或发生颜色变化,则可推断这一种溶液是()

A.Al2(SO4)3B.FeSO4C.BaCl2D.NaOH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名师点晴】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

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该类试题的关键是要抓住特征条件,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

本题由题设沉淀消失可知,该物质必为NaOH,将NaOH滴加到Al2(SO4)3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沉淀,NaOH过量,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溶液。

12.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

A.10ml 0.2mol/L的FeCl3溶液

B.10ml 0.1mol/L的AlCl3溶液

C.20ml 0.1mol/L的MgCl2溶液

D.20ml 0.1mol/L的HCl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10mL0.2mol·L -1 的FeCl 3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2mol·L -1×3=0.6mol·L -1 ,10ml 0.1mol/L的AlCl 3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 -1×3=0.3mol·L -1 ,20ml 0.1mol/L的MgCl 2 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 -1×2=0.2mol·L -1 ,20ml 0.1mol/L的HCl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1mol·L -1×1=0.1mol·L -1 ,所以选A。

考点:

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的相关知识。

13.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Cl2和NO2气体,具有相同的()

A.质量B.原子数C.分子数D.摩尔质量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温度、压强相等时其物质的量相等是解本题关键。

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以及物质的量与分子数目、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以下有用的推论:

(1)同温同压时:

①V1:

V2=n1:

n2=N1:

N2②ρ1:

ρ2=M1:

M2③同质量时:

V1:

V2=M2:

M1;

(2)同温同体积时:

④P1:

P2=n1:

n2=N1:

N2⑤同质量时:

P1:

P2=M2:

M1;(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

⑥ρ1:

ρ2=M1:

M2=m1:

m2。

14.下列关于物质的检验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硫酸根离子

B.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的操作是:

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在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有Al3+存在

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若沉淀为亚硫酸钡也符合,则原溶液中可能有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故A错误;B、将铂丝放在稀盐酸中洗涤后灼烧至无色,然后在用铂丝蘸取固体氯化钾,置于煤气灯的火焰上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为紫色,可检验钾元素,故B正确;C、待检液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沉淀不一定为氢氧化铝,若加NaOH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有Al3+存在,故C错误;D、某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后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中有Fe2+,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相关知识。

15.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槽车装运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浓盐酸C.浓硝酸D.稀硝酸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铝的化学性质、硝酸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铝的性质,注意钝化现象的实质。

活泼性适中的金属如:

Fe、Al等金属,在一般情况下与浓HNO3和浓硫酸不反应,这是由于“钝化”作用,使金属表面覆盖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内层金属进一步与浓硝酸反应,但钝化属于化学变化,这一点属于易错点。

16.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A.MgB.AlC.SiD.Cl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B正确;C、Si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不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和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

考点:

考查了铝的化学性质的相关知识。

17.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的是()

A.Fe2O3跟稀硝酸反应

B.铜跟稀硝酸反应

C.CuO跟稀硝酸反应

D.Al(OH)3跟稀硝酸反应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硝酸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硝酸的性质,根据元素化合价来分析解答,明确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关键。

硝酸既表现酸性,又表现氧化性,说明反应过程中硝酸中N元素化合价部分不变,表现为硝酸的酸性,部分硝酸中的N原子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表现为硝酸的氧化性。

18.Mg、Al两种金属分别跟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H2SO4反应,同温同压下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则Mg、Al两种金属之间的量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两个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

B.加入镁、铝的质量比为4:

3

C.金属溶解的物质的量相等

D.加入的两种金属的质量不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同温同压下,产生相同体积的H2,则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令氢气为3mol,则:

Mg+H2SO4=MgSO4+H2↑

3mol        3mol

2Al+3H2SO4=Al2(SO4)3+3H2↑

2mol           3mol

A、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两反应中只有H元素化合价降低,由+1甲降低为0价,故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故A正确;B、参加反应Mg与Al的质量之比=72g:

54g=36:

27=4:

3,但加入的质量比不一定是4:

3,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消耗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3mol:

2mol=3:

2,不相等,故C错误;D、参加反应Mg的质量=3mol×24g/mol=72g,参加反应Al的质量=2mol×27g/mol=54g,故二者质量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A。

考点:

考查了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和化学计算的相关知识。

19.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

A.锌B.铁C.铝D.镁

【答案】C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

可用极限法或平均值法计算,用极限法计算时可分别计算生成氢气11.2L时需要金属的质量,用平均值法计算可计算出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

对于含有平均含义的定量或半定量习题,利用平均原理这一技巧性方法,可省去复杂的计算,迅速地作出判断,巧妙地得出答案,对提高解题能力大有益处。

平均法实际上是对十字交叉所含原理的进一步运用,解题时,常与十字交叉结合使用,达到速解之目的,原理如下:

若A>B,且符合

=

=A•xA%+B•xB%,则必有A>

>B,其中

是A、B的相应平均值或式,xA、xB分别是A、B的份数。

20.将等物质的量的金属Na、Mg、Al分别与100mL2mol·L-1的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生成气体的体积V(已折合为标准状况)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24

B.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

C.反应时,Na、Mg、Al均过量

D.曲线b为Mg与盐酸反应的图像

【答案】C

考点:

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

21.等量的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2mol·L-1H2SO4溶液

B.3mol·L-1CuSO4溶液

C.6mol·L-1KOH溶液

D.3mol·L-1Ba(OH)2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镁、铝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镁、铝都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气;C、镁不能和氢氧化钾反应,铝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气;D、镁不能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铝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根据以上分析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2mol/LH2SO4溶液,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该题溶液的浓度不是计算的数据,而是判断金属是否与溶液反应其生成氢气,认真审题为解答关键,等量的镁铝合金分别与不同的溶液反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

当只有两种金属都和溶液反应,且都生成氢气,此时放出氢气的量最大。

22.根据下列金属的熔、沸点:

金属

Na

Cu

Al

Fe

熔点/℃

97.5

1083

660

1535

沸点/℃

883

2595

2200

3000

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

A.Cu与NaB.Fe与CuC.Fe与AlD.Al与Na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合金的形成条件,注意制造合金时,两种金属必须都是液态才能制成合金,一种液态、一种气态不会转化成合金,由合金的形成可知,两种金属若能够形成合金,则熔点较高的金属的熔点不能大于熔点较低的金属的沸点。

23.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尽管氯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但是纯净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

B.氯气和液氯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C.可以用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

D.氯气有毒,它曾在战争中被用于制造毒气弹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干燥的氯气和铁不反应,干燥的液氯能用钢瓶贮存,故A正确;B、氯气和液氯是同种物质,状态不同,故B错误;C、氯气和浓硫酸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故C正确;D、氯气有毒,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有损害作用,故D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氯气的化学性质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为高频考点。

本题贴近生活和生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氯气的性质中,要注意:

氯气有毒,性质活泼,但在干燥条件下与铁不反应,可

用浓硫酸干燥;注意“氯水”与“液氯”的区别,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是纯净物;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金属都能与氯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氯化物,其中,变价金属如(Cu、Fe)与氯气反应时呈现高价态(分别生成CuCl2、FeCl3);在常温、常压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发生反应,故可用钢瓶储存、运输液氯。

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Cl2能与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盐

B.新制的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C.欲除去CO2中的大量HCl气体,可将此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2和Ca(ClO)2,应密封保存

【答案】D

考点:

考查了氯气的性质和除杂的相关知识。

25.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①CO2 ②HCl ③H2O(g) ④O2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③ D.①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贮存很久的漂白粉可能存在碳酸钙,加盐酸发生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CaCO3+2HCl=CaCl2+CO2↑+H2O,浓盐酸易挥发,从溶液中生成的气体中会混有水蒸气,则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杂质气体为CO2、HCl、H2O(气),如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生成的HClO见光分解,可生成氧气,故选A。

考点:

考查了氯气的制备、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知识。

26.某集气瓶中的气体呈红棕色,加入足量水,盖上玻璃片振荡,得橙色溶液,气体颜色消失。

再拿走玻璃片后,瓶中气体又变为红棕色,则该气体可能是下列混合气体中的(  )

A.N2、NO2、Br2 B.NO2、NO、N2

C.NO2、NO、O2 D.N2、O2、Br2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及检验方法,明确常见气体的性质为解答关键。

要记住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①Cl2,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注意:

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②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NH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④NO2,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⑤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注意:

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等等。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6的降雨是酸雨

B.氯气泄漏后应顺风向低处跑

C.SO2和HClO都具有漂白性,两者的漂白原理相同

D.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可吸入颗粒物等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正常的雨水中溶解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正常雨水的pH为约5.6,酸雨中溶解了较强的酸,pH小于5.6,故A错误;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氯气会往低处沉,故往高处逆风跑是正确的,故B错误;C、HClO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SO2和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而漂白,则它们漂白原理不同,故C错误;D、SO2、NO2、CO都是有害气体,可吸人颗粒物对人体有害,为污染物,故D正确;故选D。

考点:

考查了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的相关知识。

28.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3+而可能含有Fe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  )

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入足量KMnO4 ③加入少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