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9340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docx

学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检测卷四全国卷原卷word版

2020-2021学年高三一轮复习检测卷(四)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邾国(战国时称邹国)为中心、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

与周秦时期其他的区域性文化,如齐文化、晋文化等相比,邹鲁文化堪称一枝独秀,不但孕育了儒、墨两大显学,引领了百家争鸣的时代潮流,而且还具有此后蜕变、上升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内在潜质。

邹鲁文化源远流长。

公元前6世纪中叶,吴国人季札、晋国人韩宣子先后访问鲁国,他们以其所见所闻盛赞“周礼尽在鲁”,对鲁国保存的“乐”叹为观止。

到了孔、孟生活的时代,邹鲁文化更是繁荣发达,独步一时,天下领先。

一大批“邹鲁缙绅先生”站在时代前沿,招徒讲学,著书立说。

孔子的“仁爱”和墨子的“兼爱”,是邹鲁文化沃土培育出来的两大爱的学说,与印度释迦牟尼的“慈悲”并称于世,是古典文明世界几乎同时迸发出来的三束人类之爱的光芒。

孔子描绘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时间上领先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一百多年,而在构想上比柏拉图的“理想国”更富有理想的神韵,两千多年来引导和激励着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孔子和墨子分别创立了并称“显学”达两百年之久的儒家和墨家学派,揭开了诸子百家大争鸣的序幕。

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使这六部经典成为数千年中华文化承上启下的枢纽,被称为“中华文化元典”。

孔子弟子及后学陆续编纂和创作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南宋大儒朱熹合称为“四书”,与“五经”并行于世。

正因为如此,《庄子》在叙说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演变时,充分肯定了“邹鲁缙绅先生”的历史性贡献。

他们不但在历史上开创并引领了一个诸子百家独立思考、自由言说的时代,而且还把这个时代中国思想世界的中心舞台转移到了邹鲁一带。

邹鲁文化的巨大成功,还孕育了另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迹,在中国历史上,被中央政府认定并封为圣人、居文庙与学校之上而享受“国之典祀”的,只有五人:

至圣孔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

而这五位圣人全部出自邹鲁,出自儒家,由此可知邹鲁文化的非同凡响。

儒家这五位圣人还有一项重要的贡献,那就是他们对尧舜以来优良家学、家教、家风的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形成了只有在邹鲁才得一见的圣人家风。

邹鲁优良家风,远承虞舜首倡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以孝悌治家的风尚,又直接受到了泰伯、周文王、周公几代人培育的敬天、仁爱、让国、勤俭、执中等姬姓家风的熏陶,寓继承于发展之中,做到了根深而叶茂,源远而流长。

鲁人仰慕周公之德,设家教,立家风,世代沿袭,形成一项优良传统,在邹鲁一带广为传承。

降至春秋时期,邹鲁一带的家风以好学、知礼为特点,成为当时远近各地“闻其风而悦之”的家风典范。

(摘编自王钧林《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邹鲁文化源远流长,是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的区域性文化,它吸收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

B.邹鲁文化不仅孕育了儒墨两大“显学”,引领了百家争鸣的时代潮流,而且还具有上升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内在潜质。

C.邹鲁文化以鲁国和邾国(战国时称邹国)为中心,与周秦时期其他区域性文化相比,邹鲁文化堪称一枝独秀。

D.季札和韩宜子因其在鲁国的所见所闻而盛赞“周礼尽在鲁”,并充分肯定了“邹鲁缙绅先生”的历史性贡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阐释了邹鲁文化的概念,并指出邹鲁文化的独特意义和内在潜质。

B.文章运用例证法、引证法和类比论证来论述邹鲁文化的独特意义和巨大成功。

C.文章论证了邹鲁文化与圣人家风的关系,邹鲁文化孕育的五位圣人皆出自儒家。

D.文中结尾指出了邹鲁家风的内容,还分析了它在邹鲁一代广泛传承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描绘的“大同社会”比柏拉图的“理想国”更早,故比其更富理想神韵。

B.一大批“邹鲁缙绅先生”站在时代前沿,著书立说,才使得邹鲁文化独步天下。

C.孔子墨子分别创立的儒家和墨家学派,影响深远,引发了后期的诸子百家大争鸣。

D.圣人家风出现在邹鲁,这离不开五位圣人对尧舜以来的优良家风的继承与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文坛祭酒[注]余光中

张昌华

“记忆像铁轨一样长。

”诗人如是说。

余光中记忆深处的铁轨上的第一颗铆钉,当是九九重阳节。

“谁言秋色不如春,没到重阳景自新。

随分笙歌行乐处,菊花茱萸更宜人。

”重九登高,两千年来绵延不绝,典出何处?

据余光中考,源之《续齐谐记》中记录了一个家族为避灾祸,盛茱萸囊饮菊花酒登高的故事,一个美丽而哀怨的传说。

1928年的重阳节,美丽的少妇孙秀君偕同亲友攀南京栖霞山登高眺远,动了胎气,次日凌晨产一男丁。

族人命名“光中”,“光耀中华”之意。

母难,令余光中的“寸草心”终有难报“三春晖”之恨,但他很自豪自己的生日,那毕竟是个诗和酒的日子、菊花的日子、茱萸的日子。

余光中得意地自称为“茱萸的孩子”。

“茱萸的孩子”生于人文荟萃的六朝胜地金陵,十代名都的灵山秀水浸润着他的豁齿童年。

然而,记忆又像铁轨那样凄冷。

往事知多少?

童年的花瓣还未尽绽放,却被战争的硝烟骤然卷去。

“故国不堪回首”,烙在余光中记忆中最深的印记是做亡国奴的悲哀。

国人十四年浴血,终获正果。

抗战胜利后,余光中随父母重返故土。

痛心的是内战狼烟又燃,他在金陵大学仅读一年半,复流离上海、厦门。

在厦门大学学生会主办的一次“各言其志”座谈会上,他第一次表白心迹:

“我将来要当作家。

”由此,余光中正式开始他的文学之旅。

20世纪70年代他如日中天,虽未达“诸葛大名垂宇宙”之望,但真正地“光耀台湾”了。

此时的记忆对余光中来说,又像火车汽笛那样昂扬、激越。

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以这首“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的《乡愁》,一夜间令千万大陆读者倾倒。

他这位“望乡的牧神”在阔别近半个世纪后,才独自擎着“一把怀古的黑伞,撑着清明寒雨霏霏”回到故土。

不过,自那以后历史已翻开了新的一页。

余光中对大陆的“破冰之旅”始于1992年。

那年他应中国社科院外研所之邀,讲演《龚自珍与雪莱》,紧接着“海峡两岸外国文学研讨会”“当代华文散文国际研讨会”……请柬沓至纷来,他回乡的步伐越来越紧密,几近一年一趟。

令他难忘的是1997年,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七卷本“诗歌散文集”,他足遍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和北京,为他的诗迷们签名。

在东北师大演讲《诗与散文》后,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朗诵墨迹未干的新作《只为了一首歌》:

“……只为了一首歌槌打着童年/槌在童年最深的痛处/召魂一般把我召来/来梦游歌里的辽河、松花江”在台下如雷掌声中,他又朗诵自己的《民歌》和《乡愁》,当吟到“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时,台下的青年学子同声应和“风/也听见/河/也听见”,情感鼎沸到极致。

当时,中央电视台做了跟踪采访,这催人泪下的一幕在央视《读书节目》中数度播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如今,诗人余光中走了,不走的是他的诗。

“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的中国。

”他的这诗句可以作为墓志铭……

[注]祭酒:

对同辈或同官中年高望重者的尊称,后用为官名。

(相关链接)

①余光中,男,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47年高中毕业,同时报考北大、金陵大学,同榜题名。

1950年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先后在台湾、美国、香港等地多所大学任教。

1985年始,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2017年12月14日在高雄医院离世,享年89岁。

②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

现已出版诗集21种,散文集11种,评论集5种,翻译集13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

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前四段简要记叙了余光中的出生及童年岁月,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诗意和浪漫的气息。

B.文中多次以“铁轨”“火车”来作比余光中的记忆,既贴合诗人的生命历程特点,又生动形象,别具韵味。

C.余光中历经诗书浸润的童年、颠沛流离的青少年时期,为他在20世纪70年代成为文坛盟主奠定了生活基础。

D.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余光中多次回大陆参加会议,举办讲座和演讲,进行文化交流,影响广泛,受到人们热烈欢迎。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的诗句“记忆像铁轨一样长”,说明余光中先生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漫长。

B.余光中的《乡愁》一夜间令千万大陆读者倾倒,说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国家统一的追求。

C.余光中在东北师大朗诵自己的诗作《民歌》,青年学子同声应和,主要是因为其诗语言通俗易懂。

D.余光中一生的创作涉猎过诗歌、散文、评论、翻译等多种文体,著述甚丰,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E.诗人余光中已经去世,但是他的诗作将永远流传,他的思乡、爱国的赤子之情也将永远流传于世。

6.文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及余光中本人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7-9题。

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邱长海

三叔从老家来省城帮儿子筹备国庆节举行的婚礼,看着儿子为找不到加长林肯或凯迪拉克作婚车而唉声叹气,他一次次欲言又止。

这一晚,皓月当空,父子对饮。

1981年,鲁南山区,大豆高粱在田野里飘香。

三叔的爹,我的爷爷忙着张罗第三个儿子的婚事。

那时候,爷爷当了村主任,最后一个儿子的婚礼当然要办得风风光光。

这天一擦黑儿,爷爷就提着两瓶兰陵大曲,揣着两盒孔府烟跑了十多里的山路,摸到前进村村主任何大把式家里。

前进村原来叫水洼洼庄,改革开放后靠养鱼致了富,改名前进村,去年买了台手扶拖拉机,更是闻名方圆几十里。

爷爷刚开口,就被对方堵了回来。

国庆节日子旺,拖拉机早被乡长的公子结婚定下了。

“要不,你把它推走?

”何大把式指着墙根的一辆独轮车说,“咱也就配这档次。

”爷爷脸一红,二话没说,拎起桌上的两瓶酒抬腿就走。

爷爷到家时,两瓶酒只剩下半瓶。

老人家把三儿子招呼过来父子对饮,那晚,皓月当空。

1953年秋天,爷爷娶奶奶的时候,换了身干净衣服空着手就进了岳母家的门,回来时,他手里就多了新媳妇的一只手。

三十多里山路,奶奶的小脚实在走不动了,爷爷就向路边收庄稼的老乡借了辆独轮车,一边是黄澄澄的玉米,一边是腮上红扑扑的奶奶。

车子“吱呀吱呀”唱了一路,像是最浪漫的婚礼进行曲,引着他们踏上了幸福生活之旅。

爷爷说这些时,一脸的甜蜜,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

第二天的正午时分,爷爷满身大汗进了家门。

院子里多了一辆崭新的大金鹿自行车。

那时候,大金鹿还是个稀罕东西,不亚于今天谁家买了辆小轿车。

全村人都羡慕得不行,就连母亲、二婶也看得眼睛放光,据说回家后闹了好几天。

眼看婚期将近,三叔抓紧时间练车。

于是,早晨下地前或者傍晚回家后,村里人就看见三叔在村西的麦场里卖力地演练——对他来说,将要驮回的岂止是新媳妇,更是自己一辈子的幸福啊!

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像一桌酒席上有了鲍鱼,一家人顿时多了底气;有了这辆自行车,就好似一场演出来了名角儿,全村的人们都盼着好戏开演。

万众瞩目的日子终于来了。

大金鹿前把上的大红花与三叔年轻的笑脸相映生辉。

三叔潇洒地跨上自行车,昂首挺胸上了路。

身后是一支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

三叔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新媳妇——他们是媒妁之言,这之前,两人只在邻村的露天电影场见过一面,却从来没有说过话。

三婶在村里小姐妹们羡慕的目光中坐上三叔的自行车后座,一时间,唢呐叫得欢。

在我们鲁南老家,新郎接新娘有很多规矩,其中一务就是:

新娘不说话,新郎不回头。

人逢喜事精神爽,秋风得意车轮急,三叔脚底生风,很快就把送亲的队伍甩在后边,三婶也不能说话。

三婶娘家到三叔家的路上有一段上坡路,三婶心疼累得满头大汗的三叔,就跳下了自行车,帮忙推了一把。

上了坡,三叔不能回头看,根本不知道三婶下了车,也不知道她还没坐上来,就骑着空车走了。

直到进了村,才发现坏了,在众人的哄笑声中掉头回去找新媳妇。

新媳妇根本没有回娘家——她哪里丢得起这个人哪!

大家找来找去,终于在那段上坡路边还没收割的玉米地里找到了正生闷气的三婶。

当然,婚礼照常举行,乡亲们喜酒照喝,只不过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佳话。

三叔说这些时,一脸的幸福,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

三叔的儿子把父母的故事说给未婚妻听,她听得泪光闪烁,一脸的神往。

恰好他们看到报纸上登着一家婚庆公司推出了自行车婚礼的消息。

两人眼前一亮,手牵手走进那家婚庆公司,就像父辈一样,他们打算在这座城市里,举行一个万众瞩目的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里,独轮车、自行车上的婚礼带给我们的幸福感,是林肯、凯迪拉克带不来的。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3分)

A.小说题目“自行车后座上的婚礼”指的是两场婚礼,含蓄地概括了小说的主要事件,又暗示这两场不同的婚礼同样万众瞩目。

B.“听得三叔眼里潮潮的”和“听得儿子心里酸酸的”前后照应,前者写出“三叔”的感动,后者暗示了“儿子”情感和想法的变化。

C.末段的议论不仅呼应了首段的议论,使小说结构显得紧凑自然,而且包含了小说主旨,既含启发性的生活哲理,又引人深思。

D.在“三叔”的叙述中巧妙插入“我的爷爷”的故事,使小说的情节新颖独特,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而且深化了主旨。

E.这篇小说的语言朴实而生动,极具鲁南山区的地方生活色彩,让读者备感自然和亲切,并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般产生情感共鸣。

8.小说两次写到“皓月当空”,分别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概括。

(6分)

9.小说讲述了三代人的三个婚礼的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有关。

你认为物质生活条件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请结合小说和现实生活,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

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

举乡试第一,除安庆府学训导。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

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

再按山西。

时百官俸薄,折钞又不能即得。

泰上章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赃污,则贪风自息。

事格不行。

六年夏言:

“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而后所司各考核其属。

”帝从之。

于是御史马谨等交章劾吏部尚书郭琏等数十人。

已,复出按山东。

泰素励操行,好搏击。

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

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

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

逮刑部狱,坐斩。

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景帝宥之,命充为事官,从总兵官顾兴祖筑关隘自效。

景泰元年擢大理右少卿,守备白羊口。

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宁远伯任礼巡备涿、易、真、保诸城,命泰以右佥都御史参其军务。

三年兼巡抚保定六府。

寻命督治河道。

自仪真至淮安,浚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役六万人,数月而毕。

七年移抚苏、松。

天顺改元,罢巡抚官,改广东副使,以忧去。

四川盗起,有言泰尝莅其地,有威名,乃复故官,往巡抚。

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

莅淮三年,谢政归。

成化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陈泰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人犯/关门不守/复论死/

B.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

C.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人犯/关门不守复/论死/

D.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人犯/关门不守/复论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试,科举考试之一,明代的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

B.刑部,隋以后“三省六部”制中主管刑罚的部门,其职责是掌管刑罚、教育。

C.改元,指我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改换年号或新皇帝即位颁布新的年号。

D.漕运,指历代王朝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的经济措施。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泰富有才学。

他参加乡试,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廷臣因此纷纷推荐他担任更高的官职。

B.陈泰忠于职守。

他敢于直言,巡按贵州、山西时奏罢官军、冒功行径,上书为官员们增加俸禄。

C.陈泰品行端正。

他痛恨官场贪风和官员的不作为,建言惩奸去贪,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与裁汰。

D.陈泰治绩卓著。

他被越级提拔为四川按察使,晚年因威名起用为四川巡抚,治河也功绩巨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

(2)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秦州杂诗(其一)①

杜甫

满目悲生事②,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③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④此淹留。

注:

①此诗是作者携家前往秦州(甘肃天水一带)投奔从侄杜佐和旧友赞公所作。

②生事,即生计。

③鱼龙、鸟鼠,即鱼龙河、鸟鼠山,代指秦州的山水。

④心折,即心惊。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满”字传神,极写悲况之广,“远游”交代路途遥远,绾涉后面的陇山、关隘、鱼龙与鸟鼠。

B.颔联“迟回”“浩荡”一语双关,既写出了秦州山关的地势特征,也流露出了诗人当时复杂的心情。

C.颈联对仗工整,借山水写出了秦州一带的空旷宁静,以此衬托诗人因远游而生难以言状的悲苦情。

D.“心折”二字呼应开篇“悲”字,结构上首尾呼应,情感上引出思虑,战事不断,秦州还能淹留?

15.有人评价诗中“悲”字乃一篇之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悲”的原因。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_________,__________”,是火烤使它这样的。

(2)王维《使至塞上》中,写诗人抵达边塞后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周瑜体貌不凡、豪气焕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和自己“____________”形成对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我是个诗人,却因为各种因缘,有机会走进很多地方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馆。

最使我震撼的,是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历史文化精品展。

那么多展品,或朴拙或华美、或雄浑或纤巧,_____________。

它们都是各个历史时期我们这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瑰宝,大美不言,却闪耀着无声的光华。

偌大展厅的展品遵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___________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的各种幻象。

最初的展品,其实是由自然做出的选择,散布在广袤的天地之间。

后来有了有形的博物馆,有了人为的拣选。

我不否认人为拣选之于它们的意义。

但我想,最终,时间依旧是唯一的评判者。

只有经历过时间,_________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

或者,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____________。

()是的,诗歌不是学术研究,不是论文,不需要缜密、翔实的考证,也不需要确凿、科学、正确的结果。

但是它需要有温度的感知,有个性的表达,需要独特的体验和收获,我必须去感知、抓住并呈现它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不胜枚举形形色色洗心革面风流云散

B.琳琅满目形形色色洗尽铅华烟消云散

C.不胜枚举形神兼备洗尽铅华风流云散

D.琳琅满目形神兼备洗心革面烟消云散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偌大的展厅按照历史年代把展品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置身其中,让人浮想联翩。

B.偌大展厅的展品按照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C.偌大的展厅遵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相互勾连的一连串“回”字形空间,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让人浮想联翩。

D.偌大的展厅按照展品的历史年代布置成了一连串相互勾连的“回”字形空间,我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漫长的历史走廊,浮想联翩。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想我应该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B.用自己的方式,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最想做的。

C.我基于这样的理由,愿意用诗歌这种我自己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

D.基于这样的理由,用诗歌的方式把它们记录下来是我自己应该有的想法。

20.阅读下面的文字,请给“5G”下定义(45字以内)。

(5分)

5G是继4G(LTE-A、WiMax)、3G(UMTS、LTE)和2G(GSM)系统之后的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移动数据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现有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需求,急需研发新一代5G系统。

5G网络的主要优势在于,数据传输速率远远高于以前的蜂窝网络,最高可达10Gbit/s,比当前的有线互联网要快,比先前的4GLTE蜂窝网络快100倍;另一个优点是较低的网络延迟(更快的响应时间),低于1毫秒,而4G为30-70毫秒;并且5G有超大网络容量,具有连接千亿设备的能力,能满足物联网通信。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

2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①________。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②________。

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③________,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中很多时候,我们或许很难达到某种高度,但绝不能放弃最后的底线。

可以忍受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