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历史典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82655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燕赵历史典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燕赵历史典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燕赵历史典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燕赵历史典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燕赵历史典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燕赵历史典故.docx

《燕赵历史典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燕赵历史典故.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燕赵历史典故.docx

燕赵历史典故

燕赵历史典故

燕赵风景及典故

成语之都——邯郸

邯郸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广袤地域的辉煌历史、深厚丰腴的文化积淀为邯郸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故事,经过千百年的披沙拣金,凝聚成了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

据不完全统计,由邯郸历史和相关史书中所滋生、蕴积、提炼出的具有邯郸地方特色或与邯郸有密切关系的成语典故达1500条之多,如“胡服骑射”、“邯郸学步”、“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黄粱美梦”、“毛遂自荐”、“纸上谈兵”,“围魏救赵”等,它们以言简意赅、精辟神妙、富于哲理、寓于情趣、耐人寻味而成为中国汉语言艺术中的一枝奇葩。

邯郸的成语典故,集中原与边塞之风韵、蕴文化与哲理之内涵,在华夏历史文化长廊中独树一帜,堪称国之瑰宝。

这些成语典故中,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也有500条之多。

另外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遗址景观。

位于邯郸市赵苑景区内的“成语典故苑”,占地102亩,以园林为载体,以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为内容,以碑刻、浮雕、绘画、自然山石象形喻义等多种艺术手法为表现形式,将发生在邯郸的成语典故再现世人面前。

它以古喻今,鞭策鼓励后人,是中国唯一的以成语典故为主题的文化园林。

2005年10月26日,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邯郸市举行命名颁牌仪式,授予邯郸市“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称号。

成语典故文化已成为邯郸市十大文化脉系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秦皇岛——孟姜女哭长城

传说在秦代,江南有一户姓孟的人家,老两口无儿无女,相依为命。

孟家的隔壁邻居是姜家,说也凑巧,姜家也是老两口过日子,没有儿女。

一年的春天,孟爷爷在墙跟下种了一粒葫芦籽。

很快,葫芦籽发芽长叶。

又过了些日子,葫芦蔓顺着墙头长呀长,爬到隔壁姜家院子里去了。

这时,葫芦蔓上开出一朵白白的花儿。

葫芦花谢了,结出个毛绒绒的小葫芦。

孟爷爷在这边施肥浇水,姜爷爷在那边捉虫搭架。

到了秋天小葫芦长成了一个很大很大的大葫芦,沉甸甸地把蔓儿都坠弯了。

孟爷爷对姜爷爷说:

“葫芦长这么大,多亏了你的辛勤劳动。

咱们把它切开,一家一半吧。

”当他们把葫芦打开后,奇怪的事发生了:

葫芦里睡着个白白胖胖的小闺女!

孟家和姜家别提多高兴了。

两家一商量,就给这个葫芦里生的闺女取名叫“孟姜女”。

那时,正是秦始皇到处抓人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

一天,一个叫万喜良的年轻小伙子,因为逃避官府抓人,路过孟姜女家。

孟爷爷和姜爷爷见这小伙子忠厚朴实,就把孟姜女嫁给了他。

刚刚结婚3天,万喜良就被官府抓住,押到北方去修万里长城了。

春去秋来,万喜良一去半年多没有消息。

孟姜女一心想着万喜良,眼看冬天到了,没有棉衣在北方怎么过冬呀!

于是,就用自己亲手织的布,给丈夫做了一身厚厚的棉衣。

棉衣做好,孟姜女背起包袱,拿着雨伞,就动身上路去给丈夫送棉衣了。

一路上,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

只见成群结队的民工,有的背着又大又重的城砖,有的抬扛着石块,向高山坡上艰难地爬着。

他们衣衫破旧,挥汗如雨。

经过几天的寻找和打听,孟姜女才知道,自己的丈夫万喜良,已活活地累死了!

他的尸首就埋在了城墙中。

孟姜女听到这一噩耗,真如晴天的霹雳。

她悲痛万分,一直在长城脚下哭了三天三夜,直哭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这时,只听“轰隆隆”一声响,城墙坍塌下来,修好的长城被孟姜女哭倒了800里。

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

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

相传从前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地方,有一条大河,名叫洨河。

洨河发源于河北西部的井陉山。

在古代,它的水势很大,每逢夏秋两季,大雨来临,雨水和山泉一并顺流而下,沿途又汇合几条河水,形成了汹涌的洪流。

因此,洨河两岸的居民和来往的行人,都感到非常不便。

赵县人民的这个困难,被著名的工匠祖师鲁班知道了。

他特地远道赶来,施展出卓越的技术,在一夜之间就造好这座赵州大石桥。

赵州桥造好的消息,很快地传遍了四方。

远近居民都怀着惊喜的心情,争先恐后地前来参观。

这个奇迹甚至惊动了“八仙”之一的张果老。

在驴背的褡裢里一边装上了“太阳”,一边又装上了“月亮”,要在桥上走过。

这还不算,张果老存心要和鲁班开个玩笑,他又约了柴荣,推着载有“五岳名山”的独轮车,一道来到桥头,开口便问这桥能不能让他们两人同时行走。

这时,鲁班刚把大桥修好,正在十分得意,便很不以为然地说:

“这么坚固的石桥,还经不起你们两人走么?

”不料他们上桥以后,把桥压得摇摇欲坠。

鲁班一看情况不妙,赶忙跳下桥去,用手使劲托住桥身东侧,才使这两位仙人带着日月和五岳名山顺利通过。

从此,桥上留下了几处人们津津乐道的“仙迹”;张果老的驴蹄印和斗笠颠落压成的圆坑;柴荣因推车力过猛,一膝着地压成的膝盖印和车道沟;还有鲁班托桥的手印。

后来,除了因为东侧一度塌毁,手印已经不见,其余的“仙迹”都留存下来。

《小放牛》里所歌唱的就是这一段生动的传说。

白洋淀

白洋淀景区介绍:

白洋淀位于保定境内的安新县,是国家重点旅游区和开放区。

水域面积366平方公里,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

南距石家庄189公时,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天津155公里,是京津冀腹地。

白洋淀有143个淀泊,被3700多条沟濠连接,淀淀相通,沟濠相连,形成巨大的水上迷宫。

淀区景色秀丽,物产丰富,一年四季,景随时移。

春季,水域清澈,烟波浩森,芦苇翠绿,一片勃勃生机;夏季,莲菱蒲苇随风摇曳,满淀荷花盛开,湖内白帆点点,使人暑意顿消;秋季,白洋淀天高气爽,气候宜人,鱼跳水面,蟹肥味香、鱼船队队、捕捞繁忙;冬季,白雪皑皑,冰封大淀,一派北国风光,各种冰床穿梭往来,如同燕子在空中飞翔,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滑冰场,可任自由驰骋。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水区是古白洋淀仅存的一部分,上游九河、潴龙河、孝义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杨村河、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

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地可耕而食,中央为牧马场”,因此也有“雍奴泽”之称。

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扬村河决口始成泽国,形成九河入淀之势。

以后人们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对白洋淀的形成还有美丽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中秋夜晚,嫦娥仙子偷吃仙药,身不由已,飘飘然离开月宫,就在她将要落入凡间的一瞬间,猛然惊醒,这一惊非同小可,随身宝镜落入人间,摔成了大大小小的143块,形成现在的143个淀泊。

白洋淀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区的西部、南部(今安新县的留村、梁庄)就有人类活动生自。

春秋、战国时期,淀区分属于燕、赵统辖,以易水长城(今安新县北堤)为界,南葛城(今安州镇)属赵、北浑泥城(今安新镇)归燕,故今日淀区有“燕南赵北”之说。

也正是这横跨燕赵的活土,以其特有地理风光,政治、军事地位,为历代所重视,令骚客咏叹。

宋代,六宅使何承矩在淀区筑堤贮水,引水灌溉建立屯田防线。

北宋名将杨延昭曾在此屯兵御辽。

元代大儒刘因任教于淀区三台、安州。

清代康熙皇帝在淀区端村、圈头、赵北口、郭里口兴建行宫,先后40次来淀区游览围猎。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总司令曾在白洋淀指挥清风店、解放石家庄战役,给这古老的淀区又增添了新的光彩。

狼牙山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

狼牙山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

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

新落成的“狼牙山五勇士陈列馆”占地816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

馆内有图片、历史资料、抗战文物、战斗场景雕塑等,生动地再现了我抗日军民在党的领导下,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英雄业绩和悲壮

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1941年9月25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六班五名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牵着2500人的日本侵略军上了狼牙山,狡猾的日本鬼子还以为追上了我军的大部队。

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胡德林、胡福才、宋学义5人,发扬自我牺牲精神,把敌人引到悬崖绝路。

在战斗中他们的子弹打光了、手榴弹打光了、就用石头砸,最后活动的石头也没有了,他们坚持了整整一天的时间,我们的大部队已安全转移,胜利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这时,他们也到了狼牙山的顶峰,面对黑压压的一片鬼子,他们毫不畏惧,砸烂了枪支,挺胸走向悬崖绝壁,面对空中高呼着:

"共产党万岁!

乡亲们:

永别了!

"纵身跳下悬崖。

这就是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

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

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

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

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

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

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

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

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避暑山庄

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正如陈运和诗《承德避暑山庄》所写:

“盛夏,一个大清朝廷全搬到承德严冬,一座帝王江山又运回京宅搬河的搬河运岳的运岳皇宫与避暑,圣旨与奏折一齐挪动窝”。

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中心区以北,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距离北京230公里。

它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朝三代皇帝:

康熙、雍正、乾隆,耗时约90年建成。

与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

清东陵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据说是顺治到此打猎时选定的,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

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成宽仅50公尺的谷口,俗称龙门口。

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埋葬160余人,诸陵园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排列于昌瑞山南麓,均由宫墙、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

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谥号;明楼之后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

由陵区最南端的石牌坊向北到孝陵宝顶,由一条约12公尺宽、6公里长的神道连成一气,沿途大红门、大碑楼(圣德神功碑楼)、石像生、龙凤门、七孔桥、小碑楼(神道碑楼)、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等建筑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清东陵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

北有昌瑞山做后靠如锦屏翠帐,南有金星山做朝如持芴朝揖,中间有影壁山做书案可凭可依,东有鹰飞倒仰山如青龙盘卧,西有黄花山似白虎雄踞,东西两条大河环绕夹流似两条玉带。

群山环抱的堂局辽阔坦荡,雍容不迫,真可谓地臻全美,景物天成。

当年顺治到这一带行围打猎,被这一片灵山秀水所震撼,当即传旨"此山王气葱郁可为朕寿宫"。

从此昌瑞山便有了规模浩大、气势恢宏的清东陵。

唐山丰润曹雪芹公园——曹雪芹祖籍

曹雪芹公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是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在还乡河公园基础上的改造和升级,目的是进一步弘扬红学文化,打造文化产业品牌。

该项目规划面积1650亩,其中绿地面积1230亩,水域面积420亩,总投资15亿元。

该项目由北京天凡投资有限公司和河北大唐鼎旺集团联合投资建设。

项目将充分挖掘曹雪芹祖籍在丰润的文化资源特质,发掘丰润历史文化特征,营造极具红学文化特色的,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公益性综合城市。

坝上草原的石人传说

在茫茫的坝上草原有一尊石人,那石人很久远,是草原牧民世代敬奉的神灵。

这尊石人矗立在河北围场坝上石人梁村,同时,蒙古牧民口中也流传着石人的传说。

据传说,在很古的时候,坝上草原有千里松林,森林里住着许多牧民和猎人。

其中有一个猎人叫铁木尔,年轻英俊,骑马射箭武艺高强,是全部落的好猎手。

一日,铁木尔打猎来到一个大水泡子旁,看见一只大黑熊正从水中向外拖一条大鱼,大鱼拼命扑腾向水里钻。

铁木尔见状,搭弓射箭,射伤了黑熊,黑熊逃跑了。

大鱼脱逃钻入了水里。

铁木尔拨转马头准备离开,忽听背后有个女人声音在喊他:

“壮士,请留步。

铁木尔回头一看,见一个十七八岁年轻貌美的姑娘在向自己施礼:

“多谢壮士救命之恩。

  铁木尔马上下马相扶,并向姑娘询问原故。

两个人坐在草地上便拉起话来。

原来这姑娘就是铁木尔从黑熊口中救出的那条大鱼的化身。

姑娘是草原上统管所有湖泊泡子诺尔水神的女儿。

今天外出玩耍,遇见黑熊险些送了性命。

姑娘对铁木尔千恩万谢,一定邀请铁木尔到家中小坐,以表答谢之意。

铁木尔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只见姑娘用衣袖向泡子水面一拂,湖水便分向两边,中间出现一阶一阶石梯,姑娘引导铁木尔沿石梯而下。

下到湖底,只见一座水晶宫殿出现在眼前。

姑娘把铁木尔带到了后宫,拜见了水神父亲,并详细向父亲介绍了铁木尔搭救她脱险的经过。

水神闻听铁木尔救了自己的爱女,顿时千恩万谢,设宴款待恩人。

酒饭过后一定要向铁木尔送件贵重礼物,金银财宝珊瑚玳瑁夜明珠,让铁木尔自己挑自已选,愿要啥拿啥。

可铁木尔说:

“草原上的人,施恩不是为了图报,我什么都不要。

”姑娘一听很着急,马上俯在铁木尔的耳边小声告诉他:

“你向父亲提出要他一只玉石耳环吧,那可是世上没有的珍宝。

把它挂在耳朵上,可听懂鸟兽的语言。

对你们猎人可是太有用了。

”铁木尔听了姑娘的话,便对水神说:

“你执意要送我东西,就请把你佩戴的耳环送我一只吧!

”水神一听,先是一惊,随后一想这是女儿的意思,小伙子又很厚道可爱,所以把自己最心爱的宝物摘下来送给铁木尔。

在把宝物交给铁木尔的时候,水神一再叮嘱:

“自己听懂鸟兽的话,但只能自己知道,绝不能告诉第二个人。

如果说出去,告诉了别人,一定会受到神的惩罚,将变成一个石头人。

”铁木尔点头答应。

在送铁木尔出去的路上,姑娘又再三叮嘱铁木尔要记住父亲的话,听到鸟兽的话,自己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能告诉别人,使自己变成石人。

铁木尔诺诺连声,在水泡子边与姑娘依依惜别。

铁木尔回到丛林,只向伙伴们叙说了所遇水神女儿的事,果然没提耳环的事。

自从铁木尔得了耳环这个宝物,因为听懂鸟兽的语言,打猎收获总比别人多,寻到的牧场总比别人好,小日子过得日渐富足。

可是有一天,铁木尔从鸟兽话中忽然听到一个非常坏的消息。

鸟兽们都在议论纷纷,说这千里松林在不久后的某月某日,将遭到雷击起火,野火将烧尽千里松林,我们必须早做准备,早日逃出松林,去别的草原谋生。

自从铁木尔听到这个消息后,寝食不安,日夜煎熬,告诉大家吧,自己就会变成一个石头人,不告诉大家吧,全部落千八百口人就会全部葬身火海。

另外,我如告诉大家,大家能相信我的话吗,能听我的话吗?

那个灾难的日子越来越近,铁木尔的心也越来越受煎熬。

当看到鸟兽议论着正纷纷逃出森林,铁木尔忍不住了,他下了决心:

“我即使变成石人,也要救大家,绝不能自己逃生,使大家遭难。

”当他把这个灾难消息告诉大家时,却受到了大家的怀疑:

“不可能,大夏天,又是雨季,不会发生火灾。

”“拖家带口,拆桦皮房拆毡包多费事哟,不搬!

”“在森林里住着多舒服呀,我们为什么要搬!

”“这个人准是疯了,在说疯话吧!

铁木尔被误解的心很难受,但他救大家的心更迫切,他向大家苦口婆心地解释,叙述了玉石耳环这件宝物的来历和功能,让伙伴们亲自贴在他的耳朵边听一听。

在他的耳边,伙伴们确实听到了鸟兽们的议论。

这时大家看到,铁木尔的下半身已渐渐僵硬变成了石头,可嘴里还在劝说大家离开。

这时大家才相信了铁木尔的话,骑上马赶上牛羊向千里松林之外的大草场逃去。

当人们拉铁木尔一起走时,发现铁木尔这时已完全变成了一尊石人立在了草原上。

当居住在千里松林的牧人们,完全逃出来森林之后,只见电闪雷鸣大暴雨覆盖了森林,一阵轰轰的雷声和千万条火箭似的闪电引燃了千年古松,大火即刻就把千里松林吞没了。

当几个月后,人们再回到这里时,看见千里森林荡然无存,只剩下一棵松孤零零立在红松洼草原上,松树身上还有着雷劈火烧的痕迹,这就是围场有名的“一棵松”,现在依然屹立着。

逶迤百里,铁木尔化为的石人矗立在石人梁上。

据牧人们说,从这里向西的大草原上,还立着许多石人,这都是铁木尔的化身。

草原牧民对石人非常尊敬,在草原见到石人总是要下马礼拜。

牧民口中世代传颂着石人的传说,永远颂扬着铁木尔舍己救人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