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简明.ppt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70013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PPTX 页数:32 大小:1,0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简明.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语言简明.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语言简明.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语言简明.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语言简明.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简明.pptx

《语言简明.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简明.ppt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言简明.pptx

语言简明-第6单元写作导入写作听故事找毛病: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

“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

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

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

”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不当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

文题展示将教材中的这段文字的毛病指出来: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

很多人围上去看。

它的插图都是立体的。

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分析:

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

但是语言不够简明。

“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

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

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写作指导

(一)语言简明的本质要求是:

用最经济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简,即简要、简洁。

明,即明白,清楚。

内容:

简删除多余词语(指重复、啰唆的内容);排除冗余信息(指文中游离于主旨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明消除歧义;避免费解(使人难以领会或理解的内容)。

写作指导

(二)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教材举例解答: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词语重复)改:

她说在等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座城市发掘出来。

改:

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发掘出来。

3.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

(词语堆砌)改:

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

4.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美好前景。

改:

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前景。

写作指导师生共同归纳要点,巩固练习: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不旁生枝节。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

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

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例1:

这种笨重的汉书使用起来是极不方便的。

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简牍文书有120斤重。

西汉的时候,东方朔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是由两名身强力壮的武士抬到宫廷里面去的。

汉武帝把竹简一片一片地解下来看,足足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

解析: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简牍文书“笨重”使用“不方便”。

首句提出看法,接下去两句用两个事例说明这一看法。

文字较简洁,意思很明确。

写作指导

(2)善于概括,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

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

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

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唆。

(3)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

)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

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写作指导例2:

读下面的一则报道,本着语言文字要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

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70年代在国际上才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

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对于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写作指导

(1)应删除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这句可改为。

解析:

这是一则完整的报道,有标题,有导语,有主体。

一般说来,标题应是导语内容的概括,导语应是主体部分内容的概括。

据此,这篇报道的标题概括地叙述了举办单位、会议内容、会议性质,因而是必须有的,不能删除。

导语共有两句话。

第一句概括叙述了会议的目的、举办单位及时间、会议的内容和性质,因而不是可有可无的。

写作指导但是,因为第一句已经表达了导语该有的内容,再来一句说明会议的内容,便同前一句重复,所以是必须删除的,否则就显得啰唆、累赘,而不简明。

主体部分首句交代“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的由来,因而是不能删除的。

因为标题、导语都已经说明会议是“学术”讨论会,所以的“学术”是与上文重复的,可有可无的,应当删除。

再看主体部分的,因为上句已经出现了“超对称性”和“超引力”这两个概念,处再一次出现,读来显得重复累赘,但又不能删除。

倘若删除,是介绍国内外的什么情况又不明确,因此应该改用指代性词语作复指,如改为“对于这两个问题”,就会既“简”又“明”。

写作指导有同学认为应该删除,这是不对的。

因为它是对这次学术讨论会所取得成绩的评价,没有最后这一分句,报道的主体部分便不完整。

这道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出要做到语言表达简明应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围绕中心,抓住要点;二是巧用复指,善于概括;三是避免重复,删除多余。

写作指导(三)怎样避免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令人误解或费解,是常见的语病,也是与“简明”的要求相违背的。

怎样避免呢?

少用单音节词,多用双音节词。

有些单音节的多义词,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歧义。

如“县里通知赵乡长15日前去汇报”一句中,“前”是多义词,可以理解为“15日之前”去汇报,也可以理解为“15日前往”县里去汇报工作。

如果要表达的是前一个意思,应改用“之前”;如果要表达后一种意思,就改用“前往”,并删除“去”。

写作指导调整语序,交代明确。

序不当,交代不明,也会造成歧义。

如“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一句可以作多种理解,如果只是“背着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偷偷地和副总经理一道,把这些钱存入了两家银行”。

如果是“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可以改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把这笔钱偷偷地存入两家银行”。

还有其他理解、其他改法,这里不一一分析。

写作指导交代清楚,如实直说。

句中停顿的位置是否恰当,指代是否清楚,也影响着句意的表达。

譬如: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这一句表达得很不清楚。

“作为嘉宾的礼品”,既可以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以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句中的“他”指代也不明,作为前一义项时,可以理解为“嘉宾”,作为后一义项时,可以理解为“别人”。

这个句子可以这样改:

这个作为礼品的精致的灯笼,将送给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

也可以改为:

这个精致的灯笼是嘉宾准备的礼品,今天谁得分最高将送给谁。

这样的修改,意思都是明确的。

这个例子让我们知道,为“简”而简,有时会事与愿违,表意反而不清楚。

写作实践

(一)常规作文的修改内容。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

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

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

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

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写作实践解析:

文段主要表达的意思是篮球比赛失利后的难过心理,所以对于“大巴和小汽车”的交代没有必要,“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这类的语句没有时间上的衔接,也不搭配。

所以,偏离中心的语句是“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

”和“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而在词语的使用上一方面是词语重复,“比赛结束后”和“比赛完的”意思重复,“走回家”和“在回家的途中”字面重复,另一方面是词语堆砌,“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和“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几个词语意思相近,放在一起词语堆砌。

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

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

途中,我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

写作实践

(二)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带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兽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0字,写完后小组内交流。

提示:

1.概括主要内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础上,把握中心和要点,删减旁枝末节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简明,也要保持连贯通畅,避免因过度追求简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跃。

写作实践示例:

带上她的眼睛文中的“我”带上了一位因事故而被困在地底深处无法返回地面的女宇航员的“传感眼镜”相当于用她的眼睛去四处游玩。

“我”带着她的眼睛完成了她的最后一次地面探索。

在结束任务的同时,女宇航员也永远留在了地底下。

小说表达了“珍惜目前能看到的,就是幸福”这一观点。

河中石兽讲述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讲学家认为石兽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讲解应当去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了石兽。

由事到理,告诉我们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佳作示范航天、生物、计算机、新能源你对哪个领域的科学技术最感兴趣?

请搜集相关资料,加深对这种科学技术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学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威胁和灾难。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如果能像带上她的眼睛那样,设置一些悬念和伏笔,那就更好了。

3.写完后多读几遍,根据语言简明的要求,做进一步的修改。

佳作示范智能翅膀“外婆,我们出发吧。

”宁宁又一次催促我。

(开门见山,语言简洁,直接进入故事的叙述)“好的,让我先给你装上翅膀吧。

”我边说着边打开身旁的一个小皮箱,从里面取出折叠成伞形的两对翅膀。

翅膀光滑平整,银灰色的面料看上去一尘不染。

(介绍了翅膀的形状、质地和颜色,很有生活)佳作示范我将小的那对装在宁宁背部衣服的插槽上,将安全带系到宁宁的胸部和腹部,再将翅膀上的四条感应线分别贴在宁宁的太阳穴和脖子上。

“嘀”的一声,感应器进入工作状态。

我叫宁宁试着扇动一下翅膀,宁宁双脚蹬地,拍打着翅膀轻松地飞了起来。

(感应线的设置和安放位置合情合理)我连忙给自己也装上了翅膀,并将小皮箱真空压缩后装在口袋里,然后拉着宁宁的手从三十二层的窗户飞了出去。

佳作示范外面阳光明媚,翅膀上的太阳能聚能板用甜美的声音告诉我们:

“现在是公元2060年4月20日上午8点12分,户外光线充足,可以高速飞行。

”(联系上了飞行的天气状况的影响,思维缜密)宁宁在学校里刚刚通过飞行考试,昨天才拿到飞行证,所以对飞行充满着新鲜感。

她时而在空中盘旋,时而做一些垂直俯冲的动作,时而又像孙悟空一样翻几个筋斗,一边飞行一边嘴里还不停地喊叫着:

“爽!

爽极了!

”(飞行的动作描述精准,源于对科学的热爱)佳作示范回过头来她又很不放心地问我:

“外婆,要是翅膀真的出了故障,上面的安全降落伞真的会自动弹出来吗?

”“那当然,自从翅膀问世以来,到现在已经二十年了,成千上万的翅膀没有出过一次事故。

再说我们用的是飞驰公司的产品,质量更是可靠,你就一万个放心吧!

”我笑着对宁宁说。

(安全降落也有啊,情节紧紧相扣。

)佳作示范这时,一只小鸟从我们身边飞过,调皮的宁宁抓住小鸟的尾巴。

我连忙阻止她的行为,告诫她说:

“不可干扰动物!

没有鸟儿,我们根本就造不出今天这样的仿生智能翅膀,再说你这样做是违反天空交通法规的。

”宁宁连忙松了手,还笑嘻嘻地对小鸟说了声“对不起”。

(介绍了仿生智能翅膀的原理,还对读者进行了热爱动物,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主题深刻)佳作示范简评:

这篇文章的小作者将科学与幻想结合起来,构思巧妙,使作文的内容合情合理,行文流畅、简洁,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表达了人类终有一天会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的梦想。

而且文中将飞行的天气影响、飞行证,安全系数、制作原理等内容想得非常全面,可见小作者善于观察生活,使想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

这种想象似乎未来还能够实现,小作者在表述时语言简明,词语凝练,没有一点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