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历史典故汇总.docx
《经典历史典故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历史典故汇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典历史典故汇总
经典历史典故汇总
历史典故的阅读有助于我么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典历史典故汇总,欢迎参考阅读!
强项令
【出处】《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释义】本义是强硬的颈项,借喻人性格刚强,不肯低头屈服。
后以“强项令”泛指刚直不阿的官吏。
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
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却需要有效的法令。
不过法令只能威慑百姓,却无法约束达官贵人。
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横行无忌,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纪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湖陽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
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家奴出来。
一天,湖陽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的家奴。
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陽公主的车。
湖陽公主大怒:
“好大胆的洛陽令,竟敢阻拦我的马车!
”
董宣毫不畏惧,当面责备湖陽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人。
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
湖陽公主十分生气,马上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
光武帝听了也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陽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
“先别动手,微臣有话要上奏。
”
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
“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
董宣说:
“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
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
如果微臣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恳请以死谢天下!
”说罢,他向柱子撞去。
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为了顾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
董宣宁死不磕,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
内侍回报说:
“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
”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陽公主见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气,讽刺光武帝没有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
“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那样肆意为之。
”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华,沿用至今。
董宣敢于挑战有权势之人,坚持原则不退让、宁折不弯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尊敬,他无论官品与人品皆属上乘。
每个人都有一个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
作为一个执法者,对自己、对他人都应该严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严于律己。
敢于坚持原则,宁折不弯的坚韧精神,这些都将成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条件和原因。
雪中送炭
【出处】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
【释义】炭:
木炭。
在寒冷的下雪天给人送去木炭,以供取暖。
比喻在别人极其困难和危急的时候,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宋太宗即位后,因其深知创业的艰难,故生活非常俭朴,甚至禁止在皇宫之中使用金银做装饰品。
他也很能够体会百姓的甘苦,处处为百姓、为社稷着想。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下起来没完没了。
宋太宗在屋子里,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觉得浑身发冷,宫外更是天寒地冻。
太宗命人端来取暖的火盆,奉上温热的美酒。
他烤着火,品尝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树上的枯枝随着寒风,被吹落到了地上。
他心中不禁一动,暗想:
这么寒冷的天气,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许多缺柴少米的,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想到这里,他马上下令召府尹进宫,他对府尹说:
“如今天寒地冻,城中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如何受得了?
你马上带些衣食和木炭去城中走走看看,帮助那些无法过冬的人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
府尹领旨,带领衙役,备好衣食和木炭,给有困难的人家都留下足够的东西。
受到救助的百姓感激万分,于是,便有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俗话说: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人们总是乐于好上加好,做那个锦上添花的人,这样既显示了自己的好,又不会有任何的危险性。
相比之下,雪中送炭则有了一定的危险性。
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遭受挫折,如果平时你所做的只是锦上添花,那么当你落魄的时候,就不要指望别人会对你伸出援手。
锦上添花是可有可无的,雪中送炭却如救命稻草,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以一颗体恤的心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才是最大的善意。
宠辱不惊
【出处】潘岳《在怀县》诗。
【释义】宠:
宠爱。
受宠受辱都不在乎,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唐太宗时期,有个叫卢承庆的人,字子余,他被任命为考功员外郎,是专管官吏考绩的。
因为他做事认真、公正,深受人们的敬重。
一次,卢承庆奉命调查漕运船只失事的责任问题,他给负责此事的一个官员评定了“中下”的评语,并通知了本人。
受到惩处的官员听说后,没有提出意见,也没有任何疑惧的表情。
卢承庆事后想了想,觉得粮船翻沉,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他一个人可以挽救的,给他一个“中下”的评语未免太过严苛了,于是,就把评语改成了“中中”,并通知了本人。
那位官员依然没有发表意见,既不说一句虚伪的感激的话,也没有什么激动的神色。
卢承庆得知此事,脱口称赞道:
“好!
宠辱不惊,难得难得!
”于是,又把他的评语改成了“中上”。
后来,卢承庆本人也经历过大起大落,命运坎坷,但他的心情始终平静如水,并不因命运的起落无常而改变自己为人的原则。
《幽窗小记》中有一副抒情志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大意是:
为人做官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的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寥寥数语深刻地道出了对待名誉和地位应持的正确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做到去留无意,宠辱不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们总是在顺利时趾高气扬,一经失意、挫折就一败涂地,失去勃勃生气,要么精神沮丧,要么完全陷入绝望的深渊,最终自己断送了自己。
让我们以一种博大的胸怀对待人生路上的顺利与挫折,让一切顺其自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处】诸葛亮《后出师表》。
【释义】鞠躬:
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
竭尽劳苦;已:
停止。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聪明与智慧的化身。
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知,四书五经,无所不晓。
47岁时,诸葛亮向后主刘禅呈上《出师表》,表明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心迹。
为了统一中原,诸葛亮曾经多次兵出祁山,前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不继而退兵,第五次他接受了以往教训,非常重视粮食供应。
他设计了一种叫做木牛(改进的独轮车)的运输工具,用它把粮食运到斜谷口囤积备用。
公元234年,诸葛亮用木牛流马运粮,做好充分准备后,约孙权同时对魏国发起进攻,两面夹击魏国。
他率领10万大军出斜谷口,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构筑营垒,准备长期作战:
分一部分兵士在五丈原屯田,跟当地老百姓一起耕种,以为久计。
司马懿率领魏军也渡过渭水,筑起营垒准备和蜀军长期对峙。
魏明帝命令司马懿只许坚守,不准出战。
与此同时,孙权应约派出三路大军进攻魏国,配合蜀国的行动。
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南下,大败吴军。
诸葛亮只好孤军作战。
蜀军很想跟魏军速战速决,但司马懿固守营垒,坚守不出,决心要打持久战。
双方相持了一百多天。
有一次,司马懿虚情假意地接待前来下挑战书的使者,问道:
“你们丞相很忙吧,身体还好吗?
”使者回答说:
“丞相很忙,军营里大小事都亲自过问。
他每天早起晚睡。
近来胃口也不太好,饭量很小。
”使者走后,司马懿对将士们说:
“诸葛孔明食少事多,怎能支撑长久呢?
”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就在这年八月病故,年仅54岁。
按照诸葛亮生前嘱咐,蜀军密不发丧,各路人马按序撤退。
司马懿探得蜀军因诸葛亮病死而退兵的消息,立即率军追赶。
刚过五丈原,忽然蜀军旗帜转向,战鼓雷鸣,蜀军将士们转身掩杀过来。
司马懿大吃一惊,赶快掉转马头,下令撤退。
待魏军退远了,蜀军才缓缓撤出五丈原。
虽然,诸葛亮没能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但是,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才智和鞠躬尽瘁、忠于职守的品格,永远师仪后世。
诸葛亮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诚。
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诸葛亮忠心耿耿、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奋斗精神,为后人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尽职尽责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我们应具备的素质,也是我们成长和成功的基本要素。
大禹治水
【出处】《尚书·大禹谟》。
【释义】禹:
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
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
派谁去治理洪水呢?
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大信任。
首领们说:
“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了,你试一下吧!
”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制服。
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
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
他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采取了疏导的办法,带领百姓开渠排水,疏通江河,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传说禹在治水的十三年当中,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
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
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没进去探望。
他一直想着老百姓仍在遭受洪水的祸害,庄稼被淹,房子被毁,于是,三次经过家门都顾不上进去探望家人。
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大禹终于治好了水患,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部落联盟首领。
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就被舜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
舜死后,大禹继任了部落联盟的首领,在他的治理下,部落和平,九州安定。
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作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更是其强烈责任感的最好体现。
具有责任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也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
一个没有责任心、价值感的孩子,将来很难获得成功。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启蒙教师,要培养子女的责任感、事业心,家长首先就要敬业爱岗,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小时候对自己有责任感、对家庭有责任感、对集体有责任感的孩子,长大以后才可能对社会有责任感。
扇枕温席
【出处】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
【释义】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东汉时,有一个人名叫黄香,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亲近、孝顺父母。
在他九岁时,母亲去世了,父亲一人来养育他。
他深知父亲的辛苦,对父亲倍加孝顺,一切家务活都由他一个人承担。
别的小孩子在玩耍时,他在家里劈柴做饭,好让父亲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黄香的父亲干完活,坐在院子里乘凉。
黄香就用扇子把床扇凉,然后伺候父亲上床就寝。
冬天,天寒地冻,他先用自己的身体把被窝暖热,才让父亲躺下睡觉。
日久天长,黄香对父亲的孝道深得乡邻的称赞。
在黄香12岁时,江夏的太守称他为“至孝”,汉和帝也曾嘉奖过他。
长大后,人们推举黄香当地方官。
黄香担任太守时,体恤百姓们的饥苦,爱护子民,为百姓谋利。
有一次,黄香出任太守的地区遭受了特大水灾,他毫不犹豫拿出自己历年的俸禄,赈济受灾的百姓;同时上奏皇帝,请求减免百姓当年的税务。
百姓们都十分爱戴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在当时流行着这样的一句话:
“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
有句古语说得好:
“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的品德。
人生在这个世界,长在这个世界,都源于父母。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
因此,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
试想,一个人如果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好人呢?
又有谁愿意和他打交道呢?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以黄香为榜样,做一个孝敬父母,关爱老人的好孩子。
结草衔环
结草衔环:
永怀感恩之心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后汉书·杨震传》。
【释义】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春秋时,晋国的魏武子有个爱妾。
魏武子生病后,对他的儿子魏颗说:
“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
“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
”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
魏颗说:
“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
后来,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
二人厮杀在一起。
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打败秦师。
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
“我就是你把她嫁掉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
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
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陰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
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
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
“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
”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
“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像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后世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平时,如果别人对自己有恩惠,往往会用“结草衔环”来表示要感恩报德。
懂得感恩的心灵,是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最美的心灵;懂得感恩的生命,是行走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值得敬重的生命。
同时,这两个典故也旨在告诫人们“善有善报”,“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