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688985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13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美好品质”为主题,编排了《司马光》《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一个粗瓷大碗》四篇课文。

课文中的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儿童,既有古代的史学家也有近现代的革命家。

冷静机智的司马光,关爱同志胜过爱自己的赵一曼,关爱、呵护儿童的列宁和天真诚实的孩子,对工作极其负责、勇于为革命献身的白求恩,他们的身上都有美好的品质。

其中,《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篇文言文。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教学要点

字词识写

◎认识38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9个字,会写29个词语。

◎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语言积累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司马光》。

◎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阅读理解

◎能借助注释理解《司马光》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能尝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口头表达

◎能转换人称复述故事片段。

◎能就自己不好解决的问题有礼貌地向别人请教;不清楚的地方能及时追问。

◎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

书面表达

◎能辨析“陆续、继续、连续”3个副词的用法并选择一个写句子。

◎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24 司马光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学生正确跟读课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

“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司、跌”等5个生字,会写“司、庭”等7个字。

2.正确跟读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古今对比,揭示课题

1.出示“司马光砸缸”情境图,引出故事提问:

看到这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个故事?

(司马光砸缸)看来司马光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

(1)请一位同学来讲讲这个故事。

(2)出示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

他主持编纂了著名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古今对比,初谈特点。

(1)揭示课题。

引导:

今天咱们来学习《司马光》这篇课文,一起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2)初步感知。

提问:

看到这篇课文,你觉得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

字数少,句子短,难理解等。

(3)揭示文体。

小结:

这篇课文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是我国古代人们写文章用的语言。

其实像这样的语言,我们在一、二年级都读到过,比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设计意图】古今对比,让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字数少,句子短。

迁移旧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出示自读提示: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读的生字及注音的字。

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sī diē jiē qì chí wènɡ bènɡ

司跌皆弃持瓮迸

(2)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

重点强调“瓮”“迸”的读音,提示多音字“没”在本课中读mò。

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生字的意思。

3.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1)教师范读。

提问:

文言文的读法跟我们现在读课文是不是一样的呢?

老师来读一读,你们仔细听,好吗?

(2)学生跟读。

预设:

老师读得跟你们一样吗?

你们听出了什么?

(停顿)小耳朵真灵,古人读文言文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根据文章的意思来停顿。

想不想学一学古人的样子读一读这则小古文?

(3)出示课文朗读停顿的参考,学生练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多种形式展示读。

(同桌互读、开小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

【设计意图】“读”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初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读”是他们走近文言文的主要途径。

本环节第一层次的课文朗读只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读出原生态的语感即可,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朗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词句间的停顿,通过教师领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对朗读古文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文言文的特点,感受文言文的节奏之美和音韵之美。

板块三 理解大意,感受品质

1.借助注释,试说大意。

自学提示:

你能自己读懂这个故事吗?

可以借助课本中的图画,也可以看看课文下面的注释。

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不懂的地方,用笔画上记号。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1)教学“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启发思考:

文言文语言很简练,我们在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善于联想,把一个字变成词语,把一句话变成几句话,这样你就能读懂。

我们试试用字组词的方法,理解“庭”“戏”“没”的意思。

(戏:

游戏。

庭:

庭院。

登:

登上。

跌:

跌倒。

(2)教学“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提问:

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况,大家是怎么做的?

用文言文中的句子来回答。

3.人物对比,感受品质。

(1)关注“众人”的表现:

大家是怎么做的?

重点点拨“弃”:

“弃”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

(离开)那你能想象一下“众皆弃去”的场面吗?

请你用上“大家都慌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

小结:

一个“弃”字就让我们看到了如此混乱的画面,文言文虽然语言简洁,但是表达的意思很丰富。

(2)关注司马光的表现:

大家慌乱一片的时候,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

你来读,并用动作演示。

随机采访:

司马光你为什么不跑啊?

当你持石击瓮的时候,你心里在想什么呀?

咱们一起配上动作读一读。

(3)感受品质。

提问:

同样是小孩子,可是做法却截然不同。

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司马光?

小结:

正因为司马光的沉着冷静,那个小孩得救了。

借助插图和注释,我们用现代文理解了这篇文言文,老师要为你们点赞。

【设计意图】学习借助注释和插图、给生字组词、想象画面等方法,初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语言上的不同,突破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动作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司马光的美好品质。

板块四 关注字形,指导书写

1.字形教学。

(1)要求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庭”,里面是“廴”,不是“辶”;“登”,右上部的书写笔顺是撇、撇、捺;“弃”,第一笔是点,不是横。

2.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再写两个。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观察字形,交流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再来反馈指导,师示范写,生练写,师生共同评议。

在这里有重点地进行写字教学的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增强他们把汉字书写美观的能力,进一步落实、突破难点,以合作互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文意对应,背诵课文

1.师生问答,理解大意。

提问:

有一回,司马光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水缸里装满了水。

这两句话在文言文里是怎么说的?

生答:

群儿戏于庭。

2.师生合作,复述课文。

师问,生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带上动作背诵课文,注意停顿与节奏。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设计意图】通过文意对应、师生问答等方式,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板块二 展开想象,讲述故事

布置任务:

在读懂课文意思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做到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1.四人小组讲故事,互评交流。

提出讲故事的要求。

·用自己的话讲,使故事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可以适当添加自己想象的情节。

2.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3.师生评议。

师总结:

课后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的家长听一听,可以用文言,也可以用我们现在说的语言,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设计意图】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故事讲给家长听这样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再次讲述故事。

学生已在课堂学习中深入理解了故事的内容,有了自身个性化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把故事讲得生动、精彩。

板块三 拓展阅读,学法迁移

1.自读课外阅读材料《王戎不取道旁李》,要求:

能正确停顿,读通句子。

王戎(rónɡ)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2.指名读文章,教师评价指导。

3.小组合作,试说文章大意。

4.全班汇报交流文章大意。

5.填写表格。

思考比较:

王戎与司马光有什么相似之处?

人物

相似之处

王戎

聪慧,善于观察

司马光

6.全班交流比较结果,言之有理即可。

7.教师总结。

拓展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能进一步巩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通过对比阅读,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板书设计

24 司马光

众——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

弃去   持击破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我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学生的朗读兴趣很浓,在读准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让学生学会读出故事的韵律,达到了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文的效果。

理解大意、讲述故事,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初学古文,一定要注意学法指导。

我让学生运用借助注释、结合图画,给重点字组词等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自己弄清楚课文大致意思,再让学生根据内容讲这个故事。

我提出讲故事的具体要求,先让孩子们在小组内练习,再在全班进行展示,我在巡视的时候,会给有困难的小组做一个示范。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朗诵文言文的方法,也初步掌握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还能根据课文大意讲故事,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以后学习更多、更长的文言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灰 雀

教学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3.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4.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

“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宁、胸”等10个生字,会写“郊、养”等13个字,会写“郊外、养病”等12个词语。

2.能找出体现列宁和小男孩喜爱灰雀的语句。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课件出示灰雀图片)同学们喜欢鸟吗?

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一种鸟——灰雀。

看,它们的体形比较小,羽毛的颜色很丰富,叫声很悦耳。

跟它们打个招呼吧!

2.板书课题,齐读。

教师板书,引导学生一起书空,并相机讲解:

雀,上面是一个变形的“小”,下面是一个“隹”,“隹”就是短尾巴的鸟。

“小”加“隹”就是表示短尾巴的小鸟。

它是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字。

3.读课题,学生自主质疑:

课文围绕灰雀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图片展示,能让学生对灰雀有直观的认识,相机认识象形字“雀”,一举两得。

板块二 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导朗读。

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列宁  胸脯  惹人喜爱  仰望  面包渣  或者  可惜  诚实

(1)指导朗读易读错的字音:

宁(nínɡ)、胸脯(xiōnɡpú)、渣(zhā)。

强调:

“脯”读第二声。

“胸脯”在哪?

拍拍自己的小胸脯。

讲解:

“胸、脯”这两个字都是月字旁,(出示“月”的甲骨文)在古代,“月”大多数是“肉”的变形,与身体器官有关的字很多都有月字旁,我们一起找找。

(老师做动作,指脸、脖子、背、胳膊、腰、腿、脚等,学生说出相应的部位)

(2)开火车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白桦(huà)树”“婉转(wǎnzhuǎn)”的读音。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说说课文围绕灰雀讲了一件什么事。

(1)课文除了讲灰雀外,还讲了两个人物,把这两个人物画出来。

(2)课文围绕列宁、灰雀、男孩,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试着填空。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公园的白桦树上有三只(灰雀),列宁很喜欢它们。

一天,列宁发现(其中那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不见了),原来是小男孩(捉走了)。

列宁与小男孩交谈了一番后,第二天,小男孩又(把灰雀放回来了)。

(3)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短语,依据这三个表示时间的短语——“有一年冬天”“一天”“第二天”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设计意图】设计填空练习,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提供支架。

板块三 自读自悟,体会喜爱

1.思考:

这是怎样的灰雀呢?

2.理解“惹人喜爱”。

(1)抓住漂亮的外形、活泼的动态、婉转的歌声三个方面来写灰雀的惹人喜爱。

①抓住“粉红”“深红”两个词体会灰雀漂亮的外形。

②抓住“来回跳动”体会灰雀活泼的动态。

教师引导想象。

③引导学生借助词典理解“婉转”。

婉转:

a.(说话)温和而曲折(但是不失本意)。

如,措辞~。

b.(歌声、鸟鸣声等)抑扬动听。

如,歌声~。

(2)指导读出灰雀的惹人喜爱。

3.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列宁喜爱灰雀吗?

你从什么地方知道的?

(抓住“每天”“每次”“都”等词语体会喜爱之情)

(2)理解“仰望”,结合注释做动作。

仰望:

抬头向上看。

拓展:

向四周看(环视)(环顾)  向下看(俯视)

向远处看(远眺)注意力集中看(注视)(端详)

(3)创设情境朗读:

寒冷的冬天,四周光秃秃的,三只灰雀给公园带来了生机——(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1、2句),在公园散步的列宁,正在养病,三只灰雀呀,给列宁带来了快乐——(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第3~5句)。

【设计意图】采用读中自悟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关键词语,感悟灰雀的惹人喜爱和列宁的爱鸟之情。

板块四 识认生字,指导书写

1.自主观察,发现字的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指导分类。

(1)左右结构的字:

郊、粉、粒、冻、冷、惜、诚,教师重点指导“郊”“粉”“粒”左边的最后一笔都由捺变成点,左右部分可以写得紧凑些。

(出示田字格中的字)

(2)易错字:

“养”的上边部分是羊字头,有三横;“或”不要少写一撇和一点;“男”字中,“田”中间的一竖和“力”的一撇是分开的两笔。

4.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有重点地进行写字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增强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能读出对话的语气。

2.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3.能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男孩的诚实与天真。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抓住细节,揣摩心理

1.默读第2~10自然段,把描写列宁的句子画上横线,体会列宁对灰雀的爱。

预设:

(1)从行动上:

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

可见树林的每一个地方列宁都找了,还没有找到灰雀,他心里十分担心。

他可能会边找边自言自语:

“我心爱的灰雀,你到哪里去了呀?

(2)从语言上。

(课件出示)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引导学生读出列宁对灰雀的思念,情不自禁地说出心中的遗憾。

(3)指导朗读。

  2.默读第2~10自然段,把描写男孩的句子画上波浪线,抓住男孩的语

言,揣摩男孩的心理。

(1)抓住省略号体会男孩的心理。

男孩说:

“没……我没看见。

出示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启发思考:

你什么时候会说话断断续续、结结巴巴?

(引导学生体验)手中的书是自己的,会理直气壮,手中的书不是自己的,说话就会结结巴巴。

体会男孩内心的紧张、害怕。

(指导加上表情、动作朗读)

(2)抓住两个“一定”,指导读出男孩下决心要把灰雀放回来的心理。

·男孩看看列宁,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指导读出语气的不同。

抓住感叹号,关注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体会男孩下决心改正错误的心理。

(3)根据男孩的语言,请学生加上人物的动作、表情,上台说说男孩当时的心理。

ɑ.小男孩心里想:

我太喜欢灰雀了,所以才把灰雀逮回了家,我还是把他骗走吧,可老师教育我不能说谎话,怎么办?

b.小男孩心里想:

列宁是那么着急地找那只灰雀,而那只灰雀却被我逮回家,我告诉他灰雀还活着,别让他太担心了。

c.小男孩心里想:

看这两只灰雀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在我家的那只灰雀却孤零零地待在笼子里,太可怜了!

我还是把它放回来吧。

d.小男孩心里想:

列宁是那么喜爱灰雀,他喜爱灰雀却不捉它们,只期望灰雀自由自在、幸福地生活,而我却把灰雀逮进笼子里,让我一个人观赏,我真是太自私了!

我应该让它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使它健康地成长。

我必须要把它放回来。

(4)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介绍,我们明白了,虽然小男孩逮了灰雀,但小男孩实际上也是十分喜爱灰雀的。

【设计意图】人物细腻的内心活动,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

教学时,让学生抓住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一个普普通通的词语,揣摩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板块二 角色扮演,体验情感

1.加提示语,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急切地)问: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男孩(支支吾吾地)说:

“没……我没看见。

列宁(失望地)说: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男孩看看列宁,(坚定地)说: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列宁(惊讶地)问: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男孩(肯定地)说。

2.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3.去掉提示语,小组内合作表演。

提示:

通过语气、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没……我没看见。

“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

天气严寒,它怕冷。

“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

它还活着。

“会飞回来?

“一定会飞回来!

4.全班汇报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式,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走进课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

板块三 升华情感,拓展练笔

1.感悟品质。

感悟列宁对小男孩的尊重和小男孩的诚实。

(1)指名朗读。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1~13自然段。

(2)学生交流。

思考:

小男孩站在白桦树下低着头在想什么?

从列宁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一个诚实的孩子?

(3)再读提升。

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体会情感变化,读出欣慰之情。

2.拓展练笔。

(1)创设情境:

在列宁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了树林。

看,它又在枝头欢唱跳跃了。

如果现在你就是那只小灰雀,你会对列宁说些什么?

或者对小男孩说些什么呢?

请你选择一个对象,动笔写一写。

(2)自由练笔。

(3)小组交流。

(4)师生点评。

3.积累提高。

请学生课后搜集列宁或者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演一演。

【设计意图】升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自由练笔,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升华了情感,还对人物形象有更深的理解。

板书设计

25 灰 雀

灰雀惹人喜爱

     列宁

作业设计

见《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灰雀》是一篇老课文,如何跳出老课文重理解、轻表达的窠臼,体现部编教材的新理念,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具体落实到本课,就是要求在默读时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

在列宁的语言描写中,突出体现了列宁善于观察男孩的言语、行动,采用自言自语和笑问灰雀等含蓄的方式,既不伤害小男孩的自尊心,又巧妙地让小男孩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这样复杂的内心活动对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我首先是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如标点符号、两个“一定”等,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然后顺势引导,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人物的心理活动。

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以灰雀的视角,来评价故事中的人物,达到锻炼文笔、升华情感的目的。

26 手术台就是阵地

教学目标

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会写“术、斗”等10个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

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事情发生的背景,说出对“手术台就是阵地”的理解。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

“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棒、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质疑问难

1.课件出示手术台和阵地的文字及配图。

思考:

经常出现在这两个地方的是什么人?

2.补充“就是”,完成课题,齐读课题。

激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里,有一个人在不间断的69个小时里,始终站在手术台前给病人做手术,他心里时刻想着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这个人是谁呢?

3.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学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2)自主交流。

4.默读课文,选词填空。

连续  继续  陆续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伤员陆续从战场上抬下来。

白求恩大夫不顾环境险恶,坚持留在手术台旁继续工作。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引导学生读题质疑,能更好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方向性的引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