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678931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

主备

裴善和袁文萍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有关沙漠的知识,了解文中介绍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及其成因。

2.把握文章示异释疑的巧妙构思,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删除辨异法”

迁移运用课文的写法,学会事理说明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

重点

掌握示异释疑的构思特点,并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

难点

品味准确生动的语言,感受小品文的科学性和文艺性。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导入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著作有《物候学》《竺可桢文集》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文章思路

  明确:

本文描述并解释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现象。

全文5段,分为2个部分。

  第一部分

(1)描述了沙漠里的一些奇怪可怕的景象。

  第二部分(2-5)科学地解释了沙漠里奇怪可怕的景象。

三、学习第一部分

  朗读课文第一段,思考:

沙漠里可怕的景象具体的表现有那些?

  明确:

文章从“古代亲身到过沙漠”的大量人物中,突出“晋僧法显”和“唐僧玄奘”两个人物,写他们对沙漠“可怕”和“恐惧”的观感。

在概括两个人物对沙漠的感受的基础上,文章具体叙说了他们各自著作中的有关内容:

沙漠中,“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沙被风吹永远流动着”,无比恐怖;“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一只走兽。

举目远看净是沙”,十分荒凉;“认不出路,只是循着从前死人死马的骨头向前走”,多少沙漠过客遭到悲剧的结局。

这些叙说让读者触目惊心,也激起了读者的探求真相的欲望,很好地引出了下文。

四、学习第二部分

  阅读课文第2、3、4段,思考:

第4段是怎样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第二段以反问开头“沙漠真像法显和玄奘所说的那样可怕么?

”表明了对法显和玄奘所说情况的否定态度。

紧接着,又用设问启发深思,引人入胜,而“地质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的交代,寓含在科学工作者面前奇怪现象可以正确解释的意思。

  第三段,从古代法显、玄奘“深入大戈壁”时的困苦条件,解释他们觉得沙漠“可怕”的原因。

“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这一句中包含了两个比较,一是当时一人独行与驼队上路的比较,二是旧时装备与现在“汽车飞机来支援”的比较,无论是哪种比较,法显、玄奘都处于弱势,这样“当然”就会有“十分困苦”之感了。

这一段从一般事理的角度加以解说,实事求是,令人信服。

第四段,从科学的角度解说沙漠中“光怪陆离”现象的原因。

文章描写了被称为“魔鬼的海”的沙漠现象:

夏日中午,沙漠中的人“渴不可耐”之际,“忽然看见一个很大的湖,里面蓄着碧蓝的清水,看来并不很远”,但“可望而不可即”。

对于这一“魔鬼的幻术”,作者并未马上加以解释,而是叙说了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的故事,让他在随军出征经过沙漠的途中回答好奇的士兵的发问,运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原理,科学地说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楼”的成因,深入浅出,富于趣味。

原来,由于贴近地面的气温与上面一两米的温度有高低之差,使光线折光和反射,于是蓝天“倒影在地上”,成为“汪洋万顷的湖面”,如果上面的气温比下面高,远处地面景象便“倒影在天空中”,成为海市蜃楼。

这样,就从科学的角度解说了在古人那里被视为“魔鬼在作怪”的现象。

五、迁移训练

  学生搜集有关海市蜃楼的材料,介绍被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发生和海市蜃楼现象。

六、小结

  关于“魔鬼的海”,引用了孟奇对士兵的解说,作者并用光线折光和反射的科学道理进一步说清楚了海市蜃楼这一奇怪的现象。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个性化批注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一、复习旧课

  学生交流从报纸杂志或网上了解到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并用科学道理加以说明。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朗读课文第5段,思考:

作者如何从科学的角度说明沙漠中“鸣沙”现象的原因?

学生讨论、交流,从文中筛选有关信息。

明确:

本段开头表明“鸣沙”现象从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超自然的现象。

文章并未紧接着对这种现象作科学解释,而是叙说了具有“鸣沙”现象的宁夏中卫县鸣沙山的地形和位置,指出“这块沙地向来是人们崇拜的对象”,以“据说”的内容和自己的亲耳所闻,突出“像打雷一样”的“轰隆隆的巨响”和“好象远处汽车在行走似的”“隆隆之声”,进一步激起了读者的好奇之心。

在此基础上,文章才“据一些专家的意见”加以科学解释,指出这是由于细沙“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而发声。

文章叙说情况与释疑解惑内在照应,增强了说服力。

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这样使读者不仅懂得沙漠中的怪异现象,而且形成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

世界是物质的,不存在超自然的神魔鬼怪,科学道理终将揭开一切奥秘。

三、品味语言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带有一定的文艺色彩。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说,兼有说明、记叙、议论,内容涉及到光学、声学原理,法显、玄奘、孟奇及“自己”的经历和故事,文笔既有说明文的朴实准确,又有散文的生动形象,不少词语绘声绘色。

从修辞角度来说,文章运用了设问、反问、引用、比喻等多种手法,富有趣味。

  思考: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和括号中和词语,说说加点的词语用得好的理由。

  1.沙漠是这样的荒凉,空中看不见一只飞鸟,地上看不到(看不见)一只走兽(野兽)。

  2.那时既无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更(也)谈不到汽车飞机来支援,当然(所以)就十分困苦了。

3.这一魔鬼的幻术(魔术)到了19世纪初叶,才被法国数学家和水利工程师孟奇所戳穿(揭露)。

学生讨论、交流,还可以找出其它的词语加以辨析。

  明确:

  1.“空中”用“看不见”,“地上”用“看不到”,用词既准确又有变化。

前面用“飞鸟”,后面用“走兽”与之相对,显得工整。

  2.连“大队骆驼带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来”都不可能,还谈什么“汽车飞机来支援”,所以用“更”恰当些。

“当然”,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的疑问。

句中用“当然”,既准确自然,又口语化。

3.“幻术”与“魔术”同义,但前面的定语是“魔鬼”,用“幻术”读起来上口,有韵味。

“戳穿”与“揭露”义近,但“幻术”是假的,所以用“戳穿”显得更准确、更有力。

四、比较阅读

  推荐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一文,同一个作者,写的是同一个题材,但所写的内容和写法却迥然不同。

对比,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在班上口头表述自己的看法,互相交流一下。

可以谈两篇文章内容和写法迥然不同的原因;可以谈两文各自的优点和局限;可以谈自己从中悟出的新的想法;可以谈课内和课外结合阅读的好处,等等。

  让学生小组合作,写一份有关“沙漠与人类”的小论文。

五、小结

  本文描述了沙漠里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了一切怪异现象都可以用科学说明的真理。

六、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一。

  2.《补充习题》一、二、三、四

  3.熟读课文

课题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主备

裴善和袁文萍

知识与能力

1.积累词汇,丰富词汇。

2.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理解“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这一主题。

3.学习运用典型事例生动说明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自主研读课文。

2.圈点批注法,合作探究。

3.删除辨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有限,探索无限。

激励学生不断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

重点

把握文章运用典型事例说明的方法,并尝试学以致用。

教学

难点

品味新意迭出的叙事效果。

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

引用名言导人

一切都是谜,一个谜的答案是另一个谜 

——爱默生。

他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的一篇文章——《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板书课题及作者。

)    

二、自主学习 

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

 

 2.文章用了一个事实论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

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3.第一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5.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并分析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读准下列字音。

(投影) 

啁啾(zhōujiū) 喈喈(jiē) 翌(yì)日 

 彗(huì)星宽宥(yòu)弥补(mí) 臆(yì)

 窒(zhì)息

2.文章用了一个事实论据,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吗?

运用这个事例有什么好处?

 

 明确:

(使文章通俗生动而又寓意深刻。

) 

 3.第二自然段与第三自然段的语言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它们都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

(第二段是记叙,第三段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 

  4.读了本文后,你认为伽利略是一个怎样的人?

他身上有哪些优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5.研读赏析“另外有一次……铁簧片”这一段。

 

(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投影) 

①选段中写了哪些乐音?

发声原理有何变化?

②文中的“这个人”知道的发声方法越多,他对声音的认识高度就越高,但他为什么遇见新问题时,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无知和愕然?

 

 ③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发声方法?

 

 

(2)小组代表交流发言。

 

  明确:

(①指尖敲杯子的杯口。

黄蜂、蚊子、苍蝇靠翅膀的快速振动发声,蟋蟀用振翅而非气息发声,风琴、喇叭、笛子、弦乐器、含在嘴里吹奏的铁簧片。

靠气息发声,靠翅膀快速振动发声到以口腔作为共鸣体,以气息作为声音媒介物的奇特方式。

 

  ②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③吹口哨、吹树叶。

(只要符合题意即可。

) 

五、梳理巩固 

  学生讨论没解决的问题,并谈谈收获。

 

六、布置作业 

个性化批注

 

 

课题

短文两篇

主备

裴善和袁文萍

知识与能力

掌握文言文实词的含义,会认读课文,读准句词。

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的结构形式,理解说明语言的简明、生动,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的神奇。

教学

重点

掌握《活板》紧扣“活”这一特征按照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的特点。

教学

难点

掌握《核舟记》按照空间顺序说明的特点,品系《核舟记》“奇巧”“灵怪”的特点。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新课导入

由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力和智慧。

(配以图片)

二、简介作者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均有所论著”(《宋史·沈括传》)。

代表作为《梦溪笔谈》,共30卷,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卓越贡献,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三、了解活板印刷

1.看资料片。

2.在《辞海》中,了解“印刷术”。

四、听范读,练诵读(听范读)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持/就火炀之  (4)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5)每一字/皆有数印(6)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7)有奇字/素无备者(8)沾水/则高下不平

(9)用讫/再火令药熔(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五、疏通语义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将文章译成白话文。

2.一人一句逐句翻译。

六、分析课文

1.逐段概括大意。

2.重点分析第二自然段,抓住语言标志将本段分为三层。

并结合课件归纳活版印刷的步骤。

(详见课件)

3.设计思考题,加深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第一段:

刻板印刷发展情况。

第二段:

第一层——介绍活板发明的时间,发明时间,发明人的身份及姓名。

(又:

呼应上下文,说明活板是在印刷术上继刻板之后的“又”一大发明)

   第二层——介绍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

(其法:

总领后文,引出活板的制作及下文活板的用法和功效等)

第三层——介绍活字印刷的有关事项。

第三段:

交代字模的下落。

七、整理文章结构

八、探究与思考

1.“活板”的“活”字体现在哪里?

2.本文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九、布置作业

1.将重点词语整理出来。

(1)通假字:

已、板、止

(2)一词多义:

为、印、火、以、就

2.查资料,写一篇介绍造纸术的说明文。

个性化批注

 

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一、课前积累

1.字音字形储备。

贻()八分有奇()黍()箬()篷 髯()虞()山倚()舟楫()脚趾()衣褶()壬戌()篆()章矫()首昂视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罔不因势像形()()贻余核舟一()

盖大苏泛赤壁云()()高可二黍许()()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矫首昂视()

其两膝相比者()与苏黄不属()

船背稍夷()勾画了了()

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收集资料作业

(1)从网上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班上交流。

(2)了解《虞初心志》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了解其特色,课外阅读《虞初心志》。

(3)从网上收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有关资料,班上交流。

二、整体感悟。

在师生问答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其写法: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点?

2.文章按照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从文章中你了解了哪些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你能用自己的话准确地告诉你的同学吗?

三、导读设计。

导读设计卡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16字,而不刻别的字?

3.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与活动,这一段描述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

4.文章是怎样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和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

5.课文的分说部分不是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而是按照船的中部、船头船尾的顺序描述核舟上的景物。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品味语言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四、巩固所学,延伸拓展。

1.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用你学习到的美术知识,展开丰富想象,画一幅核舟图,班上交流。

3.仿照本文的写法,选取家中的某一种工艺品,作简要的介绍。

(150字左右。

五、布置作业。

(略)

个性化批注

课题

叫三声夸克

主备

裴善和袁文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和物质结构的基本构成,知道什么是夸克。

2.认识“盒子”在说明内容及安排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3.能够体会文章通俗、形象的说明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阅资料、认真阅读、实践体验等自主学习方法,了解科学知识。

2.引导学生认识课文在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上的一些特点,初步形成说明知识的能力。

3.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在学习、生活中,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大胆想像。

教学

重点

理解“盒子”比喻作用,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语言准确、通俗的特点。

教学

难点

体会分类说明法的表达效果

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导入新课

1.先板书“夸克”二字,提问:

如不看课文,你知道它是什么吗?

再完全出示课题。

2.根据语系,对课文标题进行解释。

3.提问课文为什么不换成别的,如:

“关于物质的基本结构”、“介绍一种超微粒子”、“微观世界的奥秘”等。

二、感知课文

1.讨论“夸克”应当在“盒式结构图”中的哪一个“盒子”里?

2.第一个盒子和第二个盒子应当填入什么?

依据是什么?

3.三个盒子的研究。

阅读找到关键句子和关键词句,理清盒式结构的顺序:

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4.借助有关挂图和事物模型以证实前面顺序是否正确。

5.研究文章开头(第1—2段)和结尾(第22—26段)与中间主体部分的关系。

三、研读课文

1.学生提出疑问。

2.教师提出研究问题。

(1)作者除了向青少年介绍物理学知识外,还有没有别的意图?

文中有没有透露出这个意思?

(2)“夸克模型”怎样提出来的?

科学研究和想象有什么关系?

(3)你对本文在表达上比较满意或感兴趣的有那些?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写篇题为《夸克自述》的说明文。

2.搜集有关材料,谈谈语文课中培养想象力的话题。

个性化批注

 

课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主备

裴善和袁文萍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花红的原因,理解本文所阐明的事理。

2.理清文章的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

3.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自主研读。

2.删除辨析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认识自然,激发学生探究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会按照恰当的顺序说明事物和事理。

教学

难点

了解课文所涉及的生物学、植物生理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知识。

一课时

授课时间:

 

一、导入

    展示图片,导语: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

同学们,当你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

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

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

(板书课题及作者。

)  

二、知识回顾

  提问:

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确:

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三、自主学习 

  1.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先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

 读准字音(投影),方式:

指名朗读 

2.问题引入: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是一句歌词,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明确:

设问)那么,“红”是什么意思呢?

(明确:

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

3.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依据是什么?

(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来进行说明的?

 

4.分组学习,讨论并整理。

 

  5.小组汇报交流。

  6.教师总结归纳(投影) 

四、探究学习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 分析。

 

    明确:

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分类说明(投影) 

  2.本文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

试举例说明。

  明确:

生动、准确、严密(投影) 

五、小结(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运用逻辑顺序,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对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对说明文的阅读,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六、课堂练习(投影:

有关“花”的古诗词名句积累) (如果时间不够,则作为课外训练)

七、拓展训练

(投影)

个性化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